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游山西村》中考试题集锦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游山西村》中考试题汇编1、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
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
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
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3分。
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2、赏析陆游的《游山西村》并答题。
【答案】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疑”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是对《游山西村》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现在作为成语富有生活哲理。
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会生出许多希望。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写如果有机会要“闲乘月”“夜叩门”,但说得不肯定,说明再也没有希望了。
D、这首诗描写了游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虽是写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形成鲜明的对比。
4、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句子是:【答案】“足”、“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答案】(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答案】(1面对困境时。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中考题)
5.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
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答案:
5.D。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游山西村》含答案阅读陆游《游山西村》一诗,完成以下各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3.对《游山西村》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七律运用凝练的笔触,围绕着一个“游”字铺展,不仅写得层次分明,而且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
B.首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村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C.颈联里写到的“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在春社日这天,村子里吹箫打鼓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D.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写诗人游兴正浓乘着月色正好轻叩柴扉与老农们亲切絮语。
表达诗人游山西村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士吾民的热爱。
34.这首诗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你分析一下该联诗流传甚广的原因。
【答案】33.D 34.这两句描写诗人置身于山环水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现实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的哲理。
【解析】3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希望能经常来这里,而不是写当时“游兴正浓乘着月色正好轻叩柴扉与老农们亲切絮语”的情景。
故选D。
34.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诗句。
《游山西村》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游山西村》中考题一网打尽(2006-2017)【湖北省十堰市】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3.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3.D(A“豚”指猪肉;B“丰收后”错,应为春天“祈福”;C“不愿”的心理活动错误。
)24.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24.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意思对即可,共3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5.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6.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分)6.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2008年河南省】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1题。
(共4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0.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20.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中考古诗鉴赏真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中考古诗鉴赏真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游山西村》含答案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① ,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近期,初三同学在畅想毕业旅行,发起了“少年游”的活动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任务一:诗文寻迹13.【甲】诗作者是,【乙】文选自一书。
14.完成字词积累卡片。
15.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贤德的父亲在太丘,远近的人都赞扬他,他做了些什么呢?B .你贤德的父亲在太丘,远近的人都赞扬他,他是怎么做的呢?C .你贤德的父亲在太丘,远近的人都赞扬他,他做了些什么呢?D .我贤德的父亲在太丘,远近的人都赞扬他,他是怎么做的呢?任务二:故事神游16.【丙】文空缺了一处,同学们对其顺序有不同看法,你认为哪位同学理解是正确的( )A .①②③④B .④②①③C .②④③①D .④③①②17.根据【乙】【丙】两文内容填空,完成以下探究笔记。
任务三:意“游”未尽18.【甲】诗【乙】文都写到了出游中与人相处,但对此态度不同:【甲】诗讲求“无时”而见,【乙】文重视约定,讲求“期”而后见,你更欣赏哪一种?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理由。
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游山西村》是陆游的一首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题及答案。
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题】一、理解性默写: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选择题:1、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猪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对春天的祈福。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A、B、C选项都有错误,正确答案是D。
2、读《游山西村》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解析】D选项有错误,正确答案是A、B、C。
三、赏析简答题:1、首联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诗人通过“足”字表达了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艰难险阻的旅程,但是在经历了困难后,又出现了一片美好的景色。
《游山西村》的试题及答案导语:《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陆游《游山西村》的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一:1. 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
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答案: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 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
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
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3.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4.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5.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6.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7.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8. ①面对困境时。
2023年中考语文诗歌阅读考前预测10《游山西村》(含解析)专题10 《游山西村》★基础存盘游山西村南宋·陆游原文译文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不要笑农家腊月所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足。
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炼字:“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间忽然又出现一个山村。
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
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况的人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炼字:“重”“复”二字可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暗”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荫浓,“明”字则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
“又一村”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画面描述:青山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小路曲折,有时像是陷入绝境,却忽然在转弯处看到柳荫正浓、花色明艳,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农人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
迷人的山水,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情感:热闹的乡俗民事,表现出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今后如果还能趁着月明来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体感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山村优美的风光、古朴的习俗,表达了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和对山村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
《游山西村》中考赏析题汇编1、这首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主要描绘农村(季节)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的赞美和对热爱的感情。
2、首联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
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
请简要分析。
5、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7、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10、理解性默写。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2)诗中写山间水畔的景色,道路萦绕,景中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句子是:(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4)诗中对家乡淳朴生活产生欣慰之情,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惶恐不安,与所游之境恰相吻合的句子是:11、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2)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游山西村》中考赏析题汇编1、这首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主要描绘农村春天(季节)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热爱的感情。
2、首联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柳州中考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柳州中考题游山西村①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词在《游山西村》中意为“不要嘲笑”?A. 莫B. 笑C. 农家D. 腊酒答案解析:A. 莫。
在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中,“莫”字的意思是“不要”。
2. “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字的意思是:A. 足够B. 脚C. 满足D. 充足答案解析:D. 充足。
在这里,“足”表示数量很多,足够款待客人。
3. “山重水复疑无路”中的“疑”字的意思是:A. 怀疑B. 确定无疑C. 相信D. 悬念答案解析:A. 怀疑。
诗句表达了诗人行走在山水之间,对前方是否有路感到疑惑。
4.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暗”字的意思是:A. 黑暗B. 昏暗C. 明亮D. 隐蔽答案解析:B. 昏暗。
这里形容柳树成荫,显得光线昏暗。
5.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是指:A. 春天的集市B. 春天的祭祀活动C. 春天的节日D. 春天的庙会答案解析:B. 春天的祭祀活动。
春社是古代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二、解释字词1. “腊酒浑”中的“浑”指的是酒的颜色不纯,有些浑浊。
2. “鸡豚”指的是鸡和猪,泛指家禽家畜。
3. “复”在这里表示重叠、重复,形容山水的复杂和曲折。
4. “明”在这里指的是明亮、鲜明,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
5. “追随”在这里指的是随着、陪伴,形容箫鼓声伴随着春社的临近。
三、句子翻译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翻译:不要嘲笑农家腊月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他们待客有充足的鸡肉和猪肉。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翻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让人怀疑前方是否有路可走,但当你看到柳绿花红时,又会发现一个村庄。
3.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翻译:箫和鼓的声音预示着春天的社日即将来临,这里的人们服饰简朴,仍然保持着古代的风俗。
4.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翻译:如果今后有机会在月光下闲逛,我会随时拄着拐杖,在夜晚敲响朋友的家门。
四、默写填空1. 莫笑农家腊酒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陆游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含答案)
《游山西村》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含答案)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1、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游山西村》中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且表达积极乐观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游山西村》中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请赏析首联中“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在诗句中的妙用。
(2分)
“足”字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醇厚品性。
(2分,意思对即可)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富含哲理的千古名句。
请你把这个句子中蕴含的哲理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比喻在困境中蕴含着新的希望。
(1分,意思对即可6.古诗最后两句(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1。
《游山西村》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名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常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五年试题】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1.D(A“豚”指猪肉;B“丰收后”错,应为春天“祈福”;C“不愿”的心理活动错误。
)2.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意思对即可,共3分)【江苏省淮安市】(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
(6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游ft西村》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ft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当ft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注释: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
酒以清为贵。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3、ft重水复:一座座ft、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
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
走在通往ft西村的ft路上,ft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ft西村。
在ft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
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2、请概括诗人游ft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3、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莫笑”表现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
B.颈联将击鼓吹箫祭神的热闹与农民的“衣冠简朴”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社的不满。
C.因山水迷人,风俗古朴,农民淳厚,所以诗人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本诗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然而处处切“游”字,游性十足,游意不尽。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
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
答案:1.B (不满,有误。
表达作者对古老的乡土风俗的赞美之情。
)2.B(“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错。
简朴:淳朴)试题2: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诗人作客农家,腊酒虽廉,但村人尽其所能,盛情款待,突显出农人质朴好客的性格。
B. 诗人游玩路上,一路山环水绕,疑若无路可寻,忽然柳绿花红的新村突现,豁然开朗。
C. 诗人社日里,追随衣着简朴的村民,吹箫敲鼓,依照古风,迎神祭社,祈求仕途顺遂。
D. 诗人紧扣诗题,剪取游村见闻,将明丽的风光与古朴的民风镌刻在一幅秀美的画卷中。
陆游《游山西村》中考试题集锦
主题内容与作者情感:这首诗紧扣“游”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赞美了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和农村的风俗淳朴,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收的喜悦,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
名句赏析: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诗人从这里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
①“足”: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或:表现了农家待客时倾其所有的热情和淳朴,赞美了村民热情好客。
)
②“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山环水绕的美丽景色。
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先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
①画面:诗人在青翠的山间漫步,曲折的溪流汩汩流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加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②哲理: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会生出许多希望。
③一个“疑”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运用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意思是社日未到,但农人们已吹箫击鼓,结对往来,衣着简朴。
这两句写出了农村的风俗人情,充满了淳厚的生活气息,展示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
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意: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别有一番情趣。
诗人感慨道,但愿而今而后,我这白发老翁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6.最后两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表达作者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仪纯朴善良农民的思想感情。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答:(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1)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通记(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
(2)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则写出了柳暗花明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
(3)寓意:它写出了人们有时面对无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掲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困境中蕴涵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