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蝉和狐狸(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458.50 KB
- 文档页数:21
蝉和狐狸说课稿《蝉和狐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蝉和狐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蝉和狐狸》是一篇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这则寓言通过讲述蝉在面对狐狸花言巧语的诱惑时,保持警惕,最终识破狐狸的诡计而得以自保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这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对于具体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寓言的寓意,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蝉和狐狸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蝉和狐狸的性格特点。
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理解蝉为什么能识破狐狸的诡计。
引导学生从寓言中受到启发,在生活中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蝉和狐狸的性格特点。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寓言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寓言故事,比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xx寓言《蝉和狐狸》教学设计xx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12课《伊索寓言》的前两则寓言《狐狸和葡萄》以及《牧童和狼》,谁来说说这两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这就是故事的寓意,它们都在故事的末尾为我们揭示,咱们一起来读读。
2、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三则寓言故事《蝉和狐狸》。
(齐读课题)3.说起狐狸,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咱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吧?谁来简单地给大家说说?(指名说)4.你对故事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指名说)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指名说)(是啊,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拖出】二.初读感知1.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蝉可没上它的当,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打开课本】2.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顺句子。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出示幻灯片:圈套故意赞叹歌唱家察觉有诈粪便戒心【其中“粪”和“戒”为红色】谁来试着读读白板上的这些词。
很好,你读得很正确,大家一起读两遍。
这两个红色的字是生字,谁能说说怎样记住?你们的方法都挺不错,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掌握。
4.那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说了件什么事?(指名读课文)5.课文读完了,XX同学读得很流利。
谁能根据白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说了件什么事呢?自己先练着说说,坐在一块儿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补充。
6、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评价:嗯,你说得挺完整;不错,你把重点的部分讲清楚了】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为什么在《狐狸和乌鸦》故事中,乌鸦上了狐狸的当,而在《蝉和狐狸》这个故事中,蝉却没有上狐狸的当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原因,适当地做些记号。
蝉和乌鸦一样,碰上的同样是只怎样的狐狸?你从哪儿能看出来?【在白板上圈画出重要词句,并引导读好狐狸狡猾的口气】是啊,狐狸还是这样狡猾、贪婪,蝉却没有上当,可见这是只怎样的蝉?那就请同学们再读读三、四自然段,说说蝉究竟聪明在哪儿?【你觉得这时的蝉会是用一种怎样的口气对狐狸说话呢?你能试着读出这种口气吗】谁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说蝉究竟比乌鸦聪明在哪儿?这也就是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的寓意【拖出寓意】,我们一起大声地朗读一遍。
五年级上语文说课-12伊索寓言蝉和狐狸苏教版一、说教材《蝉和狐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懂。
寓言讲的是狐狸用奉承话骗蝉想吃蝉而没有成功的故事。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狐狸骗蝉的过程,形象地告诉我们聪明的人总是善于从别人的在灾难中吸取教训的道理。
本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寓言的寓意,并能从中获益。
二、说学生小学生天性好玩且有意注意时间短,另一方面,五年级的小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我学习能力。
因此,我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和自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探索寓言的寓意。
帮助学生真正的从现实生活中受益,明白一个聪明的人总是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的道理。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参照教材的意见设定了以下学习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寓言的寓意,并从中获益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寓言的魅力,爱上寓言故事,爱上阅读四、说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寓言的寓意,并从中获益五、说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
因此,以读为主是本教学设计所体现的要点。
坚持以“读”为主线,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并在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去学习朗读、默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设置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法情境教学法教师示范法合作学习法六、说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计划用时2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顺利导入新课,我将对学生进行提问:问题1. 小朋友么,你们谁还记得《狐狸与乌鸦》的故事啊?谁能说一说?问题2. 《狐狸与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问题3. “今天啊,狐狸又故技重施,用他的好听话去欺骗别人,那今天的另一个主人公蝉有没有上当受骗呢?”(二)初读课文,解决问题(计划用时8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化的读书方式,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蝉和狐狸》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寓言《蝉和狐狸》。
3、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形象,感悟寓意。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的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
教学准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狐狸和乌鸦》这个寓言故事吗?狡猾的狐狸凭借自己的花言巧语骗取了乌鸦的肉。
今天,狐狸又出来骗人啦,可是这次狐狸的计策却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识破了狐狸的诡计呢?让我们一起走入第三个小故事——《蝉和狐狸》。
(板书:蝉和狐狸)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将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查字典或使用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思考:本文的主要角色是谁?讲了什么故事?寓意是什么?三、整体感知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2、注意以下生字的读音:掺粪戒3、指名回答问题:(1)课文的主要角色是谁?(蝉和狐狸)(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狐狸想用花言巧语欺骗蝉下树,聪明的蝉识破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3)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学习第一段(1)狐狸欺骗蝉的原因?为了达到目的,狐狸使用了什么诡计?(指名回答)(2)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狐狸的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过渡:狐狸对蝉设下什么样的圈套呢?5、学习第二段(1)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狐狸的假心假意?(“故意”)(2)狐狸为了讨好蝉,怎么做的?(指名回答)“赞叹”、“歌声多么美妙”、“天才的歌唱家”、“动听的歌声”(3)想象当时狐狸的动作和神态,分析狐狸的性格特点。
(狡猾、卑鄙、贪婪、狡诈)过渡:那蝉有没有和乌鸦一样,上了狐狸的当呢?6、学习第三段(1)听了狐狸的赞美,蝉有什么反应,它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蝉没有被狐狸的赞美所迷惑,而是保持了清醒,对狐狸有了警觉,并当机立断进行了试探。
(2)狐狸在蝉的试探下有什么样的反应?(“猛地扑了过去”)狐狸此时露出了真面目,想要吃了蝉(3)分析蝉的性格特点(聪明、警觉)过渡:在狐狸露出真面目后,蝉又说了什么呢?7、学习第四段(1)这段话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地语气?(嘲讽)(2)为何是嘲讽的语气呢?从蝉的话中可以看出,其实蝉早就知道了狐狸不是真心赞美它的歌声,真正的目的是想吃掉它。
最新12、蝉和狐狸(公开课)课件•课程介绍与背景•蝉的特点与行为习性•狐狸的特点与捕食技巧•蝉与狐狸的相互作用•故事寓意与启示•课程总结与延伸思考目录CONTENTS01课程介绍与背景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蝉和狐狸”这个寓言故事。
推广寓言故事传承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素养寓言故事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开课可以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遗产。
公开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等多方面的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30201公开课目的和意义介绍“蝉和狐狸”这个寓言故事的来源,如出自哪本寓言集、作者是谁等。
故事来源简要概述故事的内容,包括蝉和狐狸之间的对话和情节发展等。
故事内容阐述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和道理,如警惕甜言蜜语、不要轻信他人等。
故事寓意蝉和狐狸故事背景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目标明确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如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故事寓意、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等。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故事讲解、词汇学习、语言表达练习等。
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如导入、故事讲解、词汇学习、练习与反馈等,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02蝉的特点与行为习性010204蝉的形态特征体型较小,通常体长2-5厘米,身体呈黑色或深褐色。
头部宽大,复眼发达,触角短小。
胸部背板发达,呈硬壳状,保护内脏器官。
翅膀透明或半透明,质地较薄,前翅比后翅稍大。
03蝉是一种季节性昆虫,通常在夏季出现。
它们生活在树上,以吸食树汁为生。
蝉的幼虫在地下度过大部分时间,通过吸食树根的汁液获取营养。
成虫羽化后,会爬到树上进行交配和产卵。
01020304蝉的生活习性雄蝉通过发出特定的鸣声来吸引雌蝉。
雌蝉会被同种雄蝉的鸣声所吸引,前来交配。
鸣声是由蝉的鸣膜振动产生的,不同种类的蝉鸣声不同。
蝉的鸣声也是它们宣示领地、吸引伴侣的一种方式。
蝉的鸣声与求偶行为03狐狸的特点与捕食技巧狐狸身体纤瘦,毛长且密,通常呈红棕色或灰色。
狐狸的眼睛大而明亮,具有敏锐的视力和夜间视力。
[教学]蝉和狐狸《蝉和狐狸》教案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知道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从中受到教益。
一、导入课文。
先指名说说《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概括《蝉和狐狸》的主要内容。
3、想想这两则寓言有哪些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三、细读课文,体会寓意。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 (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
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 2(怎样骗的,细读第二自然段。
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歌声多么美妙”、“天才的歌唱家”、“动听的歌喉”,“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
朗读狐狸的话。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
(“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表现了蝉在狐狸面前,头脑清醒,保持警觉,并当机立断进行试探。
)4、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
5、这是一只的怎样的狐狸,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说明狐狸露出了真面目,也充分显示了蝉的智慧。
)6、细读蝉对狐狸说的话,抓住“掺杂”、“怀有戒心”来体会蝉因为同伴受害而对狐狸早有警觉,善于观察、思考。
)7(对待狐狸这样的奸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8(理解寓意。
(1)、这则寓言中蝉聪明在哪里,(读“蝉和狐狸”的最后一自然段。
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什么,(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4)学习名言: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部分。
蝉和狐狸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寓言《蝉和狐狸》。
3、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形象,感悟寓意。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的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
教学准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面的两个小寓言,它们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同学来回忆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2、嗯,同学们说得非常棒,复习工作做得非常细致。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一个小故事。
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得《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请一位同学来讲讲这个故事。
3、《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4、我们都知道狐狸是十分狡猾的,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可是这次狐狸的计策却失败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第三个小故事——蝉和狐狸。
(板书:蝉和狐狸)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将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查字典或使用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思考:本文的主要角色是谁讲了什么故事寓意是什么三、精析课文1、分析狐狸形象,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用精辟的四字词语形容狐狸。
A(贪婪狡诈)的狐狸(1)设下圈套“圈套”指什么(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阴谋诡计,坏主意,本文指将蝉从大树上骗下来,然后吃掉。
)(2)它怎样骗蝉的找出狐狸骗术高明的词语,想象一下狐狸赞美蝉时神态是怎样的a“您”——尊重蝉“多么美妙”、“真是天才歌唱家”——能用上的好词都用上了b想象神态(满脸堆笑、虚情假意)c试着练一练,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能读出狐狸的狡猾劲。
(3)每当炎炎夏日,我们都听过蝉的叫声,同学们,你们觉得蝉的声音如何啊(难听,叫人觉得烦躁)(4)那狐狸真的是在赞叹蝉声吗哪些词一针见血的说出了“不是”(故意赞叹)那它的目的何在(吃蝉)(5)学到这里,面对这只贪婪狡猾的狐狸,同学们有没有想到些成语或歇后语呢(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居心叵测、口蜜腹剑)B(愚蠢凶狠)的狐狸(1)树叶扔了下去,狐狸以为是蝉,以为蝉上当了,就飞下来了,可以看出它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