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置方案比较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380.06 KB
- 文档页数:6
滑坡稳定性地质分析及应急排危处置对策一、滑坡稳定性地质分析(1)本工程属于堆积层(土质)老滑坡,整体未全面启动,处缓慢蠕滑变形阶段,基本稳定。
(2)H1子滑坡1978年发生滑动后坡度总体上变缓,能量得到一定的释放,加之,子耳沟被滑坡堆积体填高8米左右,目前虽仍受子耳沟水流下切冲刷影响,但再次滑动的可能性不大。
(3)H2子滑坡阶段性滑动能量释放后,受中后缘出露的地下水影响,蠕动变形仍在继续,雨季一直存在溜滑现象。
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遇暴雨等强降水不利情况时可能会再次失稳。
二、应急排危处置基于以上滑坡变形特点、物质结构、主要形成因素及稳定性地质分析等认识,鉴于资金有限、处置实施时间紧张等原因,该滑坡汛期应急排危处置主要采取以治水为主的对策。
具体为:老滑坡后缘设置截排水沟;H2滑坡实施“支撑盲沟+集水+排水+封闭裂缝”的处置措施;辅以坡体变形(含渗水点水量)的监测及巡视。
依据规范计算,主要分项工程概述如下:(1)截排水沟:布设在老滑坡体后缘边界5m外稳定坡体上,直角梯形,沟底净宽0.3m,深0.4m,M7.5砂浆和MU20片石砌筑。
当纵坡坡比大于200‰时,水沟底部设置消能坎。
(2)支撑盲沟:Y型支撑盲沟布设,合计约120m,盲沟断面尺寸1.1m×1.6m.盲沟内干砌片石排水;基础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坡面坡率3%,砌筑时每个台阶面下布设一个牙石。
沟壁两侧由内及外分别采用卵砾石、砂砾石反滤层,顶部采用干砌片石(图3).(3)集水池:截面净尺寸1.6m×1.6m,净高1.2m,壁厚0.3m,采取M10浆砌石砌筑,M7.5砂浆抹面,集水池顶部加盖C15预制混凝土盖板。
(4)排水管(排水):采用黑色橡胶软质排水管,口径300mm,双排,长约95m;排水管与集水池接头部分距地表约1.0m,按5%坡降开挖埋至距地表约0.5m处后,以下均依自然地形坡降0.5m浅埋。
浅谈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
我国的地质状况,就目前看来,并没有非常好的前景,我们这次要通过对我国地质情况的仔细分析,得出结论,进而,改善我国目前的地质状况。
方法:通过研究的例子,认真思考,比较、分析,然后制定一套优良的方案。
结论:每个地区的地质状况都是常年积累的结果,想要改善,并一步一步优化,并非易事,只有我们全民做出努力,才有可能让地质状况,改变,那么,地质勘查这一项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滑坡;治理对策
1 引言
山坡、自然边坡以及工程坡体处于稳定、临界稳定抑或是不稳定的状态,大多数是由于受到了特殊的地质、地形、岩层的岩性还有地质构造等等其他条件的影响之下才会产生的。
有关坡体的稳定状态是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多种多样的原因影响之下进一步产生的,他们会因此改变,以至于是相互之间的转换。
具体的例子有:人类的工程活动,降雨,降雪的干扰,这些都是可能导致坡体原来稳定程度改变的因素,一旦坡体变得不再稳定,就会导致坡体自身失去平衡,如果到了更严重的时候,那就会发生滑坡,然而,滑坡会造成对人员,财产以及包括周边环境的损害;不过,山体滑坡也是可以防止其发生的,只要加固措施实行的到位,那么,即便是原本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坡体也能够逐步变为稳定,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有效的防止滑坡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措施的功效。
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是指地球表面和地下因自然力作用而发生破坏性的灾害,其中地质灾害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和滑坡治理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和防范成为当前和未来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针对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和滑坡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边坡稳定问题边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当地形起伏较大或者受到地震等外力作用时,边坡容易发生不稳定的情况。
造成边坡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包括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震条件等。
边坡不稳定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治理,容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周边的居民、设施和道路构成威胁,边坡稳定问题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边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松软、地震震动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边坡的稳定性下降。
而在巨大的降雨、融雪、地震等外界因素作用下,边坡的不稳定性会进一步加剧。
通过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边坡不稳定的原因,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3.边坡稳定问题治理方法边坡不稳定问题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工程加固等手段。
在地质勘察中,需要充分了解边坡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条件,以便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治理工作。
而在工程加固中,可以利用注浆加固、挖槽加固等手段对边坡进行改造,增加其稳定性,从而避免发生地质灾害。
二、滑坡治理方法分析1.滑坡概述滑坡是地表土壤和岩层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滑坡具有规模大、危害大、频率高的特点,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滑坡的治理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工作之一。
滑坡的治理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处理等环节。
在预防方面,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减轻坡面的坡度,加强坡面的排水系统等。
在监测方面,可以对滑坡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地质雷达、遥感技术等手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滑坡的迹象,可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