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和模板工程计算公式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1
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20;纵距(m):1.2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30;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0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Φ48 × 3.5;5.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100.00;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22/6 = 24 cm3;I = 100×1.23/12 = 14.4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建筑面积,单位m2。
建筑面积=外墙外围长×外墙外围宽(轴线之间长度+两边轴线外侧墙厚)2.脚手架工程,单位100m2。
脚手架工程量=建筑面积/1003.大型垂直运输机械,单位m2 。
大型垂直运输机械=建筑面积4.工程水电费,单位m2 。
工程水电费=建筑面积(四环以内、四环以外)(二)基础工程:1.场地平整:首层建筑面积×1.4系数(地下室建筑面积大于首层建筑面积时用地下室建筑面积×1.4系数,单位m22.人工挖基坑:以体积计算,单位m3。
V=【(长×宽×深)+(周长×深×放坡增量)】×基坑个数长=坑长+两边工作面(0.3×2)宽=坑宽+两边工作面(0.3×2)深=基坑底面标高+垫层厚度-设计室外地坪标高基坑(≤1.5m不放坡,>1.5m放坡)3.人工挖沟槽:以体积计算,单位m3 。
V=(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槽宽×外墙槽深)+(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槽宽×内墙槽深)+(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槽深+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槽深)×放坡增量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长度-外墙内侧基础到轴线宽度(两侧×2)-垫层宽度(两侧×2)-工作面宽度(两侧×2)4.基础回填:以体积计算,单位m3 基础回填土体积=挖土总体积-垫层-基础(带型或独立基础)-基础梁-柱-墙(肋算至室外设计地坪)5.房心回填:以体积计算,单位m 3 放心回填=主墙内侧长×主墙内侧宽×回填土厚度(厚度=设计室外地坪到室内地坪高度-地面做法)6.余(亏)土运输:以体积计算,单位m3 余(亏)土运输体积=挖土总体积-基础回填土体积-房心回填土体积-0.9×灰土体积(灰土为房心回填灰土)7.机械挖土没有余(亏)土运输,但要计算打钎拍底工程量打钎拍底:以平方米计算,单位m2 打钎拍底工程量=垫层水平投影面积=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垫层宽度+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垫层宽度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时)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长度-外墙内侧基础到轴线宽度(两侧×2)-垫层宽度(两侧×2)(不减工作面)(三)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垫层:以体积计算,单位m3 混凝土垫层=(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垫层宽度+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垫层宽度)×垫层厚度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轴线间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时)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轴线间长度-外墙内侧基础到轴线宽度(两侧×2)-垫层宽度(两侧×2)(不减工作面)2.独立基础:以体积计算,单位m 3 独立基础体积=四棱台体积+巨型基座体积四棱台体积计算公式:V=1/3×h×(S1+S2+根号S1*S2)巨型基座体积:长×宽×高3.条形基础:以体积计算,单位m3 条形基础体积=外墙中心线长度×外墙基础宽度×内墙基础高度+内墙净长线长度×内墙基础宽度×内墙基础高度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轴线间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时)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轴线间长度-外墙内侧基础到轴线宽度(两侧×2)(不减工作面和垫层)4.基础墙(肋):以体积计算,单位m3 肋体积=(外墙(肋)中心线长度×外墙(肋)厚度+内墙(肋)净长线长度×内墙(肋)厚度)×墙(肋)高外墙中心线长度=图示外墙轴线间长度±两侧移轴后的距离(轴线不在中间时)-柱宽内墙净长线长度=图示内墙轴线间长度-柱宽(不减基础、垫层和工作面)-柱宽高度=基础上表面到设计室内地坪(高度≤1.5m执行基础子目,高度>1.5m执行墙子目)5.框架柱:以体积计算,单位m3 框架柱体积=柱长×柱宽×柱高×根数柱长、柱宽,查柱表或者看图示,柱高从基础上表面算至顶板上皮。
脚手架和模板工程计算公式参数目录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设计计算10-1-2前言10-1-21 充分结识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在工程施工中重要性,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10-1-2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基本构造与重要杆件10-1-4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设计计算10-1-64 理解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构造支架)特性,应注意掌握几种要点10-1-135 算例及比较10-1-1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设计计算益德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设计大师)----本文摘自《浙江建筑》前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工程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暂时设施,它既为工程顺利施工,又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效率、安全等。
二十余年来,国内经济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大量兴建,商品混凝土泵送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体系形成,都促使高层脚手架和空间高、跨度大模板支架应用日渐增多。
随之在工程施工中,编制高层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施工组织设计重要性也越加明显。
特别是近年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发生安全事故,引起了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部门关切和注重,为了贯彻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开展全省建设安全生产年活动”,笔者受省、市工程管理和施工部门邀请,针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设计计算中某些要点和问题,作了某些简介,有一某些工程技术人员但愿有书面资料,为此,笔者整顿成这篇文章,供施工部门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参照。
由于本人对施工技术知之不多,若有不当,请工程界同仁指正。
1 充分结识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在工程施工中重要性,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1.1 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必要使用重要设施,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在构造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安装施工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规定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是施工中必不可少,是随着工程进展需要而搭设。
虽然它是建筑施工中暂时设施,工程完毕就拆除,但它对建筑施工速度、工作效率、工程质量以及工人人身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如果脚手架搭设不及时,势必会迟延工程进度;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施工需要,工人操作就不以便,质量会得不到保证,工效也提不高;脚手架搭设不牢固,不稳定,就容易导致施工中伤亡事故。
脚手架稳定性计算方案一、对脚手架以上的模板、支架、钢筋及砼的重量进行计算砼自重:384.18×24=9220.32KN钢筋重:Ⅰ级+Ⅱ级=2.55+75.79=78.34t=78.34×9.8=767.732KN模板重:①. 一侧钢模长0.33+0.5+0.711+0.803+0.65+0.35=3.344m(可参见“角钢支撑图”)两侧钢模面积 3.344×75×2=501.6m2钢模重70.4×9.8×501.6=346KN (钢模重量取70.4㎏/m2)②. 竹胶板自重标准值取9.8KN/m3竹胶板长度:3.748+4.6+(0.21+0.47+0.8)×2=11.3米(木枋结构图)竹胶板厚度为0.015m,其自重为9.8×11.3×75×0.015=124.6KN③. 竹胶板芯模内为5×7木枋,其重量为木枋重力密度取为5KN/m3芯模木枋结构图如下:0.8)×2=10.44m五根纵向木枋长:5×1.05=5.25m两根斜向木枋长:2×1.4=2.8m芯模内木枋总长:10.44+5.25+2.8=18.49m一榀木架重量:5×18.49×0.05×0.07=0.32KN木架间距为0.4m,75m内共有木架75/0.4+1=188榀由此可知,芯模内木架总重为。
图中为2.1m模板的角钢支撑架。
由图中尺寸可得:角钢总长为:1.24+1.14+1.29+0.86+0.49+0.70+0.64+0.89+0.46=7 .71m角钢为7.5号等肢角钢,重量为7.976㎏/m。
槽钢为8#槽钢,长为1.95m,其单重为8.04kg/m。
一榀角钢支架重量:7.71×7.796+1.95×8.04=75.8kg75.8×9.8=742.8N=0.74KN由箱梁平面布置图可知,在75米长度内共有31道2.1m 模板,则角钢支架有31×4=124榀。
目录一、工程概略二、工程部署三、施工准备四、施工工艺五、模板计算书六、构造脚手架的搭设及计算七、质量要求八、安全举措与文明施工九、模板的拆掉十、模板施工注意事项模板及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略1、工程性质和作用遂宁市河东片区任家渡村、僧家沟村450 亩土地整顿收储项目(僧家沟部署房)工程,位于遂宁市河东新区养生谷,总建筑面积40163.76 平方米,此中; 1#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5F/ 吊 1F;2#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5F/ 吊 1F;3#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5F/ 吊 1F;6#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5F/ 吊 1F;7#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5F/ 吊 1F;8#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5F/ 吊 1F;9#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5F/ 吊 1F;10#楼:框架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2F/ 吊 1F;地下室:框架构造,建筑面积2, 负 1F;4#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6F;5#楼:异形柱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面积2, 层数 6F。
2、工程特色施工条件:本工程与城市交通干道距离较近,施工运料较为方便;基坑周围已经做了边坡的有效支护;施工场所较为狭小,但尚能知足施工要求。
3、工程目标质量目标:优良构造。
二、工程部署1、施工程序本工程依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构造后装饰,安装穿插进行的施工程序。
2、模板系统的选择2.1 基础底板模板在基础底板外侧周边、基础下反梁、承台周边、集水坑及深浅基础相交斜面地点均砌240mm厚的砖胎模,用 M10水泥沙浆砌筑,内侧及顶面抹1:2.5 水泥沙浆,表面压光,阴阳角部位均做成小圆角,砌筑时留出抹灰层、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共60mm厚。
外头挡土墙砖模上粘贴好防水卷材后,回填适合高度土方,回填时注意保护防水层。
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在木工行业中,脚手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和设备,它可以为木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平台,帮助他们完成各种高空作业。
因此,正确计算脚手架的工程量对于木工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脚手架的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脚手架的数量和规格,并计算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在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作业高度,脚手架的作业高度是指脚手架的最高使用高度,通常是从地面到工作平台的高度。
作业高度越高,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就越大。
2. 工程面积,脚手架需要覆盖的工程面积是指脚手架所需搭建的平台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工程面积越大,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就越多。
3. 负荷要求,脚手架需要承载木工和工具的重量,因此需要根据负荷要求确定脚手架的规格和承载能力。
根据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得到木工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公式如下:脚手架数量 = 工程面积 / 单个脚手架的搭建面积。
脚手架规格 = 最大作业高度 + 负荷要求。
脚手架材料成本 = 脚手架数量单个脚手架的材料成本。
脚手架人工成本 = 脚手架数量搭建和拆除脚手架的人工成本。
通过以上公式,木工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计算出所需的脚手架数量和规格,并据此确定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脚手架的成本,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除了以上的基本公式外,木工在进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脚手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
因此,在选择脚手架的规格和材料时,木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脚手架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并保证木工的安全。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有一些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软件和工具可以帮助木工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木工输入的工程参数和要求,自动计算出所需的脚手架数量、规格和成本,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因此,木工在进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也可以考虑使用这些工具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措施项目计算公式由于您没有给出具体的措施项目相关内容(例如是建筑工程措施项目,还是其他领域的措施项目),以下以建筑工程为例,整理部分常见措施项目的计算公式相关学习资料:一、脚手架工程。
1. 综合脚手架。
- 建筑物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 计算公式:综合脚手架工程量 = 建筑物建筑面积(m²)-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 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 外脚手架。
- 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 计算公式:外脚手架工程量 = 外墙外边线长度(m)×外墙高度(m)- 外墙高度:- 有女儿墙者算至女儿墙顶(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 平屋顶算至屋面板底。
- 坡屋顶算至外墙中心线与斜屋面板底相交点的高度。
3. 里脚手架。
- 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 计算公式:里脚手架工程量 = 墙面垂直投影面积(m²)二、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
1. 基础模板。
- 独立基础。
- 模板工程量按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计算。
- 对于矩形独立基础,计算公式:模板工程量 = (基础底面周长×基础高度 + 基础顶面面积)(m²)- 条形基础。
- 模板工程量 = 基础侧面模板面积之和(m²),即条形基础模板工程量 = 基础长度×基础侧面高度之和(m²)2. 柱模板。
- 按柱四周展开宽度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
- 计算公式:柱模板工程量 = 柱截面周长(m)×柱高(m)三、垂直运输工程。
1. 建筑物垂直运输。
- 建筑物垂直运输工程量按建筑面积计算。
- 计算公式:垂直运输工程量 = 建筑物建筑面积(m²)四、超高增加费(建筑物超高增加人工、机械降效等)1. 建筑物超高增加费。
脚手架用量计算公式一、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 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的,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不再计算脚手架。
9、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筒、筒仓,不另计算脚手架。
10、砌筑储仓,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1、储水(油)池,大型设备基础,凡距地坪高度超过1.2m以上的,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2、整体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时,按其底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二、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1、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墙外宽度在24cm 以内的墙垛,附墙烟筒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2、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1、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按柱图示周长尺寸另加3.6,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一).综合脚手架1. 综合脚手架应分单层、多层和不同檐高,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其工程量。
2. 满堂基础脚手架工程量按其底板面积计算。
满堂基础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项目的50%计算脚手架摊销费。
3. 高度在3.6m以上的吊顶天棚,按满堂脚手架乘以系数0.3计算脚手架摊销费。
4. 玻璃幕墙的脚手架按其高度相应的外脚手架项目乘以系数0.3计算。
(二).单项脚手架1. 外脚手架、单排脚手架、里脚手架均按垂直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洞口和空圈等所占面积。
2. 满堂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所占的面积。
满堂脚手架高度以设计地坪到装饰面计算,高度在3.6m至5.2m时,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计算。
高度超过5.2m时,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增加高度在0.6m以内时舍去不计。
例如:设计地坪到装饰面层高度未9.2m,其增加层数为:(9.2-5.2)/1.2=3(层),余下0.4m舍去不计。
(1.满堂基础计算脚手架的规定,对满堂基础的深度无限制)3. 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和搭设层数,以延长米计算。
4. 悬空脚手架按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5. 烟囱、水塔脚手架,区别不同直径、高度以座计算。
6. 水塔脚手架按相应烟囱脚手架人工乘以系数1.11,其它不变。
7. 砌筑工程高度在1.35~3.6m以内者按里脚手架计算;高度在3.6m以上者按外脚手架计算,独立砖柱高度在3.6m以内者按柱外围周长乘实砌高度按里脚手架计算;高度在3.6m以上者按柱外围周长加3.6m乘实砌高度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 砌石工程(包括砌块)高度超过1m时均按外脚手架计算。
独立石柱高度在3.6m以内者按柱外围周长乘实砌高度计算工程量;高度再3.6m以上者按柱外围周长加3.6m乘实砌高度计算工程量。
9. 围墙高度从自然地坪至围墙顶计算,长度按墙中心线计算,不扣除门所占面积,但门柱和独立柱的砌筑脚手架亦不增加。
10.凡高度超过1.2m的室内外砼贮水(油)池、贮仓、设备基础均以构筑物的外围周长乘高度按外脚手架计算。
一、建筑面积1.建筑面积=每层外墙外皮包面积+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一半+雨罩宽度大于2.1米水平投影面积一半(外墙外皮到雨罩大于2.1米)2.脚手架搭拆费=建筑面积/1003.脚手架租赁费=搭拆量*综合工期4.垂直运输费=建筑面积5.工程水电费=建筑面积注:求建筑面积的几种情况(1)缺一块的,用减的方法减去的面积=轴线间乘积(2)凹一块的,用减的方法减去的面积=(3-0.24x2)*竖直方向轴线距离(3)缺两块,用减的方法:同(1)(4)凸一块,用加的方法加的面积=(轴线距离+2倍的轴到外皮)*竖直轴线距离二、门窗工程1.计算一扇窗,一个门的洞口面积2.在建筑平面图清点门窗个数3.列项(定额编号:水泥8-142、填充剂8-143)4.后塞口=洞口面积之和三、屋面工程1.计算女儿墙里皮包面积,里皮周长女儿墙里皮包面积解题步骤:(1)看立面图,屋顶是否一样高(2)外墙大样图确定轴线玉女儿墙里皮是否重合(3)平面图,同时看屋顶平面图,确定女儿墙厚度重合:同轴线包面积,周长不重合:用外皮尺寸做:外皮长-2倍或3倍女儿墙外皮宽-2倍女儿墙2.列项(从面层往下列)(1)保护涂料面层工程量=女儿墙里皮包面积+女儿墙里皮周长*上卷高度(2)防水层:工程量同上注:防水层做2道卷材的,列两项(3)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工程量同上注:题中如果不考虑卷起,就不算女儿墙里皮周长,以上三项都不算(4)保温层=女儿墙里皮包面积(翻开定额做题)(5)找坡层=女儿墙里皮包面积*平均厚度特例:DS砂浆找坡层:a单位:m2b工程量=女儿墙里皮包面积c定额编号(9-237)/20(6)楼板上的找平层=女儿墙里皮包面积DS砂浆不是20厚列两项细石,通不是30厚列两项(7)变形缝=变形缝长+墙厚四、天棚工程1.吊顶天棚(1)天棚蝼蛄工程量=净面积-独立柱-大于0.3的孔洞(2)天棚面层:同上(3)等待附加龙骨=灯带长度2.抹灰天棚(1)底灰=净面积+梁两侧的面积(2)刮耐水腻子=底灰量-独立柱面积-柱垛面积(3)涂料面层:同2五、楼地面工程1.灰土垫层=(净面积-独立柱面积-柱垛面积)*厚度2.砼垫层=(净面积-大于0.3独立柱面积)*厚度3.找平层=净面积-独立柱-柱垛+门口面积(门口面积=墙厚一半*洞口宽)4.镶贴面层:同上35.整体面层=净面积-大于0.3柱垛6.踢脚线=净周长=柱垛侧壁-门口面积+门侧壁宽注柱垛侧壁:a四角不考虑b整体:结构周长镶贴:装修完周长C如果题中不考虑独立柱装修,则不加7.散水工程量=(外墙外皮周长+4倍散水宽-台阶长)*散水宽8.楼梯:最上台阶长+300六、墙面工程1.内墙基层处理、底层抹灰:内外墙只要材料一样,列一项工程量=(内墙里皮周长+柱垛侧壁长)*高-门窗洞口面积高的规定:(1)天棚抹灰:装修完上皮到楼板下皮(2)吊顶天棚:楼地面装修完上皮到吊顶下皮+0.2(3)设计有要求是,按要求高度独立柱基层处理,底层抹灰单独处理:结构周长*高(高的规定同上)备注:(1)底层抹灰不是5厚,列两项(2)聚合物砂浆有厚度执行底层抹灰,无厚度执行基层处理(3)独立基础基层处理,底层抹灰单独处理:结构周长*高(高的要求同上)(4)梁下有墙的随墙面抹灰,梁下无墙的随天棚抹灰2.内墙面层工程量=底灰量-0.2*展开周长-踢脚线长*高+门窗侧壁面积注:(1)门有3个侧壁(2)窗有3个或4个侧壁3.独立柱涂料面层=结构周长*高(踢脚上皮到吊顶下皮)执行墙面涂料定额,*1.1的系数独立柱底层抹灰=结构周长*高(吊顶下皮+0.2)4.外墙墙裙(1)外墙墙裙镶贴面层=外墙外皮展开周长*墙裙高-台阶垂影面积-墙裙范围内门洞口面积+墙裙范围内门侧壁面积(2)外墙装饰抹灰(水刷石、干粘石、剁斧石、假面砖)墙裙面层=外墙外皮展开周长*墙裙高-台阶垂影面积-墙裙范围内门洞口面积七、混凝土工程(出现浇楼梯歪其他以体积计算)1.框架柱=截面积*柱高(柱表中、文字中、柱基上皮到楼板下皮)2.构造柱=(不含咬出的截面积+咬在外墙咬茬的截面积+内墙咬茬截面积)*高(1.砖基础:地QL上皮到楼板上皮2.有肋的带型砼基础肋上皮到板上皮)3.框架梁=梁长*宽*高求梁长的方法:(1)轴线平分正方形柱子:宽高一样的梁的轴线之和-柱宽*跨度个数(结构平面图)(2)轴线平分长方形柱子:宽高一样的梁轴线之和-柱宽*水平方向跨数-柱长*竖直方向跨数(结构平面图)(3)轴线不平分柱子,柱子有多种:用外皮做,先算竖直,再算水平4.过梁=长(梁长+门窗洞口两端增加的长度)*高*宽5.混合结构中QL:QL与柱子重合部分算柱子的,有几层楼算几层QL6.楼板混凝土工程量=主次梁里皮包面积*板厚+次梁体积7.(1)带型基础混凝土垫层工程量=(外墙垫层中心线*外墙垫层宽+内墙净长线*内墙垫层宽)*垫层厚度(2)有肋的砼带型基础解题步骤:①计算外墙下半部分基础中心线长②计算内墙下半部分基础净长线③代入公式:(①*外墙下半部分基础宽+②*内墙下半部分基础宽)*下半部分基础厚④计算外墙肋中心线实际长度⑤计算内墙肋净长线⑥代入公式:(④*外墙肋宽+③*内墙肋宽)*肋高⑦工程量=③+⑥7.独立基础砼工程量:①棱台=1/3h*(S上+S下+根号下S上*S下)*个数②正方形面积*厚度③工程量=①+②8.QL砼工程量:①计算外墙QL实际长②计算内墙QL实际长③代入公式:(①*外墙QL宽*QL高+②*内墙QL宽*QL高)*层数八、模板工程1.框架梁工程量=结构周长*柱高*个数2.梁的模板工程量=梁的展开宽度*梁长外墙梁(2倍梁高-板厚+梁宽)*梁长内墙梁[(梁高-板厚)*2+梁宽]*梁长3.无次梁楼板工程量=板净面积(主次梁里皮包面积)有次梁楼板工程量=主次梁里皮包面积+次梁模板面积(同内墙梁模板)[()]4.带型基础垫层模板工程量=[(外墙垫层中心线+内墙垫层净长线)*2-内墙垫层宽*交点数(墙与墙的交点,不分内外墙)]*垫层厚度5.梁、板、柱、墙超高工程量:判断是否超高:一层室外地坪到楼板上皮-板厚大于3.6米,算超高;二层及以上,净高大于3.6米,算超高。
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关闭梁凤月 17:22分享一、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m2计算.2.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以3。
6m以内为准,超过3. 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
3.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 m2以外时,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内计算。
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柱、墙有关规定计算,附墙柱,并入墙内工程量计算.5。
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大边长度的,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6.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7.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
构造柱与墙接触面不计算模板面积。
8.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9.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小于500mm楼梯井所占面积。
楼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行计算。
10.混凝土台阶不包括梯带,按图示台阶尺寸的水平面积计算,台阶端头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11.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行计算.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以m3计算. 2.小型池槽按外型体积以m3计算。
3.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除桩尖虚体积部分)计算三、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构筑物工程的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区别现浇、预制和构件类别,分别按一和二的有关规定计算。
2.大型池槽等分别按基础、墙、板、梁、柱等有关规定计算并套相应定额项目。
楼梯混凝土计算规则在建筑行业中,楼梯混凝土的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楼梯混凝土的量计算规则,包括混凝土量、模板量、钢筋量、脚手架量、混凝土运输量、混凝土搅拌量和混凝土养护量的计算。
1. 混凝土量计算混凝土量计算通常采用体积公式,即:体积 = 梯段宽度×(踏步数-1)×踏步宽度×梯板厚度。
其中,踏步宽度指的是梯段水平投影的宽度,踏步数指的是梯段的级数。
2. 模板量计算模板量计算主要考虑模板的周转次数和损耗量。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模板量 = (1+模板损耗率)×(踏步数-1)×踏步宽度×梯板厚度×2其中,模板损耗率一般为2%。
3. 钢筋量计算钢筋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钢筋的型号、直径和长度等因素。
可以根据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钢筋量 = (1+钢筋损耗率)×[(踏步数-1)×踏步宽度+(踏步数-1)×踏步高度]×梯板厚度×2×根数其中,钢筋损耗率一般为2%。
4. 脚手架量计算脚手架量的计算主要考虑脚手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因素。
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脚手架量 = (脚手架长度×脚手架宽度×脚手架高度)/(1.5m³/m²)其中,脚手架长度为梯段长度,脚手架宽度为梯段宽度,脚手架高度为梯段高度。
5. 混凝土运输量计算混凝土运输量的计算需要考虑运输方式、运输距离和运输车辆的容量等因素。
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混凝土运输量 = (梯段体积/每车容量)×运输车辆数量其中,每车容量指的是运输车辆的容量,运输车辆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 混凝土搅拌量计算混凝土搅拌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搅拌机的容量、每次搅拌的数量等因素。
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混凝土搅拌量 = (每次搅拌数量×总搅拌次数)×(1+损耗率) 其中,每次搅拌数量指的是每次搅拌的混凝土体积,总搅拌次数指的是完成整个工程所需的搅拌次数,损耗率一般为2%。
算量人员必会的模板、脚手架快速估算法令狐文艳建威造价2017-11-14 09:43一、根据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2、优缺点:优点:速度快,简便节约计算时间。
缺点:模板用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一)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1、正方形截面柱其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U1=4/a2、圆形截面柱其直径为d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计算:U2=4/d3、矩形截面柱其截面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U3=2(a+b)/ab(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四)墙模板用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计算:U6=2/d式中d——墙体的厚度二、按照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展开的办法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
1、适用范围:常用于成本核算,及班组工程款结算。
2、优点:数据准确缺点:计算过程繁琐,占用时间较长,受计算者个人水平影响较大。
方木的计算快速估算法每平方米模板方木(50×100)用量V:V=0.0333(m³)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m以下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m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4.5米以下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4.5米以上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 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1(竖向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对拉螺栓数量的计算1、墙体对拉螺栓a、止水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b、周转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 ×1.05注:其中1.05为周转型对拉螺栓的损耗2、柱对拉螺栓柱对拉螺栓个数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柱截面尺寸及施工方案进行计算钢管的计算一、柱模钢管用量的计算柱净高:基础顶面或楼面至上层梁底的高度柱箍间距:指同向相邻两排加固柱箍钢管组合中心距柱模加固杆长度=柱子截面尺寸(b或h)+2×模板厚度+2 ×方木高度+2×自由端长度(一般取200~500)柱模加固杆根数(b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模加固杆根数(h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长度及数量柱模加固杆数量=柱模加固杆长度(b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模加固杆长度(h方向) × 柱模加固杆根数+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报工程量注意事项:1、分规格报量2、按钢管长度模数确定钢管长度规格二、普通高度墙体钢管用量计算墙体净高度:基础顶面或结构楼面到上层梁或板底的高度。
脚手架和模板计算规则1.综合脚手架为了简化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一些地区以建筑面积为综合脚手架的工程量。
综合脚手架不管搭设方式,一般综合了砌筑、浇筑、吊装、抹灰等所需脚手架材料的摊销量;综合了木制、竹制、钢管脚手架等,但不包括浇灌满堂基础等脚手架的项目。
综合脚手架一般按单层建筑物或多层建筑物分不同檐口高度来计算工程量,若是高层建筑还须以高层建筑高增加费。
2.单项脚手架2.1一般规则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于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含3.6m),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0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例1 根据图11-4图示尺寸,计算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工程量。
解单排脚手架(15m高)=(26+12×2+8)×15=870m2双排脚手架(24m高)=(18×2+32)×24=1632m2双排脚手架(27 m高)=32×27=864m2双排脚手架(36 m高)=(26-8)×36=648m2双排脚手架(51m高)=(18+24×2+4)×51=3570m2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脚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顶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
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脚手架。
外墙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脚手架是搭建在建筑物外部用于支持工人在高处作业的临时结构。
在进行外墙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尺寸计算、支撑杆计算、连接件计算、材料计算以及人工工时计算。
下面是关于每个方面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参考内容。
1. 尺寸计算:脚手架的尺寸计算通常需要考虑高度、长度和宽度。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工作需要,可以决定脚手架的高度;长度和宽度则根据外墙面积和工作需要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脚手架高度计算公式:高度 = (楼层数 + 1) × 3m- 脚手架长度计算公式:长度 = 外墙长度 + 2 ×(搭设高度的一半)- 脚手架宽度计算公式:宽度 = 外墙长度 + 2 ×(搭设高度的一半)2. 支撑杆计算:支撑杆是脚手架的主要承重部分,需要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支撑杆数量计算公式:数量 = 高度 ÷(跨度 × 2)3. 连接件计算:连接件是将脚手架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关键部件,需要根据脚手架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连接件数量计算公式:数量 = (长度 ÷ 1.5) + (宽度 ÷ 1.5) - 24. 材料计算:在脚手架的材料计算中,需要考虑钢管、扣件、木材等材料的使用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钢管使用量计算公式:使用量 = 支撑杆数量 ×(脚手架高度 + 搭设高度的一半) ×2- 扣件使用量计算公式:使用量 = 支撑杆数量 × 2- 木材使用量计算公式:使用量 = (脚手架长度 + 2 ×(搭设高度的一半) + 脚手架宽度) × 25. 人工工时计算:脚手架的搭建需要考虑人工工时的计算,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人工工时计算公式:工时 = (脚手架高度 + 搭设高度的一半) ×支撑杆数量 × 2以上是外墙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一些相关公式和参考内容。
脚手架和模板工程计算公式参数管理提醒:本帖被ylw105929 执行加亮操作(2007-12-11)目录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10-1-2前言10-1-21 充分认识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10-1-2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基本构造与主要杆件10-1-4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设计计算10-1-64 了解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支架)的特性,应注意掌握的几个要点10-1-135 算例及比较10-1-1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益德清(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本文摘自《浙江建筑》前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工程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临时设施,它既为工程顺利施工,又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效率、安全等。
二十余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大量兴建, 商品混凝土泵送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形成,都促使高层脚手架和空间高、跨度大的模板支架应用日渐增多。
随之在工程施工中,编制高层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也越加明显。
特别是近年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发生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部门的关切和重视,为了贯彻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开展全省建设安全生产年活动”,笔者受省、市工程管理和施工部门的邀请,针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中的某些要点和问题,作了一些介绍,有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希望有书面资料,为此,笔者整理成这篇文章,供施工部门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参考。
由于本人对施工技术知之不多,若有不妥,请工程界同仁指正。
1 充分认识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1.1 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必须使用的重要设施,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在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工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是随着工程进展需要而搭设的。
虽然它是建筑施工中的临时设施,工程完成就拆除,但它对建筑施工速度、工作效率、工程质量以及工人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脚手架搭设不及时,势必会拖延工程进度;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施工需要,工人操作就不方便,质量会得不到保证,工效也提不高;脚手架搭设不牢固,不稳定,就容易造成施工中的伤亡事故。
因此,脚手架的选型、构造、搭设质量等决不可疏忽大意、轻率对待。
脚手架的种类很多,按搭设位置分:有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按所用材料分:有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钢管、型钢)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有多立杆式、框式、桥式、吊式、挂式、升降式等;按立杆搭设排数分:有单排、双排和满堂红架;按搭设高度分:有高层脚手架和普通脚手架;按搭设用途分:有砌筑架、装修架、承重架等。
不论哪种脚手架工程,都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要有足够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保证在施工期间对所规定的荷载或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能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堆料、运输、操作和行走的要求。
(3)构造要简单,搭设、拆除和搬运要方便,使用要安全,并能满足多次周转使用。
(4)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量材施用,尽量节约用料。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我国目前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属于多立杆式的外脚手架中的一种,其特点是:杆配件数量少;装卸方便,利于施工操作;搭设灵活,能搭设高度大;坚固耐用,可多次周转。
应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设计与施工中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为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所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要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以下均简称《规范》)1.0.4 条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2模板支架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的结构工程均需要模板,模板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
模板根据其形式, 一般分为:整体式模板、定型模板、工具式模板、翻转模板、滑动模板、胎膜等。
按材料不同又分为:木模板、钢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竹模板、胶木模板等。
目前,建筑工程中大量应用的是组合式定型钢模板及钢木模板。
模板支架也广泛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支架。
由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现浇结构数量愈来愈多,相应模板工程所产生的事故也有所增多,如胀凸、炸模、整体倒塌等,所以必须对模板工程加强安全管理。
模板及其支架(承重支模架)的安全性既对混凝土成形质量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对此作了严格的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具体要求是:(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计算简图、荷载取值、内力分析、支架截面计算方法要合理、准确。
(2)设计计算应包括模板支架自身及支撑模板楼、地面承载能力等。
(3)技术方案要包括结构模板大样、支撑体系及连接件等。
(4)采取的技术安全措施要详细、周全。
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基本构造与主要杆件2.1 基本构造扣件式脚手架是由标准的钢管杆件(立杆、横杆、斜杆)和特制扣件组成的脚手架骨架与脚手板、防护构件、连墙件等组成的,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脚手架。
(1)钢管杆件。
钢管杆件一般采用外径48m、壁厚3.5cm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也有外径50~ 5lmm、壁厚3~4mm的焊接钢管或其它钢管。
用于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最大长度不宜超过6.5m,最大重量不宜超过250N,以便适合人工搬运。
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宜为1.5~2.5m,以适应脚手板的宽度。
《规范》对钢管的材质、最大质量、尺寸和表面质量都作了规定,不仅对新钢管,而且对旧钢管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必须切实遵守。
(2) 扣件。
扣件用可锻铸铁铸造或用钢板压成,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图l):供两根成任意角度相交钢管连接用的回转扣件;供两根成垂直相交钢管连接用的直角扣件;供两根对接钢管连接用的对接扣件。
扣件质量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当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 时扣件不得发生破坏。
(a )回转扣件(b)直角扣件(c)对接扣件图1 扣件形式(3) 脚手板。
脚手板一般用厚2mm的钢板压制而成,长度2~4m,宽度250mm,表面应有防滑措施。
也可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杉木板或松木板,长度3~6m,宽度200~250mm;或者采用竹脚手板,有竹笆板和竹片板两种形式。
(4) 连墙件。
连墙件将立杆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可用钢管、型钢或粗钢筋等。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应小于40m2。
当脚手架高度大于5Om时,应小于27m2。
连墙件需从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连墙件与结构的连接应牢固,通常采用预埋件连接。
连墙件是十分重要的连接件,《规范》对其布置和构造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图2 扣件钢管架底座(5) 底座。
底座一般采用厚8mm、边长150~ 200mm的钢板作底板,上焊高150mm的钢管。
底座形式有内插式和外套式两种,内插式的外径D1比立杆内径小2mm,外套式的内径D2比立杆外径大2mm(图2)。
2.2 主要杆件(1) 立杆(也称立柱、站杆等)与地面垂直,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
其作用是将脚手架上所堆放的物件和操作人员的全部荷载,通过底座(或垫座)传到地基上。
(2)大横杆(也称顺水杆、纵向水平杆等)与墙面平行,其作用是与立杆连成整体,将脚手板上的堆放物料和操作人员的荷载传到立杆上。
当采用竹脚手片时,则大横杆不传递荷载,仅作纵向连系杆件。
(3)小横杆(也称横楞、横向水平杆等)与墙面垂直,作用是直接承受脚手板上的荷载,并将其传到大横杆上。
当采用竹脚手片,则通过小横杆把荷载传到立杆上。
(4)斜撑是紧贴脚手架外排立杆, 与立杆斜交并与地面约成45°~60°角,上下连续设置,形成“之”字形,主要在脚手架拐角处设置,作用是防止架子沿纵长方向倾斜。
(5)剪刀撑(也称十字撑、十字盖)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支斜杆。
双杆互相交叉,并都与地面成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6)抛撑(支撑、压栏子)是设置在脚手架周围的支撑架子的斜杆。
一般与地面成60°夹角,作用是增加脚手架横向稳定,防止脚手架向外倾斜或倾倒。
(7)连墙杆是沿立杆的竖向不大于层高且不应大于4m,水平方向不大于3L(L 为立杆纵距)设置的、能承受拉和压且与主体结构相连的水平杆件,其作用主要是承受脚手架的全部风荷载和脚手架里外排立杆不均匀下沉所产生的荷载。
(8)扫地杆是在脚手架底部纵飞横向设置并与立杆相连接,主要是增强架子的整体刚度。
以上各种杆件位置可参见《规范》条文说明中的图1。
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设计计算3.1 基本规定(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工程(以下均简称…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与建筑结构设计一样都是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进行,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J17-8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相一致。
(2)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要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超过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对应于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计算分析主要是考虑有关安全性的问题。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对应于脚手架或模板支架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如变形)的规定限值。
验算杆件变形主要是考虑有关适用性的问题。
(3)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承载能力计算, 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分项系数设计的表达式S<R进行,即作用在脚手架、模板支架结构上的荷载效应(S)〈结构的抗力(R)。
根据脚手架或模板支架的荷载、杆件布置等情况,一般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计算:(Ⅰ)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Ⅱ)立杆的稳定性计算;(Ⅲ)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Ⅳ)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4)计算脚手架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0。
(5) 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6)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