注塑模具试模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10.73 KB
- 文档页数:4
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1. 目的1.1.确认模具的性能和注塑件结构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1.2.及时发现并找出成型过程中的问题,保障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以免造成无谓浪费。
1.3.找出最佳的成型工艺参数范围,为以后批量生产奠定成型基础。
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设计目的或客户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注塑领班、注塑技术员、注塑模具上模员的试模作业3.职责按要求组织、协调相关试模事宜,上下模、工艺调试,及时发现注塑模具、产品结构、塑料原料、色母(色粉)存在的问题,并力求从工艺角度解决其问题,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开发部或采购部)4. 试模前的准备工作4.1.了解有关资料:最好能取得模具的设计图面,详予分析,并要求模具维修师傅和项目工程师参加试模工作。
4.2. 检查机械配合动作:要注意模具外观有否刮伤,缺件及松动等现象;滑板动作是否顺畅;水道及气管接头有无泄漏;模具结构特殊的话要有顶针保护开关、或限位装置、模具的定位装置、电热插头等是否完整。
5. 选择适合的试模机器:5.1.锁模力:產品透影面的最低要求鎖模力,以機器鎖模力的70% 为基准。
长×宽(cm)×0.155(平方英寸in2)×各塑料锁模力系数(ton/in2)常用:ABS、PMMA、2.5-4.0 ton/in2;HIPS 、P S 1.0-2.0 ton/in2 P C、POM 、 3.0-5.0 ton/in2;GPPS(薄壁) 3.0-4.0 ton/in2TPU、PP、PE、1.5-2.5 ton/in2;POM 2.0-5.0 ton/in25.2.射胶量:产品重量的30%~75%最合适.5.3.导柱的宽度:装上模具并能安全的锁紧.5.4.最大的开模行程:能方便取出产品和水口。
6. 原料准备:6.1 依不同原料特性做正确的烘烤。
6.2 试模与将来量产尽可能采用同样的原料。
7.安装模具:7.1装模时注意在锁上所有夹模板及开模前吊钩不要取下,以免夹模板松动或断裂导致模具掉落。
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德信诚培训网 注塑机模具试模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目的
确保试模操作正确,防止不正当操作造成人身伤害和模具或机器的损坏提高试模效率及试模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试模流程。
3、安全
3.1开机前安全要求
3.1.1进入工作岗位时需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特殊情况下:如拆卸注塑机射嘴.拆卸注塑机螺杆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如上下模具要戴好安全帽。
3.1.2节假日后第一班开机时,要检查设备有否漏电,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堵塞和滴漏。
3.1.3机筒加热升温时,要同时开机筒冷却水。
冬季寒冷时,车间温度较低,应先点动开启油泵,未发现异常现象时再开车空转10~15min 后正常生产。
3.1.4检查注塑机各滑轨部位,并给各润滑点加油。
3.2生产过程的安全要求
3.2.1机筒温度达到工艺要求以后,要恒温15分钟才进行螺杆动作的操作。
3.2.2操作必须使用安全门,如安全门行程开关失灵时不准开机,严禁不使用安全门(罩)操作。
注塑模具试模作业指导书注塑模具试模作业指导书1.背景和目的本次试模旨在验证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否符合产品的要求,以及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装备和材料准备2.1 注塑机:型号、技术参数、操作要点等。
2.2 模具:型号、尺寸、材料、温度控制等。
2.3 原料:规格、质量标准、加工要求等。
2.4 工具和辅助设备:如定位工具、检测工具等。
3.试模前准备工作3.1 检查模具是否完好无损,并进行清洁和润滑。
3.2 安装模具到注塑机上,并进行合适的定位和调整。
3.3 根据注塑机的要求设置好注射速度、温度、压力等参数。
3.4 验证注塑机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4.试模步骤4.1 温度控制:根据注塑材料的要求,设定合适的模具温度。
4.2 原料熔化:将原料加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在设定的温度下熔化。
4.3 模具闭合:将模具闭合到注塑机的合适位置,并进行定位。
4.4 注射过程:根据产品要求设置好注射速度、压力等参数,开始注射。
4.5 冷却时间:根据产品要求和注塑材料的熔点,设定合适的冷却时间。
4.6 模具开启:等待冷却时间结束后,将模具开启,并取出注塑件。
4.7 检验注塑件:根据产品要求和检测标准进行注塑件的检验。
4.8 记录数据:记录试模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注射速度等。
4.9 分析问题:根据试模过程中的问题和数据,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5.试模后工作5.1 清洁模具:试模结束后,对模具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下次试模能够正常进行。
5.2 整理数据:整理试模过程中记录的各项数据,进行归档和备份。
5.3 编写试模报告:根据试模过程和结果,编写试模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和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注塑模具:专门用于注塑工艺的模具,通常由模具钢通过加工等工艺制造而成。
2.注塑机:用于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形成制品的机器设备。
3.原料:用于注塑的塑料颗粒或其他可熔融材料。
4.温度控制:通过加热或冷却手段来控制注塑模具和注塑材料的温度。
试模作业指导书目的: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佳成型周期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注塑部调机技朮員的调机和生产工艺调节作业。
作业控制:4.1 作业准备:A.无论是新的产品还是已生产过的产品,都须具备必要的成型資料參數表、产品样板、材料性能资料及其BOM、模具水路结构等资料。
已生产过的产品,找出成型資料參數表和以往的成型條件參數記錄,進行输入塑膠機器的电脑中﹐将模具、设备调节到规定状态。
B.检查设备、模具、材料是否可以进入调机状态,材料是否烘干,模具是否清理干净并能正常工作,料筒是否清洗干净;料筒温度是否到达成型温度,运水是否打开等。
4.2 调机:如为已生产的产品,工艺参数输入后操作正常,产品经QC检验OK后即可批量生产。
如为新产品:a.设定料筒温度为正常成型温度。
根据产品重量,设定熔胶和射胶行程;b.根据模具射胶流程确定射胶的压力速度,一般取中压(50-80),速度(30-60);c.根据浇口类型、大小设定射胶的保压时间,(点浇口6-8S,边浇口和直浇口先8-10S);d.根据模具冷却水道分布和产品壁厚确定冷却时间,初设定为15-20秒;e.然后进行手动啤货,根据啤货缺陷具体增加或减少有关数据,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又能连续正常生产;由手动变为半自动,边生产边调校数据,寻找最佳注塑周期。
(成型周期=开锁模时间+頂針時間+注射时间+熔胶时间+冷却时间),对以上4个时间尽量缩短。
一般一台4安士注塑机,如为二板式模具,开模或锁模时间分别控制在2秒左右,有行位可适当调慢。
注射时间的调节按0.5秒递减试啤,直至出现缺陷,停止调校再回复到上个数据。
熔胶时间的确定尽量减少背压和加快熔胶速度,以不出现混色、汽花为宜。
冷却时间的调节同射胶时间的调节,以1秒为递减时间试啤,将调校的成品与标准样板比较,若两者质量相同,则为最佳调校时间。
注:這編論文所有內容順屬我個人的推崇及見議。
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注塑试模是注塑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试模可以验证模具设计的合理性,调整注塑工艺参数,以及评估产品的质量。
本指导书旨在向操作人员提供关于注塑试模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试模的顺利进行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试模前准备1. 清洁模具:在试模之前,确保模具表面干净无尘,以避免对模具和试模过程造成污染。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
2. 准备合适的试模材料:根据试模的目的和产品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注塑材料。
确保材料干燥,以避免在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和其他质量问题。
3. 确定试模参数:根据产品设计和注塑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注塑机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注射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对试模结果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三、试模步骤1. 安装模具:将试模所需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
确保模具位置正确,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模具,以确保稳定性。
2. 注塑机调试:启动注塑机,根据试模参数进行调试,调整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并将试模材料导入注塑机料斗中。
3. 启动试模:按照注塑机操作步骤,启动注塑机进行试模。
注意观察注塑机和模具的运行状态,确保正常运转。
4. 观察注塑过程:在注塑过程中,注意观察注塑材料的熔融状态和充模情况。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5. 停机观察:在试模过程中,及时停机观察和检查产品的质量。
尽量保留试模样品,以供后续评估和分析。
6. 试模结束:试模完成后,关闭注塑机,清理模具和注塑机设备。
将试模样品分类保存,并填写试模记录表,以备参考和进一步分析。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注塑试模时,一定要遵守注塑机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2. 精确记录:在试模过程中,准确记录注塑机参数、模具状态、试模材料和产品质量等信息。
这些记录是分析和评估试模结果的重要依据。
3. 合理调整:在试模过程中,根据观察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注塑机参数和模具结构等,以获得更好的试模效果。
试模作业指导书一、前言试模作业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可以帮助模具制造者在实际制造之前进行预先的验证和调整,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本指导书旨在为模具制造者提供一份详细的试模作业指导,以确保工作高效、准确完成。
二、准备工作1. 确认试模材料和工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试模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试模块、板料、螺丝等。
2. 检查模具设计图纸:仔细检查模具设计图纸,确保尺寸、结构等符合要求,并且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正。
3. 检查设备状态:检查试模所需的设备状态是否正常,如注塑机、压铸机等,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4. 组织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求组织试模所需的工作人员,确保各岗位职责明确。
三、试模步骤1. 拆卸模具:首先,将模具固定在固定架上,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拆卸。
接着,将拆卸下来的模具部件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者磨损过大的部件。
注意,拆卸模具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模具和人员造成伤害。
2. 清洁模具: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对拆卸下来的模具部件进行清洁,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杂质。
清洁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清洁完毕后,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进行擦拭,确保模具表面干净无痕。
3. 修整模具: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和实际需要,对模具部件进行修整。
在修整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确保修整结果符合要求。
修整期间,要小心操作,避免对模具造成二次损害。
4. 装配模具:根据设计图纸和修整后的模具部件,进行模具装配。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仔细核对各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并确保装配的稳定和牢固。
装配后,进行适量的润滑处理,确保模具在运行过程中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5. 调试模具:将装配好的模具安装在相应的设备上,并进行相关的调试工作。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参数设置和调整,以确保模具可以正常运行。
调试期间,要及时记录相关参数和调整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MPPL-RD-QD-0201.目的规范注塑工程组试模作业流程,确保试模运作流畅,有效完成试模作业。
2.范围适用于公司试模的管理。
3.职责3.1开发部相关文员根据工程师提供的资料编写《试模计划单》。
3.2 制模装配组及修模组依据《试模计划单》安排出模,并与注塑工程组联络。
3.3仓管部依据《试模计划单》安排发料,并与注塑工程组联络。
3.4 注塑工程组依据《试模计划单》安排机台试模,并与模具工程组项目联络。
3.5 开发项目组依据《试模计划单》跟进试模进度,并与客户联络。
3.6 制模QC组负责试模时产品管理尺寸测量及外观检测。
3.7 开发模具工程组,负责观看试模过程,并记录相关问题点。
4.作业流程:4.1制模装配组根据新模改模完成时间、生产模具变更完成时间、客户新模T1完成时间,提前一个工作日的16:00前填写《改模完成时间联络书》及《T0/T1试模联络书》交开发部相关文员处理。
4.2开发部相关文员根据工程师提供的资料编写《试模计划单》,并提前一个工作日的17:30前发放于各相关部门。
(注:注塑工程组将按此份《试模计划单》安排次日试模之工作人员。
追加之《试模计划单》要在当天的16:30前发放各相关部门,便于发料及安排相关工作)。
4.3 当制模装配组收到《试模计划单》后,必需按照模到机房时间出模,如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出模,需在一个小时内向各相关部门回复具体出模时间,并安排在指定时间内出模于注塑工程组2#试模区2#厂房门口处;当模具送到试模区时,装配组员工需联络注塑组相关人员检查模具。
装配组文员用电邮形式将《模具签收记录》发送于注塑工程组签收。
4.4仓管部依据《试模计划单》所需试模之材料提前一个工作日安排发料于注塑工程组待用料存放区,并与注塑工程组相关人员联络,同时由注塑工程组核对试模材料及签收。
(如有特急试模安排,需优先处理的,工程师需在《试模计划单》上注明到料及模到试模区时间及走样板的时间,仓管部也必须配合安排。
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1-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提供注塑试模操作的详细指导,涵盖了试模前的准备工作、试模操作过程以及试模后的清理与整理工作。
1-2 参考文件●设备操作手册●安全操作规程2-试模前准备工作2-1 确定试模要求2-1-1 接受试模要求的文件2-1-2 解读试模要求文件,并明确要求2-2 准备试模所需材料和设备2-2-1 根据试模要求准备所需注塑材料2-2-2 确保注塑机设备正常运行2-3 检查试模模具2-3-1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净度2-3-2 检查模具的温度控制系统2-4 安装试模模具2-4-1 确保注塑机设备停止运行2-4-2 按正确顺序安装试模模具2-5 调整注塑机参数2-5-1 根据试模要求设置注塑机的参数2-5-2 检查注塑机参数的正确性3-试模操作过程3-1 启动注塑机3-1-1 检查注塑机设备的电源和压力3-1-2 打开注塑机的电源,并调节压力3-2 加热模具3-2-1 按照模具的要求设置和调节模具温度 3-2-2 等待模具达到设定温度3-3 调试注塑机参数3-3-1 开模和闭模检查3-3-2 设置注射速度和压力3-4 进行试模操作3-4-1 进行试模前的喷嘴和溢流孔清洁3-4-2 将注塑材料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3-4-3 开始试模操作3-5 监控试模过程3-5-1 观察注塑机运行情况3-5-2 检查模具的冷却效果3-5-3 注意模具是否有异常情况3-6 完成试模3-6-1 停止注塑机的运行3-6-2 取出试模样品3-6-3 检查试模样品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4-试模后清理与整理工作4-1 关闭注塑机4-1-1 关闭注塑机的电源4-1-2 清理注塑机工作区域4-2 拆卸模具4-2-1 确保注塑机设备停止运行4-2-2 按照正确顺序拆卸试模模具4-3 清洁模具4-3-1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清洁剂清洁模具4-3-2 检查模具的任何损坏或磨损4-4 整理工作区域4-4-1 清理工作区域的杂物和残留物4-4-2 检查工作台面和工具是否整齐摆放附件:1-试模要求文件2-设备操作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注塑机:将熔融状态的塑料通过注射装置注入模具中的一种设备。
文件名称:注塑试模工作指导书
目的
本工作指导书目的是为了明确工厂注塑试模的作业流程 职责
注塑制程工程师,技术员配合执行, 注塑制程工程主管或经理监督本指导实施。
工作步骤
1.试模前准备 (详见SHDCSWE4.5-2.9F1) 1.1 材料准备 1.2 模具准备 1.3 机台准备 1.4 其它准备
2.试模步骤流程
接水管/压压块/顶杆固定
锁模力设定/模厚设定
最大开模行程/模具保护位置,压力,时间/ 高压切换位置设定
顶板回位装置/顶出次数,行程,压力设定
抽芯位置,压力设定
螺杆转速/计量行程/背压/松退行程设定
料管温度/ 模具温度/热流道温度设定
看日本注塑技术人员调机
看了一下日本的注塑技术人员验收模具时的调机,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 1、根据模具、产品结构及原料选好合适的设备;
2、按设备的注射能力的80%设定压力50%设定速度(只用1段);
3、调整注射量。
从总重量的20%开始一直到基本成型;
4、现在开始加保压压力;
5、每次调整打3模;
6、根据注射监控的位置适当调整注射量(注射终了位置)。
这样调试后验收的模具,在任何相同的机型、条件下都可以成型。
也使工艺的调整量化、简单化。
射出压力,速度,位置设定
保压压力,时间,速度设定
在外观确认OK 后取连续300 模送QA 检验
记录工艺参数、试模报告,并让稳定工艺参数存入电脑
优化射压,射速/保压,保压切换位置/计量。
注塑试模工作指导书1、目的本工作指导书目的是为了明确工厂注塑试模的作业流程2、职责注塑制程工程师,技术员配合执行, 注塑制程工程主管或经理监督本指导实施。
3、工作步骤1.试模前准备1.1 材料准备1.2 模具准备1.3 机台准备1.4 其它准备2.试模步骤流程接水管/压压块/顶杆固定锁模力设定/模厚设定最大开模行程/模具保护位置,压力,时间/ 高压切换位置设定顶板回位装置/顶出次数,行程,压力设定抽芯位置,压力设定螺杆转速/计量行程/背压/松退行程设定料管温度/ 模具温度/热流道温度设定4、注释无。
5、参考文件1.注塑试模作业核对表2.注塑工艺卡射出压力,速度,位置设定保压压力,时间,速度设定在外观确认OK后取连续300 模送QA 检验记录工艺参数、试模报告,并让稳定工艺参数存入电脑优化射压,射速/保压,保压切换位置/计量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一、目的:确认注塑模具、产品结构的状态、塑料原料、色母(色粉)是否符合开发设计的要求,保证量产的顺利进行。
二、范围:适用于注塑领班、注塑技术员、注塑架模员的试模作业。
三、职责:按要求组织、协调相关试模事宜,上下模、工艺调试,及时发现注塑模具、产品结构、塑料原料、色母(色粉)存在的问题,并力求从工艺角度解决其问题,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开发部或采购部)。
四、作业指导:(一)试模前的注意事项1、了解模具的有关资料:取得模具的设计图纸、模具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详细分析,并约得模具维修师参加试模工作。
2、先在工作台上检查其机械配合动作:要注意有否刮伤、缺件及松动等现象,模向滑板动作是否确实,水路及气管接头有无泄漏,模具的开程若有限制的话也应在模上标明。
以上动作若能在挂模前做到的话,就可避免在挂好模后发现了问题,再去拆卸模具所发生的工时浪费。
3、当确定模具各部动作得宜后,就要选择适合的试模射出机,在选择时应注意①射出容量②导杆的宽度③最大的开程④配件是否齐全等。
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第一篇: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一.目的:确认注塑模具、产品结构的状态、塑料原料、色母(色粉)是否符合开发设计的要求,保证量产的顺利进行。
二.范围:适用于注塑领班、注塑技术员、注塑架模员的试模作业。
三.职责:按要求组织、协调相关试模事宜,上下模、工艺调试,及时发现注塑模具、产品结构、塑料原料、色母(色粉)存在的问题,并力求从工艺角度解决其问题,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开发部或采购部)。
四.作业指导:(一)试模前的注意事项1、了解模具的有关资料:取得模具的设计图纸、模具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详细分析,并约定模具维修师参加试模工作。
2、先在工作台上检查其机械配合动作:要注意有否刮伤、缺件及松动等现象,模向滑板动作是否确实,水路及气管接头有无泄漏,模具的开模行程若有限制的话也应在模上标明。
以上动作若能在挂模前做到的话,就可避免在挂好模后发现了问题,再去拆卸模具所发生的工时浪费。
3、当确定模具各部动作适宜后,就要选择适合的注塑机试模,在选择时应注意①射出容量②导杆的宽度③最大的开程④配件是否齐全等。
一切都确认没有问题后则下一步骤就是吊挂模具,吊挂时应注意在锁上所有夹模板及开模之前吊钓不要取下,以免夹模板松动或断裂以致模具掉落。
模具装妥后应再仔细检查模具各部份的机械动作,如滑板、顶针、退牙结构及限制开关等动作是否确实。
并注意射料嘴与进料口是否对准。
下一步则是注意合模动作,此时应将关模压力调低,在手动及低速的合模动作中注意看及听是否有任可不顺畅动作及异声等现象。
4、试模时不可忽略模具温度,而在短时试模及将来量产时模具温度最不易掌握,而不正确的模温足以影响样品的尺寸、光度、缩水、流纹及欠料等现象,若不用模温机予以控制,将来量产时就可能出现困难。
5、适当提高模具温度:依据成品所用原料的性能及模具的大小选用适当的模温机将模具的温度提高至生产时所须的温度。
待模温提高之后须再次检视各部份的动作,因为钢材因热膨胀之后可能会引起卡模现象,因此须注意各部的滑动,以免有拉伤及颤动的产生。
试模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试模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为了验证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制造工艺的合理性,通过制作模具并进行模具试模操作,以检验产品的尺寸精度、装配性能、工艺可行性等方面的要求。
试模作业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模作业的目的试模作业的目的是通过模具试模操作,验证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检验产品的尺寸精度、装配性能、工艺可行性等方面的要求,为后续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试模作业的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试模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试模的目的和要求,明确试模的检验内容和标准。
- 准备试模所需的模具、产品零件、材料和工具等。
- 清洁模具和试模设备,确保其表面干净,并进行必要的润滑和保养。
2. 模具安装将模具安装到试模设备上,确保模具安装牢固、稳定,并能够正常运行。
根据模具的结构和特点,进行相应的模具调整和校正,确保模具能够正常开合、顺畅运行。
3. 试模操作根据试模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试模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将产品零件放入模具中,进行装配操作。
检查产品零件的装配性能和尺寸精度,确保产品能够正常装配和使用。
- 进行模具开合操作,观察模具的开合情况和动作是否正常。
检查模具的开合间隙、顶出装置等,确保模具能够正常开合、顺畅运行。
- 进行注塑操作,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形成产品零件。
观察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动性等参数,检验产品的工艺可行性。
- 进行冷却和顶出操作,使产品零件冷却固化,并从模具中顶出。
检查产品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 进行模具开合、顶出、冷却等操作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试模效果。
4. 试模结果分析根据试模操作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
对试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
根据试模结果,评估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为后续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注塑模具试模作业指导书
注塑模具试模作业指导书
1.介绍
注塑模具试模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注塑模具
进行试模操作。
本指导书详细描述了试模前的准备工作、试模步骤、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以确保试模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2.准备工作
2.1 材料准备
2.1.1 确保所需注塑材料已经准备好,并进行质量检测。
2.1.2 检查注塑材料的储存条件,确保其干燥、无杂质。
2.1.3 将注塑材料按照要求放置在指定区域。
2.2 模具检查
2.2.1 检查注塑模具的外观,排除表面污垢,确保模具干净。
2.2.2 检查模具零部件,确保其完整、无损。
2.2.3 清洁模具的冷却系统,确保其畅通无堵塞。
2.2.4 涂抹模具专用防锈剂,保持模具的表面光洁。
2.3 设备准备
2.3.1 开启注塑机设备并进行预热。
2.3.2 检查注塑机的工作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转。
2.3.3 准备好所需的模具安装工具。
3.试模步骤
3.1 模具安装
3.1.1 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并确保模具与机器连接紧密。
3.1.2 安装模具的保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2 调整注塑参数
3.2.1 根据注塑产品的要求,调整注塑机的温度、压力、速
度等参数。
3.2.2 进行注塑材料的预热和预塑。
3.3 开始试模
3.3.1 打开注塑机的开关,将注塑材料注入模具中。
3.3.2 关注注塑机的工作情况,确保注塑过程顺利进行。
3.3.3 观察试模产品的质量,确保其满足要求。
4.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模具堵塞
问题:模具冷却系统堵塞,导致注塑过程中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清洁模具冷却系统,确保其畅通无堵塞。
4.2 产品质量不合格
问题:产品存在短射、气孔等缺陷。
解决方法:调整注塑参数,改善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控制。
5.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 注塑模具试模检查表
- 注塑参数调整记录表
6.法律名词及注释
6.1 注塑材料:用于注塑过程中的塑料原材料。
6.2 模具:用于塑料制品成型的工装,包括模具本体及相关零部件。
6.3 注塑机:用于注塑成型的设备,可以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
6.4 短射:注塑过程中模具中未填充完全而导致产品缺陷的现象。
6.5 气孔:注塑过程中出现的气体在产品中形成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