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扬河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通扬河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通扬河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通扬河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海安县城黄海东路老通扬河大桥

南通市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海安县老通扬运河大桥项目经理部

二00四年十一月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起点南接南屏东路,终点与迎宾路交叉。

西桥头引道路幅宽度41.5m,机动车道21m+绿化隔离带2*2.5m+非机动车道2*7m+土路肩2*0.75m。在桩号K0+100处开始渐变,到K0+147.882与桥梁同宽,渐变段长47.882米。东桥头引道路幅宽28.5米,机动车道21m+绿化隔离带2*3m+土路肩2*0.75m,比桥面宽3m。该段道路均为填方路堤,路堤边坡1:1.5。路堤K0+080-K0+148及K0+366-K0+440为挡土墙路段,挡土墙形式为悬臂式挡墙和重力式两种。

新建老通扬河大桥全长218.236m,跨越老通扬运河和202省道立发桥。通扬河为5级航道,通航净高4.5m,立发桥现桥面标高6.5m,需将老桥拆除重建,以满足新桥通航净高和立发桥净空。

该桥上部结构为7*30m跨径部分预应力组合箱梁,梁高1.6m。顶板厚度为18cm,端部腹板和底板的厚度为25cm,中部腹板和底板的厚度为18cm;每跨由两片边梁,六片中梁组成。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单排四柱式墩,墩下接直径为1.8m的钻孔灌注桩;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台帽下接直径1.5m的钻孔灌注桩。

主要工程数量:

土方填筑31500m3

C25混凝土挡土墙735m3

水泥石灰稳定土2460m3

二灰碎石3760m3

沥青混凝土1500m3

钢筋845T

ф1.8m钻孔灌注桩1132m

ф1.5m钻孔灌注桩372m

下部结构C30混凝土837m3

预制箱梁C50混凝土2136m3

上部C30混凝土620

钢绞线76T

二、技术标准

1、设计标准:城市主干路III级标准,40km/h;

2、设计荷载:城-B级;人群荷载:3.5KN/m2

3、桥面净宽:2m(人行道)+21.5m(行车道)+2m(人行道),总宽25.5m;

4、桥面横坡:行车道双向2%,人行道向内侧1%;

5、桥面纵坡: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R=1300m,纵坡3%;

6、通航标准:6级航道,通航净宽20m,净高4.5m;最高通航水位

3.2m。

三、沿线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场地属于长江三角洲河口相边缘沉积单元,拟建场地位于城东镇三环路延伸段通扬河地段,场地跨越老通扬运河及202省道。

(二)地震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VII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分组属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45g。

(三)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为自由潜水,水位高低直接受大气降水和河道水位影响,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2.20m,历史最高洪水位

4.76m,最低水位1.00m。地下水和地基土未受污染,对混凝土结构和其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四、编制范围

新建老通扬河桥起点桩号:K0+ -50 、终点桩号K0+595.384,全长644.384米。其中老通扬河大桥218.236米、桥头接线426.148米。

202省道立发桥及引道降低处理。

第二节施工总体部署

一、工程施工指导思想

1、以“生态工程、环保工程、样板工程”为宗旨,本着‘精干管理层,强化作业层”的施工组织原则,优化资源配备,狠抓重点、难点工程,确保兑现投标承诺,令业主满意、放心。

2、以河西路基处理填筑为先导,以老通扬河桥下部结构为重点,确保年前完成河西路基填土及箱梁预制场地建设、力争完成老通扬河桥桩基施工。

3、工期目标:计划路基施工5个月,底基层及路面面层施工3个月,桥梁施工11个月,总工期11个月。自2004年11月15日开工,至2005年10月15日完工。

4、质量目标:确保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分部、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95%以上,结构外观质量良好,达到优良工程标准。

5、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质量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消灭大机械破损事故。

二、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为了优质、高效、圆满地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成立“海安县城黄海东路老通扬河桥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单位对该工程组织施工,负责实施合同内承包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经理部下设五部一室及2个施工队,具体详见下页图《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1、工程部

主要负责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组织图纸会审及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工程项目的测量、试验,工程计量,组织召开工程例会等工作。

2、质安部

主要负责制定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规定及细则,并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及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检测,最终达到该项目质量及安全目标。

3、机料部

主要负责机械的调配、维修和管理,同时做好现场各种材料的采购、供应和物资管理。

+

海安县城黄海东路老通扬河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道路施工队机料部财务部综合部

质安部

工程部

总工程师室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4、财务部

主要负责工程成本控制、资金的调配及合同管理工作。

5、综合部

主要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组织开展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劳动竞赛活动及治安管理、文明施工等工作。解决施工用水、用电、临时用地的租用等问题,为工程顺利实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劳动力组织及任务划分

根据本工程规模、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施工管理经验,本着分工负责、集中管理的原则,计划组织一个道路施工队承担路基路面及防护工程的施工任务;一个桥梁施工队负责老通扬河桥及202省道立发桥的施工。

道路施工队分设挡墙作业队、路基土方作业队、路面结构作业队、防护工程作业队,桥梁施工队分设桩基作业队、钢筋作业队、混凝土作业队、箱梁预制安装作业队、202省道立发桥改建作业队。

四、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考虑到老通扬河桥箱梁预制场地设在河西路基上的实际情况,整个工程以河西路基土方填筑为先导,同步进行桥梁钻孔灌注桩及下部结构施工;在箱梁预制的过程中穿插完成立发桥的拆除重建。具体顺序如下:

路基填筑箱梁预制道路结构层道路沥青混凝土

桥梁桩基施工墩台身箱梁安装桥面系、桥梁附属结构

立发桥拆除重建

五、主要临时工程

1、驻地设施

项目经理部设在老通扬河河西,租用当地民房。

砂石材料堆场及拌和台租用家惠油脂厂场地设置,钢筋制作场地设在河西桥梁南侧规划红线内,生活设施租用临时用地搭设。

施工平面布置示意见图一。

2、通讯及电力设施

主要人员配备手机、小灵通,解决项目经理部与甲方、监理之间的通信联络,保证信息传递及时畅通,提高办事效率。现场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备对讲机,确保指挥渠道畅通。

施工用电通过开发区电网10KV迎宾线安装250KW临时变压器,自备120KW柴油发电机备用。

3、预制场

老通扬河桥后张预应力箱梁在河西桥头接线路基上预制,出坑龙门出坑,预制场设8个底座。

4、临时码头

施工期间租用家惠油脂厂码头,工程所用材料(砂、石、石灰、粘土等)由水路运至码头,再由汽车短运至施工现场。

5、水

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或井水,生产用水采用老通扬运河河水。

6、临时水上交通

为方便施工,采用临时机动船舶进行河东、河西的临时摆渡,接送施工人员上下班。

五、资源需要量计划

1、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数量和进度要求,结合我公司的综合施工能力及对本工程的情况分析测算,日平均安排110人,高峰期150人,施工中应保持基本人员的稳定,加强组织协调、顺序作业,避免浪工、窝工现象。

2、材料计划

在施工准备期间,做好水泥、砂石、钢材等大宗材料供货合同的订立和完善。为了减少材料存放场的占地面积,降低临设费用及占用资金,在施工组织上加大管理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好材料供应计划,并在开工前做好材料的月计划、周计划,既保证施工又不积压材料,以便施工有序进行。在材料运输方面,根据材料计划安排,组织相应能力的运输车辆,

保证及时供应。

3、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根据工程量和工期要求,组织足够的机械上场,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详见附表三。

4、主要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

该工程材料试验及质量检测委托海安水利工程建筑检测中心进行,施工现场配置精良、齐全的测量仪器,确保施工放样精确。仪器详见附表四。

第三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一部分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一、施工总体方案

本合同路基填方约3.2万m3,根据工程特点,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全线共设两个路基施工作业队。将软基处理作为难点,路基填筑为施工重点,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优质高效展开作业,确保质量优良。

1、施工队伍进场后,除老通扬河大桥外,首先贯通施工区域内便道,其次突击进行场地清理及地基处理,土方作业队按照填筑要求分区分层填筑,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从取土坑取土运输上路,推土机进行摊铺平整,压路机压实。

2、为确保桥台施工不受影响,在桥台灌注桩结束后立即进行桥台处路基填筑,尽早进入桥台预压期。

3、考虑到箱梁预制受路基土方填筑速度的制约,为确保预制箱梁具有足够的养生期并达到满足安全吊装所规定的强度强度,必须在2004年12月底前完成河西桥头土方填筑、整个路基土方2005年4月底完成。

因此,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接线土方施工任务是确保整个工程如期竣工的关键。

二、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编制实施性土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组织测量

人员进行导线和水准点复测,试验人员对取土坑、清表后原地面及石灰进行取样试验,及时将复测和试验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开工。技术人员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开工报告,确保工程全面开工。

(二)现场准备

1、场地清理

人工配合机械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建筑垃圾等,并弃运至指地点定,取土坑范围内的表土用推土机推至取土坑四周。

2、施工临时排水系统

本路段均为填方路堤,结合本合同原有排水系统,沿路基两侧护坡道外缘开挖纵向排水沟,外接老通扬河。路基低洼积水处,人工开挖横向引水沟,将水引入排水沟,确保路基范围内无积水,为雨后快速复工创造条件。

三、施工方法

(一)原地面处理

1、地表处理:

路基填土前先清除地表15cm表土,然后翻挖30cm深,视地表土含水量大小,掺3-5%消石灰或石灰加水泥固化,然后拌和、平整、碾压。碾压应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2、沉降观测

按设计要求观测点布设在路堤中心及两侧路肩,在桥头沿台背方向增设两处观测点,路基第一层填筑后立即埋设沉降标。每次观测时,保持人员、仪器后视点一致。施工期间每填一层观测一次,预压期间按规定频率进行,直至铺筑路面前。每次观测完接长后用护套盖住测降标,回填、压实、开控坑洞,并使之不外露。由工程科负责建立和完善沉降观测记录并归档。

(二)路基填筑

本标段路堤填筑约3.2万m3,根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共设一个路基土方作业队施工,施工时先施工河西桥头箱梁预制场地路段后河东接线。

路基施工顺序为:清理与掘除→原地表软基处理→填前压实→预压路段填筑→一般路段填筑→路基整形。

1、路基填筑工艺

路基填筑按照“五区段”、“八流程”方法施工。“五区段”指路基工作面分为上料区、翻晒(洒水)区、摊铺区、碾压区、检测(成型)区。“八流程”是填料选择、基底处理、摊铺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整个路堤施工做到区段清晰,流程合理,保证填筑质量符合要求。

(1)填料选取

本标段填方均为借土填筑,填筑前先对取土场进行清表,取样做土工试验,确定最大于密度及最佳含水量。施工时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输。如需掺灰,在取土坑处闷灰,按照开挖深度及掺灰比例,确定石灰松铺厚度。

(2)摊铺

根据路基分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的要求及设计宽度,每侧加宽0.3M放出填筑边线,在填筑范围内布格上土,上土时中部稍厚,边部宜薄,以便逐渐形成路拱。采用推土机摊铺、整平。如含水量不能满足要求,采取翻晒或洒水处理。

(3)碾压

碾压时先静压一遍,然后三轮或振压5-6遍,直至达到设计密实度要求。轮迹重复三分之一。碾路机时速3~5公里。

(4)检测签认

当碾压完毕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并签认。

(5)路基成形、边坡修整

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后,恢复路基中桩及边桩,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挂线整平,人工配合挖掘机刷修边坡,准备交验。

路基施工工艺见《表5-1路基施工工艺流程》。

2、结构物台背填筑

桥台台背填筑采用分层对称填筑,每层填厚控制在15cm以内,压实

度大于96%,两边对称填筑高差不大于50cm。上料时距台背2.0M范围内采用人工摊铺,小型振动夯夯实。

3、路基施工质量关键环节和工序的控制

(1)用于路基施工的石灰必须符合Ⅲ级石灰CaO、MgO含量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2)灰土拌和必须均匀,达不到要求的必须重新拌和,直至满足要求。

(3)严格控制压实厚度,每层不超过20cm。

(4)含水量的调整:采用翻晒、掺灰或洒水处理,将含水量调整到最佳含水量±1%左右方可进行碾压。

(5)注意控制边部压实,避免刷坡后压实宽度不够。

(三)路基排水和防护工程

本标段内路基防护共为三种类型:植草皮满铺、预制六角块植草皮、挡墙防护。

1、路基直接放坡路段采用植草皮满铺,护坡坡度1:1.5。

2、挡土墙路段墙顶路堤高度2.5m,采用预制六角块、在块内植草皮护坡。预制六角块直接从专业预制厂购置,砌筑前将护坡面整坡、放线并夯实,砌体要求内部密实、砂浆饱满、基底牢固。坡面防护要待路基填筑压实后削坡到标准断面,边坡夯实后放样铺设,并按规定勾缝、灌浆。

3、该路段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和悬臂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墙范围K0+80-K0+110、K0+420-K0+440,悬臂式挡土墙范围K0+110-K0+148、K0+366-K0+420,挡墙基底换填不小于1m深度的碎石,重力式挡墙基底承载力需达到90Kpa,悬臂式挡土墙基底承载力需达到220Kpa,施工前在现场做承载力试验。

(1)、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开挖基坑→换填碎石→基础浇筑→墙身浇筑→养生

(2)、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用J2经纬仪定出基坑边线,完成基础砼浇筑后,在基础上用J2经纬仪定出墙身边线,用墨线弹出便于支模。在基础浇筑和墙身浇筑前均采用S3水准仪控制高程。

(3)、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因基底承载力需达到设计规定值,开挖

基坑后须换填至少1m深的碎石。

(4)、砼浇筑:

砼现场拌制,翻斗车运输,吊车提升入模,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捣密实。

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加工场地铺设5cm砼地坪,按设计图放大样制作。

为保证砼外观质量要求:模板接缝处夹加厚双面胶或地板革;选用优质脱模剂;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安排有丰富捣固经验的人员专门从事捣固工作;搅拌机械要有水表等。

墙身模板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是影响挡土墙外观的重要因素。在立模时必须严格控制垂直度,砼浇筑前组织统一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后方可进行浇筑,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护模。浇筑砼时应注意下料速度,避免进料过快。

5、养生:完成砼浇筑后,即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d。

6、施工注意事项:

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基础施工完后及时回天;

悬臂式挡墙墙体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方可进行墙后路基填筑。

第二部分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面底基层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200mm厚12273M2。

二、施工方案

完成路堤填筑待路基沉降稳定且预制箱梁吊装完成后,即可铺设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

①材料要求:

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的Ⅲ级以上标准,充分消解,无大于1cm的颗料,成粉状。

水泥应采用32.5级普通水泥,使用前先进行水泥安定性试验,符合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