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18
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 模型的实证研究陈慧玲1,2,Dongphil Chun 2,许航3(1.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450;2.韩国国立釜庆大学技术经营大学院,韩国釜山48547;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营业部,广东广州510623)[摘要]运用熵权TOPSIS 法综合测算201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效率情况,进而采用Tobit 模型探究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率值不高并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度、人力资本水平、外资依存度对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而过高的投资规模会抑制数字经济效率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教育投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来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熵权TOPSIS 法;Tobit 模型[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4)04-0001-05Abstract:The 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 i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measure the overall level of dig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30provinces from 2017to 2021.On this basis,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digital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ach province,and then the Tobit model is us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ig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each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value of digital economy in all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17to 2021are not high an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is obvious.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government intervention degree,human capital level and foreign capital dependenc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digital economy,while excessive investment scale will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efficiency.The study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to give play to the government's macro-control role,increas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implement the policy of talent introduction,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igital economy.Keywords:digital economy;input-output efficiency;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Tobit model[作者简介]陈慧玲(1993—),女,湖南怀化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
2022年5月15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评级:计算机强于大市(维持)平安证券研究所计算机团队计算机行业周报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持续上升,智能网联车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核心摘要⏹行业要闻及简评:1)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持续上升。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会议介绍了我国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的建设与改革情况。
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十年上升了22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
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持续蓬勃发展。
2)我国智能网联车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5月10日,2022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拉开大幕。
在启动仪式上,业界“顶流”对民族汽车品牌发展之道展开深入探讨。
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阵地。
汽车作为国之重器,是我国在科技新赛道的重要发力点,在我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商用的进程将加快,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重点公司公告:1)中科创达公告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2)中孚信息发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3)超图软件发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4)浪潮信息发布2021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5)四维图新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收到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和政府补助的公告。
⏹一周行情回顾:本周计算机行业指数上涨1.28%,沪深300指数上涨2.04%,前者跑输后者0.76pct。
截至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计算机行业市盈率为34.1。
计算机行业299只A股成分股中,258只股价上涨,4只持平,37只下跌。
⏹投资建议:本周计算机行业指数在经历了连续数周的下降之后有所企稳,行业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我们认为,行业细分领域龙头已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我们持续看好数字经济主赛道。
建议重点关注云计算、信创、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等主题。
强烈推荐广联达、中科创达,推荐金山办公、德赛西威、中望软件,建议关注中控技术。
2019年第22期中国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对不遵守市场规则,背离契约精神,出于非商业对中国企业实施封锁或断供,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外国企业组织或个人,将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具体措施将于近期公布。
有评论称,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传递两大信号:一是中方决不会屈服于美方的压力,更不会被动地承受美方的各种打压,而会采取积极的反制行动;二是将有利于规则的进一步清晰,让外国企业与中国市场的关系更加确定。
中国将于6月6日发放5G 商用牌照央视网发布消息称,中国将于6月6日发放5G 商用牌照。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5G 商用元年!为加快5G 商用步伐,工信部还对《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进行了修订。
《目录》在A 类“基础电信业务”,“A12蜂窝移动通信业务”类别下,增设“A12-4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业务子类。
此前有报告分析,预计在2020-2025年期间,中国5G 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达3.3万亿元。
央行“补水”无悬念降准不是首选项6月3日和6月4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分别开展了800亿元和600亿元的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均为2.55%。
这只是一个开始。
6月流动性供求扰动因素多,存在一定压力,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没有悬念,降准预期再度升温。
不过,当前货币政策仍面临平衡多目标的问题,选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可能性较大。
应该说,6月降准的可能性存在,但可能不是首选项。
目前悬念更多集中在央行将会采取何种工具。
华尔街日报关键词:中国宝武马钢股份(600808)公告称,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
通过本次收购,中国宝武将直接持有马钢集团51%的股权,并通过马钢集团间接控制马钢股份45.54%的股份,并成为马关键词:世界经济但仍呈现明显扩张。
前沿资讯Frontier Information美国5月制造业PMI 终值创近10年新低美国5月Markit 制造业PMI 终值录得50.5,为2009年9月以来新低。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作者:***来源:《中国市场》2022年第33期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完善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是,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治理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和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数字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基于以上不足,文章提出在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持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保障,促进产业、区域间融合发展,以及加强数字人才培育,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技术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33-0172-03DOI:10.13939/ki.zgsc.2022.33.1721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1.1数字治理能力快速提升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数字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8—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不断阐述、丰富数字经济相关内容,分别提出助力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壮大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11次提到与数字经济有关的“数字”二字,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数字中国、数字规则等内容的提出,篇幅之大、着墨之浓,充分显示出党中央对数字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
2021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数字经济又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
同时,国家层面陆续出台政策文件、规划意见,就规范和指导国家信息化发展、持续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部署。
“十四五”规划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顺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紧扣数字经济特征优势,布局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构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基于此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明确了研究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数字经济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本文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治理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反映中国数字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
在测度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指数进行了计算。
在空间分异特征的研究中,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规律,分析了影响数字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数字经济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发展现象,以及各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和短板。
这对于政府制定针对性的数字经济政策、优化数字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学术界和企业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
因此,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数字经济指数的测度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探索。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尝试构建数字经济指数来量化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
这些指数通常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发展等多个维度,通过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测度。
数字经济调研报告数字经济调研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数字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形式为主要方式,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进行生产和交流的社会经济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数字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数字经济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一、数字经济的现状1.数字经济的全球发展状况根据国际贸易中心(ITC)发布的《数字经济潜力指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的总量已经达到22.5万亿美元。
其中,最具活力的数字经济市场包括美国、中国、英国、韩国、欧盟五国等,这些市场数字经济的发展指数均超过了80分。
2.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1.3万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2%。
同时,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也非常迅猛,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之一。
二、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数字化的转型包括了全面数字化的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完全数字化,进而实现企业的业务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组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等各个方面。
2.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驱动力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它会在数字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医疗等。
3.数字经济的发展由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互联网经济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传统行业经济模式。
各行各业的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逐步从产品制造、销售转向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
同时,伴随着物流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得各种企业更加合理、更加优质、更加高效地融入数字化经济的建设。
正文目录引言:“东数西算”打造数字经济基座,撬动百万亿级产工业增加值,激发三大路径数据需求 (4)1 “东数西算”从存到算,中心建设大有可为 (5)1.1 完善“数据治理”格局,继承“东数西存”初衷 (5)1.2 补贴+监管两点发力,推动算力转移 (6)2东西互补挖掘数据价值,“东数西算”撬动百万亿产业 (9)2.1 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东数西算”调节算力格局 (9)2.2 东西部资源错配,数据中心灵活消纳 (10)2.3 算力增长带动相关产业,数据重要性进一步发掘 (13)3云数智支撑发展,“东数西算”依托三大路径推进需求 (15)3.1 上云:算力增长带动相关产业,数据重要性进一步发掘 (15)3.2 赋智:技术能力不断突破,AI赋能加速落地 (16)3.3 用数:“东数西算”是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的底座 (19)4投资建议 (22)风险提示 (23)图表目录图表1东数西算八大枢纽分工职责 (5)图表22020-2022年相关产业政策 (6)图表3八大才区纽十大集群格局 (6)图表4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结构 (7)图表5算力转移两大推动 (8)图表6数字经济时代到来 (9)图表7冷数据、温数据、热数据大致占比 (10)图表82019年各省数据存量 (10)图表9中国数据中心地区分布情况 (11)图表10部分城市的年平均气温和数据中心PUE要求 (11)图表11我国各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优缺势分析 (11)图表12阿里巴巴乌兰察布数据中心 (12)图表13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 (12)图表14谷歌数据中心 (12)图表15微软数据中心 (12)图表16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字经济 (13)图表17数据上云需求结构 (14)图表18全球数字经济规模TOP10 (14)图表19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15)图表20云计算服务方式分类 (15)图表21S NOWFLAKE的大数据存算分离架构 (16)图表22存算分离下的数据资源一体化调度体系 (16)图表23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17)图表24人工智能算法突破 (17)图表25Al产业链价值传导示意图 (18)图表26AI+主要应用场景 (19)图表27全国已提出的大数据交易中心 (19)图表28海外数据交易和服务平台 (20)图表29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支撑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21)图表30数字经济重点标的营收预测模型 (22)引言: 东数西算”打造数字经济基座,撬动百万亿级产工业增加值,激发三大路径数据需求“东数西算”是《规划》之后的首个落地措施,将撬动十万亿级的上下游数字产业化增加值和百万亿产业数字化增加值。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形势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主要指产业数字化,也就是一二三产的数字化转型。
A、数字产品制造业B、数字化效率提升业C、数字产品服务业D、数字技术应用业2、2022年12月15日,在()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B、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C、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D、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3、2020年12月24日,()发布了全国第一部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A、广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浙江省4、截至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
A、0.584B、0.764C、0.795D、0.8215、截至2022年底,全世界一共有()家灯塔工厂。
A、130B、131C、132D、1336、()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
A、党的十九大B、《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7、到2025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产出合计将超过GDP总量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3。
A、0.65B、0.6C、0.55D、0.5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国家统计局定义的数字经济产业范围包括()。
A、数字产品制造业B、数字产品服务业C、数字化效率提升业D、数字技术应用业E、数字要素驱动业2、数字经济的三要素是()。
A、数据流量B、数据资源C、数字网络D、通信技术视程E、数据信息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有()。
A、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重要风险挑战B、数字经济仍是大国博弈的战略焦点C、数字经济仍将成为强信心、稳增长、促转型的关键性引领力量D、技术创新和网络升级提供新动力E、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4、在转型中非常具有引领性的前沿技术,比如()等,需要我们要高度关注。
A、区块链B、数字孪生C、Web3.0D、云原生E、边缘计算5、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智能经济、非接触经济等蓬勃发展,()趋势明显。
DOI:10.19995/10-1617/F7.2024.06.028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唐娟莉 冯梅(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摘 要: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内涵构建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综合测度了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分布动态演进特征。
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总体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态势,且具有两极分化现象。
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的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
Kernel核密度结果显示,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且在2021年出现极化现象,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数字鸿沟”问题。
本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域差异;分布动态;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本文索引:唐娟莉,冯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J].商展经济,2024(06):028-032.中图分类号:F124;F207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逐渐融入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2017年起,“数字经济”连续6年出现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
在新旧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继工农型社会之后发展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但由于地区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创新能力等因素不同,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差异,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因此,深入了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差异来源,是缩小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12互联网经济T HE I NTERNET E CONOMY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波动的“黑天鹅”事件,92.9%的经济体陷入衰退,继“大萧条”之后全球经济迎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负面影响的背后,新的经济增长点逆势而生,数字经济在危机面前特有的韧性和免疫力极大彰显,成为助推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
赛迪顾问发布《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聚焦新形势下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特点、新动力,对全国31个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与分析,为“后疫情时代”各地区打造数字经济关键优势提供路径参考。
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发布手机阅读本文互联网经济官方微信□ 文/ 秦海林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波动的“黑天鹅”事件。
92.9%的经济体陷入衰退,继“大萧条”之后,全球经济迎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负面影响的背后,新的经济增长点逆势而生,数字经济在危机面前特有的韧性和免疫力极大彰显,成为助推地区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9月19日,赛迪顾问发布《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聚焦新形势下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特点、新动力,对全国31个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与分析,为“疫情后时代”各地区打造数字经济关键优势提供路径参考。
132020年第9-10期一、多维度科学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遵循系统、科学、可操作、可对比五个基本原则,从基础、产业、融合、环境4大关键维度,10个核心指标,41个细分指标,对全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以期更加精确、全面地反映当前中国各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阶段性特点。
从整体结果来看,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以下简称“DEDI 指数”)平均得分为29.6,其中10个省(市)位于平均水平以上,前五名省(市)与2019年相同(仅浙江与上海名次互换),我国数字经济头部成员基本稳定,其中广东省更是连续4年蝉联全国数字经济表 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数据来源:赛迪顾问14互联网经济T HE I NTERNET E CONOMY发展水平榜首。
浙江数字经济发展位居全国第四作者:来源:《信息化建设》2021年第10期近年来,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增速均超10%,数字经济在浙江省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引擎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浙江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在防控疫情、维持消费、提振经济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据《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统计,2020年,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以51.5位居全国第四,较上年上升一位。
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全国2020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0218亿元,占GDP比重达46.8%。
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7020亿元,同比增长13.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9%。
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2020年,浙江省人工智能企业已达721家,实现总营业收入2693.4亿元,利润总额337.4亿元。
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数排名全国第四位,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尤其是智慧安防产业,占领全球30%以上的市场。
2020年,浙江省全年新增上云企业6.1万家,累计上云企业达到43.9万家。
以阿里云、电信天翼云、移动云、沃云、华为云、网易云为代表的一大批云计算平台快速发展,阿里云已成为国内领先、全球第三的云服务提供商。
全省建成并启用企业上云数据监测系统,强化省市县三级审核认定机制,系统监测上云行动实施进展。
2020年,浙江省大数据行业应用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22个大数据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征集评选的大数据优秀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
全省大数据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六,遴选培育6批浙江省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共166家,规划建设14家大数据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浙江持续打造“1+N”平台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省“1+N”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基本形成,接入工业设备产品超过5000万台(套),开发集成工业App超3完款。
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5家。
浙江省区块链企业从上游芯片到底层技术平台,再到行业应用都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及其应用初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经济体之一,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在不断壮大。
为了更好地评估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将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及其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涵盖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应用等多个方面。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编制基于大量数据,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反映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趋势。
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供应链为主要形态的新经济形态。
自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2021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3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 的比重也达到了8%。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数据收集、指标筛选和权重确定。
需要收集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领域的统计数据。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代表性,筛选出合适的指标,例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网络零售额等。
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确定相应的权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综合性:能够全面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方面;可比性:通过统一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使得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具有可比性;引导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可以为企业、政府等提供决策参考,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数据收集和筛选存在难度: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指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权重确定主观性较强:权重的主观赋值可能影响指数的客观性;更新频率和滞后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更新频率和滞后性可能影响其及时性和准确性。
智慧城市领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可以用于评估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数据,如物联网设备数量、城市信息化水平等,可以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和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数字经济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数字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基于数字化的产业和服务体系,包括数字技术产业、数字化服务产业和数字经济应用等。
数字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中国数字经济的现状中国现有的数字经济产业主要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数字经济总规模超过3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其中互联网经济规模为10.9万亿元。
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持续推动和市场的积极扶持,加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素养和对数字经济的认知度提高,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基本生产力。
二、中国数字经济的影响因素1.政策因素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并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
例如,2018年5月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要超过1500亿元。
这些政策的推动和落实对于数字经济的国内外发展和长期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技术创新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让数字经济的各个产业链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
近年来,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
3.消费市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数字经济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和个性化成为了消费市场的新趋势。
例如,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模式已经在全社会蓬勃发展。
根据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数据,共享经济规模达到了3.5万亿元。
4.人才储备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需要人才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