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七则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论语第七章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第七章的原文如下:
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的翻译和赏析如下:
孔子说:“学习并且及时实践,不是很令人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
乐吗?人们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是很像君子吗?”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友谊和处世态度的看法。
首先,他强调学习应该与
实践相结合,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乐趣和满足感。
其次,孔子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认为有朋友从远方来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友谊可以给人带来欢乐和温暖。
最后,孔子提到了君子的品质,他认为一个真
正的君子应该能够忍受别人对自己的无知和误解,不因此而生气或愠怒。
这句话的赏析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同时,友谊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
部分,有朋友的陪伴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支持。
最后,作为一个君子,我们
应该具备宽容和理解的品质,不因他人对自己的无知或误解而产生愤怒或不满。
先秦-论语《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论语七则先秦-论语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四则: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第五则: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第六则: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第七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第一则: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第二则: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贤哉,回也!贤德啊,颜回!”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第三则: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________又作“善财”,唐人称琵琶师为善才___________2、年长色.衰_________容貌__________3、委身为贾人..妇_________商人__________4、遂命酒.__________名作动,摆酒_________5、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畅快地_________6、曲罢悯然.._________忧郁的样子__________7、今漂沦..憔悴_________漂泊沦落__________8、予出官..二年_________(京官)外调__________9、命.曰《琵琶行》_________命名,题名__________10、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把灯芯捻大一些__________11、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低沉抑郁(的乐声)__________12、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_随手_________1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形容鸟声婉转__________14、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低泣声,这里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__________15、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突然__________16、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溅射__________17、铁骑..突出刀枪鸣_________带甲的骑兵__________18、沉吟..放拨插弦中_________迟疑的样子__________19、整顿衣裳起敛容.._________正容,显出庄重的脸色__________20、秋月春风等闲..度_________随随便便地__________21、暮去朝来颜色..故_________容貌__________22、梦啼妆泪红阑干.._________纵横错乱的样子__________23、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叹息声__________24、如听仙乐耳暂.明_________忽然,一下子__________25、为君翻作..《琵琶行》_______指按曲调写成歌词____________26、却坐..促弦弦转急_________退回(原处)坐下__________27、却坐促弦..弦转急_________把弦拧紧__________28、凄凄不似向.前声_________刚才,过去__________29、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哭泣__________30、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眼泪__________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并作解释。
《论语七则》原文及翻译解析论语七则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同:逾)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七则翻译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
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
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
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
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
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
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
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
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
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
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
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
《论语》名句摘要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篇》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篇》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篇》6.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篇》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篇》1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篇》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篇》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篇》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15.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篇》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篇》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篇》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篇》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22.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篇》2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论语第七篇原文及注音《论语・述而篇第七》原文及注音1.子曰:“述(shù)而不作,信而好(hào)古,窃(qiè)比于我老彭。
”2.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xǐ),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yāo yāo)如也。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子曰:“自行束脩(shù 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子曰:“不愤(fèn)不启,不悱(fěi)不发。
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食于有丧(sāng)者之侧,未尝饱也。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弃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子之所慎:齐(zhāi),战,疾。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yuè)之至于斯也。
”15.冉有曰:“夫子为(wèi)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 入,问夫子。
夫子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 又问:“怨不怨?”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出,曰:“夫子不为也。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8.子所雅言,《诗》、《书》、《礼》、《乐》、《易》、《春秋》。
19.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rǔ)奚不曰,其为人也,发于仁,止于心,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彰显古人智慧的诗句
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滑稽列传》
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四、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释文向《过苕溪》
五、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七、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佚名《论语七则》
九、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十、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十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十二、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高中古诗词鉴赏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
古诗词鉴赏怎么做会更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6、《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人生哲理的古诗句人生哲理的古诗句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
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哲理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人生哲理的古诗句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惠能《菩提偈》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1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3、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张鸣善《普天乐·咏世》14、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6、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1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登乐游原》1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20、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古诗论语七则翻译赏析论语七则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
君子去仁,恶乎③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颠沛⑥必于是。
”翻译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
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
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论语七则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
贤哉,回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贤德啊,颜回!”论语七则第三则:子曰:饭①疏食②,饮水,曲肱而枕③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显贵,在我看来如浮云一般。
”论语七则第四则颜渊、季路侍①。
子曰:“盍各言尔志②?”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③,敝之而无憾④。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⑤。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⑥。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⑦。
”翻译颜渊、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会后悔。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季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
”论语七则第五则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②。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③。
”翻译子说:Org有益有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
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先秦的《论语七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踰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
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①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
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礼》、《书》等文化。
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
论语六则孝悌为本原文七下论语七则孝悌为本第一则:父母的教诲无价之宝- “孝悌为本,国家之序,家庭之基。
”- “孝敬父母,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 孝悌即尊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是人们应该始终坚持的美德。
-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对我们讲授道德知识,培养我们的品格和价值观。
- 孝悌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共同推崇的美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则:孝悌的表现方式- 忠诚敬爱父母,尽全力照料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 孝顺父母要有衣食无忧的经济基础,要用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
- 孝悌的表现还包括尊重长辈,理解并体谅他们的言行举止。
- 在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和进步。
第三则:敬畏父母的教诲-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爱护和教诲。
- 我们要敬畏并终身遵循父母的教诲,尊重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 父母的教诲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把他们的教诲融入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中,发扬光大。
第四则:延续孝道的责任- 孝悌不仅仅是对于父母的表达,也包括对于祖辈及后代的关怀和尊重。
- 孝悌的责任是代代相传的,我们要将孝道传承下去,让后代继续践行孝悌美德。
- 孝悌的责任包括尽忠职守,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为家庭带来荣誉和幸福。
第五则:孝悌的社会意义- 孝悌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建设良好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支撑。
- 孝悌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社会良好风气。
- 孝悌的实践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第六则:现代孝悌的困境与解决方法-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使得人们难以充分表达孝悌之心。
- 孝悌的实践方式需要根据社会变化作出相应调整,例如通过经济支持、时间陪伴等方式表达孝悌之情。
- 教育机构、社区组织和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宣传,倡导孝悌文化,提供孝悌实践的具体指导和支持。
第七则:孝悌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孝悌是个人品格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人们的责任感、感恩之心和善良品质。
1、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七则》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5、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言必行,行必果。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8、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红楼梦》
9、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论语》
10、细心观察是为了理解,透彻理解是为了行动。
《论语·述而》原文及注解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解: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解: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解: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解: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解: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解: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解: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解: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解: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解: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解: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
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二、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在为人出谋划策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是否复习过?”三、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四、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五、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知识的人不如喜欢知识的人,喜欢知识的人不如享受知识的人。
”六、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要加以改正。
”七、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却总是忧愁。
”以上七则《论语》的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展示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智慧,对于我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现代社会,这些经典语句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高中古诗词鉴赏高中古诗词鉴赏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
古诗词鉴赏怎么做会更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6、《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