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化妆品重金属、微生物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4
化妆品重金属含量标准1.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含量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化妆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重金属含量控制。
3. 术语和定义3.1 重金属:指密度大于或等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或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锡等。
3.2 含量限值:指在化妆品中允许存在的重金属的最大含量。
4. 重金属含量限值4.1 铅:化妆品中的铅含量不得高于0.1毫克/千克。
4.2 汞:化妆品中的汞含量不得高于0.1毫克/千克。
4.3 镉:化妆品中的镉含量不得高于0.1毫克/千克。
4.4 铬:化妆品中的六价铬含量不得高于0.5毫克/千克。
4.5 锡:化妆品中的锡含量不得高于1毫克/千克。
5. 检测方法5.1 采用准确、可靠、国际通用的检测方法对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5.2 检测方法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标准或国际标准。
6. 报告和标示6.1 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的检测结果生成产品质量报告,详细列出化妆品中各重金属的含量。
6.2 化妆品的包装上应标明产品符合重金属含量标准,并提供相关的质量报告。
7. 监督和处罚7.1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定期对市场上的化妆品进行抽检,确保化妆品的重金属含量符合标准。
7.2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化妆品,责任方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8. 附则8.1 本标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制定,确保化妆品的重金属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8.2 各化妆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本标准,并定期自行检测和监测产品的重金属含量,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8.3 本标准的修订和更新应根据科学研究和法规变化提出,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化妆品国家标准一览表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更是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化妆品国家标准,对化妆品的生产、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对化妆品国家标准进行一览表的介绍,以便消费者和生产企业了解相关标准,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GB/T 7916-2008 化妆品名称和分类。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的命名原则和分类方法,对于化妆品的命名和分类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
二、GB/T 7917.1-2008 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保证了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而导致变质或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三、GB/T 7919-2008 化妆品重金属元素的限量。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要求,包括铅、汞、砷等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限制,以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
四、GB/T 7918-2008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的限量。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禁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包括对苯二酚、甲醛、铅、砷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制,以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
五、GB/T 7915-2008 化妆品标识。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标识的内容和要求,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化妆品,避免不当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六、GB/T 7914-2008 化妆品包装。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包装的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印刷标识、包装容器的卫生要求等,以保证化妆品在包装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
七、GB/T 7913-2008 化妆品质量检验。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外观检验、pH值检测、微生物检测等,以保证化妆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化妆品国家标准一览表的相关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障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指标及方法讨论
一、检测指标
1、2003年《化妆品卫生规范》
1.1、眼部、口唇等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转盘细菌总数<500cfu/ml(g) 1.2、其他化妆品细菌总数<1000cfu/ml(g)
1.3、每克或没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4、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总数<100cfu/ml(g)。
2、化妆品中检测项目及标准
1、菌落总数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2-1987
2、粪大肠菌群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3-1987
3、绿脓杆菌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4-1987
4、金黄葡萄球菌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5-1987
2、霉菌酵母菌数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
三、化妆品检测的注意事项
1、样品前处理
亲水性+NS
疏水性+液状石蜡
2、中和防腐剂的抑菌作用+相应中和剂
3、培养基德高营养成分
附件:
1、特定菌的卫生学意义
粪大肠菌群——被粪便污染
铜绿假单胞菌——条件致病,化脓性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化脓病灶。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及化妆品法案
(眼部口唇类)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禁用物质"锑"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岁以下用)或每毫升化妆品
中)
准,参照我国
化妆品卫生规
范(2007年
版)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理法规及检测
方法与指南,
07年12月欧盟
通报禁用物质
"锑"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化妆品技术安全重金属指标一、背景介绍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化妆品市场越来越繁荣。
然而,由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重金属含量过高,导致了一些化妆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相关部门制定了化妆品技术安全重金属指标,以规范和监管化妆品行业。
二、化妆品中的重金属1.汞(Hg)–汞是一种典型的重金属,常见于一些含汞皮肤霜、美白面膜等产品中。
–汞对人体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超标汞含量的化妆品可能导致中毒反应,如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
2.铅(Pb)–铅作为重金属元素,存在于一些口红、眼影等彩妆产品中。
–铅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血液造成伤害,长期使用含铅化妆品容易导致中毒现象,如贫血、失眠等。
3.镉(Cd)–镉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常见于一些胭脂、粉底等化妆品中。
–镉对人体肾脏和骨骼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含有镉的化妆品可能引起肾功能异常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三、化妆品技术安全重金属指标1.汞、铅、镉的限量标准–化妆品技术安全重金属指标中,对于汞、铅、镉等元素的限量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比如汞的限量标准为每克不超过1毫克,铅的限量标准为每克不超过10毫克,镉的限量标准为每克不超过5毫克。
2.检测方法–相关部门制定了化妆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方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四、化妆品企业的责任与义务1.产品质量管控–化妆品企业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技术安全重金属指标。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配方、操作规程和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重金属含量不超标。
2.定期检测与监管–企业应定期对产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并将检测报告保存备查。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化妆品企业的监管,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及安全技术规范比较汇总首先,我们将比较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化妆品微生物检验规范。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了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和标准,其中包括了常见的微生物菌落计数和致病菌检测等。
欧盟委员会则发布了相应的指令和法规,如欧洲药典、欧洲微生物检验指南等,用于指导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工作。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也发布了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规范,类似于美国和欧盟的规定。
在微生物检验方法方面,美国、欧盟和中国的规范都要求使用适当的培养基和方法进行微生物菌落计数、致病菌检测等。
然而,在一些细节上存在差异。
例如,在菌落计数中,美国规定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或其他等效培养基,而欧盟和中国则规定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
在致病菌检测方面,各规范都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并规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
此外,在化妆品微生物检验中,各国家和地区对于微生物限量要求也存在差异。
美国规定了一些指标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大肠杆菌的限量为1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克,而对于一些微生物如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等则没有限定要求。
欧盟和中国的规范也有类似的限量要求,但具体数值可能有所不同。
除了微生物检验外,各国家和地区还对化妆品的安全性进行了规范。
美国、欧盟和中国都要求对化妆品中的一些致敏物质、重金属等进行检测和限量要求。
例如,美国规定化妆品中镉、铅等重金属的限量为10ppm,而欧盟规定镉的限量为5ppm。
此外,欧盟还规定了一些致敏物质如苯甲酸、染料等的限量要求。
综上所述,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及安全技术规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欧盟和中国的规范都要求使用适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和限量要求,但在具体细节上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从事化妆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来说,应根据所在地区的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微生物检验和安全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关注国际化妆品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展,及时更新和优化自身的微生物检验和安全技术规范,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化妆品中有害物质限量》与其对应的指标要求化妆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导言: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提高,化妆品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
然而,化妆品中常常存在一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化妆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妆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并阐述各国化妆品的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和对应的指标要求。
第一部分:化妆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及其危害1. 铅:铅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在许多妆品中存在,尤其是口红和眼影等彩妆产品。
铅可以通过口唇和眼睛的粘膜吸收进入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肾脏等器官产生潜在危害。
长期暴露于铅可能导致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对儿童的神经发育影响更大。
2. 汞:汞是另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经常出现在美白和祛斑产品中。
汞可以导致皮肤过敏、色素沉着,严重时还可能损害肾脏和神经系统。
特别是孕妇若使用含有汞的化妆品,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3. 铜:铜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主要存在于染发剂和发蜡中。
铜的毒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反应上。
长期使用含铜产品,可能导致头皮屑增多、头皮炎等问题。
4. 硫:硫是广泛用于洗浴类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如洗发水和沐浴露等。
硫化物通过诱导皮肤过敏反应,导致皮肤湿疹和接触性皮炎。
5. 甲醛: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常出现在指甲油、染发产品和防腐剂中。
甲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红疹。
此外,长期暴露于甲醛还可能引发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6. 矽:矽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经常存在于化妆品的防晒霜和护肤霜中。
矽可以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过敏反应和皮炎。
第二部分:各国化妆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和指标要求1. 欧盟化妆品法规:欧盟化妆品法规(EC)No 1223/2009规定了欧盟境内销售的化妆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
其中,对铅、汞、硫、甲醛等物质设定了严格的限量值,保障化妆品的安全性。
化妆品内毒素限量标准是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而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妆品内毒素限量标准:
1.重金属:化妆品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国际上通
常对重金属含量制定限值标准,如铅不超过10 ppm。
2.砷:砷是一种有毒物质,可能存在于某些化妆品原料中。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标准,
砷的限量标准通常在1-3 ppm之间。
3.镉:镉是一种有害物质,可能存在于某些颜料和色素中。
根据欧盟标准,镉的限量标准
通常在5 ppm以下。
4.甲醛: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可导致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根据不同国家或
地区的标准,化妆品中甲醛的限量标准通常在0.2-2 ppm之间。
5.硫酸盐:硫酸盐是一种可能导致皮肤刺激和过敏的物质。
根据欧盟标准,化妆品中硫酸
盐的限量通常在200 ppm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化妆品内毒素限量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或组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联盟(EU)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机构都制定了各自的化妆品安全标准和指南,供相关行业参考和遵循。
消费者购买化妆品时,建议注意产品上的标识和说明,并选择符合当地标准的可信赖品牌和产品。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眼部口唇类)及化妆品法案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禁用物质"锑"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准,参照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或每毫升化妆品中)
岁以下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理法规及检测
方法与指南,
07年12月欧盟
通报禁用物质
"锑"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剂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化妆品行业质量检测标准绪论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其质量安全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并确保化妆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各国纷纷制定了化妆品行业的质量检测标准。
本文将对化妆品行业的质量检测标准进行论述。
一、产品成分分析检测标准1. 成分确认:对于化妆品中的各种成分进行确认,确保其符合国家或地区相关的法规法律要求,并评估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2. 成分含量检测:对化妆品中活性成分、防腐剂、色素等含量进行检测,并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 有害物质检测:对潜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和汞等进行检测,并确保其含量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二、微生物检测标准1. 细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检测:对化妆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确保产品不受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
2. 大肠菌群检测:对含有水分的化妆品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确保其不含有大肠菌群和其他肠道细菌,防止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三、物理性质检测标准1. 外观和气味检测:对化妆品外观、颜色和气味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2. 稳定性测试:对化妆品进行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变化。
四、功能性能检测标准1. 防晒性能检测:对防晒类化妆品的SPF值进行测试,确保其防晒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2. 保湿效果检测:对保湿类化妆品的保湿效果进行测试,确保其达到产品宣称的保湿效果。
3. 抗衰老效果检测:对抗衰老类化妆品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其具有抗衰老的效果,并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五、安全性能检测标准1. 皮肤刺激性测试:对化妆品进行皮肤刺激性测试,确保其对皮肤无刺激性或致敏性。
2. 眼刺激性测试:对化妆品进行眼刺激性测试,确保其对眼部无刺激性。
3. 致敏原测试:对化妆品中的致敏原进行测试,确保其不含有对人体可能产生过敏反应的成分。
六、包装标识检测标准1. 标签标识检测:对化妆品标签和包装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并清晰地标示产品的成分、用途和使用方法等信息。
化妆品常见检测项目有哪些?古往今来化妆品都是女性不可缺少的用品之一,因化妆品劣质不合格等原因造成面部毁容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化妆品安全历来备受各国关注。
化妆品检测必不可少,各国也建立了严格的检测法规和指令来保障化妆品的安全性。
比如出口到美国的化妆品必须符合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DA),出口欧美的也须遵循欧洲关于化妆品法规(EC)1223/2009,常见的检测项目有哪些?质量宝一一道来。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微生物测试依据欧洲药典(EP 2.6.12 & 2.6.13) /英国药典(BP Appx. XVI B) /美国药典(USP61&62) /欧盟化妆用品及香料协会指引(Cosmetics Europe)化妆品及香料协会(TFA)方法进行。
评估的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梭状芽孢杆菌、肠杆菌属及革兰氏阴性菌和胆汁耐受革兰氏阴性菌。
化妆品防腐剂的有效性检测该项测试主要依据EP(5.1.3) /BP(Appx. XVI C) /USP(51) /COLIPA或CTFA等方法进行。
接种的目标菌一般有以下5种: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黑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
化妆品重金属元素分析美国FDA的重金属检测主要是针对铅和汞,欧盟REACH(1907/2006)法规对重金属的检测则包含铅、镉、汞、砷、锑、镍等重金属。
通常在美白化妆品中有较大机会发现含汞重金属。
汞的限量在欧盟规定中是一般产品1mg/kg,眼部产品(含汞防腐剂的)70mg/kg;美国FDA 规定一般产品1mg/kg,眼部产品(含汞防腐剂的)65mg/kg。
化妆品稳定性检测欧盟化妆品法规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中要求产品提供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信息。
该测试通过加大温度和湿度的方法在一段时间确定产品是否有外观,理化性质,微生物和组分的改变,从而达到检测稳定性的目的。
欧盟化妆品植物提取物标准
欧盟对于化妆品中的植物提取物标准设定非常严格,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欧盟,化妆品必须符合欧盟化妆品法规(EC)No 1223/2009的规定,该法规对化妆品中的成分和含量进行了限制。
对于植物提取物,欧盟规定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 植物提取物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工和提取,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工过程必须清洁、无菌,并尽可能减少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污染。
2. 植物提取物中不得含有任何有毒有害成分。
在提取过程中,必须去除或减少植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植物提取物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和控制,以确保其成分和含量符合规定。
质量检验和控制包括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检测和控制。
4. 植物提取物必须经过稳定性测试,以确保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质或降低其效果。
稳定性测试包括对提取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检测和控制。
此外,欧盟还规定,化妆品中使用的植物提取物必须是可追溯的,并具有相关的质量证书和检验报告。
这些证书和报告必须能够证明植物提取物的来源、成分和含量符合规定。
总之,欧盟对化妆品中的植物提取物标准设定非常严格,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化妆品中重金属污染检验流程与限量标准化妆品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重金属的含量超过限量标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化妆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污染检验是必要的,以确保产品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化妆品中重金属污染检验的流程及限量标准。
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等,这些重金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化妆品的原材料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物而进入产品中。
因此,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重金属污染检验。
首先,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对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验。
这些原材料包括颜料、香料、防腐剂等。
对于各项原材料,企业需要从合格的供应商购买,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检验报告。
对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检验报告,企业需要仔细核查,确保重金属含量符合相关的限量标准。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企业应及时联系供应商并寻找解决方案。
其次,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以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发生。
例如,企业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减少重金属的含量。
此外,企业需要对生产场所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确保生产环境没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对于使用容易产生重金属污染的设备,企业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废弃和处理产生的废水、废气等。
最后,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对成品进行重金属污染检验。
这可以通过抽样测试和实验室分析来完成。
首先,化妆品企业需要确定抽样地点和抽样数量,并确保抽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然后,将抽样的化妆品送往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重金属的含量。
分析结果将与相关的限量标准进行比对,如果超过限量,化妆品将被视为不合格产品,需要进行后续处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国际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化妆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限量标准有所不同。
例如,欧盟化妆品法规规定,对铅、汞、镉、铬的限量分别为10ppm、1ppm、5ppm、0.2ppm。
而中国国家标准GB/T 7912-2008《化妆品中重金属的限量》对铅、汞、镉、铬的限量分别为10ppm、1ppm、5ppm、20ppm。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标准微生物对化妆品的污染,不仅影响产品本身的质量,而更严重的是它危及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世界各国极为重视,各国都制定了化妆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标准,将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作为产品的一个质量指标,以防止和控制微生物对化妆品的污染,这对提高化妆品的质量和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标准的知识,欢迎阅读。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和检测标准(1)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关于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世界上并无统一标准,各国都是依据本国的情况自己制定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
需要说明两点:①在各国关于化妆品中微生物控制指标的第一项是细菌总数指标,如我国规定在眼部、口唇、口腔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500 个/ml 或500 个/8,其他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0 个/mi 或1000 个屯。
它是指在单位容量(m1)(或单位重量(g))中的细菌个数,这里讲的细菌计数单位是个。
而在实际检测化妆品的细菌总数时,活的细菌总数是通过对检测试样处理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形式单位(colony—formingunits,以cfu 表示)的个数。
菌落(colony)它是微生物细菌存在的一种特有形式,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发育而形成的能被肉眼所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的相同细菌聚积而成的,,故又有细菌集落之称。
所以菌落总数是指每g 或每m1 化妆品中所含的活菌能于固体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细菌集落的总数。
基于化妆品试样中的细菌细胞是以单个、成双、链状、葡萄状或成堆的形式存在,因而在培养基平板上出现的菌。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眼部口唇类)及化妆品法案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禁用物质"锑"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准,参照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或每毫升化妆品中)
岁以下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理法规及检测
方法与指南,
07年12月欧盟
通报禁用物质
"锑"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童用)
理法规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童用))
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
理法规出口化妆品安全项目重点检测监控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