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 格式:ppt
- 大小:942.50 KB
- 文档页数:18
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什么是临近色,学习运用临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学会使用临近色画一幅画。
能力目标:提高美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运用临近色作画个人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运用邻近色的表现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水粉用具等、稳定学生情绪。
组织教学:老师:上课学生:(起立)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色彩的调和吗?调和过的色彩又给人什么感受呢?学生:(学生自由回答)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
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翱翔在色彩的世界里,大家说好不好呀?学生:好。
(PPT展示课题并板书《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二、授新课:老师:那谁能告诉我,什么颜色相互对比最强?什么颜色相互之间是最接近的?(PPT展示色相环)学生:对比色就是相互之间对比很强烈的颜色,邻近色就是色相相近的颜色。
老师:很好,请坐。
邻近色的色彩倾向近似,冷色组和暖色组较明显,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
那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邻近色和对比色分别给人什么感受?学生:邻近色---柔和,弱对比。
对比色---醒目,强对比。
老师:正确,请坐。
现在请前后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色相环中找出几组邻近色,等下我请同学来说一说:(学生讨论时间)老师:现在谁来说一说?学生: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老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现在来看看邻近色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同学们观察一下:1)图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邻近色?2)不同的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老师:好,我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
(随机挑选学生)学生:老师:那我们再来看一看邻近色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看看画家们是如何用邻近色来画画的。
(让学生根据PPT上的问题进行回答)小组交流: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6页,带着书上的问题,以刚刚小组的形式欣赏、讨论、分析书本上的美术作品,分析不同的邻近色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精品教案2022一、教材分析《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是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6 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师结合学校校本课程,从水彩画这一轻松活泼的艺术形式入手,让学生了解水彩技法和邻近色,学会邻近色运用方法,感受邻近色带来的美感,根据自己的创作内容选取一组邻近色进行表现。
二、课标解读《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运用线条、形状、肌理、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的造型方法,用水彩工具,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进行创作体验,初步感受水彩画绘画的乐趣,提高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视频、欣赏作品和活动体验,了解邻近色知识,掌握水彩画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创作的乐趣,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美。
(三)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策略:由自学水彩技法导入,通过赏析引导,创设游戏情境,体验感悟分享。
(五)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原色、冷暖色、色相等色彩知识,对本节课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课要求学生学习水彩技法,了解邻近色知识,并能选取一组邻近色进行表现。
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绘画中的色彩进行观察、感悟、分析,从而认识邻近色,感受色彩的和谐美,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调色方法,创作出色彩和谐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技法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录制水彩小技法视频,课前组织学生观看。
出示两幅水彩作品,共同交流画面所运用到的水彩技法和给人的感受,引入本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学生观察并寻找水彩技法,在师生沟通中交流感悟,感受水彩画的独特美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技法、找技法、谈感受,使学生感知多种水彩技法,初步感受邻近色带来的美感,活跃了课堂气氛。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一幅和谐、美观的画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色等。
2. 色彩搭配的原则:相似色搭配、对比色搭配、互补色搭配等。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4. 色彩的和谐:色彩搭配在视觉上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一幅和谐、美观的画作。
难点: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运用色彩搭配在视觉上达到舒适度和美观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色彩搭配案例等。
学具:水彩画具、画纸、调色板、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和谐与不和谐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搭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色等,让学生对色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色彩搭配案例,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和谐、美观的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搭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色彩知识,提高审美素养。
六、板书设计1.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内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搭配的原则、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的和谐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画作,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搭配原则。
六年级美术上册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可以选择以下主题:自然风景。
步骤如下:
1. 准备画纸和颜料。
选择一块适合的画纸,并准备好各种颜色的水
彩颜料和画笔。
2. 选择一个自然风景的场景。
可以选择山水、海滩、森林或花园等。
在这里,我们以山水为例。
3. 用浅色的蓝色或青色,涂抹在画纸的上方,代表天空。
用水彩刷
子轻轻地涂抹颜色,使其呈现柔和的效果。
4. 使用深绿色的颜料,画出山脉的轮廓。
注意使用不同的绿色调来
增加层次感。
用画笔轻轻地涂抹颜色,使山脉看起来更加自然。
5. 选择较浅的绿色或黄色,用画笔涂抹在山脚下,代表草地。
可以
用不同的绿色调来描绘不同类型的植被,如草、树木等。
6. 使用深蓝色或紫色,画出远处的山脉。
这些山脉应该比前面的山
脉更模糊,以增加远景的感觉。
7. 选择适当的颜色,画出湖泊或河流。
可以使用蓝色、绿色和白色
来描绘水的质感和反射。
8. 最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细节,如树木、花朵、鸟类等,以
增加画面的丰富性。
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画出一幅色彩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记得在选
择颜色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的表现,以创造出和谐美丽的
效果。
美术学科《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学反思美术学科《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学科《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美术学科《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教学反思篇1《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这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前一课《色彩的调和》成为一个色彩知识单元。
前一课是基础,这一课就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加深对色彩的知识,本课主要是了解邻近色相关知识,学习运用邻近色进行创作表现。
强调要学生以色彩为主。
利用色相环和大量的范画来让学生真正了解邻近色,教导学生如果运用邻近色,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感受邻近色带给人的美感。
然后学生自己选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进行色彩的填充。
教学设计流程主要采用图片导入,合作探究,欣赏感悟,实践创作,展示评议和课后拓展。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和谐统一的美感,引起学生的注意,顺利导入新课。
接着通过课件观察色相环直观认识邻近色,紧接着继续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感受邻近色带给人的美感。
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邻近色的同时,让学生判断不同邻近色的感情特性,在了解色彩相对性的同时,感受色彩的魅力。
学生通过课件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和《顾盼》,能够结合作品的内容和色彩,准确深入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发言很是精彩。
学生对于色彩调和的美,邻近色产生的视觉效果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进行创作,激发了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欣赏分析优秀作品以外,我还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平台进行了绘画演示,引导学生学习使用邻近色的表现方法,了解色彩和谐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从作业上来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邻近色,运用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