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开春什么时候施肥合适 施肥时间及施肥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冬小麦是中国北方农田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长,抗逆性强,产量高,且可以与其他作物轮作。
科学合理的春季田间管理对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和品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冬小麦的茁壮生长、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从土壤管理、浇水和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土壤管理1.翻松土壤:春季是冬小麦生长期的关键时期,及时翻松土壤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空气的进入,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翻松土壤的时机一般选在地温达到5℃左右的早春时期,使用翻松机具进行操作。
2.除草除根:早春时期,杂草易于生长,会对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要及时进行除草处理,包括人工除草和喷洒除草剂等。
3.土壤施肥:春季是冬小麦生长耗氮量最大的时期,因此需适量进行氮肥的施用。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冬小麦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磷、钾肥进行追肥,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二、浇水和施肥1.合理浇水:春季是冬小麦需水量较大的时期,要及时浇水,以维持土壤湿度和作物的水分需求。
浇水的时机要避免在高温和强风的条件下进行,避免水分的蒸发过快。
2.施肥技巧:春季施肥要根据土壤和冬小麦的养分状况来进行,以避免养分浪费和过量施肥的现象。
可使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基肥主要用于满足冬小麦的营养需求,追肥则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以促进冬小麦的茁壮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三、防治病虫害1.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是春季田间管理的重要方面。
可以通过合理轮作、间套种植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要保持田间通风和适度的灌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2.定期巡田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防治病害的药剂等。
在选择和使用农药时,要根据具体病虫害的类型和程度,遵循科学严谨的使用方法。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浇水和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小麦春季追肥要求
小麦春季追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追肥时间:小麦的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是施用拔节肥的最佳时间。
此外,墒情适宜的麦田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早借墒追肥;对于墒情不足的麦田,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进行浇水施肥。
2、施肥种类和量:春季要少施氮肥,适当施用磷、钾肥料。
对于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可以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10公斤。
具体到尿素的用量,每亩约20kg。
3、施肥技术:推荐化肥深施,肥料深施于种子侧下方,控制种肥距离
10cm~15cm,施肥深度大于10cm。
同时,要严格把握配套施肥技术,避免氮素挥发与淋洗损失。
4、特殊情况处理:对于弱苗麦田要及时进行水肥调控,提早田间管理、适当增施肥料,促进弱苗转壮。
对于年前发生旺长、养分消耗严重的田块,可在返青到拔节期追肥2次,每次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10公斤。
5、注意事项:小麦追肥要结合灌溉浇水,尤其是在冬季期间无明显降雨、降雪的地区,进入返青期后田间相对比较干旱时,进行追肥工作不仅肥料的利用率会提高,还能避免因干旱导致的肥料浪费。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冬季作物,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是冬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希望能对冬小麦生产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恢复施肥春季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冬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春季田间管理中,首先要进行恢复施肥,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并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一般情况下,春季恢复施肥以氮肥、磷肥和钾肥为主,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需求情况,适量施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松土春季是冬小麦萌发期,也是土壤水分蒸发的时期,为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必须进行土壤松土。
土壤松土有利于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根系的伸展和作物的吸收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排水和通风,降低土壤中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
春季田间管理中,及时进行土壤松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三、田间灌溉春季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气温快速升高,降水量不足的时期,作物的水分需求非常大。
春季田间管理中,及时进行田间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田间灌溉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湿度,提高作物的耐旱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春季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易发生的时期。
在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及时对冬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根据病虫害的发展情况和作物的需求情况,综合施用多种方法,全面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五、田间除草以上就是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冬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做好施肥、土壤松土、田间灌溉、病虫害防治、田间除草等工作,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冬小麦的顺利生长发育。
冬春小麦早春田间管理措施冬春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农作物,它是一种耐寒的冬小麦,通常在秋季播种,冬季生长,春季成熟。
冬春小麦在早春时节需要进行田间管理,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丰收。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冬春小麦早春田间管理的措施。
一、春季管理的时机冬春小麦是在春季生长期内需要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这点需要特别重视。
一般来说,春季管理的时机是在小麦进入返青期后的10-15天,也就是玉米开始抽穗的时候。
这时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进行好田间管理,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水肥管理在冬春小麦的田间管理中,水肥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春季是作物的生长旺盛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
在小麦进入返青期后,应及时进行追肥。
追肥的主要原则是不追缺,适度增施。
在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所需要的养分,进行合理的施肥方案。
要注意及时浇灌,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以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
三、病虫害防治春季是作物病虫害易发生的季节,因此在冬春小麦的田间管理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首先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源。
要根据小麦生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及时防治小麦的病虫害,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四、密植管理密植是指在一定面积内栽种更多的作物,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在冬春小麦的田间管理中,可以适当进行密植管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土壤肥力、天气情况、品种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确定密植的程度。
密植后要及时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如适时疏苗、调整生长势等,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六、温度调控温度是影响冬春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注意合理调控温度。
在春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增加地膜覆盖等,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小麦的生长。
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降温,加大通风等,以防止小麦因高温而发生生理失调。
七、定期观察在冬春小麦的田间管理中,要定期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冬季作物之一,冬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对于保证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探讨,以便农民朋友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春季田间管理时间春季田间管理是在冬小麦播种后,冬小麦入冬前进行的。
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小麦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选择在冬季结束、春季开始时进行春季田间管理是比较合适的。
二、春季田间管理内容1. 施肥春季是冬小麦生长期间,也是农民朋友施肥的重要时期。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肥力情况和冬小麦生长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常用的施肥方式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
基础施肥应在冬季结束前完成,追肥可以分多次进行,叶面喷施可以促进冬小麦的吸收利用养分。
2.病虫害防治春季是病虫害易发期,需要农民朋友加强防治工作。
常见的冬小麦病虫害有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
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合理选择冬小麦品种、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等。
3.水分管理春季湿度较大,小麦生长期水分管理更为关键。
在春季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及冬小麦生长需求进行灌溉。
要注意小麦根系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水分的保持,避免地下水位过高或过低。
4.杂草控制春季是杂草生长的季节,杂草会对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带来负面影响。
春季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杂草的防控。
可以选择适量施草甘膦或手工除草等方式进行,保持田间的清洁。
5.植株调整春季田间管理过程中需根据冬小麦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植株调整,以促进冬小麦的分蘖、分藤和穗粒的形成。
常见的植株调整方式有二次中耕、修剪、留苗等,选用合适的植株调整方式有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三、春季田间管理注意事项在春季田间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土壤保湿,避免土壤过早干燥。
2.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当地的气候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3.定期检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
2024年冬小麦春季施肥技术指导意见一、背景介绍春季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冬小麦施肥的关键阶段。
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冬小麦的抗病能力,促进冬小麦的健康生长。
因此,对于2024年冬小麦的春季施肥技术指导,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施肥时机、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二、春季施肥时机春季施肥的时机是非常关键的,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施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冬小麦的吸肥效果。
首先,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冬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来确定春季施肥的时机。
一般来说,春季施肥的最佳时机是在冬小麦返青初期进行,这个时候植株处于迅速生长的时期,吸肥能力最强,也是最适合施肥的时候。
同时,还应该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尽量避免在雨水过多或气温过低的情况下施肥,以免造成养分流失或影响冬小麦的生长。
三、春季施肥量春季施肥量的确定应该结合土壤养分水平、冬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春季施肥的量应该适量增加,以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具体的施肥量可以根据土壤采样结果和植株生长状态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每亩施入氮肥15-20公斤,磷肥10-15公斤,钾肥10-15公斤。
此外,还可以根据冬小麦的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适当调整施肥量,以确保冬小麦养分的均衡供给。
四、春季施肥方法春季施肥的方法也需要特别注意,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冬小麦的养分利用率和抗病能力。
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针对不同的养分成分进行分类施肥,比如氮肥可以通过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施用,磷肥和钾肥可以在返青期和拔节期进行合理施用。
其次,可以选择局部施肥的方式,对于生长不良或养分缺乏的地块进行局部施肥,有针对性地进行养分补给。
此外,还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为冬小麦叶面提供养分,增强养分的补给效果。
五、结语总之,2024年冬小麦的春季施肥技术指导意见需要全面考虑施肥时机、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春季施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冬小麦是我国秋冬季节的重要作物之一。
在春季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事项,以确保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本文将介绍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耕作方法、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
一、耕作方法春季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春季耕作的主要时期。
在耕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地深度应适当。
一般而言,春季整地深度以10厘米为宜,过深易破坏冬小麦根系,影响其正常生长。
2.地面应平整。
春季整地后,还应进行平整,以便冬小麦生长器官的正常发育。
3.埋膜覆盖。
埋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生长。
但是,应注意透气性,以防止田间湿气过大,影响冬小麦的生长。
二、施肥技术春季施肥是冬小麦的重要环节之一,施肥要点如下:1.量多少。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施肥。
一般而言,每亩施肥量不低于20公斤。
2.施肥时间。
为了让冬小麦尽早吸收充足的养分,应该在春季初期进行施肥,使施肥与生长期相适应。
3.施肥方法。
春季冬小麦应采用施基肥+追肥的方法。
基肥应采用有机肥,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等。
追肥应采用氮肥和磷肥,以提高冬小麦的生产能力。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应贯穿整个生长期,主要工作如下:1.除草。
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田间杂草需要及时清除,以保证冬小麦生长环境的优化,避免对冬小麦造成的危害。
2.喷药防病虫害。
病虫害是影响冬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避免病虫害对冬小麦的危害,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3.浇水管制。
春季冬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
为了确保冬小麦正常生长,应掌握好浇水的时机和方式。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冬季作物之一,它的田间管理对于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就是针对春季小麦生长周期中的管理工作,包括了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施肥技术1. 春季追肥春季是冬小麦生长旺盛的时期,需要追加适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
一般来说,每亩地追加氮肥10-15公斤,磷肥5-10公斤,钾肥5-8公斤。
氮肥用于促进植物的生长,磷肥和钾肥则是帮助冬小麦提高抗逆性和病害抵抗力的重要元素。
2. 种植绿肥春季田间管理中,也可以采用种植绿肥的方式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常见的绿肥作物包括紫花苜蓿、豌豆、黑麦等,这些绿肥植物生长迅速,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和增加养分的效果。
3. 合理施肥在春季田间管理中,要注意控制施肥的量和时间,不能盲目施肥,应根据冬小麦的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来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浪费和污染。
二、浇水技术1. 合理浇水春季是冬小麦的关键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在田间管理中,要根据天气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浇水,避免出现干旱或积水的情况。
2. 布水浇地在春季田间管理中,可以采用布水浇地的方式来增加土壤湿润度和改善土壤通气性。
布水浇地即在田间地表上浇水,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增强冬小麦的抗旱能力。
3. 注意排水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及时清理排水渠和灌溉设施,确保冬小麦生长期间的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对冬小麦的危害。
三、除草技术1. 及时除草春季是杂草生长的季节,而杂草对冬小麦的生长具有很大的竞争力,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春季田间管理中,要及时对田间的杂草进行除去,保持冬小麦周围的清洁。
2. 化学除草剂在春季田间管理中,也可以考虑使用化学除草剂来进行除草,这样可以提高除草的效率和节省人工劳动力。
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种类和使用方法,避免对冬小麦产生负面影响。
冬小麦怎样进行追肥,冬小麦什么时候追肥我国小麦种植一般以冬小麦为主,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
现在随着天气的不断回暖,冬小麦已经进入返青阶段,这一阶段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冬小麦高产的关键时期。
那么冬小麦什么时候追肥最好呢?冬小麦应该怎样进行追肥呢?请看下面详细介绍:冬小麦应该怎样进行追肥冬小麦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
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
此时期若氮营养不足,则会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
但如果追施氮肥过多,氮营养过剩,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将来必定茎长秆细,易倒伏,并且穗粒少、粒重轻,也难获高产。
因此,追肥量和追肥时期应视小麦苗情而定。
追施氮肥量一般约占总施氮量的50~70%。
对于肥力较好、长势正常、群体适中的壮苗麦田,应采取促控结合,坚持“冬前促、返青控,拔节以后攻穗重”的管理原则,在拔节时期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对于群体超过90万株的旺苗田,应以控为主,尽量避免大量养分消耗在苗期,造成后期脱肥。
可采取深中耕断根、镇压、化控等措施,以加速小分蘖死亡,控蘖蹲节,控旺促壮,追肥时期可以推迟到拔节以后,并且以磷、钾为主,少追施氮肥;对于因底肥不足或播种过晚而导致的越冬群体50万株以下的弱苗麦田,应以促为主,追肥越早越好,春节前追肥比春节后追肥效果更好,上冻前就可以追肥,或者一开春地温开始回升时,结合浇返青水每亩施碳铵30~50kg或尿素10~15kg,以利于促弱转壮,增加有效分蘖,壮大根系,增加亩穗数,提高成穗率。
对于磷钾肥基施不足的,也可以通过追肥补充,但追施磷钾肥也是越早越好,尽量提前到返青期,最好选用复合肥。
冬小麦追肥方法一般结合浇水撒施,如果有条件用施肥耧隔行串施或穴施更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工艺方法——冬小麦春季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工艺简介1、返青期适当早管返青期肥水管理不仅要保证小麦正常生长,也要为起身期蹲苗打好基础。
针对本年度越冬期降水多,苗期基础好的特点,返青期实施因苗分类管理原则,底肥足、苗子壮、土壤墒情好,返青期总茎数大于80万/亩的麦田,返青期可不进行肥水管理,春季管理可推迟到起身末(春3叶一大心,3月底)至拔节初期(春4叶露尖,4月上旬)进行,实施“V”型管理法。
一般亩施15公斤左右尿素,亩浇水40方左右(喷灌6小时左右)。
群体较小,返青期总茎数<80万/亩、土壤偏沙或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实施“W”型管理法,返青期管理应在3月中下旬(2叶露尖)进行。
一般亩施10公斤左右尿素,贯彻节水灌溉的原则,亩灌溉量不超过20方(喷灌2小时左右),达到以水带肥的目的即可。
墒情好、底肥不足的地块也可采用在3月初开沟追肥的办法补充养分。
拔节期再根据苗情实施二次肥水管理。
2、起身期控长防倒在返青期进行肥水管理的前提下,起身期(3叶露尖-4叶露尖,今年提前到3月下旬-4月初)要进行“蹲苗”,不进行肥水管理,以加速无效蘖退化,控制麦苗基部节间长度,避免中部叶片肥大,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况,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
3、拔节期保穗增粒拔节期是全生育期肥水管理的重点,可达到保穗增粒的双重作用。
肥水管理适宜时间在5叶露尖前后(今年提前到4月5日-15日),可按照弱苗-壮苗-旺苗的顺序进行管理,群体小、麦苗弱、或者返青期未进行肥水管理的麦田管理时间可适当提前到4叶露尖,群体大、苗旺的可推迟到6叶露尖。
拔节肥应重施肥水,一般亩施尿素在10-15公斤,拔节水应视降雨情况灌溉,原则这一时期要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一般情况下每亩应浇水40方左右。
推荐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进行水肥管理,不但减少人工投入,而且提高肥料均匀度和利用率,增产作用显著。
4、灌浆期提高粒重灌浆期是提高粒重的关键时期,应密切注意土壤墒情变化,适时适量浇好灌浆水(亩浇水量20-30方),保证土壤含水量在15%以上,以改善植株体内水分状况,预防和减少干热风危害,保持较多的功能叶片,增加植株光合能力,提高籽粒饱满度。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春季的田间管理中非常重要。
以下是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的介绍:
1. 土地整理
春季是土地整理的关键时期。
在开始种植前,需要进行深翻、平整、松土等工作。
同时,需要将田间的杂草进行拔除,同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为下一步的播种做好准备。
2. 播种
春季是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时期。
这时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
在播种前,需要选用优质的种子,进行适当浸泡,增加种子的发芽率。
同时,需要根据土壤情况,调整种子的密度和深度,使其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
3. 施肥
春季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此时期需要适时进行施肥,为冬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使冬小麦能够吸收充足的营养,健康生长。
4. 灌溉
春季是干旱的季节。
如果田地缺水,将会对冬小麦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春季需要适时进行灌溉,保证土壤含水量,为冬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5. 防治病虫害
春季是病虫害易发生的季节。
因此,在种植冬小麦时,需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避免它们的侵害,保证冬小麦的健康成长。
6. 调整密度
根据冬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地条件,需要及时调整种植密度,保证每棵作物之间的距离合理,避免过密或过疏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够保证作物的良好生长,取得丰收的好成果。
冬小麦几月追肥冬小麦追肥要点有哪些
冬小麦几月追肥?冬小麦追肥要点有哪些?据悉,冬小麦追肥通常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
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程度对此时期氮营养供给的反应十分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
1、底肥
整地时均匀撒施有机肥,再进行翻耕。
用量:60 000~75 000 kg/ha,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且未经污染。
2、发根肥
湖北麦冬栽后10~15 d开始返青,一个月后始发根,此时施肥可加快生长,提早分蘖,促早发根、多发根。
用量:尿素150~300 kg/ha,过磷酸钙300~450 kg/ha,硫酸钾300~450 kg/ha。
在麦冬根际附近穴施或沟施,施肥后应覆土,以避免肥料流失。
3、块根膨大肥
于8月下旬、10月中、下旬分别施尿素150 kg/ha,过磷酸钙75 kg/ha,硫酸钾150 kg/ha,追肥仍应在麦冬根际附近穴施或沟施,施肥后覆土。
11月至元月中旬叶面喷施2~3次0.1%~0.2%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增产效果明显。
冬小麦如何施肥?什么时候施肥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现在正值冬小麦的种植时期。
而冬小麦的施肥技术对冬小麦的产量而言极为重要,那么冬小麦该怎么施肥呢?一起来看看吧。
1、施好底肥苗期要有适量的氮元素和磷钾肥,使得小麦幼苗早生,越冬前要有一定数量的分蘖,为春后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坚实的基础。
底肥的施用量一般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70%,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公斤左右,在适量搭配尿素10公斤或碳铵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5-7.5公斤。
磷肥和有机肥混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肥效,如果是盐碱地最好不要使用氯化钾,可以使用硫酸钾或硝酸钾。
而如果是复合肥,要根据氮磷钾含量决定,在肥力较高的地块。
氮肥不宜做底肥施用,可以作为追肥施用。
2、巧施追肥北方冬小麦返青后,要根据苗期酌情追肥,对于生长旺盛的麦苗地每亩追过磷酸钙15公斤、钾肥10公斤,但是不宜追施氮肥,以免幼苗徒长,造成后期倒伏减产。
而对于生长较弱的麦苗地应该及早追肥,每亩施入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5-7公斤,最好开沟深施,不宜撒施,以免造成肥料挥发。
对于长势较弱的地块,在小麦拔节期应该施一次氮肥,每亩3-4公斤左右,沟施或穴施。
而对于长势旺盛的麦田,拔节期应该控制肥水,以免倒伏。
3、叶面喷肥在小麦生长后期应该进行叶面喷肥,这时因为这时小麦根系吸收力弱,吸收的营养无法满足小麦成熟,极易出现早衰现象。
而北方在小麦生长后期又极易发生干热风现象,从而造成减产,可以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洒1-2次0。
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一般每亩50公斤肥液,两次间隔时间为10天半月,能够增进小麦灌浆巩固,并减轻干热风的损害。
以上是冬小麦如何施肥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xx。
冬小麦合理施肥技术要点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合理施肥是保证冬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下面是冬小麦合理施肥技术要点:1.结合土壤养分状况施肥:冬小麦的合理施肥要从土壤养分状况出发,进行科学测定,准确掌握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和土壤酸碱度等指标,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相应施肥调整。
2.春季追肥:春季是冬小麦追肥的关键时刻。
一般来说,冬小麦的需肥量约为总吸肥量的60%~70%。
在春季追肥时,应遵循“早追、多追、频追”的原则,尽量使氮肥施用在冬小麦苗期和改定义期,以提高冬小麦的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3.合理运用有机肥:有机肥是一种高效的肥料,对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合理运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活性,促进冬小麦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4.种植绿肥作物:在冬小麦前茬种植绿肥作物,如豌豆、紫云英等,可以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氮磷钾含量、提供有机氮源等作用。
同时,绿肥作物还可以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
5.实施分蘖调控技术:冬小麦在苗期和拔节期通过调控分蘖数来控制冠层结构,进而影响氮素、光线的利用效率和籽粒数。
根据分蘖数和产量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在拔节期选择适宜的化学调控剂进行喷施,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
6.运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的肥料,可以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团聚力和含氮、含磷、含铁等养分的有效性。
在冬小麦生长期适时进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有助于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
7.确定合适的施肥时间:冬小麦施肥时间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在冬小麦播种前或种植后不宜立即追肥,应在冬小麦拔节期或抽穗期进行追肥。
施肥时间要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气候条件确定,避免施肥过早或过晚对冬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8.施肥量科学掌握:冬小麦施肥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冬小麦品种等因素进行量化。
一般来说,每亩冬小麦应施用氮肥20~30千克、磷肥5~10千克、钾肥10~15千克。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冬小麦是中国广大农民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春季田间管理中关键的农作物。
正确的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和质量,保证农民的收入。
下面将介绍一些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技术。
首先是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时间安排。
一般来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时间应该在冬季结束后,春季气温稳定时进行。
通常情况下,冬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时间一般为2月下旬到3月中旬。
这个时间段是冬小麦开始进入拔节期和孕穗期,也是冬小麦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其次是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施肥技术。
春季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适当的施肥来为冬小麦提供足够的养分。
施肥的原则是早施少施,主要以氮肥为主。
在冬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时,可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和冬小麦的生长情况适量施入氮肥,提供养分。
可以选择尿素等氮肥进行施用,同时配以适量的磷、钾等营养元素。
再次是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春季是病虫害滋生和传播的季节,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避免对冬小麦的危害。
最后是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杂草防控技术。
春季是杂草生长繁殖的季节,需要加强防控措施。
常见的杂草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菊科杂草等。
可以通过提前耕种、深耕等方法清除杂草种子,并通过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控。
也可以采用有机肥料覆盖、间作等措施,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农田生态,减少杂草的生长和繁殖。
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小麦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包括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春季施肥方案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之一,适当的施肥可以促进小麦早期生长和发育。
下面是春季施肥方案的具体内容:•施肥时间:3月份至4月份,小麦拔节至抽穗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氮肥和磷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农田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每亩施用氮肥20-30公斤,磷肥10-15公斤。
夏季施肥方案夏季是小麦生长的快速生长期,适当的施肥可以补充养分,提高小麦的生长率和养分吸收能力。
以下是夏季施肥方案的详细信息:•施肥时间:5月份至6月份,小麦抽穗至灌浆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氮肥和钾肥。
•施肥量:根据地块的土壤条件和需求确定,一般每亩施用氮肥30-40公斤,钾肥10-20公斤。
秋季施肥方案秋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养分储备,为冬季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以下是秋季施肥方案的具体内容:•施肥时间:9月份至10月份,小麦幼苗期至分蘖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有机肥和磷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块管理情况确定,每亩施用有机肥5000-8000公斤,磷肥10-15公斤。
冬季施肥方案冬季是小麦休眠期,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地块的养分含量,为来年小麦生长提供保障。
以下是冬季施肥方案的详细内容:•施肥时间:11月份至翌年2月份,小麦休眠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磷肥和有机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实际需求确定,每亩施用磷肥10-15公斤,有机肥5000-8000公斤。
以上就是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同地区的小麦种植条件和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施肥方案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冬小麦开春施肥的技巧冬小麦进行施肥要根据时间和温度进行科学的施肥,很多农户在天气变暖时就开始进行大量的施肥想增加小麦的生长速度,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那么冬小麦施肥有什么技巧吗?下面就跟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
从小麦的生理角度来看,冬季前进行巩固壮苗,在植株继续分蘖、留根、开始幼穗分化从变绿阶段到拔高阶段时,努力加强弱苗,抑制旺苗的生长是最有利的时期,因此,根据不同类型的麦田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苗的施肥可以概括为三个词:保、促、控。
保越冬前麦田,已达到六叶一心,有四五个分蘖,总茎80万亩,植株健壮,叶色正常,不发黄,返青后不要立马进行浇水,以免造成麦苗的生长速度过快,消耗大量的营养,这不利于后期的高产。
对于这类麦田,应采取锄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有效分蘖和安全的生长,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成穗率。
田间措施主要是保护小麦,小麦在拔节期前后施肥和浇水,这也是所谓的氮肥反向施肥法,它有利于小麦的高产。
促年前种植小麦的时间比较的晚、肥力低、底肥不足的麦田;小麦幼苗短,越冬期间分蘖少这种类型的麦田,植株弱,叶片黄,返青时每亩的茎数少于40万。
或者秸秆还田不浇水进行越冬,土壤疏松透气,水分蒸发强,土壤干燥,出现小麦幼苗挂根的现象,麦田应及时进行浇水施肥。
应该强调的是,为这种小麦幼苗应选择合适的肥料是非常重要的!应进行施用速效的化肥,因为化肥的肥效快,能及时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每亩可施尿素10公斤左右,并浇好返青水。
在此基础上,一次进行喷施叶面肥可促进小麦的新根、抗寒、抗旱、抗病,有利于弱苗向强苗的转化。
施肥时还应注意一些高产田的弱苗,施用适量的偏心肥可以使整个麦田的生长一致,有利于小麦的增产。
控对于年前种植过早,播种量过大,导致小麦长势过旺的麦田,由于垄封过早,叶片比较疏松,叶片又大又薄,返青后应采取控制的措施,多进行划锄,尽量不浇水,进行蹲苗。
此外,还应该密切注意是否有冻伤,如果有冻伤,应该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
冬小麦开春什么时候施肥合适施肥时间及施肥技巧
冬小麦施肥是有技巧的,不是只要把化肥上到地里了就会长出好庄稼,施肥时间也很重要,那么,冬小麦开春什么时候施肥合适?施肥时间及施肥技巧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冬小麦开春什么时候施肥合适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冬小麦从返青至挑旗的这段时间为春季生长阶段,一般历时50-60天,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春季追施拔节孕穗肥,是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健壮生长的关键,也是保证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冬小麦开春施肥技巧春季麦田施肥,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污染。
一般高产田控氮、稳磷、增钾、补微,中产田稳氮、增磷,针对性补施钾肥。
从小麦的生理学角度来讲,返青到起身这个阶段,植株继续在分蘖、出叶和发根,并且开始幼穗分化,是巩固冬前壮苗、争取弱苗转壮、抑制旺苗生长最有利的时期。
所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麦田,采用不同的施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看苗施肥可用三个字来概括:保、促、控。
保
年前越冬时已达到“六叶一心”的、有四五个分蘖的、亩总茎已达八十万左右、植株健壮、叶色正常、不发黄的一类麦田,返青后不要马上施肥浇水,以防生长过旺,消耗过多的营养,不利于后期高产。
这类麦田,应采取划锄、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以保证年前有效分蘖、安全生长,有利于提高小麦成穗率,为后期小麦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田间措施以“保”为主,到小麦拔节期前后,再施肥浇水,这也就是所谓的氮素后移施肥法,有利小麦高产。
促
年前种植过晚,肥力条件差,底肥不足的麦田;越冬时麦苗矮小,分蘖很少;返青时植株弱,叶发黄,亩总茎数低于40万的三类麦田;或秸秆还田没有浇越冬水,土壤疏松透气,水分蒸发强烈,土壤干旱,麦苗出现吊根现象的麦田,要及时浇返青水,施返青肥。
需要强调的是,对这类麦苗选择对路的肥料非常重要!首先,不要施用或少施用有机肥料。
俗话说:圈肥养地,化肥催苗。
由于初春温度低,农家肥分解缓慢,不能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
其次,应施速效化学肥料,因为化肥肥效快,能及时供应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每亩可以施尿素10~15公斤,浇好返青水。
在此基础上,可喷施一遍叶面肥,促发新根、抗寒、抗旱、抗病,有利于小麦弱苗转壮苗。
第三,施肥时还应关注到一些高产田块中的弱苗,要施点偏心肥,使整个地块的长势达到一致,有利于小麦增产。
控
年前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出现了旺长的小麦,由于过早封垄、叶披散、叶片过大过薄,返青后,要对它们采用以“控”为主的措施,多划锄,尽量不浇水,蹲一下苗。
此外,还应密切注意是否有冻害,
如有冻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