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部分正常值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肌皮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皮N 潜伏期(ms)距离(cm)----------------------------------------------------------------------------------- MCV 年龄平均下限上限-----------------------------------------------------------------------------------------------------------------刺激15—74 2.0 1.3 2.6 7腑 2.3 1.6 3.0 92.6 2.03.3 112.9 2.33.6 13-----------------------------------------------------------------------------------------------------------------刺激 4.8 4.1 5.5 25锁 5.1 4.4 5.8 27骨 5.4 4.8 6.1 29上 5.7 5.1 6.4 316.0 5.4 6.7 33------------------------------------------------------------------------------------------------------------------速度(m/s) 波幅(mv)---------------------------------------------------------------------------------平均下限上限平均下限上限------------------------------------------------------------------------------------------------------------------- 刺激15--24 70 60 78 17 9 32腑∣ 25--34 68 60 75 16 8 30∣ 35--44 65 58 73 15 8 28∣ 45—54 63 55 71 13 7 26↓ 55—64 60 53 68 13 7 24 Erb′s 65—74 58 50 66 12 6 22---------------------------------------------------------------------------- 刺激15—24 14 7 27锁25—34 13 6 26骨35—44 12 6 24上45—54 12 6 24 55—64 10 5 2165—74 9 5 19------------------------------------------------------------------------------------------------注:肱二头肌记录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值(表面电极)(X±1S)-------------------------------------------------------------------------------------------------------------------- 正中N 潜伏期(ms) 波幅(UV) 传导速度(m/s) ------------------------------------------------------------------------------------------------------ MCV 平均下限上限平均下限上限平均下限上限------------------------------------------------------------------------------------------------------------------- 刺激腕 3.49 3.15 3.83 7.0 4.0 10肘7.39 6.7 8.08 7.0 4.3 9.7 57.7 52.8 62.6腋9.81 8.92 10.7 7.2 4.3 10.1 63.4 57.2 69.6---------------------------------------------------------------------------------------------------------------------- 注:记录在外展拇短肌。
myo的正常值范围
MYO(肌电图)的正常值范围可以根据不同实验室和研究的标准略有差异。
然而,一般来说,以下是肌电图(EMG)的正常值范围:
- 静息状态下,肌电图的电活动应该非常低,即肌电图基线平均电压应该在0-5μV之间。
- 主动收缩肌肉时,肌电图的电活动会增加。
正常情况下,肌电图的幅值范围通常是5-20μV。
- 对于一些特定的肌肉,正常情况下,肌电图的幅值范围可以高达50-200μV。
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具体的正常范围还需要结合个体的情况和临床上的判断。
不同的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和参考范围。
如果您对自己的肌电图结果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肌电图部分正常值
运动单位电位(MUP)
时限:儿童5~12ms, 成人7~17ms。
60岁以上老人可较成人再延长2ms。
波幅:200uV~1mV之间。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上肢>45m/s,下肢>37.5m/s 波幅:>5u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下肢均>45m/s 波幅:>5mV
运动神经潜速率:上、下肢均>30m/s 波幅:>5mV
末稍潜伏期:正中神经(腕――拇短展)<4.2ms
尺神经(腕――第一骨间肌)<4.6ms
尺神经(腕――小指展肌)<3.9ms
腓总神经(踝――趾短伸肌)<5.5ms
尺神经肘上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尺神经肘下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传导时间<1.3ms
(腓骨小头上2.5cm—腓骨小头下2.5cm)
H反射:
预测值:H反射潜伏期(ms)=-1.1+0.16×身高(cm)+0.06×年龄
标准差(SD)=1.4ms
正常值范围:预测值+/-2SD(2.8)
H反射:一般身高、中青年<33ms
F反应:F-M<26ms。
常见生理参数的测量范围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将生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 放大器和测量电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转换、调整。
3.数据处理和记录、存储、显示装置。
低频电流对人体的三个作用:产生焦耳热;刺激神经、肌肉等细胞;化学效应。
这些作用使组织液中的离子、大分子等粒子振动、运动和取向。
在整体情况下,由感知电流造成的电击称为宏电击(0.7~1.1mA),通常指加于体表引起的电流效应。
由感觉阈以下的电流所造成的电击,成为微电击,通常指电流直接加到心脏产生的电流效应临床上用双极或单极记录方法在头皮上观察皮层的电位变化,记录到的脑电波称为脑电图EEG。
周期:正常值为8~12HZ脑电图的分类:(1)α波:可在头颅枕部检测到,频率为8~13HZ,振幅为20~100uV,它是节律性脑电波中最明显的波。
(2)β波:在额部和颞部最为明显,频率为18~30HZ,振幅为5~20uV,是一种快波,它的出现意味着大脑比较(3)θ波:频率为4~7HZ,振幅为10~50uV,它是在困倦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所记录的波形。
(4)δ波:在睡眠,深度麻醉,缺氧或大脑有器质性病变是出现,频率是1~3.5HZ,振幅为20~200uV。
根据脑电与刺激之间的时间关系,可将电位分为特异性诱发电位和非特异性诱发电位。
在临床上一般只进行特异性诱发电位的检查,简称EP。
E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是代表中枢神经系统在特定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活动的变化临床上常用的诱发电位有: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
肌电图记录的是不同机能状态下骨骼肌的电位变化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形成的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肌电图EMG,肌电活动是一种快速的电变化,它的振幅是20uV到几个毫伏,频率为2Hz~10kH所谓运动电位就是用来表示肌肉基本功能的单位,它是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和由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的,运动单位为肌肉活动的最小单位。
肌电图部分正常值
运动单位电位(MUP)
时限:儿童5~12ms,成人7~17ms.
60岁以上老人可较成人再延长2ms.
波幅:200uV~1mV之间.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上肢>45m/s,下肢〉37。
5m/s 波幅:〉5u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下肢均〉45m/s 波幅:〉5mV
运动神经潜速率:上、下肢均〉30m/s 波幅:〉5mV
末稍潜伏期:正中神经(腕――拇短展)〈4.2ms
尺神经(腕――第一骨间肌)〈4。
6ms
尺神经(腕――小指展肌)<3。
9ms
腓总神经(踝――趾短伸肌)〈5.5ms
尺神经肘上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尺神经肘下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传导时间〈1.3ms
(腓骨小头上2。
5cm—腓骨小头下2。
5cm)
H反射:
预测值:H反射潜伏期(ms)=-1.1+0.16×身高(cm)+0.06×年龄
标准差(SD)=1.4ms
正常值范围:预测值+/-2SD(2.8)
H反射:一般身高、中青年<33ms
F反应:F-M<26ms。
肌电图部分正常值
运动单位电位(MUP)
时限:儿童5~12ms, 成人7~17ms。
60岁以上老人可较成人再延长2ms。
波幅:200uV~1mV之间。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上肢>45m/s,下肢>37.5m/s 波幅:>5uV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下肢均>45m/s 波幅:>5mV
运动神经潜速率:上、下肢均>30m/s 波幅:>5mV
末稍潜伏期:正中神经(腕――拇短展)<4.2ms
尺神经(腕――第一骨间肌)<4.6ms
尺神经(腕――小指展肌)<3.9ms
腓总神经(踝――趾短伸肌)<5.5ms
尺神经肘上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尺神经肘下5cm――肘部传导时间<1.0ms
腓总神经腓骨小头传导时间<1.3ms
(腓骨小头上2.5cm—腓骨小头下2.5cm)
H反射:
预测值:H反射潜伏期(ms)=-1.1+0.16×身高(cm)+0.06×年龄
标准差(SD)=1.4ms
正常值范围:预测值+/-2SD(2.8)
H反射:一般身高、中青年<33ms
F反应:F-M<26ms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