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25 MB
- 文档页数:44
脑出血PPT课件•脑出血概述•脑出血诊断技术•脑出血治疗原则与方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制定•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CONTENTS01脑出血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多数由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
发病机制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此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时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发病率发病年龄危险因素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多有血压明显升高,由于颅内压升高,常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
分型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出血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脑出血临床表现和预后有所不同。
02脑出血诊断技术CT扫描首选检查方法,可迅速准确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以及占位效应。
MRI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的诊断CT更优,但可更好地显示血管畸形、肿瘤等病变。
DSA/CTA/MRA可显示血管本身病变,明确出血病因。
03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查评估患者一般状况,指导治疗。
01血常规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贫血等。
02凝血功能评估患者凝血状态,查找出血原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典型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等疾病相鉴别。
03脑出血治疗原则与方法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一般治疗原则减少患者活动,降低血压波动,防止继续出血。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注意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