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小故事 大道理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一系列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一系列寓意丰富的小故事,如《狼和七只小羊》、《乌鸦和狐狸》、《小壁虎借尾巴》等。
2. 每个故事后附有相关的大道理,引导学生从中领悟。
3. 设置讨论和写作环节,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选定的小故事,鼓励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大道理: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领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分享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总结故事中的大道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对故事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资源1. 选定的小故事书籍或材料。
2. 写作纸张和文具。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故事和讨论内容。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讨论和分析。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故事表演:学生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将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故事的大道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大道理的具体含义和应用。
3. 反思总结:在课程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教案)快乐读书——《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阅读寓言故事,体验阅读的乐趣,并分享阅读感受。
2.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惯。
3.扩充阅读空间,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分享阅读感受。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惯。
教学过程:一、谈论寓言,激发情感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2.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多读书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1.介绍《中国古代寓言大全》,并阅读其中的故事。
2.分组讨论故事的寓意。
3.引导学生总结这则寓言的道理,即要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
三、图文结合,阅读交流1.展示《伊索寓言》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并想象故事情节。
以上就是对原文的改写和格式修正。
在森林里,有一棵巨大的树,树上有只乌鸦住着,而树下则有一只狐狸。
有一天,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
狐狸非常想得到那块肉,但却无法在树下得到。
于是,它开始和乌鸦说话,称赞乌鸦的美丽和嗓音,请求乌鸦唱歌。
乌鸦听了狐狸的奉承,高兴地唱起歌来,但当它张开嘴巴时,肉掉到了地上,被狐狸抢走了。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虚荣心强、自以为是、喜欢的人。
另一幅插图是关于《狼和小羊》的。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里喝水。
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茬,说小羊弄脏了它的水。
小羊解释说水是从狼那里流下来的,但狼不相信,还说小羊去年说它的坏话。
小羊辩解说去年它还没出生,但狼不愿再争辩,最终扑向小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找借口去欺负别人。
XXX的寓言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托物言事,借古讽今。
他把简单的训诫意义的寓言变成了雅俗共赏的讽刺文学作品。
俄国的大文学评论家别XXX曾评价道,XXX的寓言不仅仅是简单的寓言,更是小说、喜剧、幽默的特写和辛辣的讽刺文学作品。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小故事,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
3. 培养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大道理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小猪快跑》1. 故事内容简介:讲述了一只小猪因为害怕被宰杀,决定逃跑的故事。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学会使用动词和副词描述动作。
3. 教学活动:read the story, discuss the plot, practice using verbs and adverbs.第二章:《狼和七只小羊》1. 故事内容简介:讲述了一只狡猾的狼欺骗七只小羊的故事。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学会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描述角色和情境。
3. 教学活动:read the story, discuss the character, practice using adjectives and adverbs.第三章:《狐狸和葡萄》1. 故事内容简介:讲述了一只狐狸为了吃到高高挂在树上的葡萄,不断尝试的故事。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学会使用连词和副词描述因果关系。
3. 教学活动:read the story, discuss th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 practice using conjunctions and adverbs.第四章:《小乌鸦喝水》1. 故事内容简介:讲述了一只小乌鸦通过智慧解决口渴的问题的故事。
2.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学会使用动词和副词描述动作。
3. 教学活动:read the story, discuss the problem-solving process, practice using verbs and adverbs.第五章:《龟兔赛跑》1. 故事内容简介:讲述了兔子和乌龟赛跑的故事,结果兔子因为骄傲而输给了乌龟。
三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章选取了五个寓意丰富的小故事,分别是《狼和七只小羊》、《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农夫和蛇》、《龟兔赛跑》。
每个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领悟故事中的大道理。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解本章节的寓意,引导学生对小故事产生兴趣。
步骤二: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步骤三:分享感受,讨论大道理学生分享自己阅读故事后的感受,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领悟故事中的大道理。
步骤四:总结提升,培养价值观教师针对每个故事的大道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阅读、分享感受、讨论交流、总结提升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享的感受和讨论的深度,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道理的领悟程度。
第四章:教学资源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教辅资料:相关的小故事书籍、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第五章: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课后,鼓励学生多读类似的小故事,培养阅读习惯。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2 活动内容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选取本章节中的一个故事,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接龙,每个学生续写故事的后半部分,要求融入本章节故事中的道理。
6.3 活动方法采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创新。
第七章:家庭作业设计7.1 作业目的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小故事,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分享读书心得,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感悟故事中的大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到故事中的大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精选五个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小故事,提前阅读并熟悉故事内容。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小故事书,课前阅读并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小故事书,介绍故事内容,引发兴趣。
2. 故事阅读(15分钟)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故事讨论(15分钟)a.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b.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 故事感悟(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到大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大道理。
b. 学生表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激发阅读兴趣。
五、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关注孩子的阅读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表现、讨论交流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评价学生在家阅读的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举办故事会: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故事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对《中国古代寓言》产生阅读兴趣,自主阅读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出寓言故事的道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感受到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并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1.能组织好语言,大方有条理地分享阅读寓言的收获。
2.能联系生活体会寓言故事中包含的道理,谈谈自己的体会。
3.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审辨性思维。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来之前,我就听说我们XX班的孩子一个个都饱读诗书,你们都读过哪些有趣的书?(生自由说,师小结)今天周老师就要大家走进书的世界,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师:有这么一个人他也很爱寓言,你们听!他来了。
画外音:“同学们,听说你们特别爱读书,我也是呀。
我还特别爱读寓言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乘上时光机,一起走进寓言故事的世界吧!”二、四字成语说故事师:跟着哆啦A梦的时光机,我们来到了寓言的世界。
一落地,就见识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寓言故事,快来帮它回忆回忆吧!猜猜这是什么寓言?(生快速回答)师:这些寓言可不孤单,你们瞧!他们把小伙伴也带来了。
(出示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认识一下吧!大家仔细观察,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点?他们都是——生:都是四个字师:而且他们背后都藏着一个——生:故事师:什么样的故事?生:中国古代师:你听过这些故事吗?请你来讲讲(请学生讲)师:看来小小的四个字可不简单,它的背后藏着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呢,而这些故事都装在我手中的这本宝典里。
让我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它就是——生:中国古代寓言。
师: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这本书,看看那里的小故事和大道理了三、封面目录讲发现师:说到这本书,哆啦A梦可要出难题了,哆啦A梦:同学们!我可要考考你们,你们从封面中读出来什么?(生自由回答)师:你关注到了编者,你关注到了书名。
师:大家介绍得很详细,接下来宝典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奥妙!翻开目录,从标题中,找找寓言的主人公都有谁?(可以让学生自主说说)生:(有XX)师:这是植物等。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产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乐于与大家分享阅读的成果。
2.通过推介《中国古代寓言》中的故事,归纳学习寓言的方法。
并在实践中运用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方法体会寓意。
3.联系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以多文本多角度的群文阅读和比较阅读方式,训练学生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
4.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制定阅读计划,自主阅读这三本寓言作品。
教学重难点:1.能够归纳寓言学习的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方法体会寓意。
2.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产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去一个奇妙的王国畅游一番吧!2.同学们,你们瞧,奇妙王国的国王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通过看图说出故事的名字。
(出示部分寓言故事的图片,让学生说名字)(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3.同学们可真是见多识广啊,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学生齐声说寓言)4.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的东西来.......,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故事,大道理了。
现在咱们就一起走入这小故事中的大道理,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
板书:小故事大道理二、聚焦文本,总结读法1.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共读的书是《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
我想很多同学一看到这本书一定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迫不及待地读一读了吧,别急,咱们先来看一看,从这本书的封面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翻开《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我们会读到很多既好玩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比如这个小故事,就特别有意思,想不想读一读呢。
(出示故事文本)自由轻声地朗读这个故事。
3.指名学生读故事。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寓言故事1. 《亡羊补牢》2. 《乌鸦喝水》3. 《狐假虎威》第二单元:神话故事1. 《精卫填海》2. 《哪吒闹海》3. 《嫦娥奔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难点:帮助学生运用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深入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意义和道理。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感受,讨论故事中的大道理。
3.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和表演小故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主题。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或分组阅读故事。
3.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读完故事的感受和启发。
4. 讲解大道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讲解故事中的大道理。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创作和表演小故事,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反思故事中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故事时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记录其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对故事中大道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来评估。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
2. 教学图片:与故事相关的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
3. 阅读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对故事的感受和大道理的理解。
4. 实践活动材料:如纸张、彩笔、贴纸等,用于学生创作和表演小故事。
八、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阅读故事时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与他人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自主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小组交流理解感悟1.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教师:《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各一本。
3.学生:一本自己已有的寓言故事书。
2课时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学习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并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师:怎样阅读寓言才能有收获?生:我从小贴士中知道,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板书:读懂内容,体会道理)此外,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板书: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板块三读故事,知道理师: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古代寓言》,去读读里面的故事吧。
(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叶公好龙》)师:请大家默读《叶公好龙》,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交流,再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叶公好龙》,完成读书心得记录卡。
作者[西汉]刘向出处《新序·杂事》故事大意古时候有个叫叶公的人很喜欢龙,穿的、用的、住的东西上都有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了,便来到叶公家,但叶公在见到真龙后却被吓跑了。
道理做人要诚实,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师:《叶公好龙》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寓言讲了一个叫叶公的人很喜欢龙,但他在见到真龙后却被吓跑了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小故事,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大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周:《小猪快跑》勇敢面对困难,追求自由2. 第二周:《狼与七只小羊》聪明才智,战胜邪恶4. 第四周:《丑小鸭》自信与坚持,成就美好人生5. 第五周:《小红帽》谨慎与智慧,避免危险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寓意和相关信息。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故事心得,交流感悟。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故事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故事角色,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本周故事主题及寓意。
2. 讲故事:详细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环节。
3. 故事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大道理。
4. 分享心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5. 总结:总结故事寓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其他相关故事,拓展阅读面。
3. 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感悟。
4. 家长参与阅读,共同探讨故事中的大道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体会,评估他们的感悟和思考。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4. 家长反馈,了解家庭阅读的情况和家长的参与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故事书籍:选择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故事书籍,包括文本和插图。
2. 教学课件:制作故事相关的课件,包括故事梗概、人物介绍、情节分析等。
3. 阅读记录表:设计阅读心得体会的记录表,帮助学生整理和表达自己的感悟。
4.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任何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1.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任何事深入理解。
2.能感受阅读寓言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论寓言,揭示主题1.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读了很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从这些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呢?预设:我从《池子与河流》中明白了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要虚度年华。
预设:我读完《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预设:通过朗读古文《守株待兔》,我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不能像宋国的农夫那样存有侥幸心理,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预设:我读完《鹿角和鹿腿》很受启发,明白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要仅凭外表就判断事物的好坏。
2.这些寓言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预设:这些寓言故事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
预设:这些寓言故事都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3.出示主题。
快乐读书吧今天我们学习的《快乐读书吧》的主题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对寓言做过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相机板书(小故事大道理)出示课件: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1.从古至今,在中国流传着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且这些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活泼,既发人深省,又幽默有趣。
我们熟悉的《亡羊补牢》《塞翁失马》《东郭先生和狼》等故事都选自课件出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出示课件:2.接下来我们先睹为快,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
出示课件:小组合作交流,生汇报预设1:这则寓言故事名字叫《曲突徙薪》预设2:故事中的这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当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小故事中的大道理。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1.4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故事中的大道理。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小故事大道理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故事,理解其中的大道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选择一个小故事,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大道理。
2.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4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选定的小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大道理。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小故事大道理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故事,理解其中的大道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选择另一个小故事,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大道理。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4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选定的小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大道理。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小故事大道理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故事,理解其中的大道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内容:选择另一个小故事,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大道理。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4.4 教学步骤:1. 让学生阅读选定的小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大道理。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小故事大道理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故事,理解其中的大道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5.2 教学内容:选择另一个小故事,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大道理。
小学《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有趣的小故事,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大道理,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狼和七只小羊》故事简介:讲述了聪明的小羊们如何智斗狼的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团结智慧的重要性。
2. 第二章:《狐狸和葡萄》故事简介:讲述了狐狸为了吃到高高挂在树上的葡萄,费尽心思却最终放弃的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得到,学会理智地面对挫折。
3. 第三章:《乌鸦和狐狸》故事简介:讲述了乌鸦被狐狸赞美所迷惑,最终失去美味的奶酪的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轻信别人的赞美,要懂得保护自己。
4. 第四章:《小壁虎借尾巴》故事简介:讲述了小壁虎为了找回自己的尾巴,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珍惜自己。
5. 第五章:《老鼠嫁女儿》故事简介:讲述了老鼠为了女儿的幸福,不断寻找强大女婿的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明白幸福不是取决于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是双方的真心相爱。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置问题引导students to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时间1. 每章故事教学时间为2课时。
2. 总共需要10课时完成五个章节的教学。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掩耳盗铃》故事简介:讲述了一个人想偷钟,却因为掩耳盗铃而失败的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欺骗不了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学习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并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自主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教学策略作为小学课外阅读,阅读应是一种个性体验,探究和感悟,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所以注重导读题的设计,从学生的个性发言中,给我们以非常有益的启发:语文教育要真正认识,激活学生的巨大潜能,万万不可小视学生,在欣赏,理解儿童文学时,学生的审美眼光,感悟能力有所提升。
学前准备搜集课外阅读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开课语】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一、谈论寓言,介绍经典。
1.谈话导入,引入本课。
同学们,第二单元,我们学了四篇寓言故事,语文园地中,我们还积累了这么多寓言成语(先出示目录,第二单元框起来,再出示园地最后一题的成语)今天,我们在语文园地里的“快乐读书吧”去读一读更多的寓言,学习阅读方法了解小故事,大道理。
(出示课题)2.看图猜谜,揭示寓言。
首先,老师就想来考一考聪明的你,看图说故事。
请看下面这两幅图,你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故事吗?(先出示图片,再单击出现寓言故事名)这两幅图都是我们家喻户晓,口耳相传的故事。
一个是《掩耳盗铃》,一个是《画蛇添足》。
你们还记得这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它所蕴含的道理吗?那么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
3.中外寓言,打开视野。
小小的故事却能告诉我们大大的道理,而我们刚刚提起的《掩耳盗铃》和《画蛇添足》,就是选自我们中国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出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及简介),这里面有八十篇中国古代有趣的寓言故事,每一篇故事里面都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的寓言故事,产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准备教师:1.参见课件。
2.提前布置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阅读书籍。
课时安排机动一、自由交流,激发情感1.读前推荐与指导。
(1)多种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①利用已学过的课文激趣。
出示《亡羊补牢》《刻舟求剑》《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池子与河流》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说说故事内容,依次引出《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②在比较阅读中激发兴趣。
从三本书中挑选有特色的篇目进行比较阅读,如《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都有《狐狸和葡萄》,故事相似,但具体描写不同;再如选取表现类似寓意的不同故事进行比较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中的《黔之驴》与《克雷洛夫寓言》中的《狮子和狐狸》即是如此。
③利用趣味活动激趣。
三本书中的“阅读指导”设计了很多有趣的活动,适当开展。
④利用题目,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的兴趣。
2.播放寓言故事的动画片或插图,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3.学生代表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后,教师小结过渡。
过渡:从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老师看出来了,这些精彩的寓言故事不仅给你们带来了阅读的快乐,还带来了明理的快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快乐读书吧”,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去收获那些闪着智慧光芒的大道理。
4.出示课题:小故事大道理。
学生理解课题并说出质疑。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交流《中国古代寓言》。
1.出示关于中国古代寓言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寓言的一些方法。
《中国古代寓言》大多来自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既可笑又发人深省,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叶公好龙》《截竿入城》《东郭先生和狼》《三人成虎》等寓言故事,都能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获得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