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体检管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258.01 KB
- 文档页数:3
一、制度背景为了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体检目的1. 了解教师的健康状况,预防和发现疾病;2. 对患有疾病的教师提供及时的治疗建议和指导;3. 保障教师的工作安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体检对象我校全体教师均为体检对象。
四、体检时间1. 新入职教师:入职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2. 在职教师: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3. 退休教师:在退休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五、体检项目1. 内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肝功能、肾功能等;2. 外科检查:包括甲状腺、乳腺、腹部等;3.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色觉、眼底等;4. 耳鼻喉科检查:包括听力、嗅觉、咽喉等;5. 妇科检查:针对女性教师;6. 乳腺检查:针对女性教师;7. 心电图、X光、B超等影像学检查;8. 其他特殊项目:根据教师个人健康状况和学校要求进行。
六、体检流程1. 教师本人携带身份证、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件,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2. 按照医院要求进行各项检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询问和检查;3. 体检结束后,教师将体检报告交给学校人事部门;4. 学校对体检报告进行审核,对患有疾病的教师提出治疗建议和指导;5. 学校将体检结果通知教师本人。
七、体检结果处理1. 学校对体检结果保密,仅限于学校内部使用;2. 对患有疾病的教师,学校将根据病情和教师意愿,提供相应的治疗和保健措施;3. 对体检中发现有严重疾病或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学校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进行处理。
八、监督检查1. 学校成立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体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 学校对体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体检制度的有效实施;3. 对违反体检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一、目的和意义为保障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体检对象1. 全体在编教师、合同制教师及临时聘用教师。
2.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他教职工纳入体检范围。
三、体检组织与实施1. 学校成立教师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体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体检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3. 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等常规检查;(2)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规等生化检查;(3)胸部X光、腹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4)心电图、肺功能、骨密度等特殊检查。
4. 体检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并提前通知教师。
5. 体检费用: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由学校承担。
四、体检结果处理1. 体检结果由学校教师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通知教师本人。
2. 对体检结果有异议的教师,可按规定申请复检。
3. 对体检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妥善安排。
五、保障措施1.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体检工作的宣传,提高教师对体检工作的认识。
2. 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体检档案,确保体检信息的真实、完整。
3. 学校应加强对体检工作的监督,确保体检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4. 学校应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教师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相冲突,以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为准。
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教师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师。
三、体检项目1.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视力、听力、心肺功能等。
2. 内科检查:心脏、肝脏、肾脏、肺、消化系统等。
3. 外科检查:四肢、脊柱、关节等。
4. 妇科检查:已婚女性教师。
5. 儿科检查:已婚女性教师。
6. 传染病检查:艾滋病、乙肝、梅毒等。
7. 其他检查: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需要,可适当增加检查项目。
四、体检时间1. 新入职教师应在入职前进行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在岗教师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时间安排在每年的9月至10月。
3. 教师因工作需要或身体原因,可随时申请进行体检。
五、体检流程1. 教师向幼儿园提交体检申请,经批准后,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2. 体检机构将体检结果反馈给幼儿园。
3. 幼儿园对体检结果进行审核,并做好记录。
4. 对体检结果异常的教师,幼儿园将督促其及时治疗,并跟踪治疗情况。
六、结果处理1. 体检结果合格者,幼儿园将为其建立健康档案。
2. 体检结果异常者,幼儿园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要求教师及时治疗,并跟踪治疗情况;(2)根据教师健康状况,合理安排工作;(3)对严重疾病,经治疗无效或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幼儿园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七、责任与监督1. 幼儿园应高度重视教师体检工作,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师应积极配合体检工作,如实提供个人健康状况。
3. 幼儿园设立专门的体检工作小组,负责体检工作的组织实施、结果审核和处理。
4. 教师体检工作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幼儿园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一、制度目的
为保障我校教师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体检范围
1. 适用于我校在编在岗的教师。
2. 退休教师可自愿参加体检。
三、体检时间
1. 体检时间每年安排一次,具体时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体检前,学校将提前通知教师体检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
四、体检项目
1. 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胸部X光、腹部B超等。
2. 根据教师需求,可增加个性化体检项目。
五、体检费用
1. 体检费用由学校承担。
2. 退休教师体检费用自理。
六、体检流程
1. 教师接到体检通知后,按照规定时间参加体检。
2. 体检当天,教师需携带身份证、教师证等相关证件。
3. 教师按照体检流程,依次进行各项检查。
4. 体检结束后,学校将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并针对教师健康状况提供保健建议。
七、体检结果处理
1. 体检结果由学校统一保管,并对教师个人保密。
2. 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将及时与教师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对患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教师,学校将积极协助其进行治疗。
八、制度执行
1. 学校成立教师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度的组织实施。
2.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组要积极配合,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教师要自觉遵守体检纪律,配合学校完成体检工作。
九、附则
1. 本制度由学校教师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师生体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师生体检工作,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师生体检是指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的身体健康检查。
第三条师生体检工作是学校的基本工作之一,体检工作由学校医务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师生体检工作要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医疗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开展。
第五条师生体检工作要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工作相结合。
第二章师生体检计划第六条每学年学校医务室要制订师生体检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体检工作。
第七条师生体检计划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体检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
第三章师生体检内容第八条师生体检内容包括必检项目和选检项目。
必检项目包括身体检查、血压检测、视力检查、听力检查、心电图检查、X光检查等。
选检项目包括体格发育、牙齿畸形、心理健康、营养健康等。
第九条师生体检内容要尊重个体差异和隐私,尽可能做到全面、细致、客观。
第四章师生体检流程第十条师生体检实行预约制购票入园,学生家长提前预约时间在医务室购票,在指定时间携带购票入园指定地点。
第十一条师生体检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协调和组织实施,对体检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进行调节和解决。
第五章师生体检记录和报告第十二条学校医务室要建立健全师生体检档案,对每一次体检的结果进行登记和归档。
第十三条师生体检报告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出具,保证报告的真实、准确。
第六章师生体检后续工作第十四条学校医务室要根据师生体检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和防病治病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医务室要对有疾病或异常的师生进行随访和定期复查。
第七章师生体检保障措施第十六条学校要保障医务室人员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素质的提高,确保医务室人员的队伍稳定和专业素质过硬。
第十七条学校要保证医务室的基本设施和设备齐全,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十八条学校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对师生体检工作的重视和配合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我校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
第三条学校将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健康体检,确保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第二章体检组织与实施第四条学校成立教师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师体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第五条体检工作由学校卫生室负责具体实施,包括体检时间、体检地点、体检项目等。
第六条体检时间: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和秋季学期开学前各组织一次。
第七条体检地点:选择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第八条体检项目:1. 基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视力等;2. 内科检查:心、肝、肺、肾等主要脏器功能;3. 外科检查:四肢、脊柱等;4. 妇科检查(女性教师):乳腺、妇科疾病等;5. 专科检查:根据教师职业特点,增加相应专科检查。
第三章体检结果处理第九条体检结果由医疗机构出具,学校卫生室负责收集、整理、归档。
第十条对体检结果异常的教师,学校卫生室应及时通知本人,并要求其进行复查。
第十一条对体检结果异常的教师,学校将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 建议教师休息,避免过度劳累;2. 指导教师调整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3. 协助教师就医,确保及时治疗;4. 对病情严重的教师,建议其调整工作岗位或离职休息。
第四章体检费用第十二条教师体检费用由学校承担。
第十三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体检项目和标准。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学校卫生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更好地保障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师生健康管理,提高师生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体检范围1. 全体在校学生;2. 全体教职工;3. 学校聘请的临时工作人员。
三、体检时间1. 学生: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2. 教职工: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3. 临时工作人员:入职前进行一次体检,并在工作期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体检。
四、体检项目1. 体检项目应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血压、心率、呼吸、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光等;2. 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其他相关体检项目。
五、体检组织1. 学校成立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体检工作;2. 体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体检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体检工作;3. 各部门、班级积极配合体检办公室开展体检工作。
六、体检实施1. 体检前,体检办公室向师生发放体检通知,明确体检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2. 体检时,师生应按照体检通知要求,按时参加体检;3. 体检过程中,师生应如实告知体检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4. 体检结束后,体检医生将体检结果告知师生,并针对异常情况提出建议。
七、体检结果处理1. 体检办公室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体检报告;2. 体检报告应包括:体检项目、体检结果、异常情况及建议等;3. 体检办公室将体检报告报送学校领导,并通报相关部门;4. 对于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师生健康。
八、体检档案管理1. 体检档案由体检办公室负责管理;2. 体检档案应包括:体检记录、体检报告、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等;3. 体检档案应按照规定期限保存,并确保档案安全。
九、监督与考核1. 学校定期对体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体检工作质量;2. 学校对体检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3. 学校对体检工作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学校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一、目的为保障我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
三、体检内容1. 内科检查: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
2. 外科检查:视力、听力、身高、体重、脊柱弯曲度等。
3. 眼科检查:视力、屈光度、眼底检查等。
4. 口腔科检查:口腔卫生、牙齿状况等。
5. 妇科(女教职工):乳腺、妇科检查等。
6. 男科(男教职工):前列腺、睾丸等。
7. 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四、体检时间1. 新入职教职工:入职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2. 在职教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3. 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教职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体检。
五、体检流程1. 教职工持身份证到校医务室领取体检表。
2. 按照体检表上的要求,填写个人信息。
3. 根据体检项目,到相应科室进行检查。
4. 检查完毕后,将体检表交回校医务室。
5. 校医务室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并将结果通知教职工。
六、体检结果处理1. 体检结果异常的教职工,校医务室将及时通知本人,并建议其到指定医院进行复查。
2. 对体检中发现患有慢性病、传染病的教职工,校医务室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对体检结果良好的教职工,校医务室将定期跟踪其健康状况。
七、保障措施1. 学校将加大对体检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校医务室要加强对体检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体检质量。
3. 对在体检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教职工,学校将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4. 对违反体检制度、弄虚作假的教职工,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校医务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学校教职工体检规定学校教职工体检规定的意义学校教职工体检是一项重要的健康保障措施,它对于学校内部的安全和教职工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依据、体检项目、定期性和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法律依据学校教职工体检的规定是基于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学校卫生规定》、《学校安全管理规定》等。
这些规定要求学校为教职工提供健康监测和预防措施,以保障学校内部的安全和稳定。
二、体检项目学校教职工体检一般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传染病的筛查、心理健康的评估等。
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查。
传染病的筛查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进行的检测。
而心理健康的评估则是为了了解教职工的心理状态,以便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体检的定期性学校教职工体检一般是每年进行一次,有时也会根据需要进行半年或季度的体检。
定期的体检能及时发现教职工的健康问题,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此外,定期的体检还能对教职工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四、体检结果的应用体检结果是对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估和记录。
这些结果可以为学校提供安全管理和健康保障的依据。
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教职工,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健康指导等,以保证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五、体检过程中的隐私学校教职工体检过程中应保护教职工的隐私。
体检工作应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医务人员应对教职工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保密,不得将其泄露给其他人员。
体检结果也应对教职工个人隐私进行保护,仅用于学校管理和个人健康的需要。
六、体检费用的支付学校教职工体检费用一般由学校承担,也有些学校要求教职工自行支付一部分费用。
体检费用的支付是体现学校对教职工健康关注和保障的一种方式,也是教职工对自身健康的一种投资。
七、体检的争议与问题学校教职工体检也存在一些争议与问题。
一方面,有人认为体检过程繁琐、浪费时间;一方面,有人认为体检结果可能被不当使用。
一、总则为了确保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体检目的1. 保障教职工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2. 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为教职工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3. 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体检范围1. 全体教职工;2.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对特定岗位或特殊人群进行专项体检。
四、体检时间1.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2.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安排专项体检。
五、体检项目1. 基本体检项目: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胸部X光、B超等;2. 特定岗位或特殊人群的专项体检项目,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体检流程1. 教职工在规定时间内,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到指定的体检机构进行体检;2. 体检机构根据学校提供的体检项目进行体检;3. 体检结束后,教职工将体检报告交回学校;4. 学校对体检报告进行审核,并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
七、体检结果处理1. 学校对教职工的体检结果进行保密,仅限于学校内部使用;2. 学校根据体检结果,对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3. 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将及时与教职工沟通,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八、体检费用1. 教职工的体检费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学校财务制度执行;2.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职工的体检费用给予一定的补贴。
九、监督检查1. 学校成立教职工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体检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2. 教职工对体检工作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学校工会、教代会等途径反映。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不断提高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教师体检管理规定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教职工健康体检制度为使每位教职员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并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学校制订教职员工健康体检制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学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员工及外调教师。
二、体检类别:
1)新入职体检:新招聘、调转的教师、职员及工人在录用前,自行到指定医院进行指定项目体检,体检项目:乙肝五项(乙肝检查)、肺X线(肺结核检查)、心脑血管检查(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2)常规体检: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按以下安排进行体检:
女教职员工: 34周岁以下的每三年体检一次;
35周岁至44周岁的每两年体检一次;
45周岁至退休每年体检一次。
男教职员工: 39周岁以下的每三年体检一次;
40周岁至49周岁的每两年体检一次;
50周岁至退休每年体检一次。
三、体检项目和经费:
1、体检项目:见附件。
2、体检经费:
体检费用由学校负担,复查及其他附加费用由本人承担;本人在体检时间内放弃体检机会的,学校不另行安排,也不予任何形式补助。
四、具体程序
1、学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由分管校长、工会、妇委会、办公室、人事科、医务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学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策划、指挥、协调、安排与监督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体检持续时间:每次体检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每次体检从开始到结束为1个月。
4、体检地点: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5、新入职的教职员工体检后持中心医院有效体检合格证明方可录用。
6、常规体检健康检查结果由中心医院统计,结束后体检档案返回学校,由学校医务室登记备案,把体检结果交到学校工会和妇委会,体检档案留医务室备存,并通知教职员工到医务室查询体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