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知识问答手抄报黑板报内容参考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5.39 KB
- 文档页数:4
“两基”宣传参考标语您现在的位置:西宁市第十二中学 >> 两基 >> 两基知识 >> 正文今天是: 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 8:28“两基”宣传参考标语作者:admin 文章来源:网上收集点击数:362 更新时间:2010-4-17 顶热荐★★★【字体:小大】1.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大力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3.提高人口素质,建设和谐社会。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5.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6.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7.切实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8.实施义务教育,依法“控辍保学”9.全面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大力提高农民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10.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举全县之力,排万千之难,全面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12.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3.穷不办教育,穷根难除;富不办教育,富不长久。
14.穷不读书不富,富不读书败业。
1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强县,教育先行。
16.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
17.经济振兴,重在人才;人才振兴,重在教育。
18.尊师重教,人人有责。
19.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20.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1.加强农技知识培训,加快科技致富步伐。
22.磨刀不误砍柴工,读满初中再打工。
23.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基础教育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24.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6.招用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违法行为。
2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全民族素质。
28.实施义务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9.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教育。
“两基”基本知识问答1、什么叫“两基”?“两基”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
2、扫盲对象是哪些?扫盲对象是指年满15-50周岁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青壮年,或小学三年级以下学历的半文盲,这部分人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文化补习扫盲。
3、脱盲的标准是什么?脱盲的标准是指识1500个汉字,能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记简单的账目,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4、什么是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实行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
5、什么是“普九”对象?“普九”对象指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
《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的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到七周岁。
6.为什么要“控辍保学”?控制学生辍学,加大治理辍学工作力度,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普九”质量和水平。
7.为什么一定要拆除D级危房?因为D级危房承受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险,所以一定要拆除。
8、什么叫“普实”?“普实”是指在中小学教学中开展普及实验仪器教学。
9、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具体指什么?“三个增长”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10、什么是“两免一补”?“两免一补”是国家帮助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政策,是落实控辍保学工作的根本措施。
“两免”指免杂费和课本费;“一补”是补助寄宿制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费。
11、小学、初中各应具备哪些功能室?6个班以上的小学,要有办公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少先队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电教室等“六室”。
初中要有办公室,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电教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劳技室,体育器材室等“十室”。
关于学习两基知识关于学习《“两基”应知应会知识》的通知“两基”应知应会知识(一)(重发)为了切实做好“两基”迎检工作,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两基”评估验收的重大意义,我们编辑了对于教育局各学校领导及机关工作人员对有关“两基”工作的应知应会的内容。
1、“两基”、“普九”、“国检”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普九”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简称。
九年义务教育是指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实现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九年义务教育。
“国检”就是国家教育督导团对“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通过检查后,教育部正式宣布该省实现“两基”,并授予“两基”纪念牌。
“国检”内容包括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管理与质量、扫盲及成人教育等。
2、国家进行“两基”评估验收的背景?实施“两基”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
1993年国家教委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决定建立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进行评估验收制度。
3、“两基”国检的程序是怎样的?“两基”国检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全面自查。
(2)提出申报。
(3)检前公告。
(4)组织检查。
(5)做出结论。
(6)发布公报。
4、什么是“普九”对象?答:指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
《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的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到七周岁。
5、为什么要“控辍保学”?答:控制学生辍学,加大治理辍学工作力度,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普九”质量和水平。
6、为什么一定要拆除D级危房?答:因为D级危房在结构上已不能满足现行的抗震规范的设防要求,房屋整体结构出现险情,承重、承载力无法保证正常的使用,构成整幢房屋出现危险,所以一定要拆除。
两基知识问答手抄报黑板报内容参考资料两基知识问答手抄报黑板报内容参考资料“两基”手抄报黑板报必备资料-两基知识问答一、什么是“两基”?答:“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主要包括: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管理及质量、扫盲工作及成人教育等。
二、“两基”人口覆盖率?答:“两基”人口覆盖率是指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实现“两基”的县人口数之和占本地区总人口数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两基”人口覆盖率=已实现“两基”的县人口数之和÷本地区总人口数×100%三、适龄人口入学率?答: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入学率)=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数÷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总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13-15周岁人口总数×100%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答: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残疾儿童少年人口总数×100%(1)残疾是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
(2)残疾儿童、少年学龄段划分按有关规定办理。
(3)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是指在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班)上学的学生数。
五、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答: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学年内小学(初中)辍学学生数÷学年初小学(初中)在校学生数×100%(1)学年内是指从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2)辍学学生是指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升级、留级、转学、死亡和按规定办理了休学手续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
六、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答: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小学(初中)实际毕业生人数÷学年初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数×100%七、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答: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5(17)周岁人口中小学(初中)学业完成人数÷15(17)周岁人口总数×100%(学业完成人数是指该年龄人口中小学(初中)毕业人数、结业人数、读满规定年限人数以及经过非正规教育完成相应学业或年限的人数之和)。
国检应知应会知识“两基”迎国检应知应会知识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知识1、“两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两基”国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扫盲及学校安全管理等。
3、“国检”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国检”就是国家教育督导团对“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4、什么是“七个一票否决”?答:一、教育经费未做到三个“增长”。
(“两基”国检重点检查内容之一。
)二、教师学历合格率不达标或数量严重不足。
(教师学历合格率、校长岗位培训、任职条件合格率。
)三、拖欠教师工资。
四、普及程度不达标。
(当年入学率、辍学率达标;此项是“两基”工作的基本要求,衡量“两基”成果的核心指标,作为一票否决的重要指标。
)五、有D级危房。
六、有重大学校安全责任事故。
七、弄虚作假。
5、什么是“双高普九”?答:“双高普九”既高质量,高水平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6、普及程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普及程度的主要指标及要求如下: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净入学率达到95%以上,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60%以上。
在校学生辍学率,小学控制在1%以内,初中控制在3%以内。
16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5%以上。
7、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什么?答: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8、我国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答: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平等性、免费性的特征。
9、“普九”对象是指哪些人?答:指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
《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的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推迟到七周岁。
10、什么是“一个确保、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答:“一个确保”: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两个提高”: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三个增长”:各级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增长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前言我省“两基”工作将于今年接受国家督导检查和评估认定,简称“两基”国检。
“两基”国检,是对我省“两基”实施水平的一次整体验收,是对全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义务教育职责情况的一次全面检查,更是我们进一步总结工作、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提高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重大契机。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明确“两基”国检的法律、政策依据、内容、标准和相关要求,普及“两基”知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关于“两基”工作的规定要求,认真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全面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确保顺利通过国检,县“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有关政策和制度,编写了《华池县“两基”国检知识100问》,供大家在工作中学习和参考,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归纳不够系统全面,敬请谅解。
华池县“两基”迎检办2011年8月“两基”国检知识100问1、什么是“两基”?答:“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什么是“两基”国检?“两基”国检指国家教育督导团在对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有县的“两基”工作全部验收完毕之后,对省级政府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是国家依法组织的对省级行政区域内“两基”水平的验收和认定。
3、“两基”国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答:“两基”国检依据《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规条例。
4、实施“两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
这是一项规模宏大、投资浩大、任务艰巨、时间较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和举世瞩目的奠基工程。
完成“两基”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两基”国检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两基”国检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管理与质量、扫盲工作等七个方面。
两基扫盲标语[样例5]第一篇:两基扫盲标语“两基”工作宣传标语一、横幅或永久性标语1、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迎接国家“两基”评估验收。
2、深化教育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3、强化政府行为,坚持依法治教,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5、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6、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7、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8、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和质量,提高全民族素质。
9、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0、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1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12、依法治教,依法执教,依法兴教。
13、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
14、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共同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
15、抓好“两基”工作,建设教育强镇。
16、实施义务教育,以法保学控辍。
17、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
18、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9、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20、坚持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校园。
21、热烈欢迎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督查组一行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二、“普九”宣传标语或永久性标语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经济要上新台阶,教育必须先行。
3、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经济发展都取决于人才培养。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5、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6、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8、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9、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从根本上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10、依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
11、支持教育,匹夫有责。
12、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发展教育。
13、为官一任,兴教一方。
1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15、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必须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权利。
“两基”应知应会材料一、“两基”名词释义1、“两基”——“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2、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为了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2003年,国家全面启动了第二期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决定在2003至2005年共投入中央财政专款60亿元,基本消除全国农村中小学现有D级危房校舍。
3、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工程”——为保证到2007年西部地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保障“两基”攻坚县扩大义务教育规模的需要,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瓶颈”问题,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即从2004年起,用四年左右的时间,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同时,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对现有条件较差的寄宿制学校和不具备寄宿条件而有必要实行寄宿制的学校进行改扩建的步伐,确保需寄宿的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有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
我县于2005年起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总24个。
4、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国家决定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教学光碟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送到农村中小学。
我县于2004年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县有24个信息站、282个微星教学收视点、64个教学光碟播放点。
我乡有1个信息站、6个卫星教学收视点。
5、“三个增长”——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6、“三保”机制——就是“保工资(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保运转(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安全(保障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的必要投入)”7、“两基”国检——国家教育督导团在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有县全部“两基”达标验收完毕之后,对省级政府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1检查,是国家依法组织的对省级行政区域“两基”水平的验收和认定,因此称为“两基国检”,“两基国检”合格后,由教育部正式宣布该省实现“两基”,并授予“两基”纪念牌。
“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一、横额1、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迎接国家“两基”评估验收。
2、深化教育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3、强化政府行为,坚持依法治教,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5、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6、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7、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8、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和质量,提高全民族素质。
9、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10、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1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12、依法治教,依法执教,依法兴教。
13、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
14、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共同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
15、抓好“两基”工作,建设教育强县。
16、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推动我县教育上新台阶。
17、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
18、巩固、提高我县“两基”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二、普九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经济要上新台阶,教育必须先行。
3、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经济发展都取决于人才培养。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5、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6、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8、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9、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从根本上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10、依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
11、支持教育,匹夫有责。
12、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发展教育。
13、为官一任,兴教一方。
1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15、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必须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权利。
16、提高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才能。
17、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
18、尊师重教,办好教育。
19、要致富先治愚,要治愚办教育。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50条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50条1. 两基攻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服务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3. 从实际出发,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
4. 以两基国检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两基工作水平。
5.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实现两基工作目标。
6. 两基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
7. 努力开创两基工作新局面。
8. 支持两基工作,提高两基水平。
9.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推进两基工作。
10.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
1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13.加强扫盲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14.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5.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师以安教为乐。
16.巩固两基成果,构建和谐校园。
17.科教兴宁(市、县、区),人才强宁(市、县、区)。
18.政府保学,家长送学,学校包学,社会助学。
19.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成高标准扫盲任务。
20.实施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神圣义务。
21.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送子女上学是法律赋予家长应尽的义务。
23.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县、区)。
24.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2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26.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7.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8.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9.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0.以两基国检为契机,推动教育事业大发展。
31.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3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33.尊师重教,科教兴市(县、区),人才强市(县、区)。
34.攻坚克难,齐抓共管,全力以赴迎接两基国检。
35.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两基为先!36.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37.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儿童少年最基本的权利。
两基知识问答手抄报黑板报内容参考资
料
“两基”手抄报黑板报必备资料-两基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两基”?
答:“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主要包括: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管理及质量、扫盲工作及成人教育等。
二、“两基”人口覆盖率?
答:“两基”人口覆盖率是指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实现“两基”的县人口数之和占本地区总人口数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
“两基”人口覆盖率=已实现“两基”的县人口数之和÷本地区总人口数×100%
三、适龄人口入学率?
答: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入学率)=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中在校学生数÷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总数×100% 初中阶段入学率=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13-15周岁人口总数×100%
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答: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残疾儿童少年人口总数×100%
(1)残疾是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
(2)残疾儿童、少年学龄段划分按有关规定办理。
(3)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是指在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班)上学的学生数。
五、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
答: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学年内小学(初中)辍学学生数÷学年初小学(初中)在校学生数×100% (1)学年内是指从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
(2)辍学学生是指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升级、留级、转学、死亡和按规定办理了休学手续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
六、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
答: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小学(初中)实际毕业生人数÷学年初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数×100%
七、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答: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15(17)周岁人口中小学(初中)学业完成人数÷15(17)周岁人口总数×100%
(学业完成人数是指该年龄人口中小学(初中)毕业人数、结业人数、读满规定年限人数以及经过非正规教育完成相应学业或年限的人数之和)。
八、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答: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是指具有中师和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具有中师和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总数×100%.
九、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答: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小学(初中)校舍建筑总面积÷小学(初中)在校生总数
(小学(初中)校舍建筑总面积是指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用房、生活用房(单身教职工及学生宿舍;教职工及学生食堂、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的总和)。
十、什么是“两个提高”?
答:“两个提高”是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
十一、什么是“三个增长”?
答:“三个增长”指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十二、个人脱盲标准?
答:个人脱盲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
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XX个汉字,能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记简单的帐目,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五年制小学读满三年级或六年制小学读满四年级视为脱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