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9:中国主要年份分行业原油消费总量统计(1995-2018)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中国原油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预计全年产量有望扭转三连跌势头1、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增速放缓原油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作用与功能。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
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原油产品。
建材工业是原油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管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
轻工、纺织工业是石油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原油产品的身影。
据英国石油公司(BP)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以不同的速度逐年递增,但增速逐步下降。
2016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7107亿桶;到2017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7725亿桶;2018年,全球新增已探明石油储量进一步减少,同比上年仅增长0.1%,已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7297亿桶。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和美洲地区。
截至2018年底,中东石油资源探明储量8361亿桶,占比48.3%。
中南美洲石油探明储量3251亿桶,占比18.8%;北美洲石油探明储量2367亿桶,占比48.3%。
欧洲石油探明储量仅为143亿桶,占比0.8%。
2、中国原油产量连续下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原油产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为21474.2万吨,为近年最大值。
2016-2018年,我国原油产量持续下滑,但下降速度逐渐减小,2018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8910.6万吨,同比下降1.3%。
截至到2019年11月,我国原油产量为17494.9万吨,同比增长1.3%,预计2019年全年原油产量有望扭转下跌势头。
从各国家石油产量排名情况来看,2018年,美国、沙特阿拉伯以及俄罗斯仍是主要石油生产国家。
2018年,美国全年生产石油669.4百万吨,排名第一;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分列二三位,分别生产石油578.3百万吨和563.3百万吨。
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情况、消费情况、进口情况及“十四五”时期发展趋势分析[图]一、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1、我国能源生产情况分析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延续反弹态势、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
供应方面,2018年我国能源产量快速回升,生产总量达37.7亿吨标煤,同比增长5%,创7年来新高。
能源供需形势总体还属于宽松状态,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还有供应偏紧情况发生。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6.4亿吨标煤,同比增3.3%,增速创5年来新高;其中电力消费增速创7年最快。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整体稳定。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7.5亿吨,比上年增长4.2%。
煤炭结构性去产能不断深入,原煤生产增速略有回落。
对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分类处置,煤炭优质产能持续释放,向资源富集地区进一步集中,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原煤产量占全国76.8%,占比较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市场经营风险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原油生产增速由负转正,天然气生产快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分别达到12亿吨和1.4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25.0%和68.0%。
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1.9亿吨,增长0.8%,增速由负转正,上年下降1.1%。
天然气产量1736亿立方米,增长9.8%,连续三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情况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7.1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5%。
其中,火电增长1.9%;水电增长4.8%;核电增长18.3%;太阳能增长13.3%;风电增长放缓至7.0%。
电源结构不断优化,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27.7%。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业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我国能源消费情况分析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3.3%。
2019年国际原油、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简析一、国际原油供需状况:1、当前全球原油供需状况:需求雪崩,库存爆满,供应严重过剩。
海外疫情蔓延,国际能源署(IEA)预计石油需求减少2000万桶/日,大降20%,2020年为10年来石油需求首次负增长。
渣打银行预计4月过剩1340万桶/日,高盛预计二季度过剩达1400万桶/日,二季度末过剩18亿桶,超过目前16亿桶的剩余储存能力,库存达到完全饱和状态,历史首次出现局面,便沙特、俄罗斯4月不增产、停止价格战,也难以拯救市场。
2、国际原油供需格局:需求增速放缓,供应过剩常态化。
截止2019年全球已探明原油储量达2441亿吨,可供全球使用40-50年;全球原油产量达44.74亿吨,增速由2015年的0.16%升至2%;美国“页岩油革命”助推其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形成了美国(占15%)、沙特(占13%)、俄罗斯(占12.5%)三足鼎立供应格局。
全球原油消费量46.62亿吨,增速由2015年的2.46%降至0.87%,美国(占20%)、中国(占14%)仍是主力消费国;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致使2019年经合组织(OECD)商业石油库存水平,均高于五年均值,可供消费天数由40天暴涨至60天,表明供应过剩成为常态。
二、国内成品油供需格局。
1、炼油能力将持续快速增长。
2015-2019年我国炼油能力由7.9亿吨/年增长至9.2亿吨/年,增长25%,成为全球第二大炼油国(仅次于美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主营单位炼油能力 5.57亿吨/年,占60%;山东炼厂及沿海民营大型炼厂炼油能力达 3.48亿吨/年,占比由2015年的30%,增长至38%;随着七大石化基地,浙石化二期2000万吨、盛虹石化1600万吨、裕龙岛炼化2000万吨等拟建项目陆续建设,到2024年我国的炼油能力将达10.19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炼油国。
2、汽柴油供需矛盾严峻,迫使出口大幅增加。
2019年我国汽柴油产量 3.07亿吨(汽油 1.41,柴油1.66),与2015年相比,基本持平。
一、选择题1.下列时间序列中属于时期序列的是( c )。
A.某年各季度末的从业人数 B.历年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C.历年秋季高校招生人数D.历年年初粮食库存量2.某储蓄所今年9~12月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480,460,520和560万元。
则第四季度居民储蓄存款的平均余额为( A )万元。
A .500 B. 513.3 C. 515 D. 5203.若侧重于考察各期发展水平的总和,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B )。
A.几何平均法B.方程式法C .算术平均数 D.移动平均法4.某地区居民用电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某月用电量的季节指数为120%,表明本月居民用电量( B )。
A.比上月增加20%B.比本月用电量趋势值高20%C.比上年同月增加20%D.比本年的月均用电量高20%5.当时间序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大体接近一个常数时,其趋势方程的形式为( C )。
A.直线B.二次曲线C.指数曲线D.修正指数曲线6.如果时间序列中循环变动的波动越小,则在乘法模型中,循环变动的测定值就越接近( D )。
A . -1 B. 0 C. 0.5 D . 1二、判断分析题1.一般说来,由时点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时点间隔越短,计算结果就越准确。
答:正确。
因为由时点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假定现象在相邻时点之间的变动是均匀的,而实际情况总是不完全符合假定。
一般说来,时点序列中相邻时点间隔越短,所计算的平均发展水平就越准确。
2.某企业产品的废品率逐月下降,一月份生产12500件,废品率为2.4%;二月份生产13800件,废品率为2.2%;三月份生产11200件,废品率为2%。
则一季度的平均废品率为:(2.4%+2.2%+2%)/3 = 2.2%。
答:错误。
计算相对数的序时平均数不能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而应该通过该相对数分子的序时平均数与分母的序时平均数对比而得,或以其分母指标为权数对相对数序列求加权算术平均数。
所以,一季度的平均废品率应为:112001380012500112002138002.2125004.2++%+%+%⨯⨯⨯=2.21%。
2019年能源经济形势及2019年展望国家能源局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一、2019年能源供需形势及特点2019年全国GDP实现了10.3%的增长,增幅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接近1978-2009年平均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延续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
受宏观经济拉动,能源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消费持续回升,全年能源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煤炭产销快速增长,价格波动中调整2019年全国煤炭产销两旺。
铁路运煤干线加快扩能改造,煤炭调运能力显著增强,全年煤炭运量累计完成20亿吨,比上年增长14.2%;主要中转港口煤炭发运量5.6亿吨,增长21.5%。
年末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5607万吨,可用天数15天,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2019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价格走低,东南沿海电厂加大海外采购力度,带动全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净进口煤炭1.46亿吨,增长40.9%。
1、煤炭价格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
2019年全国煤炭价格呈“W型”走势。
年初极端低温天气带动取暖负荷大幅上升、火电量快速增长,加之枯水期水电减发,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805元/吨左右。
春节过后气温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3月下旬降至年内最低675元/吨左右。
二季度,工矿企业生产持续复苏、高载能行业用能快速增加,西南地区干旱、火电满负荷运行,加之发电企业提前储煤迎峰度夏,拉动煤炭需求“淡季不淡”,5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价升至760元/吨。
迎峰度夏期间,水电满发,重点发电企业库存充裕,煤炭消费“旺季不旺”,价格回落至720元/吨左右。
10月下旬以来,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我国冬储煤在即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快速上涨,11月底达到807元/吨,恢复至年初水平。
(二)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需求增速逐步回落1、电力供应持续增长。
2019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9127万千瓦,其中,水电1661万千瓦,火电5872万千瓦,核电174万千瓦,风电1399万千瓦。
我国能源消费方面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总能源消费量为45.3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24.3%。
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和石油是中国两种主要的能源来源,其中煤炭是最为主要的能源。
2019年,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57.7%,石油的占比为20.6%。
此外,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也在逐年增加。
2019年,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合计为8.3%。
总体来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呈现出总量大、消费结构单一的特点。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各级政府不断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一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19湖北联考)读图|,回答1〜3题.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 •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C.补充气源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答案】C【解析】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西气东输线路从此地经过可以补充气源.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 •油气消费东西平衡【答案】A【解析】我国油气在分布地与消费地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现象||,油气资源分布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而油气资源的消费则相反||,这使得我国必须大范围调配能源资源.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A .俄罗斯B .欧洲C.新加坡D .日本【答案】A【解析】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②③④的来源地分别是俄罗斯、中亚(或哈萨克斯坦)、中东波斯湾地区和拉丁美洲.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回答4〜6题.4.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 D .水能资源丰富【答案】D【解析】川、渝地处长江上游||,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5. 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 .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 .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答案】A【解析】“调水”变“调电”可以使黄河上游水量保持稳定||,使中下游的断流问题得以缓解. 6.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 .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 .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D .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答案】C【解析】西线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调水距离近||,但受地形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水量相对较小||,距离需水区较远||,工程量并不小.一条管线||,更是一条弘扬生态经济理念、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丝带”不.论是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极寒地带||,还是在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努力践行“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的诺言||,做好节约土地、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上海世博会期间||,西气东输管道累计向上海供气12.3 亿立方米||,为“低碳世博”做出重要贡献.读下面2019〜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7〜8题.7. 有关于2019〜2019 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19〜2019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②2019〜2019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③总体上天然气生产量增速较快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两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2019〜2019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2019〜2019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天然气生产量增速快•&关于2019〜2019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始终供大于求B •始终供不应求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D .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答案】D【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019〜2019年天然气的产量大于消费量(供大于求)||,而2019〜2019年天然气的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2019南京模拟)随着川气东送一期工程完工南京气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9〜10题.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9•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B. 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 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D •川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答案】A【解析】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低||,而天然气又是相对清洁的能源||,川气东送市场潜力大.10.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A •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B •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D •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答案】C【解析】江苏地处沿海||,经济发达||,但常规能源缺乏||,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主要市场.(2019滨州检测)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1〜12题.11 •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水源C .交通D .城市【答案】A【解析】从两图的对比来看||,河南段输水路线与河南的地形分布极其相似||,故选 A 项.12.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B .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 .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南水北调工程不会使受水区的环境恶化||,反而有利于受水区环境的改善||,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盐碱化是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南水北调与海河流域的洪涝无关系.(2019淮安调研)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 1 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1 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正式投产;800 千伏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已供电•读图|,完成13〜14题.13. 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A •西电东送B.北煤南运C.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D •西气东输【答案】C【解析】特高压输电工程属电力能源的跨地区调配.14•向家坝一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A •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B •缓解我国长三角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I,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D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答案】B【解析】其主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影响.二、综合题15.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已全线贯通|,上海市市民用上了来自4000千米以外的天然气.2019年2月开工的西气东输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西电东送工程使去年广东因为增配了相当于一个多广州市的用电量||,限电拉闸次数大大减少.材料二我国部分能源调配线路图.材料三我国两个三角洲(1) 我国能源的空间分布具有________ 特点||,能源消费具有__________ 特点||,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甲、乙、丙三条能源配送线路中|,分别送至丁、戊地区的线路是_________ 、______ .(2) 填出经济特区名称:E _______ II,F _______ .(3) 我国已建成两座核电站||,位于丁地区的是___________ 核电站|,位于戊地区的是____________ 核电站.在这两个地区建设核电站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西多东少东多西少乙丙(2) 珠海深圳(3) 秦山大亚湾常规能源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解析】我国能源分布和消费地域差异明显||,东部资源短缺且需求量大.甲为西电东送北通道||,把内蒙古、山西、陕西火电送至京津地区.乙为西气东输||,把新疆地区天然气送至上海.丙为西电东送南通道||,把珠江上游水电送至珠江三角洲.我国已建成两座核电站分别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但常规能源缺乏.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E、F 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发电站能源来看|, A、B处为____________ 力发电站C、D处为________________ 力发电站.(3) F、C 能源基地其能源输入地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电东送工程能为G地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4) 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相比不同的特点是 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