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几个常见寄生虫病简介猪
- 格式:pptx
- 大小:96.08 KB
- 文档页数:23
疥螨病、弓形虫病、蛔虫病,这三种常见的猪寄生虫病该如何应对?猪寄生虫病是剥削养猪人利益的重大顽疾之一,因为这种病会严重影响猪的采食量以及饲料的利用率,甚至导致猪出现只吃料不长肉的局面。
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疥螨病、弓形虫病以及蛔虫病等。
而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病,我们也需要拿出不同的应对方法。
猪寄生虫病是剥削养猪人利益的重大顽疾之一,因为这种病会严重影响猪的采食量以及饲料的利用率,甚至导致猪出现只吃料不长肉的局面。
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疥螨病、弓形虫病以及蛔虫病等。
而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病,我们也需要拿出不同的应对方法。
猪疥螨病的应对方案:疥螨病不止在猪的身上会发生,在其他动物的身上也会出现。
当疥螨虫在猪的皮肤上寄生的时候,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猪的皮肤出现发炎的症状。
而且这种病会使得猪感觉体表瘙痒,如此一来猪就会用患处摩擦猪舍墙壁地面等,从而造成外部损伤,甚至是发生进一步的感染。
针对这种寄生虫病,我们建议首先调制一盆肥皂水,对猪身体上患病的部位进行彻底的冲洗。
然后用稀释好的溴氰菊酯溶液喷淋给猪消毒。
用药的话,建议同伊维菌素拌料或者是注射,一般连续使用一个星期左右即可治愈。
疥螨病、弓形虫病、蛔虫病,这三种常见的猪寄生虫病该如何应对?弓形虫病的应对方案: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这种寄生虫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寄生虫病。
好在弓形虫病对于磺胺类的药物非常敏感,所以只要用药得当也是可以治愈的。
对于患弓形虫病的猪来说,可以使用复方新诺明拌料治疗,复方新诺明是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对于治疗猪弓形虫病效果显著。
一般来说,每200斤饲料添加60克药物,连续给猪使用一周左右,即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磺胺嘧啶配合二甲氧苄氨嘧啶使用,也是治疗猪弓形虫病的有效方法。
猪蛔虫病的应对方案: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这种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发病范围非常广,全世界各地的各类猪场都有出现过猪蛔虫病的案例。
猪常见寄生虫病与防治讨论寄生虫病概述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寄生在宿主体内引起的疾病,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种。
内寄生虫病即指寄生于动物体内,例如肠道寄生虫、肝胆道寄生虫等;外寄生虫病则包括跳蚤、蜱虫等。
在养殖业中,寄生虫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治成为了养殖业的一大难点。
猪常见寄生虫病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猪体内寄生蛔虫引起的疾病。
其特点为蛔虫寄生于猪体内,导致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症状。
此外,如不及时进行控制,还会引发结肠梗阻等严重疾病。
猪钩虫病猪钩虫由于对生长环境较为苛刻,因此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其特点为钩虫会寄生在猪的小肠内,引起消化道出血、贫血等症状。
猪抗体水平的上升可以作为对猪钩虫病的检测方法。
猪肺鞭虫病猪肺鞭虫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可引起猪的呼吸系统病变,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
在养殖业中,常伴随着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猪流行性感冒、猪瘟等。
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环境管理猪场环境卫生状况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保障。
因此,必须注重猪舍卫生,做到日常清洁和消毒。
此外,还需要注意饲喂卫生、多次饲喂、少喂多餐。
内驱虫药物内驱虫药物是控制寄生虫病的主要方法,例如吡喹酮、多粘菌素等。
但是,猪对驱虫药物的耐药性已经逐渐增加,需要对驱虫药物进行科学的选择和使用。
同时,为了防止药物的滥用,需要在药物使用后对猪进行一段时间的情况观察。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新兴的寄生虫防治方式,以天敌防治为主。
例如,利用琴螺来控制猪蛔虫病等。
但是,生物防治需要进行科学的筛选和调整,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防治效果。
结语猪的寄生虫病对于养殖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猪场环境卫生、选择科学的药物驱虫和生物防治等措施。
只有如此,才能够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并为猪的健康和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第七章猪的主要寄生虫病一、猪囊虫病本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猪带绦虫的幼虫¡ª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横纹肌肉(亦寄生于人)中所引起的疾病。
当严重感染时,全身肌肉、脂肪组织、脑、眼中均有寄生。
猪带绦虫(又称链状带绦虫、有钩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
猪带绦虫病很早就有记载,而人体囊虫病也远在1558年由Rumler所发现。
形态幼虫(猪囊尾蚴):椭圆形,囊泡状,大小为6~10 mm×5mm,囊内充满液体。
囊壁上有一个粟粒大的乳白色头节,头节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两圈小钩。
(外形很像石榴籽,乳白色,半透明,约黄豆大小,故有的地方称为“豆猪肉”、“米猪肉”、“米心肉”等)。
成虫(猪带绦虫):外观呈乳白色,扁带状,长2~7m。
孕节子宫内有7~12对侧枝。
虫卵呈圆形,浅褐色,直径为31~43μm,卵壳有两层,内层较厚,有辐射的纹理,称胚膜;外壳薄,易脱落,也叫真壳。
卵内含有六钩蚴。
发育史中间宿主——猪(人)成虫(人小肠内)———孕节(卵)——被猪吞食,六钩蚴——肠壁血管——横纹肌———猪囊尾蚴(约2个月)人误食生的或半生的含猪囊尾蚴的病猪肉而感染,在小肠内(约2~3个月)人感染猪囊尾蚴的途径有三条:1.自体内重复感染2.自体外重复感染3.异体感染流行病学1.猪囊尾蚴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人的粪便管理和猪的饲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2.猪带绦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人的饮食、卫生习惯和烹调与食肉方法有关。
致病作用和症状脑部:神经症状眼部:失明或视力障碍喉头:呼吸困难,可听见呼噜声肌肉:运动障碍重症病猪:两肩显著外展,臀部不正常、肥胖宽阔,呈狮子体型诊断一听:有否呼噜声(嘶哑)二看:有否狮子型三检:舌下、眼结膜有否囊虫包囊以猪囊尾蚴的囊液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检测。
治疗对重度感染的猪应进行对症治疗后再用驱虫药,否则可加剧神经症状而死亡。
治疗原则应小剂量长时间给药。
几种常见猪寄生虫病的简介概述:1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造成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引起死亡。
蛔虫繁殖能力强,1条蛔虫可于一昼夜排出11-28万个虫卵,严重污染外界环境,蛔虫卵可在土壤中存活几个月至几年。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卫生条件差、只拥挤、不足、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时,只感染严重,一般是经口感染。
成年抵抗力较强,一般无明显症状。
对仔危害严重。
2—8月龄小每隔2个月驱虫1次;粪便经堆积发酵或沼气发酵处理后可作农用,以阻止蛔虫卵的散播。
圈面、墙壁及用具可用50-75℃热水冲洗,对污染地面用生石灰、2%-5%的热碱水(60℃以上)及5%-10%的石炭酸进行喷洒。
驱虫药物用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克,配成水溶液,拌料1次喂服;左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拌料1次喂服;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5毫克,混入或配成悬液给药。
2囊虫病囊虫病又称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感染囊虫病与患绦虫病人的粪便有密切关系,因有钩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成熟虫卵的体节,每3-5个脱落下来,随粪便排出体外,被吞食后而患病,人吃发病的肉或未做熟的病肉都能感染绦虫。
囊尾蚴少量寄生于体时症状不显著。
严重感染时,病发育不良,贫血,生长迟缓;侵害肺和喉时,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寄生于眼部可引起失明或视觉障碍;寄生于脑部,可见癫痫和急性脑炎症状,甚至引起死亡;寄生于舌及颊部肌肉时,导致咀嚼困难。
剖检时见肌肉,特别是心肌、舌肌、四肢及颈部肌肉中发现半透明的囊泡,俗称“米肉”。
对病可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0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连用3天。
3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畜共患病,病原是龚地弓形体,暴发该病时,有时引起全群发病,死亡率高,给养业带来很大的危害。
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并且多种动物以及人均可感染。
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
猪场是养殖猪的场所,由于环境密集、饲养密度大,加上猪的生理特点和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寄生虫的侵袭和感染。
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群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
1. 瘤胃纤毛虫病的防治
猪瘤胃内常寄生有纤毛虫,它们会刺激瘤胃粘膜,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瘤胃纤毛虫病的尝试包括合理饲料管理和药物预防。
合理的饲料管理包括定期清理饲槽、避免饲喂过长时间的槽饲料、添加食盐和牛磺酸等,以提高瘤胃内环境的不利于纤毛虫生存。
药物预防可以选择有效的纤毛虫驱虫药物进行投喂,以防止纤毛虫的感染和繁殖。
3. 猪体表寄生虫病的防治
常见的猪体表寄生虫包括虱子、蜱虫和跳蚤等。
它们会在猪的体表寄生,吸食猪的血液和养分,产生瘙痒和刺激,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猪体表寄生虫病的尝试包括环境卫生措施和药物预防。
环境卫生措施包括定期清理猪舍和猪栏,减少猪舍内的寄生虫卵和幼虫的数量。
药物预防可以选择有效的驱虫药物进行喷洒或涂抹,以杀灭和防止猪体表寄生虫的感染和繁殖。
【科普】常见猪寄生虫病的鉴别要点图谱1、猪带绦虫,其虫卵呈球形,由胚膜及六钩蚴组成,胚膜为黄褐色,上有放射状条纹,成虫为带状,乳白色,长2-4m,由头节、颈节及链体组成。
2、囊尾蚴为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囊内充满液体,头节凹陷在泡内,可见有小钩及吸盘,(大小为20mm*11mm)。
此种具囊尾蚴的肉俗称为米粒肉或豆肉。
3、猪蛔虫病(Ascariosis)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均广泛发生。
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
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率可下降30%。
严重患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猪蛔虫病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
猪蛔虫(Ascaris suum)是寄生于猪小肠中最大的一种线虫。
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
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
体表具有厚的角质层。
雄虫长15~25cm,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
雌虫长20~40cm,虫体较直,尾端稍钝。
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区分。
受精卵为短椭圆形,大小为50~75µm×40~80µm,黄褐色,卵壳厚,由4层组成,最外一层为凹凸不平的蛋白膜,向内依次为卵黄膜、几丁质膜和脂膜,内含一个圆形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间两端形成新月形空隙。
未受精卵较狭长,平均大小为90µm×40µm,卵壳薄,多数无蛋白质膜,内容物为很多油滴状的卵黄颗粒和空泡。
寄生在猪小肠中的雌虫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产卵旺盛时期每天可排100万~200万个,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卵3000万个。
4、猪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Eimeria)和等孢属(Isospora)球虫引起的。
猪球虫的生活史与其他动物的球虫一样,在宿主体内进行无性世代(裂殖生殖)和有性世代(配子生殖)两个世代繁殖,在外界环境中进行孢子生殖。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猪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虫侵入猪体内并引起的病情。
常见的猪寄生虫病有猪肺囊虫病、猪旋毛虫病、猪圆线虫病等。
这些病虫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很大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猪的生命。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猪肺囊虫病是猪寄生虫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该病是由猪肺囊尾蚴侵入猪体内引起的。
病猪常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
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猪圈,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饲养员应定期检查猪只,并及时发现和处理病猪,避免其传染给其他猪只。
猪旋毛虫病是由猪圆旋毛虫侵入猪体内引起的。
该病常见于幼猪,可以引起猪只的消化系统病变,导致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是定期清洗和消毒猪圈,避免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还可以使用驱虫药物控制病虫的数量。
使用驱虫药物需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避免超量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和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猪圆线虫病是由猪圆线虫侵入猪体内引起的。
该病主要发生在母猪体内,对猪只的生长发育会产生负面影响。
预防该病的关键是控制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饲养员需要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设施中的污水,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使用驱虫药物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
驱虫药物选用应根据猪只的年龄和体重进行合理选择,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正确剂量使用。
合理的饲养管理也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寄生虫病。
饲养和喂养猪只时要注意卫生,保持猪圈的清洁和干燥。
定期对猪只进行身体检查,并对发现的患病猪只及时进行处理。
饲养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避免疾病通过人员传播给猪只。
合理的饲料配制和营养调节也是预防猪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猪寄生虫病是对猪只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威胁的疾病。
通过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和消毒猪圈、合理使用驱虫药物以及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生猪生产期间都有哪些寄生虫病危害生猪生产的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肺线虫、胃圆线虫、棘头虫、姜片吸虫5种,体外寄生虫有疥螨、血虱2种。
蛔虫病: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其感染率高、繁殖力强、感染强度大。
猪感染后的危害:一是幼虫移行可导致猪内脏器官机械性损伤,引发肺炎;二是夺取患猪营养,致使患猪贫血消瘦、体重下降;三是虫体寄生刺激造成肠炎下痢;四是虫毒素引起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本病是危害最重的猪体内寄生虫病。
诊断:采取病猪粪便漂浮集卵法检查虫卵。
肺线虫病:是肺线虫寄生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引起。
轻度感染有强烈的阵发性咳嗽,可引发肺炎,运动采食后呼吸困难,病猪贫血消瘦,最后衰弱而死。
诊断:用硫酸镁饱和溶液漂浮法检查病猪粪中虫卵,尸检取肺膈叶下垂部分检查肺气管内的虫体。
胃圆线虫病:是胃圆线虫寄生于猪胃黏膜内引起。
当猪抵抗力强、虫寄生数量少时,未见异常;当猪体弱、抵抗力差或虫大量寄生时,虫体机械刺激可致胃炎,病猪精神较差,贫血、消瘦、发育不良,排混血黑便。
诊断: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查出虫体和粪便漂浮法检查虫卵等综合分析确诊。
棘头虫病: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
虫体吻突牢牢吸入小肠黏膜,吻突钩机械损伤可引起肠炎、坏死和溃疡,猪严重感染时食欲减退、下痢、排血便、腹痛等症状明显,可导致肠穿孔、腹膜炎、肠粘连。
诊断:可用漂浮法粪检虫卵,也可在患猪小肠查虫体。
姜片吸虫病:是姜片吸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主要是虫体吸附肠黏膜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及毒素作用而致病。
严重感染时可致病猪顽固性下痢、进行性消瘦、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
诊断:可用粪便漂浮法和反复沉淀法检查虫卵。
疥螨病:疥螨寄生于猪的头、颈、肩、腿部皮肤内引起。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虫体在寄生处皮下开凿隧道,产卵繁殖,致使病猪奇痒,啃咬栏杆,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血虱:多寄生于猪颈、耳、肋部、腿内侧和腹部皮肤皱褶中。
血虱使猪烦躁不安,生长缓慢。
密山市猪几种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对策
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但在饲养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各种寄生虫的侵袭,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本文将介绍密山市常见的几种猪寄生虫病及防治对策。
一、蛔虫病
蛔虫是一种寄生在猪体内的线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吸食猪的血液和营养物质,会导致猪的身体虚弱、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
预防蛔虫病要从源头入手,定期给猪体内去虫,保持猪圈干净卫生,防止猪食口,避免接触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二、绦虫病
绦虫是一种伪足门绦虫纲寄生的病原体,主要影响猪的消化道。
患病猪出现腹泻、摔跤、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防治绦虫病的方法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避免饲料、水源和猪圈受到污染,定期给猪补充驱虫药物。
三、螨虫病
螨虫是一种微小的节肢动物,主要寄生在猪皮肤和毛发之间,在猪的身上猖獗生长会导致掉毛、发痒、皮肤红肿等症状,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预防螨虫病的方法是做好猪圈的卫生防护工作,每周给猪洗澡擦身,及时清除猪圈内的尘土和泥浆。
四、疟虫病
疟虫是一种类似于蚊子的昆虫,会寄生在猪的耳朵里,吸食猪的血液,导致猪出现耳部红肿、瘙痒等症状。
防治疟虫病的方法是及时更换饲料和清理猪圈内的污渍,固定猪的睡眠地点,设置草帘等物品遮盖窗户防止疟虫入侵,必要时使用驱虫药物。
总之,预防和控制猪的寄生虫病是常规养猪生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加强卫生管理措施,营养合理、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及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合理的药物,可以有效提高猪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确保猪的生产效益。
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猪场是养猪的基地,猪场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猪的健康状况,因为猪常常会受到各种寄生虫病的侵害。
一旦猪受到寄生虫的侵害,会对养猪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猪的生长受阻、产量减少,甚至引起猪的死亡。
有效地防治猪场的寄生虫病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猪场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尝试。
一、猪场常见寄生虫病及其表现1.蛔虫病蛔虫是猪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它的危害性很强。
蛔虫寄生在猪的肠道内,会导致猪产生消化不良、厌食、体重下降、毛色灰白、甚至严重时猪会瘦弱、生长停滞甚至死亡等症状。
2.猪瘟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血液和排泄物传播,猪瘟主要感染猪的肠道和呼吸道,导致猪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病情恶化时还会出现皮肤瘙痒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3.猪疥疮猪疥疮是由猪疥螨寄生引起的疾病,猪疥螨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会在猪皮肤上产生严重的瘙痒和炎症,引起猪出现反复挠抓、脱毛、皮肤红肿等症状,导致猪体重下降,生长缓慢。
蛔虫病是猪场中最为常见的寄生虫病,其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猪场常见的蛔虫病防治方法有四川乳蛔虫疫苗、溴美宁、多菌灵等。
(1)四川乳蛔虫疫苗四川乳蛔虫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蛔虫病的方法,猪在注射疫苗后可以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减少蛔虫对猪的危害。
(2)溴美宁溴美宁是一种广谱杀虫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蛔虫病。
在猪场中,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使用溴美宁,可以有效地控制蛔虫的数量,减轻蛔虫对猪的危害。
(3)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蛔虫病。
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多菌灵,可以杀灭饲料中的蛔虫卵,防止猪再次感染蛔虫。
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养猪场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猪瘟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目前,猪瘟的防治方法有疫苗接种、隔离检疫等。
(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瘟的主要方法之一,猪在接种疫苗后可以产生免疫力,减少猪瘟的发生和传播。
疫苗接种的时间一般在幼猪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可以有效地提高猪的免疫力,预防猪瘟的发生。
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一、猪常见寄生虫:
1、猪疥螨:病猪患部极痒,在栏杆等处摩擦,经1周皮肤出现如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疱,久之产生破溃结痂、干枯、龟裂,严重的可致死,多数表现发育不良。
2、弓形体。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废绝,尿黄便干,体温呈稽留热(40.5-42℃),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到后期病猪耳部、腹下、四肢可见发绀。
3、猪蛔虫。
成虫寄生时表现消瘦、贫血、生长缓慢;蛔虫数量较多时引起肠梗阻和肠穿孔,出现相应的症状。
有的蛔虫进入胆管,造成胆道蛔虫病,引起黄疸和腹痛症状。
幼虫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
二、防治方法
1、加强环境卫生。
2、定期驱虫。
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
对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1次。
3、常用药物。
①敌百虫。
先将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洗、喷、洒患部。
每天1次连用3天。
内服按每公斤体重100-120毫克混料,1次内服。
②左旋咪唑。
口服按每公斤体重7-10毫克,肌注按每公斤体重7.5毫克,用于猪蛔虫、猪肺线虫、猪肾虫、猪棘头虫等。
③依维菌素和阿维菌素。
按每公斤体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1周后重复1次。
④磺胺类药物。
治疗猪弓形体病有良好的疗效,用时首
次量加倍。
磺胺嘧啶:每公斤体重7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注5天。
(责任发布:乔六花)。
猪常见寄生虫病种类1.1 猪疥螨病又称疥螨或癞。
是由节肢动物螨目的猪疥螨虫引起的一种慢性体外皮肤病。
病初只在眼睛和耳根周围发生,逐渐蔓延到背部,最后扩大到腹部和四肢。
病猪患部发痒,经常在猪舍墙壁、围栏等处摩擦,经5~7d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包,时间稍长,脓包破溃、结痂、干枯、龟裂,严重的可致死,但多数表现发育不良,生长受阻。
1.2 弓形体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也是猪的主要疾病之一,当猪的弓形体病大暴发时,可引起整个猪场的猪发病,死亡率高达60%~65%。
主要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废绝,尿黄便干,体温呈稽留热(40.5~42℃),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到后期病猪耳部、腹下、四肢可见发绀。
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肺、肾、肝常见灰白色坏死灶和出血点,肝脏混浊肿胀,变硬,肠粘膜溃疡糜烂。
1.3 猪蛔虫病此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的一种最常见、感染率最高、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
猪蛔虫是一种线虫,呈黄白或淡红色。
雄虫长可达25cm,雌虫长达41cm。
虫体表面光滑,镜检虫卵为椭圆形,暗褐色,表面不平。
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肠壁、肝、肺脏中发育形成一个移动过程,可引发肺炎和肝脏损伤,有的移行到胃内,造成呕吐,剖检时可见蛔虫堵塞肠道。
2 主要防制措施2.1 加强环境卫生饲养猪环境卫生的好坏,决定该猪场发病率的高低,因此必须常年保证生产环境卫生,定期严格消毒,认真执行卫生防疫条件,控制外来车辆和人员。
2.2 定期进行驱虫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一次。
3 常用治疗药物和用法3.1 敌百虫是一种有机磷制剂,可用于驱杀猪疥螨、猪蛔虫等寄生虫,一般用法为先将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清洗患部。
每天1次,连续用3~4d。
内服可按每公斤体重100~120mg混料,1次内服。
3.2 左旋咪唑是四咪唑的左旋异构体,可口服,也可肌肉注射。
口服每公斤体重7~10mg,肌肉注射可按每公斤体重7.5mg,一般用于猪蛔虫、猪肺线虫、猪肾虫、猪棘头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