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语文》(一)全国成人高考模拟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41.41 KB
- 文档页数:10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模拟试卷(一)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片(pidn) 片面片刻分片片言只语B.强(qiang) 强大强制坚强强词夺理C.供(gong) 供销只供提供保证供给D.仆(pu) 仆人仆从公仆前仆后继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原子辐射全神贯注仰人鼻息狡兔三窟B.鱼肉晕腥可见一斑心灰意懒性格粗旷C.金瓯无缺相形见拙气象恢弘惩前毖后D.朝晖夕阴飞黄腾达读书扎记勘测地形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历史的前进( )一条直线,( )由无数个相互交错的力量,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历史变革。
( )我们建立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和先进的社会制度,( )有了比较好的体制和机制,有了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强化了对于社会矛盾的驾驶和整合,社会发展( )仍然不是一条直线。
A.不仅是而且是如果并且却B.不是而是即使即使也C.不是就是即使即使也D.是还是如果并且却4.下列句子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选出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A.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B.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就看作是自留地,而加以禁止、取消。
C.从中西医结合到完成新医学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同时发展,不断使中西医结合向深度广度发展。
第1篇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残暴(bào)悲怆(chuàng)胆怯(qiè)B. 贪婪(lán)轰鸣(míng)纷至沓来(tà)C. 灵巧(qiǎo)妩媚(mèi)毕恭毕敬(bì)D. 挑剔(tiāo)耽误(wù)遥不可及(jí)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 他的文章写得很精彩,但就是缺少了一些幽默感。
C. 虽然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仍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D. 为了应对这次考试,我每天都要复习到深夜。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花团锦簇(cuǐ)漫不经心(màn)恍若隔世(huǎng)B. 潜移默化(qián)摇头晃脑(huàng)举世闻名(shì)C. 轻车熟路(qīng)胸无点墨(diǎn)风马牛不相及(fēng)D. 鸡飞蛋打(dàn)畏首畏尾(wèi)风和日丽(rì)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好像一面银盘。
B. 他对朋友忠诚,对敌人残忍。
C. 那座山就像一条巨龙,蜿蜒起伏。
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
5. 下列各句中,句式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B.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C. 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我完全不同意。
D. 他的话让我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描写战争的作品,其中《三国演义》尤为著名。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虚构,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英勇的战争场面。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本)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众多,因此,高等教育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
B、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C、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D、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信息日益丰富,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雅致(yǎ zhì)B. 恬淡(tián dàn)C. 瘫痪(tān huàn)D. 恶搞(è gǎo)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稳如磐石(wěn rú pán shí)C. 碌碌无为(lùlù wú wéi)D. 鹤立鸡群(hèlì jī qún)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憧憬(chōng jǐng)倔强(juè jiàng)B. 拮据(jié jū)驰骋(chí pìn)C. 沉淀(chéng diàn)炽热(zhì rè)D. 跻身(jī shēn)贮藏(zhù cáng)5、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闭)B. 美轮美奂,金碧辉煌(美、轮)C. 烟花易冷,人面不知何处去(烟、易)D.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独)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1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模拟试题(一)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份,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24分。
每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帖tie 妥当请柬字帖俯首帖耳B.屏bing 屏息屏退屏障屏除成见C.模mo 表率模糊模具模棱两可D.创chuong 初创创伤创新创造幸福参考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倍增(成倍地增加) 倍尝辛苦股分恰如其分(办事的做法正适合)B.毕露(全数显露) 毕恭毕敬辨析辩才无碍(泛指能言善辩)C.雏议(自己的议论,谦辞) 雏凤展翅假寐不假思索(不必假装思考)D.厉行(严厉实行) 厉精图治精萃出类拔萃(道德才能超出常人)参考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最适当的一组是( )(1)计算机最初一批设计者表达年份时简单地利用了二位数字,从而造成了__________世界的“千年难题”。
(2)美国最高法院12月1日就佛罗里达州总统选举计票__________ 举行了听证会。
(3)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避免个别企业、个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_________国家财产。
(4)咱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关村,进一步__________ 与各国IT业的交流渠道,以便扬长避短。
A.困扰纠纷侵蚀开拓B.困惑纠纷侵吞拓宽C.困惑争端侵蚀开拓D.困扰争端侵吞拓宽参考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利用正确的一句是(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述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点,但推行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钱太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虽然利用纯净水是不是有利健康仍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参考答案:A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当我看到顾客老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心里有说不出的知足和愉快。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玷污(diàn wū)狭隘(xiáài)恬不知耻(tián bù zhī chǐ)B. 憧憬(chōng jǐng)哺育(bǔ yù)锲而不舍(qièér bù shě)C. 踌躇(chóu chú)愤懑(fèn mèn)荼毒生灵(túdú shēng líng)D. 玷辱(diàn rǔ)狭窄(xiá zhǎi)恬淡(tián dàn)答案:B解析:A项中,“狭隘”应读作“xiáài”,注音正确;“玷污”应读作“diàn wū”,注音正确;“恬不知耻”应读作“tián bù zhī chǐ”,注音正确。
故A项注音全部正确。
B项中,“憧憬”应读作“chōng jǐng”,注音正确;“哺育”应读作“bǔ yù”,注音正确;“锲而不舍”应读作“qièér bù shě”,注音正确。
故B项注音全部正确。
C项中,“踌躇”应读作“chóu chú”,注音正确;“愤懑”应读作“fèn mèn”,注音正确;“荼毒生灵”中的“荼”应读作“tú”,注音正确。
故C项注音全部正确。
D项中,“玷辱”应读作“diàn rǔ”,注音正确;“狭窄”应读作“xiá zhǎi”,注音正确;“恬淡”应读作“tián dàn”,注音正确。
故D项注音全部正确。
经过仔细核对,发现所有选项的注音都是正确的,但根据出题常规,通常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这里可能是题目设计有误。
成人高考文专科全真模拟试卷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恪(ke) 守标识(zhi) 商榷(que) 脍(kuai) 炙人口B.包扎(za)粗糙(cao) 慰藉(jie) 怙恶不悛(quan)C.执拗(niu)作坊(zu6) 内讧(hong) 戛(ga) 然而止D.畸(qi)形慰藉(i) 妊娠(chen) 莘(shen)莘学子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辐射绿草如茵敞帚自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防碍英雄辈出扬长而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思忖各行其是肆无忌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答案: A3.依次埴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__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___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___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辨认品尝B.终生辨别品评C.终身辨别品尝答案: 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B.梨不仅味道清甜,还有药用价值,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碘等成分就具有维持细胞组织的健康状态的作用。
C.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D.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
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下列哪个词语的读音是正确的?A. 惬(qiè)意B. 庸(yōng)俗C. 黯(àn)淡D. 以上都是(答案)二、下列哪个句子中没有错别字?A. 他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B. 这个地方的风景真是美不盛收。
C.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人受益非浅。
D. 她总是以身作责,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答案)三、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成语使用是恰当的?A. 他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真是个首屈一指的人才。
B. 他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真是个畏首畏尾的人。
C. 他说话总是含糊其辞,让人听不懂。
D. 以上都是。
(答案)四、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是描写秋天的?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答案)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五、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文学常识是正确的?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作家。
B. 《水浒传》中的林冲是“智取生辰纲”的主要人物之一。
C. 《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名玄奘,是唐朝的高僧。
D. 以上都是。
(答案)六、下列哪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A.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B.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
C.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答案)D. “你干什么?他问道:为什么这么做?”七、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没有语病?A. 经过老师的讲解,使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B.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C. 他的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 我们要尽量避免不犯错误。
(答案)八、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是比喻句?A.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
B. 他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晴朗。
C. 他是一只勇敢的狮子。
(答案)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玲珑剔透B. 鳞次栉比C. 前仆后继D. 奋不顾身答案:D(应为“奋不顾身”)2.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草长莺飞(zhǎng cháng yīng fēi)B. 错落有致(cuò luò yǒu zhì)C.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D.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答案:D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 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C.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喜爱。
D.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书籍。
答案:C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李逵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作者是施耐庵。
C.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霸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B(应为“作者是罗贯中”)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
”他说。
B.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他说。
C.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
”他说:“你看过吗?”D. “这个电影很好看,值得我们一看”他说:“你看过吗?”答案:A二、阅读题(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甲】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明的发展和传承从未间断。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更是将文明的传承视为生命的延续。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油光可鉴水天一色B. 窃窃私语毛遂自荐妙手回春C. 倾国倾城豁然开朗青出于蓝D. 滔滔不绝画龙点睛沦落天涯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仅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C. 在我国古代,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都出生在长江流域。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涵盖了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B.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C.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D. 鸡犬升天(jīquǎn shēng tiān)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B、《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创作的历史小说,通过对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C、《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的著名作品《狂人日记》等。
D、《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成果。
B. 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
C.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业务水平。
D.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相关部门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成人高考成考语文(高起专)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桴鼓(fú)B. 驽马(nú)C. 踟蹰(chí)D. 桴筑(fú)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近年来天气变化无常,使得一些农作物产量严重受损。
B.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决定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
C. 她的演讲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让人印象深刻。
D. 这项改革措施虽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是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寒噤(jìn)沉痛(tòng)B. 跌宕(dié)磨砺(mó)震撼(hàn)C. 精湛(zhàn)谦逊(xùn)沉着(zháo)D. 热闹(nào)驰骋(chěng)震慑(shè)4、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一致的是:A. 演绎、演说、演绎B. 沉默、沉没、沉淀C. 演绎、演释、演述D. 沉默、沉静、沉沦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振奋人心振作精神B. 贴切实际贴切实际C. 赴汤蹈火赴汤蹈水D. 息息相关息息相干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相同的是()A. 纤巧柔韧B. 沉默默默C. 奔腾源泉D. 纷繁沉重二、现代文阅读Ⅰ(16分)【阅读文章】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李明的青年。
李明自幼对科学充满好奇,尤其对天文观测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父亲是一位退休的天文学家,对李明的影响深远。
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李明的父亲总是尽力为他提供观测天象的工具。
李明的高中时期,他的父亲送给他一台简易的天文望远镜。
从此,李明每晚都会在自家的后院进行天文观测。
他的观测记录详实,分析透彻,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
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1)(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曲.解龋.齿趣.味是非曲.直B.恰当.档.案荡.漾安步当.车C.便.宜骈.文蹁.跹便.宜行事D.舍.弃摄.取赦.免退避三舍.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焕发精彩涣散风彩B.留恋蔓延流传漫步C.练习锻炼秘方密诀D.和蔼部署暮霭布置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拿了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学习。
②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
③没有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A.终止推敲体察B.中止推求体验C.中止推敲体会D.终止推求体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满意。
B.已经举办了28届的全国围棋团体赛将从今年起开始彻底改头换面....,成为类似足球甲A联赛那样的主客场比赛。
C.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和写作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他对流行于学术界的虚浮浅薄之风表示愤懑和厌恶。
D.新年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抛弃吗?C.我每次向他借书,他不顾年老体衰,都亲自冒着严寒酷暑,跑进小房寻找。
D.这些水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果农们精心照料的结果。
6.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走了一段坎坷的山路,便见一排渔船,,原来我们已经到了渔民湾。
A.亮着灯火的船上,三五成群的渔家姑娘在织着渔网B.船上亮着灯火,织着渔网的渔家姑娘三五成群C.三五成群的渔家姑娘正在亮着灯火的船上织着渔网D.船上亮着灯火,三五成群的渔家姑娘在织鱼网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7-10题。
教育问题《汉语的未来》一文在对林芳华老师的独立的精神追求和教学实践的述说中,触及了当今我国教育问题的实质: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长期以来,我们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即要培养“有用”的人。
而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基本没有跳出这一教育理念:由于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难以有效地贯彻这一教育理念的“素质教育”取代之。
于是,所谓“素质教育”也就仍然停留在“技”的层面,并未正视我国教育中人格教育缺席这一根本问题,更遑论解决这一问题了。
既然我们的教育理念都以“有用”为最高价值取向,我们又拿什么去要求中小学生不去拼命地做“有用”的语数外习题,而去追求“无用”的自我完善和“素质”的提高呢?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教育理念之深入已远远超出官方教育体系,成为整个社会在教育问题上一致的价值取向,甚至于父母今天给孩子买了钢琴,明天就巴望他成为音乐家;而送孩子去打乒乓球,无一例外的是想当“世界冠军”。
林老师的教学实践是对这种教育理念的无声挑战。
在这个“升学率就是一切”的年代,林老师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理想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他们能够感到“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的可贵”,而不仅仅是拥有“一技之长”。
他们可以被培养为医生、工程师或中学教师等等“有用”的人,但前提是他们必须首先是一个真正的完善的“人”。
他们读诗、读哲学、读尼采、读杜甫,绝不仅仅是为了争得高分或达到任何其他“有用”的目的,而是为了“杜甫比歌德更能触动我的心”这样的理由。
未来世界的竞争绝不仅仅是“技”的竞争,更是“人”的竞争,在文化教育层面上尤其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的未来”究竟如何,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或者说,取决于我们有多少个“林芳华老师”。
7.作者认为近年来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仍以培养“有用”的人才为理念,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能说明此理念?A.父母为孩子买钢琴带孩子学钢琴B.学校开设中外文学鉴赏课程,培养文学家C.课内外学生拼命去做语、数、外习题D.培养孩子打乒乓球将来成为世界冠军8.在作者看来,下面四种人中哪一种更能使我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A.重点中学培养出来的佼佼者B.医生、工程师、中学教师或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C.艺术家或世界冠军D.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自我完善的人9.对文中“真正的完整的‘人’”认识准确的一项是()A.有一技之长,能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人B.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无须有一技之长的人C. 读诗、读哲学、读尼采、读杜甫,希望得到欣赏的人D.只因为喜欢,而努力学文学、学哲学,感到“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的可贵”的人10.综观全文,下列推断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一个人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最为可贵,即便他缺乏“一技之长”,不合乎“有用”的标准,我们也不应轻易否定。
B.我们的教育长期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社会也以“有用”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因此,人们热衷的也是可学以致用的专业,如理工农医等。
C.要想成为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人格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林芳华老师”,施教者本身首先必须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D.学校教育本应强调对人全面素质的培养,但目前育人的着眼点仍停留在“技”的层面,忽视人格教育,必然无法适应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
熬药吴克诚所谓的药大都是些亡去很久的草。
长得正好的草是不配叫药的,即使硬放进药屉,不久它也会烂掉,因为它未经晒、烘、焙或炒——九九八十一劫,少了一劫,也不能成药。
所以药都身世沧桑。
身世沧桑的药只能以文火慢熬。
我喜欢这个“熬”,“煎药”的“煎”太轻薄,与药的身世不协调。
急火出菜,文火出药——饱经沧桑之心,除了以文火轻扰慢捻,是断不能把它再打开了——且看文火不疾不徐在药锅底下缭绕——缭绕成花的瓣,那么锅中药就是瓣中蕊了,熬着熬着,蕊心舒开,尘封已久的沧桑便一丝一缕地倾吐出来。
越王勾践很善用文火熬药。
越国病入膏肓,他却不慌不急,他用去二十多年的光阴,来熬一服复国之药。
伍子胥在这方面可就逊色了,他输在一个“急”字上,一急,药糊了。
急火攻心,自己当然也在劫难逃。
沧桑是苦涩的,所以药都苦。
苦药祛病。
魏征是个善献苦药的人。
唐太宗善喝苦药。
虽然有时他也会紧皱眉头,但他最终还是咽了下去。
纣王咽不下去,渐渐就百病缠身了。
病是潜伏着的阴谋,肉眼一时半会儿很难看到,它一旦现出山水,就势如破竹了。
小孩子理解不来药的苦心,所以小孩子总拒绝好心好意的药。
我甚至都拒绝走进父亲的药方——我至今仍记着那个春夜,月色正好,我溜进父亲的药房,倚着门,看他熬药。
摇曳的烛影里,父亲被药拥着,也如一味药了。
药香如蝶,满室翩跹。
父亲说:“过来啊,过来叫药熏熏。
”我可不愿让它熏,我一扭头,转身就跑,一地花影都被我踩碎了。
今夜,父亲故去整已十年。
当初那些被我踩碎的花影仍在。
春夜也在,月也正好,可是再也不会有人唤我熏药……当初面对那些苦药,我真不应该拔腿就跑……从生到老,谁能离得了那些药?从生到老,谁能说清,究竟要咽下多少药?11.从文中看,“药”有哪些特征?(4分)答:。
12.文中为何说“父亲”“也如一味药了”?请作简要解释。
(6分)答:。
13.第8段写了一件“我”不愿熏药的小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6分)答:。
14.“且看文火不疾不徐在药锅底下缭绕——缭绕成花的瓣,那么锅中药就是瓣中蕊了,熬着熬着,蕊心舒开,尘封已久的沧桑便一丝一缕地倾吐出来。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答:。
15.“一地花影都被我踩碎了”一句有什么含义?(3分)答:。
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不称赞,非议)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
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徽,国中属而知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于杳冥之上。
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qí鱼脊上的骨翅)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大泽名)。
夫尺泽之大鲵(小鱼),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
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民,又安知臣之所以为哉!”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大意。
(6分)答:。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
(6分)(1)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2)岂能与之料.天地高哉?18.宋玉所说的话与司马迁的那句话主旨是一致的?(4分)答: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9-20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这首诗属什么体裁,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4分)20.试就本诗颈联写一段鉴赏文字。
(5分)五、作文(70分)21.(20分)以“我心目中的校长”为题描写一位人物,不超过200字。
22.(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中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正确地解答一道题,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有创意地上好一节讨论课,常常来源于一个正确的思路。
思路可能引人实现目标,也可能引人误入歧途。
思路背后的东西,更是让人难以言说。
请以“思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语文全真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一、1.B 2.C 3.D 4.C 5.A 6.D二、7.C 8.D 9.D 10.A三、11.沧桑,苦涩,馨香12.①父亲也有如草药一样的沧桑经历;②父亲积累了为人处世的药方;③父亲养成了用药治人的能力。
13.①用“我”经历的小事来证明小孩子不解药、拒绝药,现身说法,增强了说服力;②承上意在说明不解药、拒绝药的人无异于小孩子;③为突出下文“我”因不愿熏药而后悔、内疚,以及对父亲的良苦用心的理解和怀念作铺垫。
14.比喻、拟人。
作用: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火熬药的过程,而且含蓄地揭示了用药的方法。
15.踩碎的不仅是花影,更重要的是踩碎了父亲的苦心。
四、16.先生大概在行为上丢失了什么吧?(也就是说,先生在行为上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