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梁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梁衡
【期刊名称】《人大论坛》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全国的好山水也不知道去过多少处,竞没有想到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
天星桥在贵州黄果树旁,景区不算很大,方圆五点七平方公里,三个半小时就可以逛完,基本上是走平地,也不会让你很累。
整个景区前半部分主要看山石之奇,后半部分主要看水秀之美,而渗透在全过程的是绿色的树,绿色的风。
虽然还是不脱石美、水美、树美,但是它却硬能化平淡为神奇,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了一首天上的乐曲。
【总页数】1页(P58-58)
【作者】梁衡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
【相关文献】
1.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J], 梁衡;
2.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J], 梁衡
3.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J], 梁衡
4.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美丽的地方清新——融入大市区、追赶珠三角 [J],
5.美丽的地方美丽的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歌手大赛感言 [J], 尹家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早的桥》阅读答案【篇一:中国石拱桥阅读及答案】>(一)①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c )(2分)a、由本质到现象b、由具体到概括c、由一般到个别d、由原因到结果2.第①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打比方。
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
3.结合第②③段内容,说说我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2分).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多样)、结构坚固、到处都有。
4.请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分).举例子。
举旅人桥的例子,更真实具体的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5.第④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6.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6分)(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早”限定了程度,说明石拱桥在桥梁史上出现的还不是最早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晋祠》作者梁衡:教材是改变人生的杠杆中小学教育首先是要教学生怎么做人,教材是改变人生的杠杆,是奠定他们一生事业的基础。
记得我上小学6年级时,姐姐已上高中,我偷看她的语文书,里面有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卖炭翁》,抒情、叙事都很迷人。
特别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读到里面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突然感到平平常常的汉字竟能这样的美。
大概就是那一刻,如触动了一个开关,我就迷上了文学,奠定了一生事业的走向。
我第一篇入选教材的作品是散文《晋祠》,原发表在1982年4月12日的《光明日报》副刊,当年选入初三课本。
当时我是《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36岁,很有点受宠若惊。
多年后我在《人民日报》社任副总编,一个记者初次见我就兴奋地说:我第一次知道“璀璨”这个词就是学你的《晋祠》,他还能背出文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的对仗句。
这大大拉近了我与年轻人的距离。
我一生中没当过教师,却常被人称作老师,就因为课文里的那几篇文章。
一次我在山西出差碰到一位年轻的女公务员,是黑龙江人。
我问她怎么远来山西工作?她说:“上学时学了《晋祠》,觉得山西很美,就报考了山西大学,又嫁给了山西人,就留在这里工作。
想不到一篇文章改变了我的人生。
”那一年,我刚调新闻出版署工作,陪署长去山西出差时参观晋祠,又是因《晋祠》一文,晋祠文管所所长把首长晾在一旁却和我热情攀谈,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他送我一张很珍贵的唐太宗《晋祠铭》大型拓片,说许多贵宾来都没舍得送。
《晋祠》这篇课文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大约已送走了30届学生。
而我没想到的另一个结果是,晋祠为此也大大增加了游客,带来了更大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有了这个先例,不少风景名胜点都来找我写文章,比如贵州黄果树景区,我曾为他们写过一篇《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他们将该文印在画册里,刻成碑立在景区,印成传单散发,还盼着文章也能编进课本。
2003年我的一篇写瞿秋白烈士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又被选入高中课本。
塞上的一颗珍珠答案【篇一:语文四年级测试卷】s=txt>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 ()()()( ) ( )( )(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8分)()然而止因()施教心()神往()色欲流()为观止千()一发奋不()生心惊胆()三、判断正误(6分)1、在“荒芜、典雅、博斗、健康”中没有错别字。
()2、在:“战士们一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湿了,可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中,前面说明困难大,后面表达红军对困难的态度。
()3、“我们姐弟几个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月,居然收获了!”中“居然”可以换成“当然”。
()4、《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课文记叙了作者访问内蒙古草原的所见所感。
文中赞美民族团结的语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5、《拾穗》这篇课文通过对三围妇女拾麦穗的情景描绘,表现了劳动人们的辛苦,表达作者的理解和同情。
()四、句子万花筒(按要求写句子)(4分)1、风光秀丽的扎兰屯真不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
(缩句)()2、铃声刚响,都跑到操场上玩了。
(修改病句)()五、课文回顾。
(7分)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吟一首小诗()(1)给上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既。
又”造一个句子。
()六、按原文填空。
(10分)1、(),半江瑟瑟半江红。
2、子曰:“三人行,()”3,江天一色无纤尘,()4、独在异乡为异客,()5播种行为,收获(),播种(),收获(),播种(),收获()。
七、课外阅读(20分)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
他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被干死的。
课题:说明文阅读学习目标:能够读懂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训练学生提炼概括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例文讲解阅读短文,完成下列习题天星桥: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梁衡①天星桥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旁,哥区不算大,方圆5 7平方公里,基本都是平地。
整个景区前半部主要看山石之奇,后半部主要看水秀之美,而渗透全过程的是绿色的树,绿色的风。
虽然还是不脱石美、水羌、树美,但是它却硬能够化平淡为神奇,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了一首天上的乐曲。
②石头哪里没有?但这里的石头总要变出个样,像一首曲于的变奏,熟悉中透着新鲜,叫你有一种感觉到却说不出的激动。
石的表面经常会隆起一簇簇的皱褶。
它本是个铜头铁脑、生硬冰凉的东西,却专向柔弱多情方面取貌撮形,如裙裾之褶,如秋水之纹,如美人蹙眉,刚硬中透着柔情。
这种强烈的反差在你一心里揉搓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美感,你忍不住要叫,要喊。
再说它的形,也实在不俗,它决不肯媚身媚脸地去像什么,是什么。
反而,它什么也不像,什么也不是。
比如一座高楼一样的巨大石山,侧面看却薄得像一_枉书,或者干脆是一张纸,硬是挺立在那里。
它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美。
脚下的、头上的,还有那些在坡上、沟里随意抛掷的石头,都要美出个样儿。
③天星桥的水是为石而生的。
一入景区,脚下就是水,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婆多姿的影。
有的山平光如洗,在水里是一面立着的镜子;有的中裂一缝,在水里就是一道飞来的剑影。
水上是三百六十五块踏石,游人踩着它,鞋底贴着水面,在绿波上荡漾。
因为这石的数目暗舍了一年的天数,所以在这里总会有一块正是你的生日石,此园就名“数生园”。
你站在生日石上看着水里的青山倒影,体会降世以来这最美丽的一天,别有一番滋味。
这一带的水是清秀娴静的,如庭院深深。
但静中有变,水一时被焱山穿插成千岛之湖,一时又变幻成漓江秋色,忽而又错落成武夷九曲,当然都是微型美景,总之随石赋形,依山而变,曲尽其态,教人惊奇赞叹不已。
《天星桥: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阅读附答案天星桥: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梁衡①天星桥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旁,哥区不算大,方圆5 7平方公里,基本都是平地。
整个景区前半部主要看山石之奇,后半部主要看水秀之美,而渗透全过程的是绿色的树,绿色的风。
虽然还是不脱石美、水羌、树美,但是它却硬能够化平淡为神奇,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了一首天上的乐曲。
②石头哪里没有?但这里的石头总要变出个样,像一首曲于的变奏,熟悉中透着新鲜,叫你有一种感觉到却说不出的激动。
石的表面经常会隆起一簇簇的皱褶。
它本是个铜头铁脑、生硬冰凉的东西,却专向柔弱多情方面取貌撮形,如裙裾之褶,如秋水之纹,如美人蹙眉,刚硬中透着柔情。
这种强烈的反差在你一心里揉搓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美感,你忍不住要叫,要喊。
再说它的形,也实在不俗,它决不肯媚身媚脸地去像什么,是什么。
反而,它什么也不像,什么也不是。
比如一座高楼一样的巨大石山,侧面看却薄得像一_枉书,或者干脆是一张纸,硬是挺立在那里。
它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美。
脚下的、头上的,还有那些在坡上、沟里随意抛掷的石头,都要美出个样儿。
③天星桥的水是为石而生的。
一入景区,脚下就是水,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婆多姿的影。
有的山平光如洗,在水里是一面立着的镜子;有的中裂一缝,在水里就是一道飞来的剑影。
水上是三百六十五块踏石,游人踩着它,鞋底贴着水面,在绿波上荡漾。
因为这石的数目暗舍了一年的天数,所以在这里总会有一块正是你的生日石,此园就名“数生园”。
你站在生日石上看着水里的青山倒影,体会降世以来这最美丽的一天,别有一番滋味。
这一带的水是清秀娴静的,如庭院深深。
但静中有变,水一时被焱山穿插成千岛之湖,一时又变幻成漓江秋色,忽而又错落成武夷九曲,当然都是微型美景,总之随石赋形,依山而变,曲尽其态,教人惊奇赞叹不已。
④水从一汪深潭流出之后,宣泄在一片石滩里,撞在各样的石柱、石笋上,此景就名“水上石林”。
《梁衡散文》读后感梁衡是一位惨淡经营的散文大家,是一位有家国情怀的散文名家。
那么,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梁衡散文》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一梁衡的文章一开始我并不喜欢,那篇《晋祠》虽然写得真的不错,但是我不喜欢那种冗长的文章,所以,对于这个作者也没太大的印象。
再一次看到他的文章就是《跨越百年的美丽》,依旧是没什么太大感觉。
直到他写的三篇散文作节选为课外读物发下来,《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看了一堂课之后,当时就被他笔下的三个人物所深深折服。
这三个人物都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同时又具有不得不使人敬佩的精神和风范,感觉他们在梁衡的笔下都鲜活了起来,一点一点向我们展示自己的人生。
自此,我开始找梁衡的文集,却一直找不到,看到了很多余秋雨的文集。
我也买过余秋雨的一本文集《文化苦旅》,但我不是很喜欢他的文风。
总觉得他写的文章不够大气,有点优柔寡断的感觉。
而梁衡,看完他的文章就有种很明显的被吸引被点拨,霎时有一片清明的感觉。
终于,我还是找到了一本《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我先找到了那三篇文章,把《把栏杆拍遍》看完。
辛弃疾的一生真的很曲折。
年轻时血气方刚,奔走沙场,却在南归之时被夺去手中的钢刀,只能以羊毫软笔写下一首首悲愤、无奈、自嘲的词。
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那首《永遇乐》。
他竟然在嘲笑自己的姓氏!“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这首词是我第一次看到,却被其中所隐藏的无奈嘲讽所深深震动。
他该有怎样的失意才会觉得自己的姓氏是“艰辛”“酸辛”“悲辛”“辛辣”,觉得自己就是不能够拥有美好的事物!还有一篇《大无大有周恩来》,是诞辰百年之时所写。
那些冗长的历史在梁衡的笔下一点不显繁复,反而,每一件都令周无私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深深被这个自己无缘亲眼见到的所感动。
诸如此类的写人的文章,每一篇都能感觉作者笔下的人是个鲜活、生动、立体的伟人,并不是一个个已经归为历史、素不相识的不相干的人。
《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部,国境线长503.8公里,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
德宏山川秀丽,气候温和,景色宜人,物产富饶,边贸活跃,被誉为孔雀之乡、葫芦丝之乡、目脑纵歌之乡著名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诞生在德宏。
德宏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可以用边、情、绿、宝来概括:边德宏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章凤、盈江两个国家级二类口岸,有28个渡口、64条通道、24个乡镇、600多个村寨与缅甸相连,有中国唯一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
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中国、缅甸)、三省邦交接(中国云南省、缅甸克钦邦、掸邦)、五城市交汇(中国瑞丽、畹町,缅甸木姐、南坎、九谷),构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
情德宏拥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在德宏交相辉映,民族风情浓郁。
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
大型节庆活动有中缅胞波狂欢节、勐巴娜西风情节、葫芦丝文化节、瑞丽国际珠宝文化节等,并由此获得了xx 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称号。
绿德宏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2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8%。
四季瓜果飘香,满目苍翠欲滴,宛如一幅醉人的绿色画卷,被誉为绿色的海洋。
当北国千里冰封时,德宏依然暖意融融,是一个集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娱乐为一体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宝德宏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处于世界南北向和西北向两大宝石成矿构造带的北延交会部,紧邻世界著名玉石产地缅甸,汇集了各种宝石、翡翠、玛瑙、树化玉等稀世珍宝。
瑞丽盈江是资源富集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德昭日月,宏润千秋。
德宏将凭借边、情、绿、宝的神奇魅力,响彻全国,唱响世界。
上下而求索——《觅渡》读后感《觅渡》是一本散文自选集,作者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梁衡。
这是第一次读梁衡的东西(据说他的《晋祠》和《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我没有印象),扉页的作家简介曾让我有些担心此人的官方背景会影响到文章内容,令我读不下去。
读过之后才发现不然,就这本《觅渡》,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出版的,拿到我手中的,已是2014年第15次印刷本——很说明我担心的多余。
序言有两篇,一篇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追求一个境界》,季老认为散文的“散”只是表象,应是为文者“惨淡经营”所得的一种文体。
作者梁衡与他所见略同,并能将个人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
特别是写人物的散文方面,已经过了“形似”“神似”两层,直达“境界”这第三层。
在当世散文家中无出其右——评价相当高了。
另一篇序言是作者自己写的《我的散文观》。
文中作者提到,仅仅是传达信息和知识不算什么,也并非散文这种文体的特长,主要是为文者通过文,传递他有个性的思想,传达美。
“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
”集子分为“大情大理”“青史如镜”“山川如我”“理性人生”几个部分。
最欣赏《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把栏杆拍遍》《乱世中的美神》《跨越百年的美丽》《石河子秋色》《吴县四柏》《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试着病了一回》《桑氏老人》《人与石头的厮磨》《奉献给死者的艺术》《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这几篇。
选多了?……这些具体就不讲了,读者自己去看。
集子后面一部分附录,包含四篇文章:《<觅渡>自注》《我写<觅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和《文章五诀》。
先说《我写<觅渡>》这篇,作者记录了自己之所以写该文的机缘因由,乃至对人的看法和文章的构思。
比如人的价值分有形的“功业”和“无形”的价值(人格力量)。
比如作者在文中设计了三个“如果”用以展现瞿秋白如何看待“生”“死”“名”这三个层次的问题。
【高中散文阅读】梁衡散文阅读《追寻那遥远的美丽》附答案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梁衡快二十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来西北开发的热闹。
另有一个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梁衡快二十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来西北开发的热闹。
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
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直到今夏末,才有缘去朝圣。
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瞬间,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
日月山口是当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
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
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
我们的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
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
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
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场那样高大茂密,也不像内蒙古的草场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而柔软,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
草地上虫草、人参果、秦艽等中药材随处可见。
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挥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
老鹰发现了什么,在低空一圈圈地盘旋。
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
当二十六岁的王洛宾采风到这里,十七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
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
卓玛一辈子也没有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当后人听着这首歌时,总想为它注释一个具体的爱情故事,殊不知这里不但没有具体的爱,就是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找到过歌唱着的甜蜜。
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负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美丽的旋律,美丽的情感。
梁衡《天星桥: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阅读答案梁衡《天星桥: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阅读答案「篇一」桥那边有个美丽的地方梁衡①天星桥的美和其他地方一样,还是跑步了石美、水美、树美,但是它却硬能够化平淡为神奇,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了一首天上的仙乐。
②石头哪里没有?但这里的石头总要变出个样,变出一种形,别一种神,像一个曲子的变奏,熟悉中透着新鲜,叫你有一种感觉到却说不出的激动。
比如石的表面经常会隆起一簇簇的皱褶。
它本是个铜头铁脑、生硬冰凉的'东西,却专向柔弱多情方面取貌摄形,如裙裾之褶,如秋水之纹,如美人蹙眉,如枯荷向空。
这种强烈的反差,在你的心里揉搓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美感,你忍不住要叫、要喊。
难怪国画专有一种表现法叫“皴”法。
再说它的形,也实在不俗,它决不肯媚身媚脸地去像什么,是什么。
反而,它什么也不像,什么也不是,在你头脑的储存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构图。
比如一座山石,侧面看它却薄得像一本书,或者干脆是一张纸,硬是挺立在那里,水从脚下绕,藤在身上爬。
它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美。
脚下的、头上的,还有那些在坡上、沟里随意抛掷的石头,都要美出个样儿;你可以伸手随意抚摸崖边一块突出的石,那就是一朵凝固的云。
有时你走过一座小桥,这桥身是一块整石,但你怎么看也是一段枯了多年的树。
有时路边或山根的石头连成灰蒙蒙一片,那就是一群抵角的山羊,前弓后绷,吹胡子瞪眼,跃然前面。
③天星桥景区的前半部是石在水中。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婆多姿的影。
有的山平光如洗,在水里是一面立着的镜子;有的中裂一缝,在水里就是一道飞来的剑影。
而在这很多但并不太高的群峰之间则是是365块踏石,游人踩着这些石头,鞋底贴着水面,在绿波上荡漾。
当你看着水里的青山倒影时,也就惊奇地发现了自己什么时候也变得这样美。
因为这石的生日石上可以体会一下降世以来这最美的一天。
④景区的中部是两座对峙的山峰,相距数十米之遥,他们各探出一只手臂呼唤对方。
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简介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顺市区38公里(全程高速公路直达景区)。
景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度)、空气清新、设施完善,是观光休闲、度假疗养的理想胜地。
景区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着:天星桥景区、石头寨景区、郎弓景区、霸陵河峡谷古文化景区和滴水潭瀑布景区。
近年来,为不断丰富景区的旅游文化项目,2010年投资打造了黄果树奇石馆,它是一个集地理、地质、科普教育、中国传统美学、传统石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堪称一部地质演进史的活教材。
2011年联合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推出了贵州浓郁的文化盛宴——《多彩贵州风》大型民族歌舞演绎。
黄果树大瀑布景区简介黄果树大瀑布景区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规划面积为7.5平方公里,含黄果树大瀑布、水帘洞、盆景园、陡坡塘瀑布、螺蛳滩瀑布等景点。
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米,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不同方位观赏的瀑布,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全程自然贯穿,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
水帘洞堪称黄果树大瀑布一绝,位于大瀑布40—47米的高度上,全长134米,有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进入水帘洞,瀑声萦耳,惊心动魄。
瀑窗水挂珠帘,伸手可及,称‚天下第一奇洞‛。
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时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盆景园距黄果树大瀑布500米,占地40亩,园内展示盆景3000多盆,树种30多种,花红叶翠交相辉映,楼台亭榭布局天然,既有姑苏绰约风韵,又有贵州山野性情。
很多盆景都曾在全国盆景展中获得金奖(‚古榴情韵‛、‚腊梅‛、‚魂‛)、银奖(‚硕果庆丰年‛等)等优异成绩。
同时结合贵州的奇石,布置精巧、独特,‚盘龙云海‛、‚音乐石‛等就是贵州盘江奇石的典型代表。
《桥那处有一个漂亮的地方》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西部,国境线长 503.8 公里,总面积 11526 平方公里,总人口 118 万人。
德宏山川艳丽,天气平和,风景宜人,物产丰饶,边贸活跃,被誉为孔雀之乡、葫芦丝之乡、目脑纵歌之乡有名歌曲《有一个漂亮的地方》就出生在德宏。
德宏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能够用边、情、绿、宝来归纳:边德宏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章凤、盈江两个国家级二类口岸,有 28 个渡口、 64 条通道、 24 个乡镇、 600 多个村寨与缅甸相连,有中国独一实行境内关外特别看管模式的姐告边疆贸易区,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最便利的陆路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
一个坝子、两个国家 ( 中国、缅甸 ) 、三省邦交接 ( 中国云南省、缅甸克钦邦、掸邦 ) 、五城市交汇 ( 中国瑞丽、畹町,缅甸木姐、南坎、九谷 ) ,组成了独到的人文地理景观。
情德宏拥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 5 个世居少量民族,多元文化在德宏交相辉映,民族风情浓烈。
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节气。
大型节庆活动有中缅胞波狂欢节、勐巴娜西风情节、葫芦丝文化节、瑞丽国际珠宝文化节等,并由此获取了xx中国最具风俗文化特点旅行目的地称呼。
绿德宏属南亚热带季民风候,年均匀气温18.4 ℃20℃,冬无严寒,夏无炎暑,全州丛林覆盖率达62.8%。
四时瓜果飘香,满目葱翠欲滴,犹如一幅醉人的绿色画卷,被誉为绿色的大海。
当北国千里冰封时,德宏依旧暖意融融,是一个集康体、休闲、旅行、度假、居住、娱乐为一体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宝德宏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处于世界南北向和西北向两大宝石成矿结构带的北延交会部,紧邻世界有名玉石产地缅甸,聚集了各样宝石、翡翠、玛瑙、树化玉等稀世瑰宝。
瑞丽盈江是资源富集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种类众多。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冬日香山读后感篇一:《把栏杆拍遍》读后感《把栏杆拍遍》读后感《冬日香山》对于作者来说,这时候的香山不是花、叶和色彩迷乱的世界,也不是人声嘈杂和到处都是垃圾的世界,而是一个“清净”的世界。
在这里,难寻春夏秋三季的热闹和喧腾,作者用自己的体会与回忆与现在相比较,突出在当下的香山的寂寥、清净。
一个东西或事物最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一个人的内涵,且全文多处暗示及抒写他当下的那种俗人难寻的幽眇的境界,以香山冬日表现出来的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表达他的“巍然大视”式的禀赋、“清虚荦阔”式的幽情。
《雨中明月山》作者没有选择,一般景点都具备的云雾绕山、缆车代步、大庙殿宇的晴天之下的明月山,而是而选择了雨中的明月山,以此来显出它独特的魅力。
更以竹子为具体对象进行描写:雨中新竹拔地接天令作者为之一振。
蒙蒙细雨,竹浪层层翻滚而去,林外竹枝旁逸横斜令作者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在得知竹有公母后的如醒醐灌顶,写出了品竹令作者流连忘返。
《草原八月末》全文作者描写了草原开阔、宁静、干净、纯真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赞美、留恋之情。
阐述了辽阔无边的美景能让人的身体自然舒展,能让人的灵魂空明。
特定的环境和时刻呈现的自然美,不可多得也无法复制,要有与这美感产生共鸣的欣赏者;自然释放美感,润泽人的灵魂,人欣赏美,从自然中汲取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长岛读海》全文紧扣标题,以“读海”以此为中心。
先写看庙,发出庙和海真是古往今来一部书,天上人间一池墨的感叹,又以海上遇险的经历悟出了人的渺小,理解了人为什么要在自然之上幻化出一个神,来弥补自己对自然的屈从。
就像他自己说的:在陆地上登山,再高再陡的山也是脚踏实地,可停可歇。
在海里,我们却始终是如来佛手心里的一只小猴子。
探海让人了解了到大自然的伟大,神奇,高深莫测,是世界上最绝顶精彩的艺术品。
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作者:梁衡
全国的好山水也不知道去过多少处,竟没有想到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
天星桥在贵州黄果树旁,景区不算很大,方圆五点七平方公里,三个半小时就
可以逛完,基本上是走平地,也不会让你很累。
整个景区前半部分主要看山石之奇,后半部分主要看水秀之美,而渗透在全过程的是绿色的树,绿色的风。
虽然还是不脱
石美、水美、树美,但是它却硬能化平淡为神奇,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了一首天
上的乐曲。
石头哪里没有?但这里的石头总要变出个样,像一个曲子的变奏,熟悉中透着新鲜,叫你有一种感觉到却说不出的激动。
比如石的表面经常会隆起一簇簇的皱褶。
它本是个铜头铁脑、生硬冰凉的东西,却专向柔弱多情方面取貌摄形,如裙裾之褶,如秋水之纹,如美人蹙眉。
这种强烈的反差,在你心里揉搓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美感,你忍不住要叫,要喊。
再说它的形,也实在不俗,它决不肯媚身媚脸地去像什么,是什么。
反而,它什么也不像,什么也不是,在你头脑的储存里根本找不见这样的物件。
比如一座石山,大约有一座楼那么高,侧面看它却薄得像一本书,或者干脆是一张纸,硬是挺立在那里,水从脚下绕,藤在身上爬。
它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就是美。
天星桥景区的前半部是石在水中。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崖、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的影。
有的山平光如洗,映在水里是一面立着的镜子;有的中裂一缝,就是一道飞来的利剑。
而在这些石崖石壁之间则贴着水面散布着三百六十五块石头,游人就踩着它荡着绿波,作画中游。
因为这石的数目暗合了一年的天数,所以总会有一块正是你的生日石,此园就名数生园。
你站在石上可以体会一下降世以来这最美丽的一天。
行到景区的中部可以看到两座对峙的山峰,相距数十米之遥,它们各探出一只手臂呼唤对方。
但就在相差一拳之远时,臂长莫及,徒唤奈何。
这时一块巨石从天而降,上大下小,正好卡在其中,于是两手以石相接,形成一座云中石桥。
你仰望天桥忽然觉得自己就是刚刚从这桥上来到人间。
天星桥的水是为石而生的。
一入景区,脚下就是水,是一面静静的大镜子,让你正面、反面、侧面,从各个角度来看山,看石,看自己。
随物赋形,这水一时被众山
穿插成千岛之湖,一时又被幻成漓江秋色,忽而又错落成武夷九曲,当然都是微型美景。
钻过了那云中之桥,山高谷深,就渐有恢宏之气。
谷底有一座深潭,名冒水潭,方圆数里,一泓秋水深不可测。
潭为四山所合,不见源头,水从深底冒出,成两米多高的水柱,又静静滑落潭面,如夜空中的礼花。
水从冒水潭里流出之后,渲泻在一片石滩里,撞在各样石柱、石笋上,此景就名水上石林。
云南的石林是看过的,那些无枝无叶的树,无言地伸向天空,让你感到生命的逝去;桂林的溶洞也是去过的,那湿漉漉、阴沉沉的石笋、石塔在幽暗中枯坐默守,让你感到岁月的凝固。
当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地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就像一场纯由男性表演的晚会。
而现在绿水碧波像一群姑娘欢快地冲入了这片石林,大声喊着叫着,整个滩里银花朵朵,湿雾蒙蒙。
游人从这块石跳到那块石,在流水的伴唱中,舞蹈着穿过这片已有亿万年的生命之林。
水的结尾处是一个叫作珍珠泉的地方。
平软的水波滑过整石为底的沟坡,在石面上滚成一颗颗的珍珠,又在阳光中幻出五颜六色,如一群快乐的孩子。
突然这一切消失在一块巨石之下,当你急忙翻过石梁去寻,却只有无边绿树静无声。
这水真是一个来无踪去无影的洛神。
天星桥的树以榕树为多,叶大荫浓,满谷绿风。
有一株名“美人树”,树身高大绰约,枝叶如裙裾飘动。
有一株叫“民族大家庭”,一从石中钻出即分成五十六根树干,还有一株并不是树,是一株老藤,也许当初是被风吹了一下,就挂在了谷对面的一棵高树上,生命之力竟将这藤拉得笔直,数丈之长,一腕之粗,像一根空中的单杠。
因为这谷里除了石就是水,那树根,不是抓吸在石上,就是浸泡在水中。
水、石、树这样无拘无束地相拥相抱,实在是天星桥的个性。
从数生园出来,路边有一块一房多高的巨石,光溜溜的石壁上却顶出一株胳膊粗的小树。
导游总喜欢考考游人,根在哪里?你俯近石壁细看,那树根粗者如筷,细者如丝,嵌隙觅缝,奔走东西,此壁就名“寻根壁”。
当有巨石立在水中时,树根就贴着石面匍匐而下,再纵横交错慢慢抽紧,就像我们在码头上看到的,吊车用绳网从水里提起一件重物。
那赭色的根涨满了力,像大木桶外条条的铜箍,又像大力士臂上暴突的青筋。
你看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结合,石临水巧妆,因水而灵;水绕石弄影,因石而秀;而这树呢,抱坚石而濯清流,展青枝而吐绿云,幻化出一团浓烈的生命。
这种生命的力量和美感充盈在这条不大的山谷之中,让你流连忘返,回肠荡气。
我一定还会跨过这座桥的,我忘不了这里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