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的两侧将 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而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 时,产生的则是平末端。
思考:
1. 要想获得某一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即” 目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 产生几个黏性末端? 要切两个切口,产生四个黏性末端.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
四个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即“转化”)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步骤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什么叫目的基因? 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获取目的基因的途径有哪些?
3.直接人工合成(适合于基因较小且已知 其核苷酸顺序)
▲如何将目的基因(如上例中的“抗虫 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即接受目的基因 的生物的细胞,如上例中的棉花细胞)?
----导入过程需要运输“目 的基因”的工具——载体。
▲注意: 一般地,不能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载体是什么(生物化学 成分)?它从哪里获得?它 是如何承载目的基因的?
3.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概念: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生 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断的技术. 2.原理:DNA的半保留复制. 3.过程:(见图). 4.优点:大量获取目的基因.(指数式扩增, 近2n)
▲提示与思考:
1.图中的“模板DNA” 就是已知核苷酸序列 的目的基因. 2.引物是人工合成 的,与模板DNA(即目 的基因)互补,作用是 使___. 3.加热的作用是使 _________. DNA解链 4.聚合酶(Tap酶)是 指____(选:DNA聚合 酶;RNA聚合酶),其特 点是_________. 5.原料是_________. 6.每扩增一次,目的 基因的数目增加___. 7.“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