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新版三下语文:第14课《蜜蜂》状元课件全集
- 格式:ppt
- 大小:16.24 MB
- 文档页数:69
部编版三下《蜜蜂》公开课获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蜜蜂》。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内容主要包括蜜蜂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蜜蜂采蜜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采蜜过程,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以及采蜜过程,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蜜蜂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蜜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第14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课文第1自然段,让学生了解蜜蜂的外形特征。
b. 讲解课文第2自然段,让学生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c. 讲解课文第34自然段,让学生了解蜜蜂采蜜的过程。
4.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蜜蜂采蜜的情景,并进行表演。
六、板书设计蜜蜂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采蜜过程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第14自然段,注意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蜜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下蜜蜂采蜜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蜜蜂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采蜜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蜜蜂的其他方面,如飞行原理、蜜蜂家族等,以培养学生的科普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以及采蜜过程,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表达。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蜜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一文。
该文主要讲述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和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内容包括:1. 文章整体感知;2. 词语学习:细致、轻盈、辨认、搜索、拜访、准确、阻力、推测、目的、无论、竟然等;3. 句子理解:文章中描述蜜蜂飞行、采蜜等动作的句子;4. 篇章结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体会蜜蜂的辛勤劳动;3. 培养观察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词语理解和句子理解;2. 教学难点:篇章结构的分析,对蜜蜂辛勤劳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2. 黑板;3.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蜜蜂采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小生物,激发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句子和篇章结构;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蜜蜂采蜜的过程,体会蜜蜂的辛勤劳动;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描述蜜蜂飞行、采蜜等动作的句子,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句子仿写;六、板书设计1. 课题:《蜜蜂》2. 生字词:细致、轻盈、辨认、搜索、拜访、准确、阻力、推测、目的、无论、竟然等;3. 句子示例:蜜蜂在花丛中仔细搜索,找到花朵后,轻盈地落在花瓣上,用细长的舌头吸取花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蜜蜂的辛勤劳动”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蜜蜂为了采集花蜜,不畏艰辛,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它们都在花丛中忙碌。
它们的辛勤劳动,给我们带来了甘甜的蜂蜜,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蜜蜂》选自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句子解析,段落大意概括,以及课文背后的科学知识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蜜蜂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 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教学和随堂练习。
3. 蜜蜂模型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蜜蜂的结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蜜蜂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解析重点句子。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通过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进行句子解析和段落大意概括的练习。
5. 知识拓展:介绍蜜蜂的生活习性和蜂蜜的制作过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蜜蜂》2. 生字词列表3. 句子解析示例4. 段落大意概括5. 蜜蜂生活习性和特点七、作业设计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用课文中的句子,造3个句子。
c. 概括课文每个段落的大意。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蜜蜂,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蜜蜂养殖场,让他们亲身体验蜜蜂的世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二、课文句子的解析与段落大意的概括三、蜜蜂生活习性的了解与知识拓展四、作业设计中的实践性题目与答案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生字词的认读:通过课件展示、卡片辅助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词,加深记忆。
《蜜蜂》创作背景19世纪末法国农村的自然环境法布尔长期生活在法国乡村,对自然环境有深入的观察和了解,这为他创作《蜜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研究作为一位昆虫学家,法布尔对昆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等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促使他写下这篇关于蜜蜂的课文。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喜爱自然和昆虫。
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揭示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通过自学获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并长期致力于昆虫学研究。
代表作品《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布尔生平及成就文学地位与影响《蜜蜂》作为法布尔的代表作之一,被选入法国小学语文课本,成为法国儿童文学经典之一。
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蜜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蜜蜂》所传递的观察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蜜蜂的特点和重要性,然后分别介绍蜜蜂的形态、习性、采蜜和酿蜜的过程,最后再总结蜜蜂对人类的贡献。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蜜蜂的世界。
文章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蜜蜂采蜜、酿蜜等过程的细致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蜜蜂的世界中。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为下文做铺垫。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这句话表达了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作者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句话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蜜蜂虽然渺小但却有着高尚品质的特点。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修辞手法运用比喻01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将蜜蜂比作“勤劳的农民”、“勇敢的战士”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蜜蜂的形象和特点。
拟人02文章将蜜蜂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品质,如“蜜蜂在酿蜜的过程中,就像人类在思考一样”、“蜜蜂的世界里也有爱和奉献”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第14课《蜜蜂》图⽂讲解+知识要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蜜蜂》图⽂讲解+知识要点知识点教材分析:《蜜蜂》是部编版教材语⽂三年级下册的⼀篇精读课⽂,作者是法国著名昆⾍学家法布尔。
课⽂以第⼀⼈称⽅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个实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向的能⼒。
⽂章⾸先介绍了问题的产⽣,即“听⼈说”“蜜蜂有辨认⽅向的能⼒,⽆论它被抛弃到哪⾥,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接着⽤了较长的篇幅介绍他在⼥⼉的配合下进⾏了蜜蜂能否辨认⽅向的实验。
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向的能⼒。
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年-1915年,让·亨利·卡西⽶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学家,动物⾏为学家,⽂学家。
被世⼈称为“昆⾍界的荷马,昆⾍界的维吉尔”。
1823年出⽣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户农家。
此后的⼏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尔祖⽗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所吸引。
代表作:《昆⾍记》(⼜译为《昆⾍世界》、《昆⾍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昆⾍物语》、《昆⾍学札记》,英⽂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被称之为“昆⾍世界的维吉尔”与“昆⾍的史诗”。
副标题为“对昆⾍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
它除了真实地记录昆⾍的⽣活,还透过昆⾍⽣活折射出⼈类的世界。
我会写:蜜(mì)甜蜜蜜⾊蜜⽉蜂蜜蜂(fēng)蜂王蜂拥蜂糕蚂蜂辨(biàn)辨认分辨辨析辨证阻(zǔ)劝阻阻挡阻⽌阻⼒跨(kuà)跨越跨年横跨跨度括(kuò)包括概括囊括总括检(jiǎn)检点检视检查检阅查(chá)检查查封调查确(què)确实的确准确确认误(wù)错误延误耽误误解途(tú)歧途沿途⽤途长途陌(mò)陌⽣陌路阡陌多⾳字:闷mēn(闷热)mèn(愁闷)⼏jī(⼏乎)jǐ(⼏个)尽jǐn(尽管)jìn(尽⼒)散sàn(散步)sǎn(散⽂)近义词:辨认—辨别寻找—寻觅推测—猜测超常—特殊⼤概—⼤约激动—兴奋包括—包含准确—精确陌⽣—⽣疏确确实实—的的确确反义词:⼤概—肯定减少—增加遥远—附近超常—⼀般⼤约—准确逆风—顺风陌⽣—熟悉阻⼒—动⼒理解词语:辨认:分析辨别并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