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容重的测定及总孔隙度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六、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的容重,并能根据土壤容重进行土壤孔度的计算。
二、仪器用具
天坪(0.1g)、环刀、恒温干燥箱、小铁铲等。
三、实验步骤
1、称取已干燥的环刀重w1;
2、在田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先用铁铲铲平,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至整个环刀全部充满土壤为止;
3、用铁铲将环刀周围的土壤挖去,地环刀下方切断,取出环刀,铲去两端多余的土壤;
4、取出环刀,擦去环刀外多余的土壤,盖上环刀盖,以免水分蒸发影响结果;
5、放入恒温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重w2。
四、结果计算
土壤容重(d,g/cm3)=(W2-W1)/环刀容积
土壤总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X 100%
五、注意事项
1、环刀在取样时一定要垂直要向下。
2、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一定要铲去,否则影响结果。
六、思考题
测定土壤容重时为什么要保持土样的自然状态?测定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土壤比重、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一、比重的测定土壤比重又称真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重与同体积的水重之比。
土壤比重可用来计算土壤的总孔隙度,其数值大小还可间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
(一)方法原理通常使用比重瓶法,根据排水称重的原理,将已知重量的土样放入容积一定的盛水比重瓶中,完全除去空气后,固体土粒所排出的水体积即为土粒的体积,以此去除土粒干重即得土壤比重。
(二)操作步骤1、称取通过1mm筛孔相当于10克烘干土的风干土样,倒人比重瓶中,再注入少量蒸馏水(约为比重瓶的三分之一),轻轻摇动使水土混匀,再放在沙浴上煮沸*,不时摇动比重瓶,以驱除土样和水中的空气。
2、煮沸半小时后取下冷却,加煮沸后的冷蒸馏水,充满比重瓶上端的毛细管,在感量为1/1000的天平上称重,设为B克。
3、将比重瓶内的土倒出,洗净,然后将煮沸的冷蒸馏水注满比重瓶,盖上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重为A克。
(三)结果计算干土重(克)/固体土粒体积(厘米3)土壤比重=——————————————————水的密度(1克/厘米3)干土重(10克)=—————————————————干土(10克)排出的水的体积(厘米3)10=———————(10+A)—B(四)仪器设备1、容积为50毫升的短颈比重瓶一支。
2、感量为1/1000的天平一架。
3、电砂浴或电热板。
4、滴管、小漏斗、无空气的蒸馏水等。
* 含活性胶体或可溶性盐较多的土壤,因粘滞水或盐分的影响,会使结果偏大,要用非极性液体代替蒸馏水,试样先烘至恒重,用真空抽气代替煮沸。
二、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土壤容量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克/厘米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总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一)方法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量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公式土壤孔隙度是指土壤中孔隙的总体积与土壤总体积之比,它是土壤中空气和水分的存储空间。
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测定土壤的容重和基质密度来得到。
我们来看一下土壤的容重和基质密度的定义。
土壤的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土壤的质量,通常用g/cm³或kg/m³来表示。
而土壤的基质密度是指土壤中固体部分的质量与固体部分的体积之比,通常也用g/cm³或kg/m³来表示。
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土壤孔隙度 = (1 - 容重 / 基质密度) × 100%在实际测定中,我们首先需要采集土壤样品,并将其干燥至恒定重量,以确定土壤的容重。
然后可以通过容器法或气体置换法来确定土壤的基质密度。
最后,根据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得到土壤的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的大小对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养分的存储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孔隙度越大,土壤的透气性就越好,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和生长。
而孔隙度过大也可能导致土壤保水性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在实际的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中,合理控制土壤的孔隙度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通过计算公式来确定土壤的孔隙度,还可以通过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剖面来初步判断土壤的孔隙度。
比如,砂质土壤通常孔隙度较大,而粘质土壤孔隙度相对较小。
另外,土壤的孔隙度还受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根系的分布和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土壤管理和改良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孔隙度的影响。
总的来说,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为合理的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通过控制土壤的孔隙度,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实际的土壤管理中,我们应该重视土壤孔隙度的测定和控制,以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一、目的要求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是土壤松紧状况的反映,而土壤的松紧状况与土壤一系列理化性质,耕作情况等密切相关,因此测定土壤容重、比重与孔隙度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说明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情况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干土重量,包括土壤孔隙在内,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通过土壤容重测定可以大致估计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质地状况以及土壤结构好坏。
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干土粒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之比,不包括土壤孔隙在内,决定土壤比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矿物组成。
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土壤孔隙所占的百分数,土壤孔隙的数量与大小,密切影响着土壤透水、透气与蓄水保墒能力,它可由土壤容重、比重及土壤田间持水量计算而得。
三、方法(一)容重测定:环刀法1、在欲测容重地块挖坑,长、宽约1尺左右,坑深视土层情况而定,通常1.5尺左右即可并将取土坑壁垂直切平。
2、将环刀垂直压入各层土壤中,如土壤紧实时,可在环刀上端垫一块木板,用铁锤击入土壤。
环刀进入土层时勿左右摇摆,以免破坏土壤自然状态,影响容重。
3、用铁铲将环刀从土壤中挖出,小心削平下端,然后将上部钢环去掉,再削平上端,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为100立方厘米,同样取三份,两份求其平均值,一份测定土壤毛管孔隙度。
4、将环刀内的土壤无损移入铝盒中,带回室内称重,土壤如在大铝盒中直接烘干时可不称重。
5、将大铝盒打开盖放入105℃烘箱中烘8小时,或取其中的土壤15—20克,放入小铝盒中,用酒精烧失法,求出土壤含水百分数。
6、计算:V——环刀内容积(厘米3)W——样品含水百分数(不带%)(二)比重测定:1、将比重瓶加水至满、外部擦干,称重为A。
2、将比重瓶中水分倒出约1/3把10克烘干土小心倒入瓶中,加水至满,注意不使水溢出,擦干,称重为B。
3、10克(干土重)+ A(比重瓶重+ 水重)- B(比重瓶重+ 10克干土重+ 排出10克干土体积后的水重)= C(10克干土同体积的水重)。
实验四土壤容重的测定及总孔隙度的计算一、目的和意义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结构的状况下,单位体积土壤的烘干重,以克/立方厘米来表示。
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紧实度等有关。
土壤容重的数值可以用来计算土壤总孔隙度,空气含量和每亩地一定深度的耕层中的土壤重量等。
测定土壤容重最常用的方法是环刀法,方法简便,但需多次重复,才能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二、方法原理环刀法是利用一定体积的钢制圆筒(称为环刀)切割自然状态的土壤,使土充满其中,然后称重并测定土壤含水量,计算出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量。
三、仪器1、环刀:是一只圆形的钢筒,下端有锋利的刃口,上端套一个环刀托,以便把环刀压入土内。
环刀的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筒高5厘米,直径为5.05厘米),另有底盖与其配套。
2、削土刀、小铁铲及木锤。
3、天平(感量0.1克和0.01克)。
4、铝盒、干燥器、坩埚钳、小量筒(10毫升)。
5、95%灯用酒精一瓶。
四、操作步骤1、先将环刀称重。
2、在需要测定容重的田块上,先用小铁铲将采土处铲平,环刀的刃口向下,上端套一个环刀托,用小锤锤击托柄,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
环刀入土时要平稳,用力一致,不能过猛,以免受震动而破坏土壤的自然状态。
环刀的方向要垂直不能倾斜,避免环刀与其中的土壤产生间隙,使容重的结果偏低。
3、当环刀托的顶部距离土面尚有一小段距离时,用小铁铲挖掘周围的土壤,将整个环刀从土中取出,除去环刀外粘附的土壤,取下环刀托,用小刀仔细地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与环刀容积相等。
立即称重并记录。
亦可加上底、盖,带回室内称重。
若按土壤剖面的层次测定容重,每层土壤应不少于三个重复,在田间测定容重一般应有5—10个重复,取其平均值。
4、测定土壤含水量:环刀内取出两份土壤,每份约10克,分别置于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称重,测定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与土壤吸湿水的测定相同。
土壤含水量也可用酒精灼烧速测法测定,此方法是借酒精燃烧时所发生的热来蒸干水分。
标题:深入理解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在农业、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土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了解土壤参数,如容重、比重和孔隙度,对于合理利用土壤和增强土壤的肥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探讨这些土壤参数的概念和意义。
## 一、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概念### 1.1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
通常用干重或湿重表示,单位是克/立方厘米或克/千克。
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为:土壤容重 = 干重 / 体积。
### 1.2 土壤比重土壤比重是指土壤固体颗粒的质量与等体积的水的质量之比。
它是一个无量纲的指标,通常用于描述土壤固体颗粒的密实程度。
土壤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土壤比重 = 固体颗粒质量 / (等体积的水的质量)。
### 1.3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是指土壤中所有孔隙的体积与总土壤体积之比。
它可以反映土壤中的空隙程度,对土壤的保水、透气等特性有重要作用。
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公式为:土壤孔隙度 = (总孔隙体积 / 总土壤体积) × 100%。
## 二、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意义### 2.1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对土壤的肥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容重越大,孔隙度越小,土壤中的气体和水分含量就越低,影响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从而影响了土壤的肥力。
### 2.2 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容重、比重和孔隙度上都有所不同,而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过高的容重和比重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从而对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产生不利影响。
### 2.3 对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了解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概念和意义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根据土壤参数来选择合适的植被覆盖和排水系统,以达到环境保护和城市美化的目的。
##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通过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的概念和意义的深入探讨,我对这些参数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土壤容重、比重测定及孔隙度计算一、目的要求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是土壤松紧状况的反映,而土壤的松紧状况与土壤一系列理化性质,耕作情况等密切相关,因此测定土壤容重、比重与孔隙度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说明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情况下,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干土重量,包括土壤孔隙在内,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通过土壤容重测定可以大致估计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质地状况以及土壤结构好坏。
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内固体干土粒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之比,不包括土壤孔隙在内,决定土壤比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矿物组成。
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土壤孔隙所占的百分数,土壤孔隙的数量与大小,密切影响着土壤透水、透气与蓄水保墒能力,它可由土壤容重、比重及土壤田间持水量计算而得。
三、方法(一)容重测定:环刀法1、在欲测容重地块挖坑,长、宽约1尺左右,坑深视土层情况而定,通常1.5尺左右即可并将取土坑壁垂直切平。
2、将环刀垂直压入各层土壤中,如土壤紧实时,可在环刀上端垫一块木板,用铁锤击入土壤。
环刀进入土层时勿左右摇摆,以免破坏土壤自然状态,影响容重。
3、用铁铲将环刀从土壤中挖出,小心削平下端,然后将上部钢环去掉,再削平上端,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为100立方厘米,同样取三份,两份求其平均值,一份测定土壤毛管孔隙度。
4、将环刀内的土壤无损移入铝盒中,带回室内称重,土壤如在大铝盒中直接烘干时可不称重。
5、将大铝盒打开盖放入105℃烘箱中烘8小时,或取其中的土壤15—20克,放入小铝盒中,用酒精烧失法,求出土壤含水百分数。
6、计算:式中g——环刀内湿样重(克)gV——环刀内容积(厘米3)W——样品含水百分数(不带%)(二)比重测定:1、将比重瓶加水至满、外部擦干,称重为A。
2、将比重瓶中水分倒出约1/3把10克烘干土小心倒入瓶中,加水至满,注意不使水溢出,擦干,称重为B。
3、10克(干土重)+ A(比重瓶重+ 水重)- B(比重瓶重+ 10克干土重+ 排出10克干土体积后的水重)= C(10克干土同体积的水重)。
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在农业生产、土壤科学研究以及土地规划等领域,土壤容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它不仅能够反映土壤的紧实程度、孔隙状况,还对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以及养分的保持和供应能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准确地了解和评估土壤的物理性质,掌握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和测定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土壤容重的定义土壤容重,又称为土壤的假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容积的容器中,烘干后的土壤重量与容器容积的比值。
二、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土壤容重(g/cm³)=烘干土重(g)÷环刀容积(cm³)其中,烘干土重是指经过烘干处理,去除水分后的土壤重量;环刀容积则是用于采集土壤样本的环刀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中,要确保烘干土重的测量准确,以及环刀容积的测量精度。
三、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1、环刀法环刀法是测定土壤容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准备工具:环刀(一般为不锈钢材质,容积通常为 100cm³或200cm³)、削土刀、电子天平(精度 001g 以上)、烘箱、铝盒等。
(2)采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区域,去除表层的杂物和浮土。
将环刀垂直压入土壤中,直至环刀顶部与土壤表面平齐。
(3)削土:用削土刀沿环刀边缘小心地削去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保持自然状态。
(4)称重:取出装有土壤的环刀,称取环刀和土壤的总重量,记为 W1。
(5)烘干:将环刀内的土壤小心地取出,放入铝盒中,放入烘箱中,在 105℃左右烘干至恒重(通常需要 8 12 小时)。
(6)再次称重:烘干后的土壤和铝盒一起称重,记为 W2。
(7)计算: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土壤容重。
2、蜡封法(1)准备工具:石蜡、天平、卡尺、容器、烘箱等。
(2)采样:采集规则形状的土壤样本,如圆柱体或立方体。
(3)测量:用卡尺测量样本的尺寸,计算出样本的体积 V。
(4)封蜡:将样本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石蜡。
土壤容重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环刀法);2. 能准确地测定土壤容重;3.掌握用容重的数据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用一定体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的体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含水量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为土壤容重。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环刀、天平、铝盒、铁铲、削土刀、烘箱、橡皮锤四、实验步骤(一)称量环刀、铝盒质量1. 在室内将环刀擦净,检查环刀与上、下盖及环刀托是否配套;2.记下环刀编号,确认环刀容积(V),100cm3;3. 称量环刀质量(G,精确到0.1g);4.称量铝盒质量(W1)。
(二)采取原状土样1. 在田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先用小铁铲铲平土表;2.将环刀托套在环刀无刃口的一端,环刀刃口向下,均衡。
地用力压环刀托把,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切勿摇晃或倾斜,以免改变土的自然状态。
当土壤较硬不易将环刀插入时,可用橡皮锤轻轻敲打环刀托把,当环刀全部进入土中,且土面即将触及环刀托盖的顶部(可用盖上的小孔观察)时,停止下压;3.用小铁铲把环刀周围的土壤挖去,取出环刀,使环刀两端均有保持自然状态的土壤;4.将环刀翻转过来,刃口向上,用削土刀小心刮去环刀外壁上的土壤,然后用削土刀在刃口一端从边缘向中部削平土面,使之与刃口齐平,刃口端盖上环刀底盖;5.再次翻转环刀,使刃口端向下,取下环刀托,削平无刃口端的土面,并盖好顶盖;6.将采取土样的环刀带回室内。
(三)称量,测定含水量1.将环刀外壁彻底擦净,称量环刀及湿土质量(M);2. 取环刀内土样20g左右,置于铝盒中,称量其质量(W2);3. 将铝盒做好标记,放入105±2℃烘箱内,烘至恒重(约6-8小时);4.从烘箱中取出,称量其质量(W3)。
五、计算1. 土壤含水量(W):土壤含水量=(W2-W3/W3-W1) x100%2.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M-Gx100/Vx(100+W)3.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1- 土壤容重/土壤密度)x100% (常用密度值:2.65 g/cm3)六、注意事项环刀入土时,需要平稳,用力一致,不能过猛,以免受震动而破坏土壤的自然状态;环刀的方向要垂直向下,不能倾斜,避免环刀与其中的土壤产生间隙,使容重的结果偏低。
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计算土壤比重(d)=B(A+B)-C某dwt式中:B—烘干土样重(g);A—t℃时比重瓶+水的重量(g);C—t℃时比重瓶+水+土样的重量(g);dwt—t℃时蒸馏水比重。
土壤比重计算:B—烘干土样重(g)130.47gA—比重瓶+水质量289.88gC—比重瓶+水+土质量364.73gdwt4℃时H2O的密度为1g/mL4℃时H2O的密度最大为1g/mL土壤容重操作步骤先量取环刀的高度及内径,并计算出容积(V)。
在台称上称取环刀重量(S)(精确到0.01g)。
将环刀锐利的一端垂直压入土中,有时需工具帮助。
不可左右摇动,以使土壤自然结构不被破坏,直到环刀全部压入土中。
然后用小铲将环刀从土中挖出,并用小刀仔细沿环刀边缘修整削平,切除多余的土壤,将环刀的土壤全部移入已知重量(b)的铝盒中,带回室内,称取铝盒与湿土的重量(c),烘干后,再称取铝盒与干土的重量(d)。
土壤容重D=d-bV(g/cm³)有时因环刀体积过大,土壤全部烘干费时较长,亦可在野外采土后,立即将环刀与筒内土壤迅速称重(e),由(e)与(a)之差计算出湿土重(f)。
由湿土中取出一部分土壤测定含水量(w)再计算整个环刀的全部干土重。
经此计算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f(1-w)V(g/cm³)三次以上重复的平均值。
铝盒净重68.77g;铝盒加土壤256.17g;烘干后铝盒加土壤重量224.47g;环刀容积=πr²h=3.14某5某5某5=392.5g/cm3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土壤总孔隙度包括毛管孔隙及非毛管孔隙,计算方法如下:土壤总空隙度(P1)%=(1-土壤容重D土壤比重d)某100土壤毛管孔隙度(P2)%=土壤田间持水量%某D;土壤非毛管孔隙度(P3)%=P1-P2;土壤田间持水量=吸饱水后放置48小时的土壤绝对含水率。
田间持水量取值16%。
实训五土壤容重的测定及土壤孔隙度的计算一、实验目的要求土壤孔隙度是通过土壤密度和土壤容重计算出来的,测定土壤容重,能反映出土壤松紧情况,还能计算任何单位面积一定厚度的土壤质量,从而计算出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
二、仪器用具天平(感量0.1g)、环刀、恒温干燥器、削土刀、小铁铲、铝盒、酒精、草纸、剪刀、滤纸等。
三、方法步骤(一)土壤荣中的测定(环刀法)1.操作步骤(1)检查环刀与上下盖和环刀托是否配套,用草纸擦干净环刀的油污,几下环刀的编号,并称重(准确至0.1g),同时,将事先洗净、烘干的铝盒称重、编号,带上环刀、铝盒、削土刀、小铁铲到田间取样。
(2)在田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先用铁铲铲平,将环刀托套在环刀无刃口一端,把环岛垂直压入土中,至环刀全部充满土壤为止(注意保持土样的自然状态)。
(3)用铁铲将环刀周围的土壤挖去,在环刀下方切断,取出环刀,使环刀两端均留有多余的土壤。
(4)擦去环岛周围的土,并用小刀细心的沿环岛边缘分别将两端多余的土壤削去,使土壤与环刀容积相同,立即称重。
带回实验室称重时,应在田间立即盖上环刀盖,以免水分蒸发影响测定结果。
(5)在田间进行环刀取样的同时,再同曾采样处取20g左右的土样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或直接从称重后的环刀内取出20g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2结果计算土壤容重(d,g/cm3)= (M-G)*100 V(100+W)式中:M——环刀及湿土重(g);G——环刀重(g);V——环刀容积(cm3)W——土壤含水量(%);此法测定应不少于三次重复,允许绝对误差<0.03g/ cm3,取算数平均值。
土壤孔隙的计算土壤总孔隙度(P1)= (1-容重/密度)×100%式中:土壤密度采用密度值2.65g/ cm3;。
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土壤容重是土壤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指标,它对于了解土壤的结构、孔隙度、通气性、持水性以及肥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和测定方法。
一、土壤容重的定义在开始了解计算公式和测定方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土壤容重的定义。
土壤容重指的是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土壤(包括土壤孔隙)的干重。
简单来说,就是一定体积的土壤在烘干后的重量。
二、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土壤容重(g/cm³)=烘干土重量(g)÷环刀容积(cm³)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烘干土重量是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过烘干处理,去除水分后的重量。
环刀容积则是指用于采集土壤样品的环刀的体积。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土壤容重,还需要考虑一些修正因素。
比如,如果土壤中存在较大的石块或者根系,需要将其去除后再进行计算,以避免对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三、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1、环刀法环刀法是测定土壤容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准备好环刀。
环刀一般为不锈钢材质,有不同的规格,常用的体积为 100cm³。
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点。
采样时要注意避免土壤的层次结构被破坏。
将环刀垂直压入土壤中,直到环刀充满土壤。
小心地取出环刀,注意不要使土壤从环刀中掉落。
接着,将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削平,使环刀内的土壤与环刀口齐平。
把装有土壤的环刀带回实验室,放入烘箱中,在 105℃左右烘干至恒重(两次称重的差值不超过 005g)。
最后,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土壤容重。
2、蜡封法蜡封法适用于测定不规则形状的土壤样品的容重。
采集一定量的土壤样品,称其在空气中的重量(W1)。
将融化的石蜡均匀地涂在土壤样品表面,使其形成一层薄薄的蜡膜。
再次称取涂蜡后土壤样品在空气中的重量(W2)和在水中的重量(W3)。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土壤容重(g/cm³)=W1×ρ水/(W2 W3)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1g/cm³)。
实验四:土壤容重、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容重的测定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未受到破坏的自然结构的情况下,单位体积中的重量,通常以克/厘米3表示。
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壤紧实度、耕作措施等有关。
砂土容重较大,粘土容重较小。
一般腐殖质多的表层容重较小。
耕作土壤中,耕层容重一般为1.0-1.3克/厘米3,土层越深则容重越大,可达1.4-1.6克/厘米3。
沼泽土的潜育层容重可达1.7-1.9克/厘米3或更大。
土壤容重不仅用于鉴定土壤颗粒间排列的紧实度,而且是计算土壤孔隙度和空气含量的必要数据。
测定土壤容重的方法很多,如环刀法、蜡封法、水银排开法等。
环刀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原理:利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切割未搅动的自然状态的土样,使土样充满其中,称量后计算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量。
本法适用于一般土壤,对坚硬和易碎的土壤不适用。
实验步骤:准备工作:用凡士林在环刀内壁薄薄的涂抹一层,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铝盒,将铝盒逐个编号并称量记录铝盒的重量(准确到0.1g ),记为G 0。
采样:在野外采样点选择好土壤剖面点,挖掘土壤剖面并按土壤发生层次自下而上在每个土壤发生层次中部平稳打入环刀,待环刀全部进入土壤后,用铁锹挖去环刀周围的土壤,取出环刀,小心脱出环刀上端的环刀托,然后用削土刀削平环刀两端的土壤,使得环刀内土壤容积一定。
在采样过程中,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要小心确保不扰动环刀内的土壤,如发现环刀内土壤亏缺或松动,则应该弃掉已采集土样,重新采集。
烘干:将已采集好的环刀内土壤样品小心的全部转移到已知重量的铝盒内,称量铝盒及新鲜土壤样品地重量,记为G 1。
将样品带回室内,放在 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称量烘干土及铝盒重量,记为G 2。
测定土壤表层容重要做5个重复,底层做3个重复,测定表层土壤含水量要做3个重复,底层做2个重复。
结果计算⨯=(G1-G0)100土壤容重(dv )V(100+W)2r h π环刀容积(V )=式中W 指土壤含水量(计算过程见土壤含水量) H 指环刀高度R 指环刀有刃口一端的内半径 V 指环刀的容积 G 0指铝盒的重量G 1指铝盒及湿土的重量 实验仪器及试剂:环刀铝盒记号笔削土小刀小铁铲托盘天平烘箱凡士林实验记录:土壤比重的测定土壤颗粒与同体积水(4℃)重量的比重称为土壤比重。
实验一土壤比重、容重的测定和总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学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制备2学时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为了了解土壤肥力的状况,必须进行土壤养分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工作。
为此,首先要采集土壤样品,以便使用少量样品的分析结果来反映一定面积的土地或一种土地类型的性状。
采样必须要有代表性,否则即使所用的分析方法再灵敏,操作再准确,其结果也代表不了实际情况,从而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给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采样应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得最大的代表性为原则。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又差异。
本实验为测定土壤有机质、速效性养分等而采样,按多点混合采样法采样。
(一)采样要求第一,采样点的分布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
采样不要太集中,不要再路边、沟旁、渠道附近、粪堆底等地方,因为这些地方不能代表地块的平均肥力。
第二,采样时一定要结合当地耕作栽培方式。
如果是起垄栽培和实行间、混种植,为了制定施肥方案,可在播种前或施肥前,在垄台上采样,采样深度应从垄台顶部算起,横断垄向取0~20厘米深的土样。
如果在作物生育期,为指导追肥取样时,则应考虑到作物根系伸展的范围,特别是玉米地的株间距里较大,播种穴内施由口肥,根域附近与较远的地方差异较大,因此在植株附近约10厘米处之间顺垄向采样。
如果玉米和其它作物实行间种,为玉米追肥采样时,则只在种玉米的地段采样。
第三,采样湿度要适宜。
湿度以土壤不粘着铲子为合适。
第四,才来的土样要及时风干,避免土样发霉变质。
土样要阴干,避免暴晒及放在有氨气、氯气等气体存在的地方。
(二)采样方法一般是先把采样区域划分成若干个采样地块,同一采样地里的地形、近期耕作施肥措施、作物长势及产量水平等应基本一致。
每一采样地块的面积不应过大,一般不超过50亩。
根据地形、地势,田块大小不同,采样路线和采样点的分布有以下三种方法:1.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面积小(15亩以下),地势平坦,地形整齐,肥力均匀的采样田块。
土壤容重,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测定原理:土壤容重用每立方厘米土壤重克数表示(g/cm3)。
测定土壤容重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取一定容积的自然土样,然后称重,按照干土重计算土壤容重。
土壤比重是指土壤颗粒与同体积水(4℃)重量的比值,由于它是指全部土壤颗粒的平均比重,因此,土壤比重的大小与土壤矿物质组成,机机质含量有很大关系。
土壤比重是用比重瓶测得的。
即将己知重量的土样,放入有水的比重瓶向,排除空气,定容,求出由土壤代换出水的体积。
以烘干土重除以体积,即求得土壤比重。
测定方法与步骤1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1)挖土壤剖面,分层削出横平而:在野外选好剖面点,挖好剖面后,用削面刀修乎,分层确定测土壤容重的层次部位,在取土部位修一横向平面,为环刀取土作好准备工作。
2)环刀取土方法:将环刀托套在已知重量环刀无刃口的一端,环刀内壁微涂凡士林。
环刀刃口朝下,用力均衡地下压环刀托把,将环刀垂直压入土层平面以下。
如土层紧实较硬时,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环刀托把,待整个环刀全部压入土中,且土面即将触及环刀托的顶部(可由l环刀托盖上的小孔探视)时停止下压。
用铁铲把环刀周围土壤挖出,切断环刀下方,并使其下方留有一些多余的十壤。
慢慢取出环刀,使它翻转过来,刃口朝上,用削土刀迅速削去附近在环刀壁上的土壤,然后在刃口一端从边缘比中心部位逐渐削平土壤,使之与刃口完全齐平。
盖上环刀顶盖,再次翻转环刀,使盖好顶盖的刃口一端朝下,取下环刀托,同样削平无刃口一端的土面,并盖好底盖,注意削平土面时,要细心,否则容易成块脱落,以至因土面不平土样作废。
环刀取土后要擦净环刀外粘附的土壤。
测湿土重,准确到0.1克,并记录其重量3) 测.土壤含水量:在环刀采样处另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或直接用环刀内土样测含水量。
4)要三次重复测定土壤容重:测定出的数值,取算术平均值,绝对误差要<0.02g/cln3。
2土壤比重的测定1)称土:称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克,精确到0.001 克。
实验四土壤容重的测定及总孔隙度的计算
一、目的和意义
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结构的状况下,单位体积土壤的烘干重,以克/立方厘米来表示。
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紧实度等有关。
土壤容重的数值可以用来计算土壤总孔隙度,空气含量和每亩地一定深度的耕层中的土壤重量等。
测定土壤容重最常用的方法是环刀法,方法简便,但需多次重复,才能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二、方法原理
环刀法是利用一定体积的钢制圆筒(称为环刀)切割自然状态的土壤,使土充满其中,然后称重并测定土壤含水量,计算出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量。
三、仪器
1、环刀:是一只圆形的钢筒,下端有锋利的刃口,上端套一个环刀托,以便把环刀压入土内。
环刀的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筒高5厘米,直径为5.05厘米),另有底盖与其配套。
2、削土刀、小铁铲及木锤。
3、天平(感量0.1克和0.01克)。
4、铝盒、干燥器、坩埚钳、小量筒(10毫升)。
5、95%灯用酒精一瓶。
四、操作步骤
1、先将环刀称重。
2、在需要测定容重的田块上,先用小铁铲将采土处铲平,环刀的刃口向下,上端套一个环刀托,用小锤锤击托柄,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
环刀入土时要平稳,用力一致,不能过猛,以免受震动而破坏土壤的自然状态。
环刀的方向要垂直不能倾斜,避免环刀与其中的土壤产生间隙,使容重的结果偏低。
3、当环刀托的顶部距离土面尚有一小段距离时,用小铁铲挖掘周围的土壤,将整个环刀从土中取出,除去环刀外粘附的土壤,取下环刀托,用小刀仔细地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与环刀容积相等。
立即称重并记录。
亦可加上底、盖,带回室内称重。
若按土壤剖面的层次测定容重,每层土壤应不少于三个重复,在田间测定容重一般应有5—10个重复,取其平均值。
4、测定土壤含水量:环刀内取出两份土壤,每份约10克,分别置于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称重,测定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与土壤吸湿水的测定相同。
土壤含水量也可用酒精灼烧速测法测定,此方法是借酒精燃烧时所发生的热来蒸干水分。
第一次加入酒精6—8毫升,均匀地浸润铝盒中的土样,点燃酒精,待燃烧快尽时,用小刀沿铝盒周围向中心轻轻拨动土样,并来回翻拨,助其燃烧均匀。
第二次加酒精4—5毫升,继续燃烧。
如土质粘重或含水量高,可再加酒精2毫升进行第三次燃烧,直至土样呈松散状态为止。
在拨土时粘附在刀尖上的土粒,称重前要仔细地放回铝盒中,盖紧铝盒盖,冷却后称重。
五、结果计算
1、土壤容重的计算:
)1(w V g
rs +=
rs ——土壤容重(克/立方厘米) g ——环刀内湿土重(克) V ——环刀容积(立方厘米)
W ——土壤含水率(g/kg )(如含水率为200g/kg 应写成0.2) 2、土壤含水率的计算:
W
g
kg g W +=
+=
1/1)(土壤含水率克湿土重
3、土壤总孔隙度的计算:
在一定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的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的总孔隙度。
土壤总孔隙度%=
100
⨯⎪
⎭
⎫
⎝
⎛-
ds
rs
ds
ds——土粒密度(一般认为耕地土壤表土的土粒密度为2.65克/立方厘米,土粒密度与土壤比重的数值相等,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比重无单位)。
六、记录格式和思考题
土壤容重测定记录表
土壤名称:_____________ 层次及深度____________
测定地点:_____________测定日期_____________
水分含量均值 g/kg 容重均
值(g/cm3)
1、土壤含水量对容重测定有什么影响?
2、容重数值本身有哪些用途?
3、假设此土壤的比重是2.65,那么此土壤的孔隙度有多少?一亩耕层土壤(耕层深度20cm)有多重?要使此土壤孔隙度达到50%,应疏松还是应压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