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书

一、道路地理位置图

本次设计xx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红线宽15米,规划为庐阳区内南北向的城市支路。道路现状西侧为在建小区的地下室工程,东侧为施工堆土区

二、概述

2.1 编制过程

(1)、2014年5月18日开始收集资料并进行勘探测量;

(2)、2014年5月22日进行全线踏勘,熟悉建设工程周边情况;

(3)、2014年5月底,我院召开xx路建设工程第一次内部讨论会,以后又不断就一些疑难问题召开专题讨论,如交通组织、交叉口处理、路面结构、路幅分配、地基处理、现状雨水管道等问题,形成方案设计文本;

(4)、2014年6月5日,在xxx进行了方案设计的初步汇报,并结合建设单位提出的意见进行了相应调整;

(5)、2014年6月17日,在庐阳区重点局召开了方案专家评审会,与会单位有庐阳区重点局、庐阳工业园管委会、合肥市交警队、公交集团等,我院作了详细的方案汇报,随后各家单位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6)、结合方案评审专家意见,我院随后又进行了内部会议讨论,并不断完善设计,最终形成初步设计文本。

2.2 概述

xx路为城市支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xx路的建设对完善庐阳区市政路网,改善现状交通,提高庐阳区内综合竞争力以及周边地块的使用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规划为城市支路。xx路为新建道路,红线宽度15米,设计速度为30km/h。

根据方案设计审查意见,xx路的路幅按照规划断面布设:

9.5米车行道+2.75米人行道×2=15米。

2.3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范、标准

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设计招标文件

3)平面及纵断面测绘资料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

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2008)

1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

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三、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 现状评价

本次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全长499.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本项目为新建道路,现状西侧为在建四里河畔小区的地下室工程,东侧为施工堆土区,四里河畔在建小区以南部分为省科委建筑,暂未拆迁。

起点xx路现状为施工便道

道路西侧在建地下室工程现状拆迁施工区

3.2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合肥市庐阳区,道路沿线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地面高程一般在18.27~19.47米,最大高差为1.2米。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波状平原,微地貌为凹凸间地。3.3 工程地质

路线区域出露地层为:填土(上部含有砼和三合土,主要以粘性土为主)、第四系全新统(Q4)和更新统(Q3)冲洪积层,主要为褐~褐黄色低液限粘土,硬塑状态,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2)的一套紫红色泥质砂岩(区域地质资料得到),该层埋深较深,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出露。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及室内试验,将线路经过场地公路建设影响范围内的地层叙述如下:

①层填土(Q

4

p d):层厚1.1~2.9m。杂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少量植物根茎及碎石,局部地段下部含有少量淤泥。本层广泛分布于路线经过地区。

②层粘土(Q

3

a l+p l):揭露层厚4.0~6.9m,层顶埋深1.1~2.9m,层顶高程15.82~17.69m。褐~黄褐色,稍湿,呈硬塑状,含铁锰氧化物,局部富集,刀切面光滑,有光泽反应,干强度高等,韧性高等,压缩性低等,本层全场分布,该层未揭穿。

各土层容许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3.4 地下水条件

地下水类型为埋藏于①层杂填土内的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周边水塘渗入补给。场地地下水无统一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位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初见水位一般为1.5~3.5m,地下水变化幅度在2. 0米左右,水量一般。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水塘渗入,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和地下径流。

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1.5~3.1m,地下水位高程约为15.7~17.6m。3.5 土石工程分级

①填土:容许承载力[fao]为80kPa,松散~稍密,含较多杂物,主要成分为粘性土(上部含有植物根茎及碎石,局部地段下不含有淤泥),土质不均匀,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局部埋深较深、厚度较大,不能作为路基基础持力层。

②层粘土:容许承载力[fao]为260kPa,硬塑,局部硬可塑,稍湿,干强度高,韧性好,压缩性中低等,工程特性较好,路基基础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并建议充分利用该层。四、道路工程设计

4.1 项目概况

本此设计xx路北起xx路,南至四河路,红线宽15米,全长499.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30km/h。本项目为新建道路,道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与格局,在完善交通功能的同时,个性鲜明的道路景观可以使来访者增强对城市的印象。本项目道路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内,对于区域内的沟通联系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