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 格式:pdf
- 大小:583.59 KB
- 文档页数:10
[收稿日期]20050309 [作者简介]雷建安(1963),男,2004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硕士生,现主要从事采油工程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
西峰油田长8砂体沉积微相探讨 雷建安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张志国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甘肃庆阳745100)[摘要]从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析入手,以西峰油田中砂体少量取心井岩心化验分析和大量开发井测井分析为基础,查明了长8砂体区域范围内沉积微相分布、储层特征和含油富集规律,保证了快速建产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西峰油田;沉积微相;储层特征;油气富集规律[中图分类号]TE122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5)03043903西峰油田位于甘肃东部,是本世纪新发现的大型油田。
随着西峰油田的发现和储量面积的不断扩大,加快产能建设工作、实现快速增储上产成为工作的重心。
在产能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查明长8砂体区域范围内沉积微相分布、储层特征和含油富集规律,依靠少量取心井岩心化验分析和大量开发井测井分析,走勘探开发一体化建产道路,解决好建产的地质认识与高效建产的环节问题。
1 地质特征西峰油田构造上位于陕北斜坡中部,基本形态为一个由东向西倾伏的单斜,发育着5个鼻状构造,这些鼻状构造在区域上控制了含油分布。
主力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81、长82、长72油组,主力油层长8油组埋深1700~2220m ,砂体厚度10~30m 。
长8油藏属特低渗透、高饱和、中深层的大型岩性油藏。
2 沉积微相展布211 沉积演化晚三叠世湖盆的沉积演化,经历了早期的(长10期)初始沉降,到加速扩张(长9~8期)和最大扩张(长7期),再到萎缩(长6~3期),最后湖盆消亡,完成湖盆从发生、发展以至消亡的沉积演化过程。
研究区位于湖盆西南地区,受湖盆演化的制约。
长10期,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以三角洲平原为主)及浅湖沉积体系;长9~8期,湖盆进一步发展,湖岸线向外扩张,沉积面貌有较大改观,长8期西南平凉、崇信一带发育冲积扇体系,向东至镇原演化为扇三角洲体系,研究区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长7期,为湖盆最大扩张阶段,湖水深度加大,面积扩张,出现了大面积的深湖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变窄,研究区形成较大面积的浊积体;长6期,湖盆进入萎缩阶段,并发育浊积体;长4+5期,基本继承了长6期的沉积特点;长3期,湖盆进一步萎缩,三角洲体系较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特征,长3期的另一特点是前缘河口坝砂体很发育,形成了剖6井区长33石油富集区;长2~1期,区内沼泽平原化。
[收稿日期]20050510 [作者简介]姚永朝(1971),男,1995年大学毕业,工程师,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管理工作。
西峰油田长8油藏地质研究及储层评价 姚永朝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荆州434023;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甘肃庆阳745100) 文志刚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荆州434023)[摘要]从西峰地区晚三叠系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入手,进行储层评价,阐述长8储层的岩矿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并结合成岩作用剖析了孔隙演化的利弊因素,分析了长8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描述该储层3方面的非均质性。
在对储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油藏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
客观地预测了西峰油田的开发前景,为该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西峰长8油藏;地质研究;储层评价;储量计算评价;地质认识[中图分类号]TE12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5)03041903 西峰油田勘探始于1974年,长8的勘探更是历经数次沉浮,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及对该地区长8沉积相、储层特征、油气富集规律认识的深入,长8勘探开发时机日臻成熟,并适应企业发展形势,逐步成为陇东增储上产的基石。
1 区域地质背景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是华北地台西部的主要组成部分,中生代的印支运动导致华北地台解体,加之西缘冲断带的左旋走滑,使得鄂尔多斯盆地在挤压和剪切作用下发生弯曲凹陷,于晚三叠系开始演化为大型内陆湖泊盆地。
盆地南部长期持续坳陷,形成面广水深的淡微咸水湖泊,沉积一套岩性细(泥页岩占50%以上)的湖相及三角洲相地层,厚度达1000~1500m ,富含湖生有机质的黑色泥页岩成为延长统主要油源岩,与之拌生或接触的三角洲相砂岩体成为主要的储集岩,在剖面上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使得西峰地区成为主要的三角洲油气藏分布区[1,2]。
2 沉积演化阶段与地层划分综观晚三叠世湖盆的相序演化,自下而上记录了一大型湖盆从发生、发展至趋于消亡的历程:①长102长7期为湖盆形成发展全盛阶段;②长62长4+5期为湖盆持续稳定下沉阶段;③长32长1期为湖盆收缩至消亡阶段。
第26卷 第4期2005年7月石油学报AC TA PETROL EI SIN ICAVol.26 No.4J uly2005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 3ΟSW Ο128)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GZHZ 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段 毅,男,1956年5月生,1983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和地球化学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E 2mail :Duany @文章编号:0253Ο2697(2005)04Ο0029Ο05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段 毅1,2 吴保祥1,2 郑朝阳1 王传远1(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00; 2.兰州大学 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应用油气成藏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西峰油田的地质背景、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成藏过程,探讨了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
从纵向上划分出自源高压封闭、混源低压半封闭和他源常压开放3个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自源高压封闭系统中浊积砂层系和混源低压半封闭系统中近源岩的三角洲前缘砂层系,是今后进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
关键词:油气成藏动力学;油气运移;油气聚集;三角洲前缘砂层;西峰油田;鄂尔多斯盆地中图分类号:TE 112 文献标识码:APool 2forming dynamic properties of Xifeng Oilf ield in Ordos B asinDUAN Yi 1,2 WU Bao 2xiang 1,2 ZH EN G Chao 2yang 1 WAN G Chuan 2yuan 1(1.I 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 hysics ,Chinese A cadem y of S ciences ,L anz hou 730000,China;2.L anz hou Universit y ,L anz hou 730000,China )Abstract :The pool 2forming dynamic conditions and process of Xifeng Oilfield in Ordos Basin were studied ,and the pool 2forming dy 2namic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pool Οforming dynamic principle .The studied region was vertically divided into three pool 2forming dynamic systems including self 2sourced and high 2pressure sealed dynamic system ,mix 2sourced and low 2pressure half 2sealed dynamic system ,outward 2sourced and normal 2pressure opened system.The further explora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tur 2bidity sandstone layer in the self 2sourced and high 2pressure sealed dynamic systems ,and the delta 2f ront sandstone layer near source rocks in the mix 2sourced and low 2pressure half 2sealed dynamic systems.K ey w ords :pool Οforming dynamics ;hydrocarbon migrat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delta 2f ront sandstone ;Xifeng Oilfield ;Ordos Basin 成藏动力学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领域[1],是成藏动力学的重要发展方向[2]。
西峰重点自然资源状况一、石油:庆阳境内探测预计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32亿吨;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72亿吨,控制储量2.89亿吨,预测储量2.91亿吨,溶解气储量243.6亿立方米。
2001年勘探发现的西峰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822亿吨、控制储量2.0316亿吨、预测储量1.2383亿吨,三级储量达到4.3521亿吨,被称为中国石油近十年来内陆油田的四大发现之一,目前年产量已经超过百万吨。
二、煤炭:庆阳市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角度平缓,厚度大,资源可靠,瓦斯低,煤质优良。
自2005年5月开钻以来,已经先后投入1.44亿元,完成了3个重点煤田共780平方公里的普查任务,获得普查储量45.37亿吨,累计完成两级勘探面积1330平方公里,三级储量达到86亿吨,预测储量达2360亿吨,其中千米以上浅层储备达160多亿吨,占甘肃省储量的94%,是庆阳市继石油之后又一重要矿产资源。
三、主要农作物产品:历史上庆阳社会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类、高粱为主。
目前,全市小麦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2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玉米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00万亩,产量在40万吨左右;谷类等夏秋作物种植面积每年在300万亩以上,产量在50万吨以上;大豆每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产量在5万吨以上。
四、主要经济作物:胡麻,油菜籽,葵花籽,花生等每年的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在10万吨以上;烤烟3万亩,产量0.63万吨;药材8万亩,产量4.5万吨;。
五、主要农副产品:全市果园(苹果、梨、桃、杏、枣)面积达170万亩,总产量280000万吨;瓜类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70万吨;各类蔬菜80万亩,总产量68万吨;黄花菜储量每年约3万吨,白瓜子0.5万吨。
核桃1950吨;花椒925吨。
六、主要畜牧产品:全市大牲畜存栏48万头,其中:牛存栏29万头;马存栏0.38万匹;驴骡18万匹;羊存栏140万只;出栏肉猪7万头;出售和自宰13万只;当年鸡(鹅、鸭)出栏65万只;肉类总产量52000吨;鲜蛋7800吨;牛羊奶产量7100吨;蜂蜜80吨;山、绵羊毛总量1000吨。
利用岩屑含油性现场识别西峰油田长8油层一、西峰油田长8油层的一般特征1、长8层沉积环境:晚三叠世沉积发育史的研究表明,西峰油田湖盆从形成、发展、全盛到萎缩,消亡变化有序,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构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
晚三叠世长6-8期,是湖盆相序发展的全盛阶段,研究地处湖盆中心,在沉积演化过程中,从湖进早期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演变为湖侵阶段的低密度浊流沉积,尔后又形成湖退期的进积型三角洲沉积,从而在纵向上构成了长6-8期的相序演化序列。
这种序列不仅反映了沉积物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的正反旋回特征,同时也决定了成藏组合的方式及油气的纵向分布特征。
从沉积相剖面可以看出,湖进早期发育了两期水进型辨状河三角洲沉积,形成了以辨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河口坝为主体的储集相带,与相伴造型的深湖-半深湖相烃源岩构成了以辨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和深湖浊积砂体为特征的储集相带与下伏生油岩下生上储的成油组合。
本区长6—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湖盆形成、转入衰退阶段的三角洲沉积,据露头、重矿资料及地震相资料分析,物源来自西南,沉积地层厚度约300~350m。
主要含油层系长8层形成于辨状河三角洲发育期,形成的砂体厚度大、延伸远,且位于近邻长7湖相生油岩之下,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和储集场所。
2、长8储层岩性特征:长8储层砂体以灰绿、浅灰细-中粒,细粒,中-细粒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分选中等~好,圆度为次圆~圆状,胶结物为泥质,含钙质,局部以钙质为主,胶结物泥质含量高达20%以上。
纵向上砂体厚度较厚,厚度在10~30m之间,横向上砂体变化缓慢,区域性好。
3、长8储层物性特征:由岩性特征所决定,长8含油物性必然形成了其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
孔隙度变化范围为5.0~13.5%,一般为8.2~10.8%,平均为10.11%。
渗透率变化范围为0.08~5.34×10-3μm2,一般为0.9~2.35×10-3μm2,平均为1.41×10-3μm2,属特低渗油田。
西峰油田主力地层测井特性及解释方法探讨的开题
报告
题目:西峰油田主力地层测井特性及解释方法探讨
研究背景:
西峰油田是中国油气勘探重要领域之一,主力储层为古近系下第三
段砂岩。
针对此区域的储层特点和油气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主力地
层测井特性及解释方法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1. 西峰油田主力地层测井特性的野外测试与资料汇总;
2. 地层测井资料处理与处理方法研究;
3. 地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包括测井响应评价和地层结构分析等方面;
4. 研究主力地层的孔隙结构与分布特征;
5.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储层评价方法。
研究意义:
1. 为西峰油田储层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对于其他区域相似的储层具有参考意义;
3. 为测井信息综合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研究方法:
1. 采用现场测试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并分析地层测井数据;
2. 运用电子计算机多种处理方法,实现地层物性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3.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散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储层特性的
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预期结果:
1. 西峰油田主力地层测井参数特征及解释方法的系统化总结和归纳;
2. 主力地层孔隙结构及分布规律的探讨与解释方法的探索;
3. 提出对于西峰油田储层勘探开发的有效评价方法。
研究期限:
本研究计划为期两年。
研究经费:
预计经费为50万元,主要包括实验费、资料费、人员费用。
其中实验费约为20万元,资料费约为10万元,人员费用约为20万元。
1211 样品与分析所有的采集样品都是在2013 年3月份完成收集和采集的,其主要是来自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在最近几年所开采的油井,并且并未对其自身进行原油地球化学性质的分析;并且当前在对样品给予收集的过程中,其对于当前石油的油水进行了分离;同时霸气运输进实验室以后,使其放置在一种低温的环境下去完成保存的。
然后,饱和烃馏分则需要使用色谱( GC)仪与( Agilent ) 的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进行相关的分析并且进行最后鉴定[1]。
2 结果与讨论在当前西峰油田原油里 Pr/ Ph自身的取值主要是1.00~1.34,其对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强还原环境下所构成的原油自身的比值(0.51~0.64)去完成比较,西峰油田原油里还有的Pr / Ph值是比较适宜的。
检测中原油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其自身的丰度并不高,而高胡萝卜素一般都是存在一些比较强烈的还原环境里。
通过这些数据显示能够看出,西峰油田中的原油其自身的生存环境主要是在比较弱化的环境下出现的。
γ-蜡与1-辛烷其自身对于沉积的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高丰度伽马蜡和原油的正辛烷通常与高盐度沉积环境有关[2]。
二叠系原油主要是形成在海陆相互交通的环境,其本身所存有的伽玛蜡烷/-C 30霍烷之间的比值也是相对较高的。
原油中碳同位素形成的以及沉积环境和有机质自身的类型等因素也存在很大的联系,盐湖和沼泽沉积环境里形成的原油之间13 C值也是非常高的,前者的选择主要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存在的原油,而后者主要选择的就是文本所需要进行研究的二叠系的原油。
西峰油田原油其自身的13 C值并不高,主要是-31.4‰到-31.6‰,分布的范围并不是很大,并且其与二叠系还有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自身的分布区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因此能够从上文中总结出当前西峰油田原油主要是形成在淡水或者是一些微咸的水湖泊环境中。
3 结束语西峰油田总的来说是我们国家在最近几年中在鄂尔多斯盆地最新发现的一个油田,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过对于原油地球化学性质进行的研究和报道。
西峰油田董志区长81地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黄文芳;张春生;万单夫;曾凡成;万单静
【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
【年(卷),期】2007(30)4
【摘要】通过岩石类型、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西峰油田董志区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共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残余河口坝、分流间湾等4个沉积微相类型,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长81储层的主要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主要呈现四个水下分支河道.
【总页数】6页(P252-257)
【作者】黄文芳;张春生;万单夫;曾凡成;万单静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荆州,434023;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2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荆州,434023;中原油田陕北勘探开发处,濮阳,457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12.2
【相关文献】
1.西峰油田X47-X133井区长81沉积微相发育特征 [J], 郭小军;刘佳;郑家钰
2.西峰油田董志区长81储层特征研究 [J], 张媛;唐海;吕栋梁;王联国;宁忠宏;李阳静
3.西峰油田董志区长81储层层内非均质特征 [J], 叶成林;张春生;万单夫
4.桑东地区三叠系沉积体系类型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J], 胡启明;孟万斌
5.西峰油田259井区长3_2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J], 何崇康;刘军峰;邓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