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美论文

审美论文

审美论文
审美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

院系:文法学院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班级:新闻一班

学生姓名:常晓静

学号:201008030111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

【摘要】: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审美群体在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与社会上其他的审美主体或相通,或在某些方面截然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审美理念,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审美样态通过考察这些与大学生们息息相关的独特审美样态,我们可以发现其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审美活动这种最具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并呈现出与美学理论有所偏差的多种特点,如何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关键字】:当代大学生、审美样态、审美娱乐化、审美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样态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精英,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精力充沛,对美好的事物有着出自本能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从主流来看他们是积极向上的新一代,有着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和能力,高校也是美学教育与研究的中心,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里每天都在供应形式多样的审美大餐.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当代大学生的各种审美活动中存在着审美兴趣不强,美学知识缺乏,审美能力偏低,审美修养欠缺的现象和问题。

1、不确定性

大学生求知欲强,没有成见,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再加上各种现代传播媒介多元化的导向,使得青年学生的审美样态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但更为主要的是进入大学前长期的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文化压抑感"[2],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压力[3],使得部分学生忽视了培育自己作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本质性存在方式,即大学生作为人已经被"异化"了.当被问及有什么兴趣爱好的时候,许多大学生无言以对,或者大而杂,流于空泛.

2、直接功利性

从一些大学生们普遍喜闻乐见的的审美样态中可以发现这一点.这是与审美活动的应然属性偏离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与目前整个社会浮躁、功利的风气密不可分的.[4]流行音乐、美国大片、网络游戏等伴随着麦当劳快餐和快节奏的现代体育运动一起主导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同时,"国粹"、高雅艺术、中外名著与古典

音乐等"传统美"显得与大学生的人生样态格格不入.这固然印证了审美活动的历史生成性,使得大学生们成为引领社会审美潮流的主力军,也并不表明一些长者所担心的大学生"格调低下",但这些通俗化了的审美样态所反映出的现实却是当代大学生追求感官刺激、强调实用性,试图通过自己所认为的"审美活动"让精神得到娱乐、感情得以宣泄.景色优美的校园为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视而不见,没有人愿意花哪怕半个小时的时间和他人对弈一盘,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听一听人文学科老师的谆谆教诲.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电脑屏幕面前坐一个通宵,或者耳塞一插把自己关入重金属音乐的牢笼.的确,这些都是大学生缓解压力、调节生活的有效途径,但却凭借其直接的功利性取代了实际上会更为有效的真正的审美活动——作为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在排斥直接的功利性的同时,能够使得审美主体从平凡琐碎的现实生活当中超拔出来,并促进人们更加勇敢地面对现实.

3、从众性和个性的矛盾

"哈日"、"哈韩",当代大学生们虽然个性迥异,但总能在审美观上获得一致.作为同质性程度较高的一个文化群体,大学生审美样态的从众性是文化传播的结果,丰富了自身的精神生活,新兴的大学生艺术社团也通过使参与者加强彼此联系而获得良好体验.但求异一直是潜藏在各人心底的冲动,盲目在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缺乏审美主体性与审美创造力的表现,也造成审美主体本真性的丧失.

二、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的娱乐化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性改革,中国文化领域在发生结构性变异的同时,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部也产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动,广大民众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正在迅速发生变更.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个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大改变.于是,"娱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审美也出现娱乐化倾向.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逐时髦,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寻求欢乐、享受和紧张心理的释放,在丰富多彩的审美追求中呈现出娱乐化的倾向。

1、从审美对象的类型看,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心理未定形的动荡时期,好奇心强但又比较脆弱,而此时他们却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沉重的心理压力,如学习、考试、就业、

情感等等,神经犹如一张绷紧的弦,紧张的心理迫切需要找到释放的空间.大众文化的快节奏、猎奇性和娱乐性,正好迎合了他们追求时髦的生活方式和好奇的心理特点,包含其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绪、心理,以其特有而强大、隐蔽的诱惑力对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给了他们一个释放紧张的机会和空间,并促生了文化消费娱乐化的心理定势,审美生活也不自觉地走人了娱乐化的圈子.在欣赏弥漫轻松情调、生活化气息、情绪化情节和怪诞夸张的情境中,他们得到了暂时的审美满足和心理缓解,而宏大的历史主题如民族存亡、文化启蒙、民主革命却被有意无意地遗忘了.大学生比较喜欢生活化、情绪化、青春偶像和搞笑类作品,

2、从审美内容和关注点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各种传媒的声像效果.日新月异的技术文化推动着审美作品的迅速传播和形式的多样化,强烈地满足了观众、听众的感官刺激需求,而互连网、移动电话等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也推动了流行文化的快速传播.在高新技术文化的推波助澜下,大学生审美娱乐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校园,计算机的普及和校园网络的开通,促进了网络文学、网络社区、网络聊天、网络流行语、网络游戏、BBS、手机短信文化甚至网上交友、恋爱等。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比较注重外在和情绪化的东西,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浅层情感的体验和感受,追求强烈的娱乐刺激,而对于深层内容则不太关注,

3、从审美评判标准看,

大学生往往把能否满足感官愉悦、紧张心理的缓释需要以及是否只有猎奇性、明星化作为审美评判的依据,而不能从艺术作品的审美本质(艺术性、创新性、思想性、表现力等)去欣赏,评判者也是寥寥无几。2005年的"超级女生PK大赛"轰动一时,一定范围内说明了大学生的审美追求和审美价值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开始敢于挑战传统,打破"男权"思潮,追求女性的独立和个性."超女"PK,更多的是强化和突出了文化形式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使许多大学生开始追求并感受着高科技带来的某种浪漫,奇异,刺激。"芙蓉姐姐"闪亮登场,用自己的肢体,舞出青春舞出个性,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一下子成为大众的"宠儿".她敢于和旧道德和旧传统唱反调,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叛逆以及对旧传统的蔑视.大众文化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猎奇和追求刺激的心理,成为文化的主导.很多大学生热烈跟

风,这种文化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的缺失。三、审美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

审美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审美能力的积极培养,无疑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大学生们抬起电脑面前疲惫的双眼,用心仰望蓝天、聆听鸟鸣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得上一个完整的、本真的、和谐发展的人,才能挑起社会寄托在我们身上的希望.这一方面需要自觉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尤其是学校,重视美学教育,担负起培育下一代人文精神的重任.

1.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并列的,它们之间有着区别,德育强调“善”,智育强调“真”,体育培养学生具有改造世界的健强的体魄。美育强调“美”。它们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着。德育做人教育中的“美善相依”、“美善相容”,“美善相乐”所蕴含的心灵美:智育中的数学有着“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语)美;宇宙、自然现象、物体结构、运动、造型、色彩构筑的物理美;自然的与实验的各种反应形式所里现的化学美;各种生命现象包括习性、形象、动作乃至宇宙生态造化的综合生物美;拥有人类社会文明和一切人物、风俗、文化等所创造的社会美、历史美:自然风光、地貌形象及地图画面创造的地理美;语言的激情、韵味、逻辑、情趣综合构成的语文美;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的因素,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以美的魅力吸引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来改变学生审美态度,把爱美、求真、向善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开展课外艺术活动的审美教育

开展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课外艺术活动,这也是实施审美教育不可忽视的途径。大学生自己掌握的时间较多,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参加活动,发现和培养艺术兴趣和才能,提高审美欣赏和龟6造的能力。比如举行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舞蹈比赛、戏剧小品赛、知识抢答赛、校园卡拉OK赛、艺术体操赛、健美表演、时装表演、书画鉴赏、游园活动、科技发明展览、科技艺术节、邮展、民间工艺、民间雕塑精品展等。

4.美丽的环境熏陶

营造优美具有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同样也是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的一条途径。植树、种花、种草,美化校园,增加艺术性的雕塑,竖立庄严的国旗,设置

雅致大方、别具一格的格言牌,文明整洁的校舍,绿荫,花坛、明亮而整洁的教室,井然有序的桌椅。让每一位踏入校园的学生时时受到美的熏陶和希望的启迪。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创造力,让大学生通过毕业实习、科技扶贫、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去,投身到美好的艺术实践中去。通过亲身体验生活,与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那些产生于群众实践中、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美,如悲欢离合的人间纠葛、深邃的智慧、无私的心灵、忠诚的友谊、忘我的劳动、艰巨的斗争、壮烈的献身,还有勤俭节约、乐观豁达的传统美德等,都会启迪大学生的思想,陶冶大学生的品格,提高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结论】: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并自觉地抵制不良影视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多吸收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审美能力,吸收大众文化的精髓,通过大众文化作品去反映和揭露社会的丑、恶以及不公正,使正义得到伸张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当代大学生在吸收大众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应该努力吸收我国古代的优秀审美文化精华,兼收并蓄,去粗取精,提炼出审美文化精髓,不断提高社会的审美文化氛围,提升大众文化消费者的审美层次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和传承古代优秀文化,整合大众审美文化市场,引导审美文化市场, 使文化市场的审美文化氛围更"浓厚",不断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使社会主义社会真正成为"和谐"社会安静的感言:

大学美育论文

大学美育论文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新时期大学美育的现状与出路 摘要: 美育的教育,也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欣赏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主要的学习过程就是在大学期间所接触到的大学美育教育。而对于新时期在中国的大学美育教育,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相当严峻的。那么我们现在大学美育的教育现状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关键词:美育现状出路 什么是美育 美育,我们又可以称之为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它的含义。首先,美育是一种以情来感动人的教育。一方面,美育始终不会脱离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其次,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重点是以美启真,以美划情。最后,美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这也就是强调人的自由的思考,全面的发展和人的感觉的丰富性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美育对人的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全面实现人的丰富性。总而言之,美育的含义在于,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大学生们而言,我么即将走入社会,那么这种全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美育的形式与特征 美育具有多样性。这种美所具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指的是美育在时空上的灵活自如和在个体上显现差异的特性。就比如说,我们身边的花草,祖国的大好河山,随手拿来的一本书籍,一部充满文艺气息的电影,一幅简单的油画,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在这大千世界,无时无处不在上演着美的篇章。而在时间上,美育是有可能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随时发生和停顿的,它并不像其他比如德育和智育一样必须在正常生活工作日进行。另外,美育是会随着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以及个体所处的时间段以及所处的地点而发生变化的。就拿一部爱情小说来说,有人感受到的时爱情的忠贞,有人或许更多感受到其中追求自由的意志。还有,当你开心时,你会更多感受其中快乐的桥段,当你悲伤时,你对其中痛苦的桥段会更有感触。 美育的实现依靠的就是人与活的形象之间的情感交往。情感的感染在美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低位,一致必须把认识和道德等理性因素融入审美情感当中,它以潜移默化而不是说教或讲解的方式存在。 此外,美育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为美育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着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就比如说一部之前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当中的各种各样的精美绝伦的场景,无疑是美的最好体现,此外,那些造型奇特却又非常可爱的生物们则体现出这种美的趣味性。而大学美育在通过感性关注成全人的生命,通过情感的激发来完善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结构,通过引导体验走向自我超越,通过人文关怀来发展个性。有学者从个体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美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优化审美趣味,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培养与训练,作为一种个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于传授谋生的本领,而在于帮助人来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构建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 我国大学美育的现状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

论审美与人生 【摘要】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的时间不是重复循环的圆,而是飞速向前的一条直线。我们的人生以时间为度量衡,也是如直线般向前延伸。表面上,我们经历了种种曲折坎坷,人生似乎是一条曲线;本质上,一切的欢乐与不幸,得意与失落都将随时间匆匆流去,如直线飞速向后,永不复返。 哲人说,人生三重境界。一位作家将这三重境界用一般充满禅机的语句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关键词】人生,得意与失落,境界 Life with aesthetic theory [Abstracts] Milan kundera, say, of life is not to repeat the cycle time round, but the fast forward in a straight line. Our life in time weights and measures, such as straight line is a straight line. On the surface, we experienced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bumpy, life seems to be a curve; In essence, all the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proud and loss will be in a hurry to flow over time, such as linear rapid back, never return. A wise man says, life three levels. A writer will the three levels of statements with general full of zen to illustrate: see mountain is mountain, see water is water; See mountain is not a mountain, see water not water; See mountain or mountain, see water or water. [Key words] Life, proud and lost, realm 1.审美的魅力 1.1 审美的理解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

审美与人生论文—《活着》读后感

审美与人生论文只是为了《活着》

只是为了《活着》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呢?”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活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人为信仰或者,有人为爱情活着,有人为事业活着,有人为别人活着;有人活得很轻松,有人活得很沉重;有人活得洒脱,有人活得笨拙;有人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人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或。活着,体现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活着也昭示着崇高和猥琐,活着是一种累,活着是一种快乐,活着是一种悲哀,活着是一种享受,活着是一种美丽。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我对活着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生命与死亡的冷静描述 《活着》其实就是一幅活人观看死亡的全景图:“我”爹被活活气死,龙二阴差阳错做了替死鬼,有庆输血时被抽空而死,风霞生产时大出血而死,家珍得了软骨病安然病死,二喜被水泥压死,苦根饿后吃豆撑死,春生自杀而死,至于战争上的死亡事件却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平凡而集中,成千上万的伤兵在雪地里被冻死……命运的残酷和无常总是将生命逼向死亡的角落,主要人物的活着和其他人物的死亡成了贯穿文本始终的强大对比法则。 这种生死无常的边缘状态,也正是福贵在目睹了各种各样的死亡,在经历了苦难的人生之旅后的一种活着状态。一方面,从亲人的相继离去中他深深地明白了死亡的突如其来和随时性,所以他预先将五十块钱压在枕头底下,随时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另一方面,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使得他处于阴阳混界的状态中,这可以从他和那条同是福贵的老牛的对话中看出。 其次,这种生死无常的边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消解了生与死之间一贯的对立性。因为这种生死无常的状态归根结底是由命运的无常决定的,在巨大的命运苦难面前,生与死只不过是承载生命的两种不同的形式而已。 也正因此,生与死在余华笔下成了一种自然交替现象,就像白昼和黑夜一样,正如作品的结尾写道:“我看到广阔的大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①土地的召唤容易让人想到死亡的召唤,在这里,死亡卸去了它可憎的面目,而是以土地般的朴实,宽阔呈现,于是,生与死在余华笔下得到了升华和超越。 二、苦难命运的漠然展示 在这里,余华将对人物的关注摆在了突出位置,通过他们的生存状态折射出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人总是活在某种边缘。福贵的家道中落却因而保命;龙二在赌场上使福贵破产,却在大富大贵时被革命政权枪毙;解放后春生春风得意地当上了一县之长,但却在文革中一落千丈,被迫上吊自杀……这一切都深刻孕含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思想。福贵虽然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中,但是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任何历史社会背景都是微不足道的,都将黯然消退,人所面对的除了命运还是命运。因此,《活着》中的苦难便成了一种超越历史,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的本原性的苦难。 而余华呢,他的任务好像就是站在非人间的立场,以一种不介入的方式将人间的苦难客观冷静的叙述一通了事,刻意地回避排斥了主体对苦难人生和人生苦难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渗透,使苦难得以纯粹而透彻的呈现。因此,在《活着》里,在福贵平静地回忆他一生的苦难时,我们无法把握作者甚至是福贵对苦难的感受。 同时,余华所展现的苦难及其对苦难貌似无动于衷的方式,从另一角度而言,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一、结构美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如我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翻身的日子》一课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是注意运用感情。前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说:“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外,在这里,剧院里的他,整个属于艺术。”所以,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要实现“心灵净化”,除去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感和思绪,保持高度旺盛的“临教”心态。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板着面孔。例如:在学生唱不好视唱时,不能火冒三丈,把学生批评一通,这样会给学生心理上罩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循循善诱,对症下药,或请唱得好的同学表演,再表扬鼓励一番,这样的效果就明显不同于前一种了。另外,课堂内容结构还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断与续、理论讲授与示范表演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一种摇曳多姿的曲线美。让学生在美的结构中接受艺

术的熏陶,获得知识的营养。 二、氛围美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美,还能使教与学主导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 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美应该是:活跃而不失零乱,安静而不失呆板,紧张而不失抑闷,愉快而不失松散。良好的氛围,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绪热烈,学者反应积极。但同时还要注意扎实稳重,因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目的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倘若无实事求是的态度,那就哗众取宠、本末倒置了。课堂氛围美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在无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创设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

审美与人生论文

什么是审美?审美需要哪些条件?审美对人生有何意义? 浅论审美与人生 【摘要】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提升的今天,人们更加渴求对生活与大自然的审美去感悟人生的美好,拂去心里或看到的丑陋。本文正是通过对审美的概念分析,如何对事物进行审美和发现美的所在, 以及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所在,去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 [ 关键词] 审美人生美的事物 审美的概念 1.审美的理解 1.1主体是审美活动的人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同时只有处在审美的活动中的人,才称得上是“审美人”。 只有一个人对自己喜欢或是感觉到美的事物进行精神和心理的洗礼,让美的事物陶冶自己的情趣,得到灵魂的更上一层,倘若一个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而无动于衷的人,是怎么也不会发现这个事物的美,也很难进入到审美的状态的。比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在不同的人眼里,是有着不同的感观,一个喜欢它的人,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妙感受;然而一个不喜欢它的人,甚至会觉得这朵花,影响到他美好心情。 1.2客体是一切美的事物 1.21美的概念 美是纯朴的,是一切的真善美,同时美也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和非功利性的,否则它就变成了一种“恶”或是“不美”。在阅读老师的的博客时候,我被《和农人们去卖菜》这篇文章深深的感触到了,“打开后尾箱,开始装菜,农人们拿来塑料纸铺在里面,说是怕把我的车弄脏。”,农人们是纯朴和真实,因为怕弄脏别人的车,就把一些塑料纸放上去了,他们这个小细节动作,就体现了他们是美的,是因为他们的善良和美丽,才让这篇文章更加的生动和感人。 1.22审美客体的存在形态 1.大自然 大自然的美是因人而异的,自身是不自觉,不雕塑的,具有天然性和原始性的。大自然的美,美在和谐,让人引发艺术的情怀和人生的感悟。 2.社会美 社会美是存在于社会事物中的,能体现人类的社会情感的美。社会美在普通人老百姓上就可以深刻地体现出来,如《与农人们卖菜》中的农人们就体现出他们的真善美。社会的美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逛街,它成为了人们感性的释放, 也是对美的熏陶与享受,而不只是为了购物而购物。 3.艺术美 一个美丽的建筑、一首动听的音乐、一件漂亮的服饰等等,都能舒缓我们烦躁的心,陶冶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让我们在这个物质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些宁静的真实的东西。 2.发现美的条件 2.24具备必要的审美修养 要正确领会艺术作品的精髓、感受其魅力、获得美的享受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必要的审美修养包括知识储备、文化教养及生活阅历等。审美活动包含理解的因素。人的审美活动不只停留在感觉阶段,要用自己所处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阅历以及自己的情感区欣赏美。欣赏世界上的一切美的事物。

美学论文

“心理距离”弹性下艺术的折磨 朱光潜先生青年时期求学海外多年,广泛学习西方哲学、文学、诗学、艺术、生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知识对于各种主张和学说,他都作了自己富有特色的评判,很少厚此薄彼。而唯对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情有独钟,甚为推崇,认为它“打破了形式主义的狭隘界限,扩大了艺术心理学的范围。”也成为其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心理距离说”雏形源自德国叔本华的“超然”,创始人则是英国的布洛。“心理距离”是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心理能力,或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审美心理状态。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距离插入的结果,会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发出奇光异彩,使身处焦虑、烦躁、恐慌之境的心灵体会到一种奇异的镇定与寂静,领略到一种功利的“我”难以企及的审美之境。所以布洛说“距离乃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朱光潜在解释“心理距离”这一概念时,引入了海雾的例子。海雾对于海上航行的船员是实用世界中的一片段,它和当事人的情绪、希望以及实际生活需要都连瓜带葛地固结在一块,成为一种牵绊和干扰。因为海雾不仅会令人呼吸不灵,耽搁路程,而且还会对置身于无边的不可知的恐惧中而感到心焦气闷。另一种经验则是抛开海雾可能带来的危险和不快,聚精会神地去看它的景观,海雾原来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在前一种经验中“你和海雾的关系太密切了,距离太接近了,所以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在后一种经验中,你把海雾摆在实用世界以外去看,使它和你的实际生活中间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所以你能不为忧患休戚的念头所扰,一味用客观的态度去欣赏它。这就是美感的态度。 “心理距离”具有充分的弹性,把握其具体的尺度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环节。心理距离作为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一种审美原则,有其矛盾的二重性。在欣赏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抛弃事物的科学价值、使用价值及伦理价值;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要拿自身的经验来印证、诊释作品,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美感上的距离极难把握,距离过近便因过于熟悉而不能发现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便是距离过近从而丧失了那种欣赏的境界。但太远距离的艺术给人一种空洞感。朱先生是如此诠释的:艺术是最切身的,是要能表现情感和激动情感的,所以观赏者对于所观赏的作品不能不了解。如果他完全不了解,便无从发生情感的共鸣便无从欣赏。距离的远近的这个度的把握并非容易,但也是可以调控的。朱先生把“不即不离”作为艺术的最佳距离。只有将这种距离的弹性巧妙的控制,安排妥当,才是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成功。朱光潜先生吸收了布洛“心理距离说”的合理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融汇在对审美现象及文艺问题的阐述中。下面,我将根据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的心理距离对于美感产生阐释思路进行分析。 朱先生则将距离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消极的抛开实际的目的和需要,积极的则着重形象的观赏。把物和我的关系由实用变为欣赏的。海边农夫对于门前美丽的海景视而不见,而对于后院的瓜果激动喜悦,这再一次印证了美感超越实际功利,超越常态,由“心理距离”所引发的审美。美感具有一种非占有欲、非实用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性质,区别于实用性的“快感”。而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短暂瞬间的心理距离所带来的审美,摆脱实用生活的约束,寻求“超脱”和“孤立”。 “距离的矛盾”这一论题始终贯穿着心理距离对于美感产生的始终。艺术能够超越实用目的,却不能超脱经验。真正的大艺术作品是人生艺术的反照,艺术的理想是距离近而不至于被消灭,距离近则观赏者容易了解,距离不消灭则美感不为实际的欲念和情感所倾倒。这便影响了受众在欣赏艺术时是否能保持着与艺术作品的距离,而不是完全将艺术和实际生活经验混为一谈,当欣赏的态度完全回到了实用的态度,距离便消失,美感也便不再。受众要与艺术作品保持距离才能将留住美感,而艺术家在创作时,也就是反照人生时,也要将自身

浅析美学与人生

浅析美学与人生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开放。只要你爱美,它就与你有关 蒙那丽莎的微笑 文里的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传说此女绝色盖世无双,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席美女-------中华第一美女。女性美的理想标准是什么?整体全面的美应该怎么要求?明张潮的《幽梦录》提到:“以花为貌,以柳为态,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色,以诗词为情肠。”这可谓是美女的最高境界,只是能达到者太少。 可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都没有亲眼所见。虽说黄金有价,美貌无价,但是这也只是对外表的一个片面的标准。西地简单的认为:“美的女性应该脂粉气和书卷气兼而有之。云鬓蓬松,秋水映人,唇红眉黛,容颜娇媚,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翩若惊鸿,袅如春风,外在美固然很重要,这些也都是令人喜爱的,但是如花似玉,还要有智慧灵气,琴心诗韵。作到双绝,才能达到最美。她应该是整体的,多样统一的,内外俱佳才好。一个女人当其容貌.形体.衣着.发型和心灵.思想.才智.谈吐达到和谐统一时,她才是最全的美,即“美是和谐” 那么谁才是最美的女性呢?海伦?东方人不愿意,西施?西方人连连摆手“no!no!no!”有没有共鸣呢?有没有统一呢? 在美学、文艺学领域,人们常用“理性”、“非理性”、“新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理性主义”等概念表述、阐发某种观念和思想。但问题在于,人们所使用的是否为同一个“理性”概念?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用语和学术语汇中,“理性”既是使用最频的一个概念,同时又是一个最富有歧异性、多义性的范畴。显然,如果不对理性的内涵范式加以仔细甄别、辨析和厘定,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阐释上的错误,从而影响文艺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理性”这一文艺美学关键词的学理内涵加以初步辨析,以使该概念的使用更加规范化、明晰化和学术化,便成了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人的存在无非是在两个基本维度上展开的:一个是自然性的维度,再一个是精神性的维度。这两个维度之间所存在的张力与平衡构成了人类的存在的丰富性。而精神性更能体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真正价值和独特意义。美学从起源上应属哲学,它内涵艺术美学、科学美学、设计美学和哲学美学,它与人生有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潜在的联系。 在人类的精神发展史上,文学艺术、美与人生之间永远抹不掉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早在石器时代,史前艺术就以对生存的理解取向而昭示于世人。而据文献记载,从周易开始就表达了富于美学意蕴的人“生”的观念,此后,重“生”、乐“生”的观念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础。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是人生学。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呢?完美的生活也就是艺术的生活,而艺术的生活即本色的生活。那就是“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又因为他过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超越名利,不做作,不虚

审美教育创造力培养论文

审美教育创造力培养论文 审美教育是按照现有审美标准、理论打造个性形象的一种情感教育方式,它以某个时代或阶级的审美标准为教育理念,以培养个性形象为途径,以丰富和滋养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审美教育可使人具有美感的情调、道德、素质以及梦想,具有鉴赏与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使受教育者能从审美教育过程中获得自我性格的完善和内在潜能的释放,获得自由与美好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 知、情、意是人的心理品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只有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人。德育主要体现人在精神方面,与意志等相关;智育主要培养和完善人的认知与辨识能力,增长知识与智力;美育则直接与人的内在情感相联系。因此,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①蔡元培认为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品德与情操。鲁迅也曾提出审美教育的起始点是培养个性形象,丰富和滋养情感,培养审美观念,陶冶品德、情操,传播文化知识以及辅助道德文化建设。美的创造力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教育者需要通过建设、保存和研究三个层次实施审美教育。此种以培养个性形象、丰富和滋养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思想,在国内的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尽管蔡元培和鲁迅皆指出审美教育能赋予人活泼、积极、健康向上的创造享受,也可以培养被教育者在创造方面的爱好、兴趣与志向,但这里所说的“创造”仅仅是一种精神上和人格上的指向,

而不是一种能力判定。从中国近现代的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看,审美教育被遮蔽了其对创造力的培养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审美教育自身的历史溯源,二是西方审美教育思想与模式的冲击和影响。然而,就审美教育自身的历史溯源而言,其在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模式中历来都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本位,强调“文以载道”和“政教统一”。西方的审美教育思想则不然,理性逻辑主义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审美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有力途径,而创造力是审美教育的灵魂。 我国目前的审美教育以偏重于写实性的绘画教学为主导。近年来,各个教育机构努力地倡导审美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把审美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有机结合起来。但是,我国对于如何实现审美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仍处在教育的初步探索阶段,在思维创新的方法与教学上还未形成主要教育模式。审美教育的写实性绘画教学方法强调忠于客观和现实,即客观和现实表现出何种模样,写实性绘画教学就表现此种模样,表现技术上强调程式化的特定方法和步骤,循规蹈矩地进行描摹。在此种审美教育的教学模式下,从石膏几何体到静物再现、石膏头像描写,再到人物表现,最后到人体刻画,反复描绘此类对象,直到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为止。写实性绘画教学是众多美术教育机构基础教学的主要环节。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培养一专多能和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传统审美教育的写实性绘画教学法只能作为美术基础教学的一

审美与艺术欣赏

审美与艺术欣赏 通识班级:123班 姓名:周东 学号:20144372 专业:英语 学院:外国语学院 所选课程:审美与艺术欣赏 一.教学参考书(相关名著依次写出:书名、作者、年份、出版社) 1.书名:《大学通用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 作者:刘长庚 年份:2010-01-01 出版社:上海人美 内容简介:我们以前阅读过的“艺术欣赏”,大体可以分两 类,一是欣赏的概论,就是系统地讲艺术概念,原理和欣赏 的心理规律;二是艺术门类和作品介绍,讲某种或者各门类 艺术的基本知识,然后,列举很多代表作品,分析它们。 其实,我们明显感觉到,艺术“欣赏”和艺术“理论知识” 是两码子事,就是说,你可能有很多的艺术知识,但还是不 懂艺术欣赏。就像“审美体验”和“美学研究”是两个完全 不同的事物一样,学习“艺术欣赏”的基本知识和“艺术欣 赏”本身,显然也不是一个东西。比如艺术理论的介绍有时 让人感觉枯燥、艰涩,乏味,而艺术欣赏则是一至少应当是

-一个开心愉快的过程。 2.书名:《影视艺术欣赏(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作者:陈思慧 年份:2011年7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陈思慧等的《影视艺术欣赏》主要介绍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基本常识和鉴赏方式等,将知识性、趣味性、鉴赏性相结合,以大量影视片段或影视作品为例进行讲解,融影视艺术理论和鉴赏内容于一体,以介绍影视艺术常识和提高欣赏能力为主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为高职高专公选课规划教材,考虑到广大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行文力求深入浅出,明了易懂,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影视欣赏领域,掌握影视欣赏技巧。 《影视艺术欣赏》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也适用于中专学生,对于大、中专教师以及对影视艺术欣赏感兴趣人士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3.书名:《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等著 年份:2008年3月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育教育论文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如果美特别是内在美被轻视,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为我们今后改进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美育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对美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已经形成共识;美育研究、美育理论、美育实践都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对于美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也不断得到提升。同时,由于一些人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过度专业化和极端功利化倾向,加之在观念上又往往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这就会产生有些学生的艺术专业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反而在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趋于弱化或缺失的现象。艺术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同美育的发展形

成良性互动,二者有时不仅不成正比,反而是成反比的。这就表明我们的美育,特别是美育教学在一定范围内出了问题。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要求把美育明确定位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为以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而非以技术为本位的单纯的知识教育。这无疑对改进美育教学,让艺术教育类通识课程回归美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一要求还指明了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审美素养是脱俗的、纯洁的,人文素养是入世的、为民的,因此,“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意味着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育以脱俗的态度入世的人,即培育以纯洁、高尚、先进的价值目标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利人和为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从而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坚持和践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一对于改进美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呢?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动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尚化。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教育。在我们的美育教学中,美育发生作用的机制或效果是“感动”,是“动之以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好这个角色,美育的实施是不可或缺

审美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 院系:文法学院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班级:新闻一班 学生姓名:常晓静 学号:201008030111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 【摘要】: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审美群体在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与社会上其他的审美主体或相通,或在某些方面截然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审美理念,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审美样态通过考察这些与大学生们息息相关的独特审美样态,我们可以发现其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审美活动这种最具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并呈现出与美学理论有所偏差的多种特点,如何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关键字】:当代大学生、审美样态、审美娱乐化、审美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样态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精英,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精力充沛,对美好的事物有着出自本能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从主流来看他们是积极向上的新一代,有着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和能力,高校也是美学教育与研究的中心,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里每天都在供应形式多样的审美大餐.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当代大学生的各种审美活动中存在着审美兴趣不强,美学知识缺乏,审美能力偏低,审美修养欠缺的现象和问题。 1、不确定性 大学生求知欲强,没有成见,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再加上各种现代传播媒介多元化的导向,使得青年学生的审美样态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但更为主要的是进入大学前长期的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文化压抑感"[2],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压力[3],使得部分学生忽视了培育自己作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本质性存在方式,即大学生作为人已经被"异化"了.当被问及有什么兴趣爱好的时候,许多大学生无言以对,或者大而杂,流于空泛. 2、直接功利性 从一些大学生们普遍喜闻乐见的的审美样态中可以发现这一点.这是与审美活动的应然属性偏离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与目前整个社会浮躁、功利的风气密不可分的.[4]流行音乐、美国大片、网络游戏等伴随着麦当劳快餐和快节奏的现代体育运动一起主导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同时,"国粹"、高雅艺术、中外名著与古典

审美与人生论文

西南大学2016—2017学年度2学期通选课《审美与人生》 课程考核论文 题目:美与人生做伴 姓名:杨子衿 学号:222014310011062 年级:2014级 专业:英语(师范) 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6年12月3日

美与人生作伴 【摘要】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从小到大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和美作伴。可生活中的美究竟是怎样的表现形式?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美好?他们对我们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本篇文章将会详细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美、人生、观察、精神素质 从小到大,我相信无数人见过无数种不同形式的美。你还记得这份美是怎样的吗?你还记得你是怎样观察到它的吗?你还记得它曾对你起到过任何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吗?毫无疑问,在我们的人生中,美无处不在,时刻与我们作伴。今天,就让我们来系统地讨论一下生活中美的形式和它对人生的作用。 什么是美? 翻开字典,对“美”字的释义跃然纸上,光是基本释义就多达十二三条,更是涉及到了名、形、动等多个词性。取几个最通俗常用的来说:指味、色、声、态的好;外表美:外貌长得好看;素质优良(指才德或品质的好);美学的基本范畴和中心问题。这样的四个释义应该是最常见常用的美了。虽然这个字释义繁多,可是几乎每一条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使人身心愉悦。大家不妨通过我以下的论述,思考一下是否如此。 说这第一个意思:指味、色、声、态的好,非常的直观明了,我认为即主要是物体给人观感上的舒适愉悦,之所以强调物体,是因

为后文会专门提到“外表美”,因此在此专门将物体与人的美区别开来。以艺术作品中的美术作品举例子,在我看来,诸如此类的美术作品的美,需从构图、色彩、光影等多个角度进行赏析。其中关于这些要素赏析的学术作品其实多如牛毛,作者旨在通过他们的文章向读者传达类似于怎样的配色、深浅过渡是最美的观点。我们当然可以参考借鉴学习,可不代表我们需当完全接受并认同作者的观点。基于油画/水粉画的基本知识和美学理念,我们完全可以有自己对这两幅画的见解。说起“态”,我们不免会想到古今中外众多优秀的雕塑作品,尤其是人像,每一个的姿态都各有不同却又能为观赏者带来美的感受。而其实除了艺术方面,美还非常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对事物的评价中,像味与色就是检验一道中国菜是否是好菜的其中两个重要标准,“色,香,味俱全”相信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一句话。 第二点,说到“外表美”应该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部分。中国崇尚“古典美”是五官柔和标致,曲线柔美,气质内敛,姿态端庄;而西方人崇尚的美却是五官深邃立体,曲线妖娆,气质奔放,热情大方。两者中我可以说是没有特别的偏好,只是觉得若一个人的五官身材端正匀称,穿着打扮舒适得体便是美了。美不仅仅是女性独有的,男性也可拥有美。女生若是能着一点精致的妆容,男生能管理好自己的发型眉毛与胡须,再加上些许有技巧的穿衣搭配,那便更是美上加美了。 第三点是所谓的品德美,很多人在夸人美时,其实往往不是在夸他品行好,这意味着其实品德好也是美这一点含义已经在人们的印象中慢慢淡化了。屈原在《离骚》中称有德行有才华之人为“美人”,

审美教育的美术教育论文

审美教育的美术教育论文 一、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基础 美术教育就是以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为目的,传播美术文化。并以美术为媒介,通过教学,是对学生审美水平、道德情操、想象力 与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它包含了国画、素描、油画,还有工艺品、雕塑、建筑知识的技能培养,以及所有能够和视觉相关的艺术作品。也 包括看不见的风俗习俗。提升审美意识是通过审美教育这种方式来实 行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方式,传授审美知识,把当代审美观点, 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实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提升学生对 美的思考,使他们成为有审美观点的人,传授审美知识,更要美化学 生的心灵、语言、行为做为根本目的。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而作为教 育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的教学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审美 教育与美术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尤为不同的,一个是自带着欣赏的,一 个是灌输式,强制性的[3]。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毫利益性。美术能够直接反映人的生活,以及人在生活中的思想、感情、生活等等。要想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教育,它 就是在艺术创作以及欣赏的首要前提。也就是说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 的前提。 二、审美教育的现状理解思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文化也在持续翻新,而审美教育在这 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重要,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强。对审美 教育也日益注重,跟风现象严重,这也使得很多人走向了误区: (一)审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随从这种状况在我国教育的体系中是一种 长期存有的。孔子提出“师教”,从表面看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 而实际就是为儒家思想“忠君爱国”而服务,美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德育有一定标准,教育方式就是传统的灌溉式,主要就是对错的 判断,是规范学生行为准则,也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审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它更主观,注重培养学生

美学论文

论自然美的显现 [摘要]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自身的美,也是美好的人造环境所呈现的美。这种美是“美是自美,因人更彰”;这种美是一种聚集、显现和不断生成。自然美既历时地展现为田园、山水、整个自然界,也共时地展示为环境、景观和生态。人类要持守护、维护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自然;自然美;显现 一、自然美的研究历史 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一起构成了美的领域美的种类。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是自然界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神韵;自然美也包括人造环境所呈现的美,因为美好的人工环境是和谐的,符合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本性。显然,自然美是我们最能直观、大范围感受到的天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美,并且“就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史来看,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美,直接或间接地以自然美为摹本”。 然而,自然美在历史上受到的重视并不够,关于人与自然的审美交流一直为理论家们所普遍冷落。在西方,如同阿多诺所说,“从谢林开始,美学几乎只关心艺术作品,中断了对‘自然美’的系统研究”。当黑格尔将美学的学科性质明确为“艺术哲学”后,自然美就被打入了另册。黑格尔“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理论直接导致的局面是,“总而言之,美学理论并不是关于美的理论,而是关于艺术的理论”。朱光潜说:“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李泽厚也认为,“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停下来听一听我们脚下这块疏松的土地所发出的意愿,我们就会理解自然与美是何等紧密地融为一体。自然的伟大和美在我们的身边周而复始地呈现,并在我们的自身体现出来。神圣的、令人赞美的、瑰丽缤纷的和旖旎多姿的景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无所不在”。那么,古今中外重视或肯定自然美的观点或论述又有哪一些呢? 中国古代道家倾心于自然的理想化,冯友兰认为:“农民时时跟自然打交道,所以他们赞美自然,热爱自然。这种赞美和热爱都被道家的人发挥到极致……道家的人主张,圣人的精神修养,最高的成就在于将他自己跟整个自然即宇宙同一起来……”在古希腊,虽然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接触的自然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却能够看到这世界的现象不是幻影,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在当代,李泽厚认为自然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柏林特认为,人类只是环境的一部分,人类应和外部环境融为一体,环境美学就是要在这一整体中去考虑问题,我们要与周围环境相互容纳、接受并和谐共处。卡尔松持“自然全美”说。陈望衡认为“自然至美”。彭锋认为,“美是不可定义的,只有我们透过概念理解的硬壳,才能发现事物的美。这种美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至于我们不可能给它一个有确定内涵的概念。自然就呈现出这种无言大美,这是一种众美,一种多元之美,一种天籁之美”。这即《庄子·知北游》所谓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之美”,这种美即美在道的自然美。 二、自然美的历时显现 自然有两个概念:一是指由矿物、动植物构成的物理世界,即自然界,因此自然美具有其客观性;二是指自然而然的本性,因此自然美又具有其自然性,即具有美的属性的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生长、发展、运动规律。从历史上看,人类对于自然有一个从畏惧到遵从,从遵从到征服,再到现在友爱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与自然友爱或至少认识到应该友爱的时代,我们才真正认识了自然美的意义,才真正能够与自然为友,自然也才真正向人彰显它的美。正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中,自然美显现了。 自然美首先显现为田园。人在遵从自然时,既保留了对于天地的敬畏,也发展了对于自

大学美育论文

大 学 美 育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姓名:朱永博 学号:3110019030330

中国美学代表以及简介 1王国维 2朱光潜 3宗白华 4李泽厚 ●什么是美、中外对美的理解●大学美育的感悟

美学大家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 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 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 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 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 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 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宗白华是现代的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宗白华是我国现 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 美学大师”。著有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等。宗白华先生 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主观的生命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他将意境称为中国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可以说,宗白华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他作为一个审美悟道者本身已成为一种道显而美的象征。 李泽厚,湖南长沙宁乡县道林人,生于1930年6月 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3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