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报告格式及范例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4
一、前言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具备统计学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开设了统计学实训课程。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在统计学实训过程中的实践经历、体会和收获。
二、实训目的1. 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统计学应用能力。
2. 培养统计学思维,提高数据分析、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4. 了解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宽就业方向。
三、实训内容1. 实训环境:本实训课程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 实训内容:(1)收集数据: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收集相关领域的统计数据。
(2)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排序、分组等操作。
(3)描述性统计:计算各种平均指标、离散指标,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
(4)推断性统计:运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5)统计分析报告撰写: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初期,我首先学习了SPSS、Excel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
2. 在数据收集阶段,我选取了我国某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数据。
3. 数据整理阶段,我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删除了异常值,对缺失值进行插补,并按年度进行分组。
4. 描述性统计阶段,我计算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平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并绘制了消费水平的时间序列图。
5. 推断性统计阶段,我运用假设检验方法,检验了居民消费水平在不同年份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6. 最后,我根据分析结果,撰写了统计分析报告,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五、实训体会1. 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学实习报告范文统计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4篇(一)以下是一个统计学实习报告的范文供您参考: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公司实习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实习岗位:统计分析师助理一、实习介绍在这次实习中,我被分派到XXX公司,担任统计分析师助理的职位。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数据分析工作,为公司提供了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
二、实习收获1. 熟悉了实际数据分析工作流程: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了解了实际数据分析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到数据的清洗和转换,再到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我逐步学会了如何进行一次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
2. 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如SPSS,Excel和Python等。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我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工作,并且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不同层次的统计分析。
3. 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中,我与团队成员一起合作完成了多个项目。
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并且在团队中承担了一定的责任。
团队合作的经验不仅提高了我的协作能力,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团队合作对于项目的重要性。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数据分析能力,也加深了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习的实践,我认识到统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深刻体会到数据分析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数据分析领域发展迅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跟上行业的步伐。
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统计学理论知识,并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最后,我衷心感谢XXX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团队成员对我的支持和指导。
这次实习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统计学领域的职业发展目标,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我能够继续发挥统计学的优势,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一:统计学调查报告模板关于学生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目录一、调查背景 (3)二、调查方案 (3)(一)调查目的 (3)(二)调查对象 (4)(三)调查单位 (4)(四)调查程序 (4)(五)调查时间 (4)(六)调查人员分工 (4)(七)调查主要内容 (4)附:调查问卷: (5)一、调查背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部手机,但是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
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
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
“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
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
”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
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科技时代,即通讯极为发达的时代,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学生带手机入校园的现象日益普遍。
手机开发商们更是赋予了小巧玲珑的手机各项强大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但是,有利即有弊,如何正确看待我们身边的手机及是否利用手机,成为当务之急。
研究内容--现在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使用手机的现象。
这些手机,部分来源于学生自己用零花钱购买,部分是家长为了激励把手机作为奖赏,部分是家长为了学生能方便沟通而买。
这些手机,基本上拥有强大功能,有学习工具,娱乐工具,当然还有最基本的电话功能。
《统计学》四篇实验报告实验一:用Excel构建指数分布、绘制指数分布图图1-2:指数分布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一般的电子产品寿命均服从指数分布。
在一些可靠性研究中指数分布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计算机分析指数分布、掌握EXPONDIST函数的应用技巧。
指数函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无记忆性。
在此次实验中我们还学会了产生“填充数组原理”。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快捷地生成一组有规律的数组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二:用Excel计算置信区间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2、学习CONFIDENCE函数的应用技巧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1、实验软件:Excel 20072、实验数据:自选某市卫生监督部门对当地企业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当地100家企业,平均得分95,已知当地卫生情况的标准差是30,置信水平0.5,试求当地企业得分的置信区间及置信上下限。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某市卫生监督部门对当地企业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当地100家企业,平均得分95,已知当地卫生情况的标准差是30,置信水平0.5,试求当地企业得分的置信区间及置信上下限。
第1步:打开Excel2007新建一张新的Excel表;第2步:分别在A1、A2、A3、A4、A6、A7、A8输入“样本均值”“总体标准差”“样本容量”“显著性水平”“置信区间”“置信上限”“置信下限”;在B1、B2、B3、B4输入“90”“30”“100”“0.5”第3步:在B6单元格中输入“=CONFIDENCE(B4,B2,B3)”,然后按Enter键;第4步:在B7单元格中输入“=B1+B6”,然后按Enter键;第5步:同样在B8单元格中输入“=B1-B6”,然后按Enter键;计算结果如图2-1四、实验结果或数据处理图2-1:实验二:用Excel产生随机数见图3-1实验二:正态分布第1步:同均匀分布的第1步;第2步:在弹出“随机数发生器”对话框,首先在“分布”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正态”选项,并设置“变量个数”数值为1,设置“随机数个数”数值为20,在“参数”选区中平均值、标准差分别设置数值为30和20,在“输出选项”选区中单击“输出区域”单选按钮,并设置为D2 单元格,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统计学实习报告5篇统计学实习报告篇1(1524字)我是经济管理分院10届税务专业的一名学生,于3月1日到杭州鸿达纺织有限公司进行了两个月的定岗教育实习。
杭州鸿达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4月,系杭州市萧山区坎山镇重点骨干企业。
公司占地60余亩,员工300余人,由日本喷气织机,德国产祖克浆纱机、空压机等设备。
公司是以生产纺织服装面料、中高档棉布及化纤面料为主的生产型企业。
一、实习内容我实习的岗位是生产统计,实习的主要内容如下:1、及时记录各项原始记录资料,以避免资料散失,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编制统计报表的准备工作。
统计台帐能把大量的原始资料过录工作分散到平时去做,减少期末集中汇总的工作量。
3、做好生产日报的编制工作,系统的反映生产经营过程的变化,反映生产进度和动态,有利于对照生产经营过程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4、做好员工薪资结算,为财务工作铺垫。
二、实习过程实习是每个实习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实习的岗位是统计,统计是公司内部重要的职能部门。
公司关心的有关经济、生产经营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统计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在定岗实习期间里,我所做的工作比较繁杂,整天所面对都是数据,很怕出错,因为统计是整个生产线的重要环节。
数据出错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进程,也会影响公司的效益,所以在工作期间我都非常谨慎,对于每项工作都很认真。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要到车间了解员工如何工作。
因为作为一个统计你必须先了解工艺流程,也就是生产线上总共有哪些工序,其次就是每个工序有多少台机器,每台机的加工范围和大概加工范围和大概产量。
在第一个月里我大概了解到我们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公司布局,受益良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工作就是做生产日报表,核算各车间的产量和工资工厂里面的工种很多,又分为准备车间、喷织车间、成品修织车间等,而不同工种的产量和工资的核算标准有各有不同。
第1篇一、实验课程名称:统计学实验二、实验项目名称:例题分析与解决三、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6日四、实验者信息:- 专业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 姓名:张三- 学号:20190001五、实验目的: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统计学中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提高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实验原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分支,主要用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对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本实验主要通过分析例题,加深对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七、实验内容:1. 例题一: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数据:10, 15, 20, 25, 30, 35, 40(2)计算过程:- 平均数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7 = 25- 中位数 = 30- 众数 = 30(出现次数最多)2. 例题二:求解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1)数据:10, 15, 20, 25, 30, 35, 40(2)计算过程:- 方差 = [(10 - 25)^2 + (15 - 25)^2 + (20 - 25)^2 + (25 - 25)^2 + (30 - 25)^2 + (35 - 25)^2 + (40 - 25)^2] / 7 = 91.43- 标准差= √方差= √91.43 ≈ 9.533. 例题三:分析两组数据的关联性(1)数据集A:身高(cm):160, 165, 170, 175, 180体重(kg):50, 55, 60, 65, 70(2)数据集B:身高(cm):165, 170, 175, 180, 185体重(kg):55, 60, 65, 70, 75(3)计算过程:- 相关系数= (Σ(xy) - nΣxΣy) / √[(Σx^2 - nΣx^2)^2 (Σy^2 -nΣy^2)]- 其中,x为身高,y为体重,n为数据个数计算得出两组数据的关联性较强,说明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提高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2. 掌握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的基本方法;3. 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4. 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一组实际数据,例如某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学生成绩等。
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的清洗、缺失值的处理等。
3. 描述性统计: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计算均值、标准差、方差、中位数、众数等。
4. 推断性统计: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推断性统计,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5. 结果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实验步骤1. 数据收集:从网络、书籍或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一组实际数据。
2.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并进行数据清洗和缺失值处理。
3. 描述性统计:(1)打开统计软件,选择数据文件;(2)运用统计软件的描述性统计功能,计算均值、标准差、方差、中位数、众数等;(3)观察统计结果,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
4. 推断性统计:(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2)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推断性统计;(3)观察统计结果,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5. 结果分析:(1)根据统计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2)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以下统计量:均值:X̄ = 100标准差:s = 15方差:σ² = 225中位数:Me = 95众数:Mo = 105分析: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该组数据的平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方差为225,中位数为95,众数为105。
这表明数据分布较为集中,且波动较大。
2. 推断性统计结果:(1)t检验:假设检验H₀:μ = 100,H₁:μ ≠ 100。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统计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统计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成绩:一、实验步骤总结成绩:<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一种是来源于别人的调查或实验数据,称为间接数据;另一种是来源于科学实验或者直接的调查数据,称为直接数据。
(二)数据的整理利用Excel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使数据系统化、科学化、并建立数据库和数据文件。
下面举例说明数据搜集和整理的实验步骤:例1:查询北京市2008年的人口数。
(数据的搜集)查询2009年北京统计年鉴,可通过纸质年鉴,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
如果通过网络获取,步骤如下:第一步:浏览器中输入地址/,进入北京统计信息网;第二步:选择“统计数据——年度数据”,在年度选择下拉框中选择2009年,点击查询,进入北京市2009年度统计年鉴,第三步:在年鉴中点击“3-1人口状况(1978-2008年)”,第四步:查询得到北京市2008年常住人口1695.0万人,户籍人口1229.9万人。
例2:大学生生活费收支状况调查(1)数据的编码,编码是对数据进行初步分组和确定数字代码的过程。
(2)数据的录入,数据的录入是将搜集到的数据直接输入到数据库文件中。
(3)数据文件的导入,Excel数据文件的导入是将别的软件形成的数据或数据库文件,转换到Excel工作表中。
导入的方法有二,一是使用“文件-打开”菜单,二是使用“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导入数据”菜单,两者都是打开导入向导,按向导一步步完成对数据文件的导入。
(4)数据的筛选数据的筛选是从大数据表单中选出分析所要用的数据。
Excel 中提供了两种数据的筛选操作,即“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6)数据的分组数据分组是将数据整理形成汇总表或频数分布表的过程。
(5)数据的排序数据的排序是将数据的次序排列整理并显示出来的过程。
7)数据文件的保存保存经过初步处理的Excel数据文件。
第1篇一、引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我们参加了统计学实践教学课程。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目的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3. 提高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内容本次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相关领域的数据;2.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和编码;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推断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4. 结果解释: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提出结论和建议。
四、实践过程1. 数据收集阶段我们选择了某高校大学生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月消费金额、消费类型等。
2. 数据整理阶段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清洗:删除无效问卷,如填写不完整、重复问卷等;(2)数据分类:根据性别、年龄等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类;(3)数据编码:对消费类型进行编码,方便后续分析。
3. 数据分析阶段(1)描述性分析:计算各分类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量,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2)推断性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3)相关性分析: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消费金额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4. 结果解释阶段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男性大学生的月消费金额高于女性;(2)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月消费金额呈上升趋势;(3)食品、通讯、娱乐等消费类型在大学生消费中占据较大比例;(4)消费金额与性别、年龄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五、实践总结1. 实践成果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了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语】通过统计学实习,其收获和意义对我以后的学习有着重⼤的作⽤。
⾸先,我可以将所学知识应⽤于实际⼯作中。
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也得到了锻炼。
本次实习开阔了我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运作有所了解。
为⼤家整理的《统计学实习报告范⽂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 ⼀、统计学课程介绍: 统计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法论学科。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在GB/T14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把包括原来社会科学领域和⾃然科学领域的各种统计学归并为⼀门统计学,并将其与数学、经济学等并列上升为⼀级学科,统计学从此以崭新的⾯貌出现在我国。
课程作⽤: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速发展和传递的时代。
统计是获得信息的⼿段和源泉且具有反馈信息、提供咨询、实施监督、⽀持决策的作⽤。
统计学作为⼀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法论科学,⽬的是探索客观事物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越是先进的国家,统计理论和统计⽅法普及率、应⽤率越⾼。
因此,培养统计意识,经常关注统计数据,掌握实⽤的统计知识,在⽇常经济⽣活和管理活动中运⽤统计知识,⽆论是对于学习、研究还是对我们的⽣活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定位:《统计学》课程是⾯向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核⼼课程。
它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融学专业、社会保障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统计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统计预测能⼒。
培养学⽣的统计思想,提⾼学⽣的统计分析与应⽤能⼒。
课程⽬标:本课程的基本⽬标是:系统地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法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具备基本的统计思想,培养学⽣学习统计的兴趣,提⾼学⽣掌握基本统计⽅法和应⽤统计分析⽅法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
同时为今后进⼀步学习相关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时间: 三、实习⽬的: 实习是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进⾏实际统计⼯作能⼒初步训练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职业技能与能⼒的重要环节,是全⾯检验和提⾼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统计学实验报告第1篇为期半个学期的统计学实验就要结束了,这段以来我们主要通过excel软件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比如抽样分析,方差分析等。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掌握了很多应用软件方面的知识,真正地学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知识掌握的同时也锻炼了操作能力,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我也有很多体会。
统计学是比较难的一个学科,作为工商专业的一名学生,统计学对于我们又是相当的重要。
因此,每次实验课我都坚持按时到实验室,试验期间认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操作,然后自己独立操作数遍,不懂的问题会请教老师和同学,有时也跟同学商量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几次实验课下来,我感觉我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可见统计学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显得相当必要,为以后进入社会有更好的竞争力,也为多掌握一门学科,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
实验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文科专业来说,能有操作的机会不是很多,而真正利用好这些难得的机会,对我们的大学生涯有很大意义。
不仅是学习上,能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我感觉更大的意义是对以后人生路的作用。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理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书呆子,问什么都知道,但是要求做一次就傻了眼。
这肯定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和学校的设施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很少的机会去锻炼自己,得到的好处会大于他自身的价值很多倍。
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我们要做出好的结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
这就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不知觉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以后的工作学习我们再把这些应用于工作学习,肯定会很少被挫折和浮躁打败,因为统计的实验已经告知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方能做出好的结果,方能正确的做好一件事。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习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如SPSS、Excel等)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背景本次实验以某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2. 实验数据(1)居民收入水平:月收入(元)(2)居民消费水平:月消费(元)3. 实验步骤(1)数据录入:将实验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如SPSS、Excel等)。
(2)数据整理: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描述性统计:计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
(4)频数分布:绘制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频数分布图,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5)相关分析:计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相关系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6)回归分析:建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结果(1)居民收入水平:均值为6000元,标准差为2000元,最大值为12000元,最小值为2000元。
(2)居民消费水平:均值为4000元,标准差为1500元,最大值为8000元,最小值为1000元。
2. 频数分布结果(1)居民收入水平:大部分居民月收入在3000-8000元之间,呈正态分布。
(2)居民消费水平:大部分居民月消费在2000-6000元之间,呈正态分布。
3. 相关分析结果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7,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4. 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如下:消费水平= 3000 + 0.6 × 收入水平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49,说明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解释程度为49%。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习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统计学知识和技能:1. 统计软件的使用:熟练运用SPSS、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统计学实习报告范文4篇一.实习目的实习是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实际统计工作能力初步训练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统计意识和思想,运用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断,获得相关经验,进一步理解统计的特点与规律,培养与提高学生独立从事统计工作的能力,并使学生接受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
到邯郸市统计局的第一天我就学到了不少。
那天统计局的领导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一天的实习培训。
初步介绍了统计工作的有关情况,包括向我们传达了关于建立统计报表关系和开展统计报表网上直报工作的通知。
几个部门的领导还分别向我们具体讲解了工业企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如何进行调查询问和填表的情况,告诉我们如何简单快捷的区分三个产业以及大中小企业。
为了让我们增强统计工作的法律意识,领导们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统计法。
所谓统计法,是指调整国家统计机关行使统计职能而产生的统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统计关系,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在有关搜集、整理、分析、提供、颁布和管理统计资料的统计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法是国家统计机关行使职能的法律依据,也是国家进行社会经济监督的有力工具。
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1983年11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1984年1月1日起施行。
1987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另外,还强调了统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实事求是,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等等。
《统计学》实验一一、实验名称:数据的图表处理二、实验日期:三、实验地点:管理学院实验室四、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实验,熟练掌握利用Excel,完成对数据进行输入、定义、数据的分类与整理。
要求:就本专业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 30),利用EXCEL进行如下操作:1.进行数据排序2.进行数据分组3.制作频数分布图、直方图和帕累托图,并进行简要解释4. 制作饼图和雷达图,并进行简要解释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个人电脑(人/台),EXCEL 软件六、实验过程(一)问题与数据在福州市有一家灯泡工厂,厂家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716728719685709691684705718 706715712722691708690692707701 708729694681695685706661735665 668710693697674658698666696698 706692691747699682698700710722 694690736689696651673749708727 688689683685702741698713676702 701671718707683717733712683692 693697664681721720677679695691 713699725726704729703696717688(二)实验步骤1、将上表数据复制到EXCEL中;2、将上述数据调整成一列的形式;3、选择“数据-排序“得到由小到到的一列数据4、选择“插入-函数(fx)-数学与三角函数-LOG10”计算lg100/lg2=6.7,从而确定组数为K=1+ lg100/lg2=8,这里为了方便取为10组;确定组距为:(max-min)/K=(749-651)/10=9.8 取为10;5、确定接受界限为 659 669 679 689 699 709 719 729 739 749,分别键入EXCEL 表格中,形成一列接受区域;6、选“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得到如下频数分布图和直方图表1 灯泡使用寿命的频数分布表图1 灯泡使用寿命的直方图(帕累托图)7、将其他这行删除,将表格调整为:表2 灯泡使用寿命的新频数分布表8、选择“插入——图表——柱图——子图标类型1”,在数据区域选入接收与频率两列,在数据显示值前打钩,标题处键入图的名称图2 带组限的灯泡使用寿命直方图9、双击上述直方图的任一根柱子,将分类间距改为0,得到新的图图2 带组限的灯泡使用寿命直方图图3 分类间距为0的灯泡使用寿命直方图10、选择“插入——图表——饼图”,得到:图4 灯泡使用寿命分组饼图11、选择“插入——图表——雷达图”,得到(三)实验结果分析:从以上直方图可以发现灯泡使用寿命近似呈对称分布,690-700出现的频次最多,690-700的数量最多,说明大多数处于从饼图和饼图也能够清晰地看出结果。
统计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0/12/28姓名:专业班级:国贸30803实验名称 1.用Excel作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实验目的用来考察某生产车间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一、数据二、实验步骤和过程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接收频率累积 %100 6 12.00%110 8 28.00%120 11 50.00%130 11 72.00%140 7 86.00%150 4 94.00%160 3 100.00%其他0 100.00%由上表可知:生产完成定额在100以下的有6个人,100-110的有8个人,110-120和120-130个11个人,130-140有7个人,140-150有4人,150以下的有3个人。
所以生产定额在110-120和120-130之间的多于其他的组。
实验目的调查某工厂职工按技术职称的分布状况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一、数据二、实验步骤和过程三、实验结果及结论职工技术次数分布按技术职称分组人数(人)频率(%)高级工程师8 1.54工程师5210技术员7213.85工人38874.62合计520100职工技术职称次数分布74.62%1.54%10.00%13.85%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工人由上表可知:该工厂高级工程师人数只有8人,工程师52人,而技术员人数级工程师的9倍,工人人数最多为388人,因而工人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达到74.62,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技术员比重分别为1.54,10,13.85。
实验目的调查某地“十五”时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民存款余额及职工年平均工资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一、数据二、实验步骤和过程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某地“十五”时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民存款余额及职工年平均工资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年末居民存款余额 职工年平均工资职工平均工资指数2001 9398 9110 2365 12002 10894 11545 2667 1242003 12237 14764 3236 1502004 16053 21519 4510 209200520598296625500255十一五时期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12345年份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末居民存款余额职工年平均工资职工平均工资指数由上表可知:该地区社会商品总额,年末居民存款余额,职工年平均工资,职工年平均工资指数均上升趋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该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