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电厂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2
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
《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字化电厂已成为电力行业的一大趋势。
数字化电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传统的发电厂转变为智能化、数字化的运营模式,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为环保做出贡献。
数字化电厂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数据监控和分析。
数字化电厂将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安装在发电设备中,将实时的运行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室,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调度,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其次是预测性维护。
数字化电厂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可以提前发现设备的故障或者性能下降的趋势,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出现大规模的故障,降低维护成本。
再次是智能化发电。
数字化电厂通过改进设备控制和调度系统,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操作,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燃料和能源消耗,从而节约成本。
此外,数字化电厂还可以通过定制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精准管理,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实现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控制,为环保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环保方面都具有巨大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电厂将会在电力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电厂规划建设方案V2数字化电厂是由数字化技术与电力工业相结合所产生的一个新型的产业,在数字化电厂中,数字化技术与电力工业相结合,可以实现电力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运营模式,提高了电力行业的效益和安全性。
为了有效地实现数字化电厂的规划和建设,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电厂规划建设方案。
数字化电厂规划建设方案的编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需对数字化电厂建设的背景进行梳理,对数字化电厂项目开展背景调查及预评估,收集当前电厂生产状态、应用现状、管理模式、技术现状、建设情况、问题及痛点等情况,从而深入了解数字化电厂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明确目标。
第二步,开展数字化电厂建设需求分析。
在进行数字化电厂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前,需要精准界定技术需求、规划需求、运营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分析及细化。
第三步,设计数字化电厂的整体架构和技术方案。
主要包括:数字化电厂核心系统架构、数字化电厂应用集成架构、数字化电厂网络架构、室内机房布局设计、数字化电厂运维平台建设方案等。
第四步,针对数字化电厂项目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包括:数字化电厂系统设计、软硬件环境设计、数字化电厂工程设计、系统安全设计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
第五步,开展数字化电厂项目的工程建设与实施。
实施也是数字化电厂规划建设方案的重要步骤,需要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工程建设工作,实现数字化电厂规划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总体而言,数字化电厂规划建设方案的编制不仅是数字化电厂项目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数字化电厂项目成功的保证,因此在编制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电力需求、数字化技术发展、市场竞争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方案设计。
同时,还要遵守质量标准,依托行业标准进行规划,确保数字化电厂项目稳步推进。
数字化电厂方案一、系统概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等新概念、新提法不断出现,而且实践与发展得很快。
于是对电厂的数字化内涵、背景及一系列相关新技术的应用等等问题,需要冷静思考,深入研究,而不是名词的变更,以达到不追求锦上添花,而是实实在在、雪中送炭解决问题的目的。
数字化电厂是在多年来对电厂自动化、过程计算机、仿真技术、管理优化与决策系统的实践和近几年来对电厂的数字化研究后所形成。
数字化电厂是对电厂的控制、仿真与信息系统的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对伊敏发电厂而言,它对电厂的技改与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利用先进的仿真、控制、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进行无缝集成。
方案基本理念是利用"科英"三位一体支撑平台,建立实时共享数据库,接收现场控制系统数据、在线仿真系统模拟的数据及生产管理数据,实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保存在实时共享数据库中,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
从功能上分,方案由控制系统(CS)、在线仿真系统(OLS)、信息系统组成,其中信息系统包括管理优化与决策系统(MOD)及生产优化与分析系统(POA)两部分。
系统如下图所示:对于机组安全运行,数字化电厂方案充分发挥控制、仿真与信息三位一体的优势,可对机组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对事故在线预测、报警、诊断与分析:方案中POA系统的分析工具,以机组的实时数据与在线仿真系统的数据等为依据可以实现对机组设备故障的预测;CS系统在故障发生后可以产生报警,利用在线仿真系统可辩识故障原因,是操作失误还是设备故障;通过在线仿真可以对事故进行反事故演练,为故障分析提供有力的证据,并指导后续的运行。
利用在线仿真系统离线模拟机组的运行,还可以对运行方式、控制组态及参数进行优化与分析,以便机组使机组运行在最佳工况点,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发电经济运行,数字化电厂技术方案利用CS改进原有控制系统,提高机组的可控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了运行安全性,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时间,降低发电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智慧电厂到底是什么?近些年来,数字电厂、智能电厂、智慧电厂的新概念先后涌现,如何理解和区分这些概念,是电力行业、互联网行业、新能源行业等必备的知识。
1、数字化电厂。
数字化电厂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得电厂信息,并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得到全面的应用。
第一、电厂的对象应该是数字化的,包括电厂三维模型、设备和材料属性;第二、电厂的设计过程应该是数字化的,并能及时地向后续环节移交所需数据;第三、电厂过程控制和实时信息数字化;第四、事务处理的数字化,也就是各种业务的处理和运行操作数字化;第五、生产和经营管理数字化;第六、经营决策数字化。
电厂将所有信号数字化、所有管理的内容数字化,然后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可靠而准确的数字化信息交换、跨平台的资源实时共享,进而优化决策,为机组的操作提供科学指导。
其作用是可以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上网电量、减少设备故障,最终实现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和节能增效。
2、智能电厂。
智能电厂是在数字化电厂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减少人工干预、根据电力市场动态科学制定生产计划,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人性化电厂。
智慧电厂功能包含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等,是数字化电厂结合智能制造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智能电厂有以下优点:第一、智能电厂更安全。
在未来,智能电厂无论何时都可以快速响应电网的需求,为电网提供合格的电能。
在承受物理或网络的攻击时受到的损坏更小,且能很快从损害中恢复,且在受到损害时,电厂的设备具有“治愈”自己的能力,无需或仅需少量人为干预,就可以实现设备自我检测、自我诊断、自我修复。
第二、智能电厂更环保。
智能电厂能实现全线检测报警机制。
从煤炭检测污染物含量,到燃烧实时监测。
同时所有监测数据上传,对外公开,排放公开透明化!第三、智能电厂更人性化。
未来智能电厂将大范围使用AR可视监控、数据监控、电厂机器人作业等。
大大减少人的高危作业!同时智能电厂将实现智能全员监管24小时预警机制,能够提前发现隐患,提前解决!第四、智能电厂更高效。
数字电厂工作方案一、方案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电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工作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数字电厂解决方案,以优化电厂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电厂生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目标1. 提升运营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和预测,优化电厂运营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降低成本: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生产安全性: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预警,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4. 推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1. 数据采集:建立数字化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电厂各类设备运行数据、环境数据和能源数据。
2. 数据存储与分析:建立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
3. 智能控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优化电厂运行方案,实现自动化控制,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不断优化控制策略。
4. 预测与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厂运行数据进行预测,并优化设备调度、供应链管理和能源消耗。
5. 安全监测和预警:在关键装置和设备上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并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6. 信息共享和协同:建立电厂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
7. 培训和人员配备:组织相关培训,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应用能力,并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四、实施要求1. 技术支持:与相关技术供应商合作,确保数字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保护电厂数字化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
3. 组织推动:制定详细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并明确各个岗位的任务和责任,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
数字化电厂的概念及实施
数字化电厂概念及实施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介绍数字电厂的概念及其实施的报告。
数字化电厂是一种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去改善电厂的生产能力及加强质量管理的方法。
它需要基于信息技术让电厂的管理系统达到智能化的目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设备使用率及提高质量。
1. 数字电厂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及政府对电力行业的要求日益加大,因此,电厂更加面临着变化中的挑战,而数字化电厂则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些挑战的可行方案。
2. 数字电厂概念
数字电厂是一种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去改善电厂的生产能力及加强质量管理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改善传统的生产流程,同时还具有提高效率、提升设备使用率及改善质量等优势。
3. 数字电厂实施
数字电厂的实施有几个步骤。
首先,要对电厂的工艺进行评估和改进,包括把传统的控制系统改造成智能化的系统。
其次,要把先进的计算技术用于分析生产过程,提升设备使用率和优化生产工艺。
最后,要将智能化系统与现有的质量管理系统进行集成,以提高质量水平。
结论:
数字化电厂的实施可以让电厂的管理系统达到智能化的目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设备使用率及提高质量。
虽然,数字电厂的实施并不容易,但是其实施后的效果一定会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厂数字化工作方案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工作对于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厂数字化工作方案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
1. 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和生产力;2. 降低电力行业的运营成本;3. 提升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4. 实现电力行业的智能化管理。
三、工作内容。
1. 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
通过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包括建设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系统等,为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
2. 推动信息化应用。
通过推动信息化应用,包括建设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等,提高电力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实施大数据分析。
通过实施大数据分析,包括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为电力行业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推进智能化建设。
通过推进智能化建设,包括建设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智能用电系统等,提高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
5.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通过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包括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等,保障电力行业的信息安全。
四、工作步骤。
1. 制定数字化工作规划。
针对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制定数字化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步骤等。
2. 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
根据数字化工作规划,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包括建设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系统等。
3. 推动信息化应用。
根据数字化工作规划,推动信息化应用,包括建设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等。
4. 实施大数据分析。
根据数字化工作规划,实施大数据分析,包括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为电力行业提供数据支持。
5. 推进智能化建设。
根据数字化工作规划,推进智能化建设,包括建设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智能用电系统等。
6.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引言数字化电厂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电厂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将大大提升电厂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数字化电厂的定义和优势,以及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所涵盖的主要方面。
1. 数字化电厂的定义数字化电厂是指通过采集、传输、分析和利用电厂内外各种煤炭、热能、电能以及环保等数据,并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电厂生产运行的全面自动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电厂利用数据和智能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厂设备的状态,及时预警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数字化电厂的优势数字化电厂相较于传统电厂,具有以下几个优势:2.1 提高生产效率数字化电厂通过实时获取和分析各种数据,能够更准确地控制电厂的生产过程。
通过优化和调整控制策略,数字化电厂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2.2 提升安全性数字化电厂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和运行数据,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数字化电厂还能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和停机事故的发生,提升电厂的安全性。
2.3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电厂能够实现各个设备的智能管理和优化调度,减少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数字化电厂还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电厂管理层做出更合理的决策,降低运营成本。
3. 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主要方面3.1 智能感知与采集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感知电厂的煤炭消耗、热能产出、电能产出以及环保排放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参数,通过智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3.2 数据存储与管理数字化电厂解决方案需要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将感知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和管理。
这些数据可以分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厂的运行状态,历史数据用于进一步分析和优化电厂的运行状况。
数字化电厂的功能组成及价值分析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建设数字化电厂的概念,阐述了数字化电厂的功能组成及建设中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分析了数字化电厂带给我们的价值效益,最后,表明建设的数字化电厂要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关键词:数字化电厂;DCS;FCS;SIS;MIS。
1 引言“数字神华”是神华集团提出建设目标,要求借助信息化和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加快数字电厂建设,提升电厂运营管理水平。
为此,国神集团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电站示范性项目的计划,并努力付诸实施。
数字化电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其实现过程仍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国神集团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化的示范电站,争取电厂区域成本最低,增强电厂自身的竞争力。
2 数字化电厂概述建设数字化电厂的目的是使发电企业效益最大化,它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融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致力于解决发电厂管理粗放,水平低下,能耗指数高,污染排放严重,辅助系统运行不稳定,设备故障率高,运行人员多的现象,最终实现现代化的运行和管理,从而达到可靠、安全、环保、高效、经济运行的目标。
2.1 数字化电厂的功能结构数字化电厂宜构架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所有系统设备编码采用统一编码体系。
数字化电厂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完整的信息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在下面三个方面具有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交换性、可互访性:(1)在横向上建立“炉机电辅仿”的全厂全数字一体化控制系统;(2)在纵向上建立分散控制系统(DCS)、实时监控信息系统(SIS)、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管控一体化模式;(3)在时间上建立发电厂的规划、设计、制造、基建、运行、报废等全寿命周期的物理三维信息系统。
通过数字化电厂的建设,希望能够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损耗、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维修费用、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目的。
一般意义上的数字化电厂功能结构图如下:在这个功能结构图中,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一:在横向上建立“炉机电辅仿”的全厂全数字一体化控制系统。
华能伊敏发电厂数字化电厂简介[ 返回 ]解决方案华能伊敏发电厂数字化电厂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利用科英(SIMCOIN)三位一体支撑平台,建立实时共享数据库,接收现场测量数据及控制系统数据、在线仿真系统实时计算的数据及生产管理数据,使实时共享数据库成为公共数据接口,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
从功能上分,方案由控制系统(CS)、在线仿真系统(OLS)、生产优化与分析系统(POA)及管理优化决策系统(MOD )组成。
数字化电厂结构如下:华能伊敏发电厂数字化电厂技术方案中的CS主要是指计算机控制系统(DCS或FCS),其功能是实现电厂的自动控制,同时,把测量数据、操作和控制信息提供给OLS和POA,最终将实现CS和POA的闭环,将POA优化的控制方案或控制参数闭环反馈到CS。
OLS是仿真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通过高精度仿真模型实时在线仿真,为POA和MOD提供反映系统状态的大量信息,特别是无法测量的中间变量,用于控制优化、状态分析、故障诊断及系统调试等。
POA系统实现发电厂各机组过程监控、设备状态分析、经济性分析与控制优化及运行控制操作指导等功能。
对于企业管理,MOD通过POA与现场机组的有机结合,隔离了MOD与现场控制与优化系统的直接联系,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POA又充当了企业管理层与运行控制间的桥梁,使企业管理层随时随地通过企业INTRANET/ INTERNET实时了解各机组的运行情况,获得决策所需的种种支持信息。
MOD将企业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组织与分发,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并提供设备决策、竞价决策和决策分析支持等功能。
I.科英三位一体支撑环境(SIMCOIN)科英三位一体支撑平台是支持控制、仿真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的大型支撑软件,其核心是实时共享数据库。
共享数据库也是华能伊敏发电厂数字化电厂的信息交换枢纽,为POA和MOD提供大量、安全的信息。
科英平台的主要功能概括如下。
▪开发管理系统:对整个数字化系统开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系统能建立多个独立的开发系统,支持多人并行开发或多人合作开发。
【关键字】总结转载导言:本文来源自AMT。
发电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电力市场化、业务流程重组、管控一体化…,这些变化逐步改变了发电企业经营运作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迅速应用于发电企业,如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物联网、信息技术等。
通过对电厂运行的基本规律的研究和总结,并结合数字化管理的先进思想,国内外发电企业均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电厂(e-powerplant)模式。
这就是: 用流程工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理论来设计数字化电厂的体系结构,在电厂先进控制系统和安全高效的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基础上,基于国际最新的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研究成果,整合电厂管控一体化系统,用ERP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对电厂的经营和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设计,使信息技术与电力工业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有机融合,全面提升电厂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电厂电力市场的竞争力。
1 概述数字化管理思想是在企业再造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根底上产生并形成,属于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一个新的突破,数字化管理将信息技术贯穿与企业的整体管理流程,可为管理者及时提供过去和现在的数据,并能够预测未来和引导企业人员的工作。
数字化管理恒定式:知识资本=能力*激情。
知识管理、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是企业发展的三大功能,数字化管理可以推动企业在知识管理、企业经营和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的提高,从而推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
数字化管理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视为建立在企业管理系统上的价值链,可以对价值链上所有环节,如定单、采购、库存、计划、设备、质量、运行、检修、财务、人事等进行有效管理,强调动态监控生产技术和经营状况,及时掌握信息。
数字化管理表面上是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系统,实质上是一场对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等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已经超越了企业本身固有的框架和模式,就像ISO9000一样,是一种基于企业价值链而建立起来的系统而规范的管理体系,体现为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系统运作能力和新的竞争优势。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电厂应用场景摘要:数字化电厂是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综合应用的最高体现形式,也是未来现代化电厂的重要标志。
它是基于电厂先进采集设备、控制系统和安全高效的网络与数据库平台,集成监、控、管的一体化智能系统,是仪器仪表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的全面融合。
关键词:数字化;电厂应用数字化电厂是生产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的综合体现,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一体化融合,实现电力生产过程与人、财、物的高度集成与协作,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最终实现电厂安全可靠、高效经济运行,达到效益最优。
一、数字化电厂的概述(一)数字化电厂的涵义。
近些年,数字化这一词逐渐出现于社会各行业中,电力行业也不例外。
什么是数字化电厂,主要是通过电厂物理和工作对象的全生命周期量化、分析以及控制与决策等,来提高电厂的服务价值。
简单来说,就是将电厂数据数字化,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交换与共享,为电力系统的操作提供科学指导,具有时效性、精确性、科技性、经济性等特点。
由此来看,数字化电厂并不是一个项目,也不是什么软件,而是一种新理念、一种新方法。
(二)数字化电厂的分类。
目前,我国数字化电厂建设主要有传统概念下的数字化电厂和全生命周期三维数字化电厂两类。
(1)传统概念下的数字化电厂。
是指在运行、检修以及经营等方面的数字化电厂,如我国的华能伊春电厂等。
这些电厂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先进的科技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系统的监控范围从传统终端到全厂,并同时能够完成对设备信息的采集、诊断以及维护等工作,完成了对现场设备的远程操控,使电厂数据服务更加完善。
而在总线技术应用方面,充分发挥了其抗干扰能力,并减少分支电缆的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全生命周期三维数字化电厂。
主要是指在设计、施工、运行以及维护等全过程中实现数字化的电厂,如我国的华电国际莱州电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