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煤系统单元安全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148.00 KB
- 文档页数:17
辅助运输安全检查表求装封车要求禁止使用不完好车辆装车运输。
4、装运电气设备时,应考虑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撞击,必要时加保护设施。
5、装车时,要找好设备重量、宽度、高度的中心线及重心,严禁偏载。
6、物料必须封车牢靠,保护有效,装运的物料必须与所用车型相符,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
7、设备、长材料车必须进行封车,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窜动、滑落。
8、封车器封车时,为保证封车的效果,在设备的棱角处应加装木块等软质垫层对设备和手动葫芦进行保护。
9、对于“四超”(超长、超宽、超高、超重)车辆运输必须采用单车牵引,必须制定专门的装、封、运安全技术措施。
绞车1、整机状况:绞车无明显变形,无严重裂纹。
2、基础固定:绞车基座无裂纹,基座螺栓紧固,护板完整齐全,无变形。
3、滚筒装置:滚筒无裂纹、破损或变形;滚筒上边缘封闭,有排绳(导绳)器、防闸带偏斜的固定装置;4、减速器:运转平稳,无异响;不漏油。
5、安全防护装置:转动部位设置防护罩;绞车房设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6、电气设备:设备完好,不失爆;保护整定合格,接地装置齐全。
7、绞车闸把及杠杆系统,动作灵活可靠。
拉杆螺栓、叉头、闸把、销、轴无损伤变形,拉杆螺栓应有背帽紧固,闸带无断裂,闸轮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明显沟痕,无油泥;8、记录齐全:运行日志及巡回检查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钢丝绳检查记录、保护装置检查试验记录;9、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操作规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绞车司机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动装置1、机械、电力制动装置齐全可靠。
2、制动手轮转动灵活,螺杆、螺母配合不松旷。
3、各连接销轴不松旷、不缺油。
4、抱闸式制动装置,闸带无断裂,铜铆钉牢固,弹簧不失效。
5、撒砂装置灵活可靠,砂管畅通,管口对准轨面中心,砂子干燥充足。
6、制动距离应符合矿相关规定。
警戒设置1、在斜井提放车辆时,必须在通往斜井的各个道口设警戒;2、在平巷提放车辆时,警戒人员必须站在前后两部绞车安全地点设警戒,只有在警戒人员全部到岗后,方可提放车辆。
电力输煤系统单元
1.1 编制说明
输煤系统主要包括铁路(水路)卸煤、贮(储)煤场、受煤站、(地下)卸煤沟、卸煤槽、翻车机室、干煤棚、原煤仓、转运站、运煤栈桥等设施。
主要设备有翻车机、堆取料机、碎煤机、给煤机、带式输送机等。
1.2 编制依据
1.《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2.《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1993)
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1部分:运煤系统》(DL/T5187.1-2004)
5.《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DL/T1123-2009)
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7.《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
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
9.《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1.3 安全检查表
本安全检查表检查内容为输煤系统的设施、设备、控制系统及安全装置等。
表1-1 输煤系统单元安全检查表
3.4 煤场防火间距表
表3-2 露天储煤场的防火间距(m)
3.5 灭火器材配置表
表3-3 灭火器材配置数量表。
输煤系统安全检查表被检查设施:被检查单位签字:皮带输送机安全检查表※※皮带输送机头架和尾架的主动滚筒和被动滚筒是较易产生事故的危险点,因此需在上述部位调协防护网。
同时对架设在走道平台上的皮带输送机,应设置防护栏,其高度应不低于1050mm,人行道与皮带输送机的间隔宽度应不小于600mm,同时,对其扬尘点应安装通风除尘装置,粉尘浓度应符合(79)卫工字第383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以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1 设备检查1.1 电动机接线应套上金属保护管应完好。
1.2 电器箱门应完整、关闭严密、压紧螺丝(或门锁)齐全并紧固。
1.3 所有电器零件及接线端不应松动。
1.4 操纵盒(台)及按钮应完好,按钮的色标清晰。
1.5 保护接地(零)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截面。
1.6 齿轮箱应无渗漏现象,油位应在油标尺的规定范围之内。
1.7 齿轮箱与电动机,主动轮的连接应牢固、运行平稳、可靠、连接处应装有防护罩。
1.8 主动轮、从动轮、托轮、挡轮等均应齐全,无裂纹,转动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
1.9 输送带应无裂纹和老化现象、并有足够的强度。
1.10 张紧装置应完好,且便于调节。
1.11 头架、中间架、尾架结构完好无裂纹等缺陷。
1.12 横穿皮带输送机的人行便道,应设过道“桥”。
2 行为检查2.1 严禁在皮带输送机上坐卧、睡觉或行走。
2.2 皮带输送机运转中禁止加油、进行修理及清扫工作。
2.3 校正皮带位置和松紧时,必须停车。
2.4 皮带输送机不得超负荷运行。
3 作业环境3.1 皮带输送机沿墙或立柱设置时,离墙或立柱的距离应不小于600mm。
3.2 扬尘点应设通风除尘装置。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检查表
11。
备煤单元安全检查表备煤单元分为:1.2.1.受煤;1.2.2.贮煤;1.2.3.配煤破碎及粉碎;1.2.4.运煤四个子单元,该单元依据《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焦化安全规程》GB 12710-2008等规范制定安全检查表如下:表3-2 备煤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检查记录检查结果1.2.1受煤1.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m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第4.1.1条2.根据钢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的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其进行合适的除锈和防腐涂装。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第4.6.2条3.在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m并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10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第5.2.2条4.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第5.2.3条5.通行平台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750mm,单人偶而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应不小于4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第6.1.2条6.梯间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760mm,两者取较大值,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850mm,两者取较大值。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第6.1.3条7.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电力输煤系统单元
1.1 编制说明
输煤系统主要包括铁路(水路)卸煤、贮(储)煤场、受煤站、(地下)卸煤沟、卸煤槽、翻车机室、干煤棚、原煤仓、转运站、运煤栈桥等设施。
主要设备有翻车机、堆取料机、碎煤机、给煤机、带式输送机等。
1.2 编制依据
1.《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2.《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
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1993)
4.《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1部分:运煤系统》(DL/T5187.1-2004)
5.《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DL/T1123-2009)
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7.《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
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
9.《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1.3 安全检查表
本安全检查表检查内容为输煤系统的设施、设备、控制系统及安全装置等。
表1-1 输煤系统单元安全检查表
3.4 煤场防火间距表
表3-2 露天储煤场的防火间距(m)
3.5 灭火器材配置表
表3-3 灭火器材配置数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