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照镜子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7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2 照镜子练习卷(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B.C.2 . 科学家就是利用()原理计算出地球与月球的准确距离的。
A.光直射B.光反射C.光斜射3 . 如图,星形物体的影子被投影在屏幕上,要使物体的影子变大,可将星形物体()。
A.靠近屏B.靠近光源C.原地不动4 . 下列关于光源、遮挡物、屏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光源位于遮挡物和屏之间B.遮挡物位于光源和屏之间C.屏位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5 . 台灯的灯罩里面是白色的,是为了()。
A.美观B.有利于光的直射C.有利于光的反射二、填空题6 . 可以用两面(_____)制作一架潜望镜。
7 . 在玩“借助镜子读文字”的游戏时,我发现镜子中的文字是_________的。
8 .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____)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9 . “摆”从出发点摆过去再摆回来,我们算它摆动 ____ 次。
10 . 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_____________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潜水艇上装有潜塑镜,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______________。
11 . 物体摆放方式中,和太阳光垂直的摆放方式与和地面水平、和地面垂直的摆放方式相比,温度升得(_____)一些。
12 . 由于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聚光的作用,所以千万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以防_____。
三、判断题13 . 可以用燃着的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______)14 . 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主要是因为浅色衣服吸热能力较差。
(______)15 . 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光的反射解决难题。
(___________)16 .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除了第一件事睁眼之外,我们很多女生和一些爱干净的男生就会去卫生间照镜子,那我们照镜子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呢?
二、学习新课
1、提问:照镜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什么呢?镜子里的人跟我们几乎好像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呢。
老师有时候也会发现,比如说我照镜子的时候,比如说我用左手扶眼镜的时候,镜子的那个人好像用右手扶眼镜的。
所以镜子的人和我们是左右相反的。
所以照镜子现象时左右相反,大小一样。
2、镜子除了可以给我们装扮仪表,就没有其他作用了吗?之前上课的时候,坐在第四组的同学有的比较调皮,会用镜子把光投到黑板上。
虽然不守纪律,但是他也发现了另外一个镜子的作用。
就是,镜子可以反射光。
反射就是光照射到物体上,会返到其他地方。
而且我们
也发现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明显。
4、镜子的种类
① 平面镜
② 凸面镜 (汽车后视镜,以及公路转角的路边的广角镜) 散光作用 放小作用 ③ 凹面镜 (西部阳光资源充足的地方用做烧水烧饭) 聚光作用 放大作用
3、反射会发生在几乎所有物体的表面上,而我们的潜艇用的潜望镜和万花筒都是根据镜子的发射原理制作出来的。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三、共同活动,进一步探究镜子的成像规律射光线。
)(二)活动二:让脸亮起来。
1、课件出示图片,大家一起想办法使图片中的人的左边脸亮起来。
同学也许想的不全面,教师需用课件做一下总结:除了用光源照射、平面镜反光外,蜡光纸、浅色衣服或光亮的物体都可以反光使面部阴影亮起来。
(三)形成光的反射概念。
1、同学们,你知道闪亮的玻璃幕墙、皎洁的月亮......是怎么发光的吗?教师课件做总结。
2、师提问: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它是光源吗?为什么?3、学生利用上节课的知识可以回答出“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
4、师:同学们,还有谁能举一些反射现象的例子?小结:我们把表面光滑、平整的、能反射光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叫做平面镜。
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
(板书:平面镜)(通过前面个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建立起反射的概念,同时教师又借助月光复习了前面学过的光源的概念。
)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镜子,能在镜子中看到你自己吗?我们把镜子里的自己称之为“像”。
(板书:像)活动一:两个人同时照一面镜子,都看到了什么?结论一:能看见对方,说明光路是可逆的活动二:把自己的左眼闭上照镜子,看镜中的像有什么特点。
接着闭上自己的右眼。
结论二:镜子所成的像左右是相反的。
活动三:(玩一面镜子)探究物体像的特征。
1、要求:用平面镜照物体,像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用一面镜子来照我们手中的小汽车。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给每组发放A4纸。
镜子——————○A○C○B我们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想到用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人的脸上;(3)有的小组同学想到用手中的蜡光纸或者浅色衣服。
学生回答生自由回答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交流并得出结论分析结果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物体与物体像的位置是对称的。
箭头的线分别代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教师需用课件做一下总结:除了用光源照射、平面镜反光外,蜡光纸、浅色衣服或光亮的物体都可以反光使面部阴影亮起来。
《照镜子》教学设计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杨生荣【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单元的第二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内“能量的表现形式”这一范畴。
教材按照“探究现象—发现规律—形成概念—巩固应用”的编排思路,主要通过照镜子这一日常活动,引入学生对平面镜的研究,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现象,并会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动手制作一些光学玩具。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
教材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研究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第二课时主要是以游戏和制作光学玩具为主,本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五年级是小学科学课开设的第三个学年段,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认识水平由表面的认识事物的特征深入到认识事物的性质,动手操作日趋熟练,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科学素养也有进一步提高,敢于怀疑,敢于发问,敢于探索。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已经有了充分的感知,也进行过简单的动手操作。
但是这些感知和操作都停留在无意识状态,仅仅是对表象的观察和了解,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定量的描述,推广和应用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已有的感知,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诱发学生有指向性的思考、描述和应用,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资源利用】红外线发射器、镜子若干、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图片5张、实验记录表。
【教学目标】1.能够在玩镜子的过程中认识到光在直线传播时可以被反射。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通过照镜子,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4.能够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成像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5.能通过实验对光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现象。
集体备课:《照镜子》教案学校:凤凰村完小年级:五年级二班科目:数学教材版本:苏教版主备人:严世彬时间:2016年10月21日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规律。
2.会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重点:发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要问它是谁,只有你知道。
”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伙伴,关于镜子,你知道关于镜子的哪些奥秘吗?二、自主观察,合作交流:活动(一):了解“像”及“平面镜”概念:1、同学们,拿出一把小镜子照一照自己,你在镜子中会看到什么呢?2、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就是你的。
3、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镜子一样能照出自己的像呢?4、说一说你觉得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结论:叫平面镜。
活动(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做光的反射游戏。
教师做实验学生观察结果。
将镜子平放在桌面上,将手电光照在上面,有何发现?2、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3、刚才我们了解了平面镜不仅能反射光,还能成像。
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呢?活动(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游戏一:(玩一面镜子)小组合作玩。
师:请看观察要求:只用一面镜子1、我能在镜子中看见你,你能看见我吗?这说明了2、闭起左眼在照镜子,你发现了3、高举起镜子,你从镜中看到了什么?游戏二:(玩两面镜子)请你将两面镜子立着摆放,在两面镜子的正前方放一支蜡烛,再试着改变两面镜子间的角度,看蜡烛在镜中成像的个数有什么变化?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都了解了平面镜的哪些奥秘。
照镜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平面成像的一些有趣现象;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和想法。
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
2.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分组观察材料—平面镜。
2.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投影片和影片。
3.制作简易潜望镜的卡纸,小块平面镜。
学生准备:平面镜,小刀,剪刀,胶水。
教学活动于建议: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请你们猜个谜语:脸上亮光光,或坐或站立,人们跑过来,给他照个像。
(出示幻灯:谜语)2.生说出谜底:镜子。
3.师:对了!这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镜子,它的表面看起来是平的,所以我们叫它平面镜。
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物体,就叫做物体的像。
(出示课题)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照射到镜面,镜面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里,人便看到在镜子里有物体的像。
这些知识在中学还要学,这里不做过多讲解。
)二、研究平面镜1.谈话:同学们,我们平时经常照镜子,你们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2.生交流生活中的体验。
3.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镜子,看看我们能有什么新的发现吗?4.分组玩镜子,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教师巡视。
5.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其余的学生可以补充和提问。
学生可能的发现有:(1)镜子能照出物体;(2)镜子里的物体和物体本身左右相反;(3)镜子里的物体和物体本身大小相等;(4)镜子里的物体与物体本身离镜子的距离相等;(5)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完成填一填: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大小,左右。
(出示填空)7.动动脑筋: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8.学生交流。
9.师小结:平面镜的用途主要是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光与色彩2.照镜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2.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3.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4.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能描述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2.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
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还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5.谈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6.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注意:选几组学生上去,一位学生站在阳光下,另一位站在阴影里,让学生想办法怎样使阴影里的同学也有阳光射到桌肚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想出办法,最后全班分组玩这个游戏。
)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问学生想不想制作。
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4.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堂课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生活中你还见过比较特别的镜子吗?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玩凹面镜和凸面镜1.教师讲述:镜面弯曲,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
2.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你们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在记录纸上。
照镜子1教学目标1.通过“射中藏宝盒”的游戏,了解镜子可以反射光。
2.认识平面镜,了解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能举例说出生活中镜子的用途。
2学情分析镜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重用的物品,学生都有过照镜子的经历,但是对于镜子背后隐藏的科学秘密却不甚了解,对镜子的种类知道的不多,因此需要教师的指导。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以闯关游戏为主线,围绕镜子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探究,学生在玩中学,兴趣很高。
从现象中去观察、去发现,使学生认识到镜子能反射光及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并认识了不同种类的镜子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镜子可以反射光。
难点:认识光的反射,描述光的反射路线。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游戏激趣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藏宝盒,你们想知道宝盒里藏着什么秘密吗要想打开藏宝盒,就要和老师一起来闯关,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活动2【活动】第一关:射中藏宝盒1.师:谁能用激光笔射出的光线射中宝盒2.师:为什么激光笔对准藏宝盒就一定能射中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3.生: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师:现在老师要提高难度了, 在藏宝盒和激光笔之间有一块纸板,而光是无法穿过纸板的。
谁能想办法让光线绕过纸板射中宝盒5.生:用镜子。
6.师:你脑筋转得可真快,想到了镜子,那镜子里到底隐藏了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镜子。
(出示课题)请同学们从材料篮中拿出1号袋和藏宝盒开始研究。
(小组合作操作)7.师:大家射中藏宝盒了吗哪个小组上来演示一下,你们是怎样做的8.小组上台:我们组将镜子放到纸板上面,将激光射到镜子上,不断地调整角度就能射中藏宝盒了。
9.师追问:你能用手模拟出光的传播路线吗10.生模拟,ppt出示模拟路线图11.师:激光笔射出的光线一开始是沿直线传播的,到哪里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12.生:镜子。
13.师:对,其实这就是镜子的反射作用。
活动3【活动】第二关:观察光的反射1.师:刚才我们模拟出了光的反射路线,同学们想不想亲眼来看一看光射入镜面后,反射的路线是怎样的呢为了能看清光的反射路线,老师准备了特殊的水,水里放了一面镜子。
《照镜子》小班科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镜子的特性,知道镜子中的影像是左右颠倒的。
2. 让学生学会用镜子进行自我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镜子)进行探索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主题:探索镜子的特性2.2 课程内容2.2.1 认识镜子:让学生观察镜子,了解镜子的外观和功能。
2.2.2 镜子中的影像:让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影像,发现镜子中的影像是左右颠倒的。
2.2.3 镜子游戏:让学生用镜子进行各种游戏,如反射光线、捕捉影像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展示一面镜子,引导学生关注镜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探索镜子:教师引导学生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影像,发现镜子中的影像是左右颠倒的。
3.3 镜子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镜子游戏,如反射光线、捕捉影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镜子的特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4.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镜子、彩纸、画笔等。
5.2 教学场地:教室、户外活动场地等。
5.3 教学设备:镜子、投影仪、音响等。
第六章:教学活动安排6.1 课时安排:共2课时6.2 活动流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2. 探索镜子(10分钟)3. 镜子游戏(10分钟)4. 总结与反思(5分钟)第二课时:1. 复习镜子特性(5分钟)2. 创作镜子画作(10分钟)3. 分享与评价(10分钟)4. 总结与反思(5分钟)第七章:教学方法与策略7.1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镜子,发现镜子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