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定律二
- 格式:ppt
- 大小:960.50 KB
- 文档页数:25
孟德尔遗传定律2归纳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指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和总结,首次提出的遗传学原理。
该定律分为三条,第二条定律是“隐性遗传定律”,也被称为“单因素杂交定律”。
本文将对隐性遗传定律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解。
一、隐性遗传定律的概念隐性遗传定律是指两个纯合子基因型的个体杂交后,其杂种后代第一代(F1代)均表现为与一亲本相同的显性性状,而隐藏了隐性性状。
仅在杂种后代第二代(F2代)中重新显现。
这表明显性基因可以压制隐性基因的表达。
二、隐性遗传定律的实验结果孟德尔通过对豌豆花色的实验观察,得出了隐性遗传定律的实验结果。
他选取了纯合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进行杂交,F1代的豌豆全部呈现红花色。
然而,当F1代进行自交产生F2代后,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
这说明在F1代中,红花的性状显性地压制了白花的性状表达,但在F2代中,白花的性状重新显现。
三、隐性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解释通过后续的研究,我们现在知道,隐性遗传定律的解释是基于基因的概念。
孟德尔所研究的红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两个不同的基因决定的,分别记作R和r,其中R代表红色基因,r代表白色基因。
其中,红花的基因型可以是RR或Rr,而白花的基因型则是rr。
而红色基因R是显性基因,白色基因r是隐性基因。
四、隐性遗传定律的分离律现象隐性遗传定律除了包括基因配对的显性与隐性表现外,还涉及到后代基因的分离过程。
在F1代中,红花显性基因R压制了白花隐性基因r的表达,所以F1代红花的基因型可以是RR或Rr。
而当F1代进行自交后,由于两个红花基因RR和Rr的组合皆能表现为红花性状,所以F2代中红花的比例为3/4,而白花的比例为1/4。
五、隐性遗传定律的重要性孟德尔的隐性遗传定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本原理。
该定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揭示了基因的性状遗传规律,还为后来基因型、表型和遗传频率等概念打下了基础。
它对遗传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植物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对人类遗传学、动物遗传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孟德尔遗传学原理随着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于遗传学原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而最早发现遗传学规律的人便是孟德尔,他的遗传学原理被视为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的遗传学原理,又称孟德尔定律,总结了他在豌豆植物的杂种实验中发现的三个遗传定律。
这三个定律为基因组成和遗传方式提供了基本框架。
以下是对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的介绍。
一、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是孟德尔第一个发现的遗传规律。
他发现,如果将纯合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双亲杂交,得到的杂合子(基因型不同)子代会表现出两个亲代的性状。
而这两个亲代的遗传信息,对于每个后代而言,只有一个能够表现出来。
孟德尔将这个过程称为“基因分离”。
基因分离定律说明,每个父代个体的两个基因会以等概率分配给它们的子代,这两条基因线路独立地存在。
二、掩盖定律掩盖定律是孟德尔发现的第二个遗传规律。
他发现,一个等位基因(同一位置上不同的基因)可以掩盖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即掩盖基因为“显性”,被掩盖基因为“隐性”。
掩盖定律说明,如果一个个体中同时拥有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不同基因,其中一个显性(表现),而另一个隐性(不表现),那么只有显性基因会罢先显露在外。
三、基因独立定律基因独立定律指出,每个基因的性状(表现形式)对于其他基因的表现没有影响。
孟德尔通过实验发现,每个基因都相互独立并且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例如,豌豆植物的花色(黄色或绿色) 和豆荚的形状(充盈或收缩),这两个性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或者依赖关系。
结论综上所述,孟德尔遗传学原理成功地解释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并引领遗传学的发展方向,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遗传基本规律,人们可以更好地预测下一代的性状表现,进而更好地进行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研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和利益。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本章重点:掌握遗传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例如,显性、隐性、基因型、表型、基因、基因座、野生型基因、突变型基因、等位基因、纯合体、杂合体、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等学习应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独立分配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了解遗传学常用的统计处理方法学时:7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植物杂交试验”论文1865年2月8日在Brunn自然科学学会上宣读,并于1866年刊登在Brunn植物学会会刊上。
Put for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heritance ,publishing his findings in 1866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work did not become widely appreciated until 1900.第一节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一、孟德尔遗传分析的方法(一)严格选材(二)精心设计(单因子分析法)(三)定量分析法(对杂交后代分类、计数和归纳)(四)首创了测交方法(用以证明因子分离假设的正确性)二、孟德尔实验分析(一)关键名词1.基因(gene):孟德尔遗传分析中指的遗传因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片段,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2.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
3.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是由突变所造成的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
4.显性基因(dominant):在杂合状态中,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大写字母表示。
5.隐性基因(recessive):在杂合状态中,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小写字母表示。
6.基因型(genotype):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成。
7.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体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行为特性等)。
孟德尔遗传定律二1.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
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答案】C【解析】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可能黑色为显性或隐性,A错。
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显隐性,B错。
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C正确。
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D错。
2.某大学生物系学生通过杂交试验研究某种短腿青蛙腿形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到下表结果。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长腿为隐形性状,短腿为显性性状B.组合1、2的亲本至少有一方为纯合子C.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D.短腿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答案】D【解析】根据组合4中短腿♀×短腿♂,子代中长腿∶短腿≈1∶3可推知,亲本为杂合子,短腿为显性性状,长腿为隐性性状,而且青蛙腿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正确、D错误;组合1、2都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约为1∶1,相当于测交,所以其亲本都是一方为纯合子,另一方为杂合子,B正确;由于题目中没有对子代雌雄个体进行分别统计,所以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C正确。
3.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答案】D【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第四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二)一、名词解释1.测交2.基因型3.一因多效4.多因一效5.概率二、选择题1.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A. 25%B. 1/8C. 1/16D. 9/642. 三对基因的杂种Aa、Bb、Cc自交,如果所有座位在常染色体上并不连锁,问纯种后代的比例是多少?()A. 1/8B. 25%C. 9/64D. 63/643. 金鱼草的红色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与之独立的决定窄叶形基因(N)和宽叶形基因(n)为完全显性,则基因型为RrNn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A. 1/8粉红色花,窄叶B. 1/8粉红花,宽叶C. 3/16白花,宽叶D. 3/16红花,宽叶4.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隐性个体和一个双杂合的个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杂交,其子代中具有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有()A.25%B.50%C.75%D.05.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再将此F1个体与无芒的杂合抗病株杂交,子代四种表现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A.9∶3∶3∶1 B.3∶1∶3∶1 C.1∶1∶1∶1 D.1∶3∶1∶3.6.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A.1/8 B.1/16 C.1/32 D.1/647.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配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3种,3∶1 B.3种,1∶2∶1C.9种,9∶3∶3∶1 D.9种,1∶4∶6∶4∶18.基因型为Dd的植物体,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应该是()A.1∶1 B.3∶1 C.无一定比例,但雄多于雌D.无一定比例,但雌多于雄9.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1/16 D.1/3210.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