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石假山参考图例
- 格式:doc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6
塑石假山施工方案1. 前言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增加园林的美感,又能提供人们休闲和观景的场所。
然而,传统的石材假山施工过程复杂且费时费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塑石材料的使用成为了一种更加便捷和经济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塑石假山的施工方案,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工程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材料准备在进行塑石假山施工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塑石模具: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塑石模具。
•塑石材料:通常是水泥和石粉等混合而成的材料,可以根据需求添加着色剂。
•水泥:用于粘接塑石材料。
•石膏:用于修补和调整塑石的形状。
3. 施工步骤3.1. 设计规划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设计规划。
确定假山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及园林环境的风格和主题。
这可以通过与业主和设计师进行沟通来达成共识。
3.2. 地面准备在施工前,需要清理施工地面,并确保地面平整。
可以清除杂草、碎石和其他障碍物,然后用水泥均匀铺平地面,以便于假山的稳固安装。
3.3. 模具设置根据设计规划,选择合适的塑石模具进行设置。
首先,在施工地面上放置模具,然后使用水泥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确保模具的位置和角度准确,并且彼此之间的连接牢固。
3.4. 塑石材料制备根据施工需要,将水泥、石粉和适量的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直到形成适宜的稠度。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着色剂,使塑石材料呈现出更加自然的颜色。
3.5. 塑石施工将制备好的塑石材料均匀地填充到模具中。
使用刮板等工具,将材料从内部向外部压实,并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空洞,这会影响后续的涂装工作。
3.6. 强化处理施工完成后,需要给假山表面进行强化处理,以增加其耐久性和防水性。
可以使用特殊的防水涂料或封闭剂进行处理,确保假山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
3.7. 石膏修补在塑石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理想的部分,比如边缘不光滑或者细节不清晰。
此时可以使用石膏对假山进行修补和调整,使其更加完美。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设计方案: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现场环境,进行假山设计方案的制作。
方案应包括假山的造型、尺寸、材质、颜色等。
2. 施工图纸:根据设计方案,制作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结构图、立面图、平面图等。
3. 材料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如钢筋、水泥、河沙、黄泥、麻刀、颜料粉、塑料等。
4. 施工队伍: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施工人员等。
二、施工流程1. 定点放样:在现场确定假山的位置,画出假山的轮廓线,进行基础开挖。
2.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夯实地基,浇筑混凝土垫层。
3. 骨架制作:采用钢筋、角铁等材料制作骨架,确保骨架的稳固性。
4. 钢筋网绑扎:在骨架上绑扎钢筋网,用于固定假山的表面材料。
5. 抹灰造型:在钢筋网上抹灰,形成假山的初步造型。
6. 表面修饰:根据设计要求,对假山的表面进行修饰,包括纹理、质感、颜色等。
7. 上色: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时进行上色,使假山颜色更加逼真。
8. 养护:完成假山施工后,进行养护,确保假山的质量。
三、注意事项1.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假山的造型、尺寸、材质、颜色等符合要求。
3. 环保: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5. 施工协调:与客户、监理、施工队伍等保持良好沟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总之,塑石假山施工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安全、环保和进度,为业主打造出满意的假山景观。
第2篇一、施工准备1. 设计方案:根据园林景观需求,制定详细的塑石假山设计方案,包括山体造型、尺寸、材料、色彩等。
2. 施工图纸:根据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纸,包括结构图、立面图、平面图等。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材料,如水泥、河沙、黄泥、钢筋、钢网、塑石等。
常见几种假山做法简述
常见的几种假山做法简述分峰式:即将山顶塑造成多个高低不同的尖
峰形式,即群连而又峰离。
它适用于峰体部分有较大面积的山头造型。
合峰式:即将高低山峰融合在一起,高峰突出为主,低峰附属为肩,
形成有峰有谷的群峰山体。
它适用于峰体部分有较大面积,并且要求突出
主山峰雄伟姿态的山体。
梯台式峦顶:即用板状大块石,作成不规则的梯台妆。
流云式:这是一种横向纹体的造型,它是将山峰做成横向延伸,层层
错落,如同层云横飞,流霞盘绕之态的造型。
它适用于山体为层叠式结构
的情况。
玲珑式峦顶:即用含有许多洞眼的玲珑型山石,作成不规则的奇形怪
状山头。
太多用作环透式结构塑石假山的收顶。
灌丛式峦顶:将山顶填充一些泥土,种植草坪,借以改善山顶生
气。
岩顶式(悬挑式岩顶):即将岩顶以山石层层出挑,构成层叠式的悬岩。
草坪式平顶:将山顶填充一些泥土,种植草坪,借以改善山顶生气.
悬垂岩顶式:即将岩顶石向前悬出并有所下垂,使岩壁下部向里凹进,有垂有悬的一种悬岩。
悬挑岩顶式:即将岩顶以山石层层出挑,构成层叠式的悬岩。
平顶岩顶式:即将岩壁做成直立,岩顶用片状山石压顶,岩边以矮型
直立山石围砌,使整个山崖呈平顶状。
斧立式:又称冠妆式,即将挺拔直立的峰尖顶塑造成峰冠,犹如立斧之状。
它适用于观赏强的单峰石景。
灌丛式峦顶:即将山顶作成不规则的隆起填充土丘,在土丘上栽种耐旱灌木丛林,形成灌丛式峦顶。
假山上色方法作者:绿人园林景观塑石假山从最开始的不上色,到简单上色,再到现在的规范上色,从上色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水泥塑石假山的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国人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塑石假山的欣赏方面也在悄然的变化,在很多人眼里塑石假山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园林建筑,而是“园林艺术”。
塑石假山上色是整个塑石假山制作工程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现在园林上色主要分为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法:直接用彩色配制,此法简单易行,但色彩呆板。
第二种方法:丙烯颜料与水稀释,直接用刷子刷在塑石上。
第三种方法:选用不同颜色的矿物颜料加白水泥再加适量的107胶配制而成。
油漆上色油漆上色是一种简单的塑石假山上色方式,它不用调色,只需要买三种颜色不同的油漆就即可,一般会选择暗红、暗黄和灰色。
上色方法:无需把三种颜色混合,用单色分别上色,注意不能用刷的,而是直接随意往塑石上面洒。
丙烯颜料上色丙烯颜料是绘画专用的,其优点在于光鲜亮丽,缺点只能用在小面积的涂装上,作为适当的点缀之用,不适合大面积上色,而且保护不好容易褪色,不适合室外使用。
上色方法:完全清理好塑石假山表面,用水稀释丙烯颜料,用刷子涂刷二到三遍就行了。
注意最好就用涂刷或滚刷(滚刷乳胶漆的滚筒),这样可以使颜料更好的和塑石假山表面接触。
铁红粉、铁黑粉和铁黄粉调色氧化铁的生产已有70多年的历史,品种有氧化铁红、黄、黑、棕。
按物理形态分为粉末、液体浆料、颗粒。
调色时,直接兑水搅拌。
配置方法:石色水泥沙浆的配制方法有两种。
1、采用彩色水泥配制而成。
如塑黄石假山时以黄色水泥为主,配以其他色调,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是色调过于呆板和生硬,且颜色种类很有限。
2、在白水泥中掺加色料。
此方法可以配成各种石色,且色调较为自然逼真,但技术要求较高,操作较为烦琐。
色浆配合比见表:温馨提示:上色方法、上色流程,读者可以登录“绿人园林景观”查看《水泥假山上色流程》来源:绿人园林景观网(/)。
DOI :10.15913/ki.kjycx.2024.01.038园林工程塑石假山表面积测量研究*赵玉霞1,王宗年2,周美川1(1.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摘 要:塑石假山工程量按表面积计算,竣工验收时,由于塑石假山表面不规则,传统表面积测量效率低、精度差。
通过总结传统表面积测量方法,提出相应的测量计算公式,探索了采用测绘新技术——无人机贴近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表面积测量的技术路径;并通过实践案例对比了几种表面积测量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园林工程塑石假山表面积测量策略,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塑石假山;无人机;表面积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1-0127-04——————————————————————————*[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202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22A-276)新时代,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假山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造景、点缀风景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假山按照做法可分为堆筑土山丘、堆砌石假山和塑石假山。
塑石假山主要利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内部由钢结构桁架建造其受力骨架,外部使用水泥砂浆塑形制作,相对于堆筑土山丘和堆砌石假山减少了原料开采和运输成本,具有质量轻、荷载小、成本低、工期短的优点,是园林景观中最常见的假山类型。
由于塑石假山是空心钢结构骨架,计算工程量时,通常按其设计图示尺寸以展开面积计算,即按表面积计算,表面积测量是工程量验收和结算的重要依据。
假山表面形状不规则、凹凸不平,传统表面积测量方法难以完成。
塑石假山每平方价格一般为几百至上千元,测量精度不高,容易引起工程各方对工程量的争议。
测绘新技术——无人机贴近倾斜摄影测量技术[1]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2-4]发展成熟,为表面积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第三章绘制室内工程图的一般规定工程图主要是为环境污艺术设计师、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和施工、监理等人员提供了施工图绘制的深度样图;且满足了室内设计行业的需求,同时兼顾到公装与家装的设计群体;样图的编制具有行业代表及指导意义,符合我国行业发展特点以及现行室内装修的特点;依据建设部建质[2003]87号《建筑工程设计编制深度规定》,GB/T5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104-2001《建筑制图标准》,通用性强、适用性广,更以填空的方式编制方便了广大使用者。
是真正做到权威、专业、精确、实用的设计人员必备工具。
总的来说,室内设计工程图应属建筑和房屋建筑工程图。
因此,制图的规格要求应符合《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的规定和《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的规定.这两个标准,对图纸、图线文字比例符号图例尺寸标注等都已做了具体的规定,本书不在大量重复和引用。
但是,室内设计工程图与一般房屋建筑工程图必竟不是一回事,在表示方法上也确有一些特殊性,加上近年来流行的图纸种类繁多,画法各异,固有必要强调《标准》中的某些规定,并对《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某些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图线为清楚地表示.室内设计工程图中的各种要素,并分清主次,应根据图纸的大小,图样的需要和规范的规定,使用形式和粗细不同的线型。
常用的线型有实线虚线点化线和折断线。
出这段纤维细、线、外,其它线型均有粗中细之分。
室内设计工程图的线宽要互成一定的比列。
绘图时,应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比例的大小,首先确定粗实线的宽度,在选定中实线和细实线的宽度往往以b表示,组中细线的比例常取4:2:1,粗线的宽度b约为0.35~1.0mm。
(1)粗实线:在室内设计工程图中,粗实线主要运用于平面图与剖面图中的主要构件(如墙,柱)的断面轮廓线和外轮廓线以及主要图样的图名线。
(2)中实线:主要用于平立剖的构配件的外轮廓线,可视家具陈设设备设施的外轮廓线,尺寸起止符号,即起止点的短斜线。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假山塑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园林景观元素,以其独特的自然美和实用性,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和业主的青睐。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假山塑石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性。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熟悉假山塑石的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 研究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符合国家标准。
-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2. 材料准备- 塑石材料:选用环保、耐候、耐水、耐腐蚀的塑石材料。
- 模具: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模具。
- 腻子、胶水、涂料等辅助材料。
3. 工具设备- 搅拌机、切割机、凿子、锤子、刷子、喷枪等施工工具。
- 搬运工具:平板车、手推车等。
4. 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三、施工工艺1. 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假山位置和基础尺寸。
- 清理场地,平整地面,确保基础平整。
-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2. 塑石制作- 根据模具和设计要求,将塑石材料进行搅拌,使其达到一定的稠度。
- 将搅拌好的塑石材料倒入模具中,使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气泡。
- 塑石固化后,进行脱模、修整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3. 塑石拼接- 根据设计图纸,将制作好的塑石板块进行拼接。
- 使用胶水和腻子进行缝隙填充,确保拼接牢固、平整。
- 对拼接面进行打磨和修整,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4. 表面处理- 对塑石表面进行喷漆或喷塑处理,使其表面颜色和质感符合设计要求。
- 对喷漆或喷塑后的表面进行打磨和清理,确保表面光滑。
5. 植被种植- 在塑石表面进行植被种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 植物种植后,进行浇水和养护,确保植物成活。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 严格把控塑石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环保、耐候、耐水、耐腐蚀。
16 假山与置石工程16-1 概述16-1-1 假山与置石工程功能作用假山是指用人工堆起来的山,是从真山演绎而来,人们通常称为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运用传统与现代工艺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图16.1.1 假山置石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是人工再造山水景物的统称。
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置石体量较小而分散,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小而分散。
假山在中国园林中运用如此广泛并不是偶然的。
中国园林要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的艺术境界。
园主为了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在造园中必然要建造一些体现人工美的园林建筑。
但就园林总体要求而言,在景物外貌的处理上要求人工美从属自然美,并把人工美融合到体现自然美的园林环境中去。
假山和置石的运用正好能够体现出这种自然的美。
假山和置石的功能作用主要有:1.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2.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3.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的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4.用山石做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5.作为室内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假山和置石的这些功能都是和造景密切结合的。
它们可以因高就低,随势赋形。
山石与园林中其它组成因素如建筑、园路、广场、植物等组成各式各样的园景,使人工建筑物或构筑物自然化。
减少建筑物某些平板、生硬的线条的缺陷,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使人工美通过假山或置石的过渡和自然山水园的环境取得协调的关系。
因此,假山与置石成为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最普遍、最灵活和最具体的一种造景手段。
参考相关规范:《假山叠石工程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09.8—2001)16-1-2 假山与置石工程结构类型1.假山、置石结构类型假山的外形千变万化,但其基本结构分为基础、中层、收顶等三部分。
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详解一、假山概念亭台楼阁是园林亭台中以造景为目的,园林中用土、石头堆砌而成以供欣赏的小山。
假山具有多方面的盆栽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玻璃钢,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
又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欢乐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会。
因此,假山成为学业成绩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
二.假山造景手法相地布局,混假于真(即和结合环境条件确定山水的间架和山水形势)。
宾主分明,确定你需要主要突出的假山,再配上能其他的植物、小置石,突出主体部分。
兼顾三远(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城山;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乎平远。
”);依皴合山。
按照水脉和山石的自然皴纹,将零碎的山石材料堆砌有整体感和一定类型的假山,使之远观有“势”,近看有“质”和对比衬托,包括大小、曲直、起伏、险夷等。
在工程结构方面主要技术是要求有稳固耐久的基础,递层而起,石间互咬,等分平衡,达到“其状可骇,万无一失”的效果。
1.写意假山和形象假山写意假山:是以自然界的名山奇峰为蓝本堆叠,但并非简单的仿真,而是撷其神,取其意,与艺术手法有机紧密结合,创造出“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作品。
如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它以苏州大石山为模本,但并不以奇异的山峰取胜,而是从整体着眼,局部着手,在有限的空间里,掇出了可以乱真的石灰岩山水景观。
通过高远、平远、深远这三远变化,创造出了不断连绵起伏的山岭形象。
穿石洞,越天桥,翻悬崖,至顶峰,山回路转,余脉绵绵,使游人在闹市中享受到浓郁的山林野趣。
造园者就是利用相异,衬托和人的视觉差这些手法,孕育出了千岩万壑的气势。
形象假山:是中才模仿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姿势、神态堆筑而成,妙在似是而非相互之间,吸引游人驻足期间,激游人联想翩翩,达到了千变万化功效的艺术效果。
生态园假山制作
作者:绿人园林景观网生态园假山制作工艺:
生态园假山也属于塑石假山,制作工艺、流程、步骤与塑石假山的制作方法相同,由于生态园假山的特殊性,其制作要求和效果比一般塑石假山要高很多,可以这样说,生态园假山属于“假山贵族”。
生态园假山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定位放样;
2、预埋件埋置;
3、骨架焊接制作;
4、钢网片焊接制作;
5、铁丝网片绑扎;
6、抹灰(一层抹灰、二层抹灰);
7、造型
8、上色(一层颜料、二层颜料)
9、面油;
10、假山养护。
注:详细的制作流程,读者可以登陆绿人园林景观网查看《假山制作》栏目,有非常详细施工流程介绍。
生态园假山制作价格:
由于生态园假山制作要求严格,价格自然比一般塑石假山要高很多。
绿人园林景观属于假山制作的直接施工队,制作生态园假山价格:280--380元/平方米(包工包料)。
生态园假山制作标准:
第一、假山造型有特色,近于自然。
第二、石纹的勾勒逼真。
第三、假山内部的结构合理坚固,接头严密牢固。
第四、假山的山壁厚度达到三到五厘米,山壁山顶受到踹踢蹬击无裂纹损伤。
第五、假山内壁的钢筋铁网用水泥沙浆抹平达到看不见。
第六、假山山体表面无裂纹、无砂眼、无外露的钢筋头、丝网线。
第七、假山山脚与地面、堤岸、护坡或水池底结合严密自然。
来源:绿人园林景观网。
应用BIM和三维技术进行塑石假山的结构设计施工工法应用BIM和三维技术进行塑石假山的结构设计施工工法一、前言塑石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审美价值,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BIM和三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塑石假山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中,从而实现更高效、精确和可持续的施工过程。
二、工法特点应用BIM和三维技术进行塑石假山的结构设计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精确性:通过BIM技术,可以准确地进行结构设计和模拟,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精度。
2. 可视化:三维技术可以生成逼真的模型,使设计师和施工人员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3. 协同性:BIM 技术可以实现多个部门的协同设计和协同施工,有效避免信息传递和协作问题,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4. 可追溯性:通过BIM技术,可以对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和追踪,方便质量控制和问题解决。
三、适应范围应用BIM和三维技术进行塑石假山的结构设计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园林景观项目,尤其是对于复杂或大型的塑石假山造景工程,这种工法可以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计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BIM软件和三维设计软件,将塑石假山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数字化建模和模拟。
设计师首先使用BIM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并生成三维模型。
然后,施工人员可以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确定最佳施工顺序和方法。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三维模型进行指导,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
五、施工工艺应用BIM和三维技术进行塑石假山的结构设计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1. 结构设计:设计师使用BIM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并生成三维模型。
2. 施工模拟:施工人员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确定最佳施工顺序和方法。
3. 施工准备:根据施工模拟的结果,准备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4. 施工实施:根据施工模拟的结果,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施工。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1总则1.0.1 为了统一风景园林制图的常用图例图示,适应风景园林的建设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绘制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系统的 规划图及园林绿地规划和设计图。
1.0.3未规定的图例图示,宜根据本标准的原则和所列图例的规律性进行派生,图例图示的形象应以简 明、清晰、美观为原则。
1.0.4图例图示的尺度应根据图纸的比例、设计的深度和图面效果去定。
1.0.5图例 图示可进一步用字母、数字、文字等加以补充。
1.0.6风景园林制图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例2.1地界序号 名 称图 例说 明 2.1.1 风景名 胜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界2.1.2 景区、 功能分区界2.1.3 外围保 护地带界2.1.4 绿地界用中实 线表示2.2景点、景物序号 名 称 图 例 说 明2.2.1 景点各级景 点依圆的大小相区别;左图为 现状景点,右图为规划景点。
2.2.2 古建筑 2.2.2~2.2.29所列图例宜供宏观规划时用,其不反映实际地形及形态。
需区分现状与规划时,可用单线 圆表示现状景点、景物, 双线表示规划景点、景物。
2.2.3 塔2.2.4 宗教建 筑(佛教、道教、基督教……)2.2.5 牌坊、 牌楼2.2.6 桥2.2.8 墓、墓园2.2.9 文化遗址2.2.10 摩崖石刻2.2.11 古井2.2.12 山岳2.2.13 孤峰2.2.14 群峰2.2.15 岩洞也可表示地下人工景点2.2.16 峡谷2.2.17 奇石、礁石2.2.18 陡崖2.2.19 瀑布2.2.20 泉2.2.21 温泉2.2.22 湖泊2.2.23 海滩溪滩也可用此图例2.2.24 古树名木2.2.25 森林2.2.26 公园2.2.28 植物园2.2.29 烈士陵 园2.3服务设施序号 名 称 图 例说 明2.3.1综合服 务设施点各级服 务设施可依方形大小相区别。
塑石假山工艺制作流程介绍“塑石”就是吸取经典石纹、石型,通过人工塑造(创造)出来的“石头”艺术品。
多为混凝土制品常见“塑木”亦是吸取或各种各样的树经典木头纹理、树的形状,通过人工艺术手法再创造,塑造出来的“木料”或各种各样的观赏树。
人工塑造石头的方法、石头表面效果的处理手法各不相同,以及追求的表达方式不同造成塑石效果的千差万别。
塑石的成败:主要看主体型体美观与否,主题鲜明、简洁、突出意境为上;其次才是局部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符合大自然造物逻辑与否,这是逼真程度上的追求;然后看颜色处理是否接近大自然物侯所造成的效果,逼真程度能够达到多少;最后考虑颜色的耐候性和稳固性。
塑石欣赏影响塑石效果成败的因素有:1,工期;工期太短,一切工序都在仓促中完成,作品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
2,价格;价格太低,保证工人工资能够足额拿到手是第一前提,然后考虑老板有不有赚、能够赚多少,之后才是作品做到哪一种程度;公司业绩太好,人员不够用,也是严重影响质量的一大因素。
3,制作技术、水平;本行业有一定的艺术成分在里面,工人的艺术感觉和制作技巧的熟练程度也至关重要;完全不懂艺术的人是很难做出好的作品来的。
4,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的好与坏。
设计方案是工人工作行为的指导方向(一般不要求作品与设计方案完全相同),没有方向的工作行为可想而知。
5,甲方要求的逼真程度;鄙人曾遇某开发商的要求就很低“我不要求你们给我做的很好,只要求做这么一个东西对业主有一个交代就行”。
6,施工方对利润的重视程度。
有一部分人是有这个想法的:“既然是一锤子买卖(要管很多年),利润第一,能够顺利交接给甲方就一切OK了”;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把工作作好,创造一个美好形象(品牌)以利于将来的长远发展。
所以,作为客户应该理性的把握度和监督整个流程。
塑石景观制作——上色山水景观制作以精致、妙趣横生、逼真,整体协调统一为准绳,完美、富有创意为目的,合理地运用流水造势是造景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正所谓有山无水不成景。
为您介绍简单的塑石假山的特点
现在几乎好的园林都离不开假山,它源于自然,经人的精心体验,精心制作,又高于自然,它是一副浓缩的山水画,使人在喧嚣的城市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假山能够将有机的生命律动传递给后者的冷漠,从而达到彼此相互的平衡。
接下来由小编为您介绍塑石假山的具体特点有哪些。
1,可以塑造较理想的艺术形象——雄伟、磅礴富有力感的山石景,特别是能塑造难以采运和堆叠的巨型奇石。
这种艺术造型较能与现代建筑相协调。
此外还可通过仿造,表现黄腊石、英石、太湖石等不同石材所具有的风格。
2,可以在非产石地区布置山石景,可利用价格较低的材料,如砖、砂、水泥等。
3,施工灵活方便,不受地形、地物限制,在重量很大的巨型山石不宜进入的地方,如室内花园、屋顶花园等,仍可塑造出壳体结构的、自重较的巨型山石。
做塑石假山的园林朋友仅供参考学习
“塑石”就是吸取经典石纹、石型,通过人工塑造(创造)出来的“石头”艺术品。
多为混凝土制品常见
“塑木”亦是吸取或各种各样的树经典木头纹理、树的形状,通过人工艺术手法再创造,塑造出来的“木料”或各种各样的观赏树。
人工塑造石头的方法、石头表面效果的处理手法各不相同,以及追求的表达方式不同造成
塑石效果的千差万别。
塑石的成败:
主要看主体型体美观与否,主题鲜明、简洁、突出意境为上;
其次才是局部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符合大自然造物逻辑与否,这是逼真程度上的追求;
然后看颜色处理是否接近大自然物侯所造成的效果,逼真程度能够达到多少;
最后考虑颜色的耐候性和稳固性。
塑石欣赏
影响塑石效果成败的因素有:
1,工期;
工期太短,一切工序都在仓促中完成,作品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
2,价格;
价格太低,保证工人工资能够足额拿到手是第一前提,然后考虑老板有不有赚、能够赚多少,之后才是作品做到哪一种程度;公司业绩太好,人员不够用,也是严重影响质量的一大因素。
3,制作技术、水平;
本行业有一定的艺术成分在里面,工人的艺术感觉和制作技巧的熟练程度也至关重要;完全不懂艺术的人是很难做出好的作品来的。
4,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的好与坏。
设计方案是工人工作行为的指导方向(一般不要求作品与设计方案完全相同),没有方向的工作行为可想而知。
5,甲方要求的逼真程度;
鄙人曾遇某开发商的要求就很低“我不要求你们给我做的很好,只要求做这么一个东西对业主有一个交代就行”。
6,施工方对利润的重视程度。
有一部分人是有这个想法的:“既然是一锤子买卖(要管很多年),利润第一,能够顺利交接给甲方就一切OK了”;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把工作作好,创造一个美好形象(品牌)以利于将来的长远发展。
所以,作为客户应该理性的把握度和监督整个流程。
塑石景观制作——上色
山水景观制作以精致、妙趣横生、逼真,整体协调统一为准绳,完美、富有创意为目的,合理地运用流水造势是造景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正所谓有山无水不成景。
瀑布或流水流动的动感才能很好地赋予山体以灵魂,使沉静的山体“活”起来。
人造山景还要有一些物件(如:亭、桥、塔、人物、动物)和植物的搭配与点缀,才能让人造山景更趋于完美。
山水景观制作,上色是整个山水制作工作中最关键的一项。
古人云:“三分画七分裱”就是对一件作品最后一道工序的认可,山体造型已分出远近、高低、凹凸、受光面与背光面等各种关系,最后用色彩把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更好的表现出来。
作品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上色者对色彩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多看些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类的书籍,熟练地掌握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和表现方法。
对所用的色彩理解,不光是调色,重要的是对色彩的化学原理要有所认识(避免脱色、褪色以及化学变化后的不良现象发生);
上色要对所上的物体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和理解,准确把握颜色的分布于协调。
山体大小上色也有区别,比如说大山体其本身堆砌时,就已经分出层次,上色时色彩反差应小一些;而小型山水,因为它体形小,制作时层次和细节都不是很明显,凹凸、高低、前后、左右间距都十分有限,它只有依靠色彩来进行调整。
物体的深处染得更暗,明部染得更亮,把前后上下,阴阳分得更明显、更夸张,只有夸张的表现其机理与结构才能更好的看出山水效果。
山体上色,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前重、后淡,上轻、下重,凹处冷,凸出处暖,这是上色的规律。
上色者必须尊循这一规律。
对整个山体上色亦是如此,必须对整个山体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不能只看局部,还要正确运用色彩在环境中的变化,做到灵活多变而且丰富,使整体变得活跃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把色彩上好。
所以,人造山上景观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制作,而是多个科目上的综合运用、艺术(即变通)的处理。
再来看看下面上色工序就可见其复杂程度。
上色工序:
一,清理所须上色物体上灰尘杂物,保持物体的清洁;避免颜色脱落和变异;
二,备好工具(空压机、喷抢、颜料及存放颜料溶液的桶等等);
三,做底色,用喷枪喷底色于物体阴凹处,喷时要有过渡。
该深的深,该浅的浅,分出层次。
四,上主色调,上主色调也要有一个度,有轻、重、缓、急之分。
它一般与做底色相反,色调上的效果怎样,关键在于上色者个人对美术的修养程度、对色彩的理解程度,这个不好一概而论。
梵高在颜色的运用上就不被当时的审美观所接受。
五,喷色;喷色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用空压机喷枪喷出雾状;另一种是手工用喷壶喷出点状,这要根据情况而定;
六,拼色;拼色是上一种颜色趁未干时及在局部涂画其另一种颜色,让其自然融和形成色彩纹理;
七,涂刷;像画画一样把调好的颜料涂在物体上;
八,泼染;像画泼墨山水画一样,把调制好的色浆从物体顶部一泼而致,任其流动所形成的颜色流动效果。
九,擦色;擦色是先把面色上好,待干后进行封闭再上底色,边上边擦,擦去凸面颜色,凹嘈处阴背面要轻擦或不擦,色彩过渡是通过擦拭的轻重表现的。
十,弹色;是先上好底色,待干后用用漆刷或扫帚沾少量色浆扫弹在物体表面,凸出处有色,凹处无色,表现物体的阴阳效果。
以上十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上色主要用枪喷、壶洒、刷涂、笔描并用,这样上出来的色才能有肌理、有质感、有重量感、有软有硬、有血有肉。
多种工具和工序并用,通过色彩的分离,以饱和颜色作明暗的交织、鲜灰的交织、冷暖的交织,在分离的组合中求得协调和统一。
一般大型山体把主调子确定之后,便在这确定的调子色系中寻找关系,将山体所需要的颜色,由其是那些色彩强的,调整到一定空间中去,使之相互协调产生色彩关系,色调中的色彩关系,要通过色相对比补充关系来表现。
山体的色彩表现,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不一定都是将所有色彩都统一在一个明显的色调中,主要是在色彩构成上做到和谐,做到完整。
如加上一些反差很大的色彩进行点缀,也能做到和谐,它们通过面积上的色彩微差调整,相互对比补充,虚实呼应等手段的处理,在整个山体上也能获得均衡,协调。
仿真景观基本上说就是写实,所以不能太夸张、太离谱,让人难以接受。
塑石(人工塑造石头)、GRC塑石制作工艺流程
一、塑石制作工艺:
1,原石基础上艺术加工:
一般不建议在原石基础上加工制作:水泥很难与普通石头粘接(容易脱离--即便节约成本,也要做好防裂措施);
2,砖及建筑废渣基础上艺术加工:
从结构、力学来说是合理的;但是从加工角度来说,不利于取型、造势,做出来的产品大多数显得粗犷而厚重——适合于矮小作品;
3,钢筋、铁丝网作骨架结构(即GRC):
是理想的塑石加工工艺,克服了以上加工工艺的不足,整体性强。
(1),5米高以内的塑石,无需考虑钢筋锈蚀问题——钢筋、铁丝网只是便于造型、取势(水泥不会锈蚀);水泥厚度一般在3-5cm即可(2),5米以上则需考虑:钢筋骨架锈蚀过后水泥承重问题。
一定要作防锈处理;水泥厚度一般在5cm以上;铁丝网用作防裂技术,已经落伍。
我们现在通常作永久防裂处理(不包括水泥在制作过程中塌陷开裂或由于沉降造成的开裂)。
作为观赏类艺术品,不考虑人为破坏因素。
钢筋骨架结构,通常也被称作GRC结构。
二,GRC结构“翻制”制造工艺:
1,优点:来源于真石头,无论是石头形状和表面效果都无异于真石头;便于厂房施工,批量生产;
2,缺点:难于找到理想的形状和尺寸,不可任意造型,很难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由于是块状结构的组合,易于开裂,难以修复;结合缝隙处理效果不理想。
需要从大自然中无限制的寻找合适的、好看的石头翻制(工序复杂),然后将模具带回用特种水泥快速翻制成型——完全凝固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在钢筋骨架上拼装——接缝——上色(或在加工过程中,按一定比例调配好颜色直接加工成型),一套模具可以生产产品3——5次以上。
整块石头的分割块(及模具)是不可以随意组装的,也不能任意弯曲软膜。
只能考虑整块原石拆分、重组。
市场上塑石作品一般分为三种产品:
一种是:普通泥工制作的低等产品;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培训,毫无艺术修为(有的人就连绘画素描图纸也看不懂,怎能做出好产品?),喜欢做他们习惯动作横-平-竖-直;——产品
另一种是:艺术工和普通泥工兼用;较为普遍;——艺术品
第三种是:全部员工经过培训和实践,实属罕见。
——精品
塑石考虑价格的因素有:
1,设计方案的复杂程度(简单,适中,复杂)------按所需工时来考虑;
2,高度(所需钢材、钢管租赁等等决定成本);
3,精度要求(工时问题);
4,工期(工期短,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人力);
5,要求(主要体现在材料上:如本可以按正常程序操作的,甲方提出要求增加材料等等)。
施工过程当中,所选辅助材料应充分考虑其与主材的粘接牢固程度、膨胀系数是否合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