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76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一切生命现象不能离开蛋白质,由于代谢更新,即使成人亦需不断合成蛋白质(约400g/日)。
蛋白质具有高度特异性。
不同生物,它们的蛋白质互不相同。
所以食物蛋白质不能为人体直接利用,需经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方可用来合成人体蛋白质。
mRNA含有来自DNA的遗传信息,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各种蛋白质就是以其相应的mRNA为“模板”,用各种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mRNA不同,所合成的蛋白质也就各异。
所以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贯穿了从DNA分子到蛋白质分子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体现的过程。
mRNA生成后,遗传信息由mRNA传递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即由核苷酸序列转换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这一过程称为翻译(translation)。
翻译的基本原理见图14-1。
由图14-1可见,mRNA穿过核膜进入胞质后,多个核糖体(亦称核蛋白体,图中为四个)附着其上,形成多核糖体。
作为原料的各种氨基酸在其特异的搬运工具(tRNA)携带下,在多核糖体上以肽键互相结合,生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特定多肽链。
合成后从核糖体释下的多肽链,不一定具有生物学活性。
有的需经一定处理,有的需与其他成分(别的多肽链或糖、脂等)结合才能形成活性蛋白质。
第一节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物质,除氨基酸外,还有mRNA(“模板”)、tRNA(“特异的搬运工具”)、核糖体(“装配机”)、有关的酶(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某些蛋白质因子),以及ATP、GTP等供能物质与必要的无机离子等。
一、mRNA与遗传密码天然蛋白质有1010~1011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却只有20种。
这20种氨基1酸排列组合的不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蛋白质。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如何决定?(一)三联体密码与密码的简并研究表明,密码子(codon)共有64个,每个密码子是由三个核苷酸(称为三联体,triplet)组成的。
有的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这种现象称为简并(degenerate),如UUU和UUC都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UCU、UCC、UCA、UCG、AGU和AGC都是丝氨酸的密码子,同一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为同义词(synony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