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知识网络
- 格式:doc
- 大小:196.50 KB
- 文档页数:18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分子与细胞》元素细胞膜基质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细胞质化合物细胞核细胞器细胞生物膜系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工程减数分裂高一生物内容构成(一)走近细胞植:营养、保护、机械、输导植:根、茎、叶细胞组织分泌器官花、果、种动:上皮、结缔、肌肉、神经动:心、肝……运动、循环消化、呼吸病毒系统(动)个体单细胞种群群落泌尿、生殖多细胞神经、内分泌非生物因素生态系统生产者生物圈生物因素消费者分解者三、细胞学说内容(统一性)○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显微镜下的重要发明:虎克、列文虎克○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来登、施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1.1838—1839年细胞学说 2.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 3.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四、结论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基本:C 、H 、O 、N (90%)大量:C 、H 、O 、N 、P 、S 、(97%)K 、C a 、Mg元素 微量:F e 、Mo 、Zn 、Cu 、B 、Mo 等(20种) 最基本:C ,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物质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基础 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无机物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化合物 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核酸:携带遗传信息有机物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 一、蛋白质 (占鲜重7-10%,干重50%)二、核酸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主要由C、H、O、N、P等元素组成,也是大分子化合物。
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和核糖核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功能:细胞内携带的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网图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网图高中一年级的生物必修一课程是学习生物的基础知识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利用网图来总结和整理知识点。
本文将通过网图的方式来讲解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的概念。
一、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
原核细胞是最简单的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生活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如细菌。
而真核细胞则具有细胞核,是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类型。
二、生命活动的特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组织、营养、呼吸、运动、排泄、生长、繁殖、敏感、适应环境等。
三、生物的层次结构生物可以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等不同层次来进行分类和研究。
四、生物的物质组成生物体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无机物包括水、盐等。
五、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
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体利用有机物氧化产生能量的过程。
七、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体繁殖后代时将遗传物质DNA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后代与父代之间产生差异的现象。
八、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染色体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同系倍数组合定律。
九、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编码。
DNA分子的结构具有双螺旋的形式,由碱基对组成,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
十、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在环境适应和遗传变异的作用下,逐渐产生新的种群和物种的过程。
进化的机制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等。
通过网图的方式,可以清晰地将这些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网络2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总结《分子与细胞》元素细胞膜 基质化学成分 结构与功能 细胞质化合物 细胞核 细胞器细胞 生物膜系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工程 减数分裂高一生物内容构成(一)走近细胞一、 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植:营养、保护、机械、输3导 植:根、茎、叶 细胞组织 分泌 器官 花、果、种动:上皮、结缔、肌肉、神经 动:心、肝…… 运动、循环 消化、呼吸 病毒系统(动) 个体 单细胞 种群 群落 泌尿、生殖 多细胞神经、内分泌非生物因素 生态系统 生产者 生物圈生物因素 消费者分解者三、细胞学说内容(统一性)○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 ○显微镜下的重要发明:虎克、列文虎克○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来登、施旺1.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1.1838—1839年 细胞学说 2.1859年 达尔文 进化论 3.1866年 孟德尔 遗传学四、结论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基本:C 、H 、O 、N (90%)大量:C、H、O、N、P、S、(97%)K、C a、Mg元素微量:F e、Mo、Zn、Cu、B、Mo等(20种)最基本: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物质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基础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无机物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核酸:携带遗传信息有机物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一、蛋白质(占鲜重7-10%,干重50%)45二、核酸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大全总结新课标地区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四、细胞学说:创立者:XXX、XXX。
要点: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梳理: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
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模块一 细胞[本模块包括必修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必修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和选修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 一、知识网络(见前页) 二、结论性语句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2、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Mo 、Cl 、Ni以上元素除C 、H 、O 外,其他都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14种。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4、水的存在形式有两种:自由水和结合水。
当自由水的相对比例增大时,细胞代谢会加强;相反,当结合水的相对比例增大时,植物抗性增强。
5、自由水的作用: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③参与各种反应;④是各种反应的介质;⑤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6、无机盐的作用:①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③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7、生物组织中各种化合物的鉴定①还原糖:还原糖溶液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②脂肪:富含脂肪的种子 临时切片 + 苏丹III 染液 橘黄色 ③蛋白质:蛋白质溶液 + 双缩脲试剂 紫色④DNA : DNA 的NaCl 溶液 + 二苯胺 蓝色 8、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9、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10、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水浴加热制成 镜检水浴加热 结构功能(物质交换)磷脂分子+ 蛋白质分子分子大多数都是运动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物质交换的进行体现导致保证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由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即肽聚糖),细胞壁上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真菌(如酵母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不是纤维素和果胶,但含多糖和蛋白质。
11、各种细胞器12、液泡: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单层膜,其内部的液体叫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
必修一 1、细胞的分子组成
必修一 2、细胞结构细胞质基质
细胞膜
线粒体
内质网
必修一 3、细胞代谢
必修一 4、细胞生命历程一、高考大纲:⑪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⑫细胞的无丝分裂;⑬细胞有丝分裂;⑭细胞
的分化与全能性;⑮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⑰细胞的减数分裂⑱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⑲动物的受精过程。
增殖
胚胎发育:在各胚胎的上方标出各时期名称。
必修二 1、遗传定律的发现
得
出
必修二 2、中心法则
一、高考大纲:⑪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⑫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⑬基因的概念; ⑭DNA 分子的复制 ⑮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酶
思路
中心
法则
必修二 3、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一、高考大纲:①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②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③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作物具有优良的遗传物质是提高产量的内因
放 大吸水方式:
施肥过多
合理施肥
除虫
除草
调节细胞 代谢措施
种子 小
大 成熟用
素
用
素 抑制 萌发 打破 休眠
必修三 1、人体稳态与调节
①
② 运动中枢语言中枢
Ⅱ Ⅲ Ⅵ Ⅶ ⑫
⑮ W
V
必修三 2、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必备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生物(必修1)基础知识网络第一章走进细胞(复习课)知识网络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感性认识) (理性比较) (建立学说)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病毒简介:形状:球型(冠状病毒:引起SARS ,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俗称非典型性肺炎的一种病毒);杆形(烟草花叶病毒);蝌蚪形(噬菌体)。
大小:极其微小结构: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繁殖:增殖(核酸复制) 营养方式:寄生 种类:(1)按侵染对象分为动物病毒(冠状病毒;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AIDS ;鸡瘟病毒)、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2)按所含的遗传物质分为DNA 病毒(噬菌体)和RNA 病毒(冠状病毒;HIV )★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许多植物和动物,它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结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说明:①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举例(见表)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如:心脏、肝、肺等。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如人体八大系统(运动、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共同构成呼吸系统。
⑤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如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⑥种群:在同一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新版大全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二、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成分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四、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2)单层膜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无膜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相关概念: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一(一至四章知识网络)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蓝藻是自养生物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6、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三、细胞学说的建立: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网络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概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4. 细胞质:包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是细胞内主要的代谢场所。
5. 细胞器:如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等。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定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DNA结构与复制:DNA双螺旋结构,半保留复制方式。
3. RNA与蛋白质合成:转录和翻译过程。
4. 基因突变与修复:突变的类型、影响及修复机制。
5. 生物进化: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等进化机制。
三、生物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分类原则:基于形态、生理、遗传等特征进行分类。
2. 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等级。
3.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结构特征与生活方式。
4. 植物界:从藻类到种子植物的进化及特征。
5. 动物界: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进化及特征。
四、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
2. 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3.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方法。
4.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5.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结构概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层次结构。
2.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循环。
3. 呼吸系统:肺的通气、气体交换。
4. 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
5. 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节作用与重要性。
六、植物生理1.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2. 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 植物的水分吸收与运输:根部吸水、蒸腾作用。
4. 植物生长与发育:生长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的作用。
5. 植物的繁殖: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方式与特点。
七、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1. 分子生物学基础:核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知识网络第一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
(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克山病(缺硒)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5、种类与含量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归纳如下:(1)上述元素分类是指生物的整体概况,具体到某种生物时元素的归属可能不同。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必需元素。
(3)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无论干重还是鲜重,C、H、O、N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6、细胞中元素的作用(2)影响生命活动①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②K可维持人体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心肌舒张和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
K在植物体内可促进光合作用中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③B可促进植物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植物缺B会造成“花而不实”。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存在形式:离子(2)作用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概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及层次,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细胞学说次要概念: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1.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1.2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2.2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的元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糖类,脂质,结合水,自由水,无机盐次要: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肽键,二肽,多肽,氨基,羧基,生物大分子,单体,多聚体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1.1 组成细胞的元素2.1.2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4.1 细胞中的糖类2.4.2 细胞中的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2.5.1 细胞中的水2.5.2 细胞中的无机盐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细胞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细胞核,生物膜系统次要:健那绿,细胞器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糖被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3.2.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3.2.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吞,胞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次要:渗透作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1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4.2.1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4.2.2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酶,ATP,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次要: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酶的特性,细胞代谢,活化能,酶活性,高能磷酸键,同位素标记法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5.1.2 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5.2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3.1 有氧呼吸5.3.2 无氧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细胞凋亡次要: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纺锤体,干细胞,致癌因子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的增殖6.1. 细胞周期第2节细胞的分化6.2.1 细胞分化及其意义6.2.2 细胞的全能性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6.3.1 细胞的衰老6.3.2 细胞的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6.4 细胞的癌变。
⽣物必修⼀1--5章知识点整理框架图知识⽣物⽣物类型⽣命活动基本特征说明SARS 病毒⾮细胞⽣物侵⼊肺细胞繁殖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草履⾍单细胞⽣物运动与分裂运动与繁殖单细胞⽣物具有⽣命的基本特征。
(⾐藻、酵母菌等)⼈多细胞⽣殖发育繁殖⽣长发育多细胞⽣物的⽣命活动是从⼀个细胞开始的,其⽣长和发育也是建⽴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多细胞缩⼿反射应激性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多细胞免疫应激性免疫作为机体对⼊侵病原微⽣物的⼀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较⼩较⼤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核膜,⽆核仁,⽆染⾊体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物类群细菌、蓝藻、⽀原体真菌、植物、动物第⼀章⾛进细胞⾛进细胞从⽣物圈到细胞⽣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起的细胞群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定的次序结合在⼀起⽽构成器官系统:能够共同完成⼀种或⼏种⽣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定的次序组合在起⽽构成系统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命活动的⽣物。
单细胞⽣物是由⼀个细胞构成的⽣物体。
种群:在⼀定的⾃然区域内,同种⽣物的所有个体是⼀个种群。
群落:在⼀定的⾃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物)组成⼀个群落。
⽣态系统:⽣物群落与它的⽆机环境相互作⽤⽽形成的统⼀整体⽣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物和这些⽣物⽣活的⽆机环境共同组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性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低倍镜的视野⼤(⼩),通过的光多(少),放⼤倍数⼩(⼤);物镜放⼤倍数⼩(⼤),镜头较短(长)显微镜放⼤倍数=⽬镜放⼤倍数×物镜放⼤倍数先⽤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倍镜观察看到物像是倒像,因⽽物像移动的⽅向与实际材料(装⽚)移动⽅向相反主要内容:(1)细胞是⼀个有机体,⼀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概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及层次,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病毒,细胞学说
次要概念: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1.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1.2 生命系统的层次性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2.2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的元素,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糖类,脂质,结合水,自由水,无机盐
次要: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肽键,二肽,多肽,氨基,羧基,生物大分子,单体,多聚体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1.1 组成细胞的元素
2.1.2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4.1 细胞中的糖类
2.4.2 细胞中的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2.5.1 细胞中的水
2.5.2 细胞中的无机盐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细胞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细胞核,生物膜系统
次要:健那绿,细胞器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糖被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3.2.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3.2.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吞,胞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次要:渗透作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1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4.2.1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4.2.2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酶,ATP,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化能合成作用
次要: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酶的特性,细胞代谢,活化能,酶活性,高能磷酸键,同位素标记法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5.1.1 酶的作用和本质
5.1.2 酶的特性
第2节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5.2 细胞的能量“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5.3.1 有氧呼吸
5.3.2 无氧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5.4.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细胞增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细胞凋亡
次要: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纺锤体,干细胞,致癌因子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细胞的增殖
6.1. 细胞周期
第2节细胞的分化6.2.1 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6.2.2 细胞的全能性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6.3.1 细胞的衰老
6.3.2 细胞的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6.4 细胞的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