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20.95 KB
- 文档页数:25
PACS使用说明书1. 引言1.1 目的1.2 范围2. PACS概述2.1 定义和功能介绍- PACS是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存储、检索和传输医学图像。
- 主要功能包括影像采集、存储、显示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等。
3. 系统安装与配置要求3.1硬件需求-服务器:CPU Intel Xeon E5-2600系列或更高级别;内存16GB以上;存储空间500GB以上。
-工作站: CPU i7 或者Xeon, 内存在8G以上; 显示器分辨率1920x1080;操作系统Windows10.3.2软件环境:Windows Server2016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11g RAC版本(Real Application Cluster);Apache Tomcat应用程序服务器9.x版本。
4.PACS部署步骤a) 准备阶段(i) 验证硬件是否满足最低配置要求。
(ii) 并准备所需软件组建文件。
b)安装Oracle数据库(i)解压缩好的Oracle数据库安装文件,并运行setup.exe进行启动(ii)按照提示完成基本设置,如选择语言、目录位置等。
(iii)选择安装类型,包括数据库实例和管理工具。
(iv) 完成Oracle数据库的配置,并创建管理员账户。
c)部署PACS系统(i) 解压缩好的PACS软件文件并运行setup.exe进行启动。
(ii) 按照提示完成基本设置,如选择语言、目录位置等。
(iii) 配置与连接到已经安装好的Oracle数据库.5. PACS使用指南5.1 登录与注销-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注销按钮退出当前用户。
5.2 影像采集及a)影像设备接入i.将医学图像设备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连接至PACS服务器;ii.确保设备驱动程序正确安装且可正常识别;iii.在界面上“添加新设备”来注册该影像设备。
b)批量导入i.) 将存储有医学图像数据的介质(例如光盘、U盘等),插入计算机中;ii.) 在主菜单栏中找到"批量导入"选项, 并按照引导操作步骤执行.c ) 单张图片i). 打开"PACs客户端";ii). "浏览" 来定位要图片所在的文件夹;iii). 选择要的图片并 "确定"按钮.5.3 影像检索与查看a) 检索影像i.) 在主菜单栏中找到“搜索”选项;ii.) 输入相关信息(如患者姓名、日期等)进行筛选。
使用说明第第三三章章系系统统启启动动一、开机及启动软件作完前面的工作后就可以开始日常工作了。
第一步按顺序开机,先打开打印机等外设和显示器的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
开机后双击桌面上快捷按钮,屏幕会显示软件闪屏,单击这一图片进入软件名称界面,不同的系统设置,也可能是延时几秒钟,或者不显示闪屏即进入软件名称界面。
二、接收图像操作面板上许多按钮的文字是灰色的,表示它不可操作。
接收图像到图像后,双击<记录表>中某条病例(即打开该病例),所见到的界面为DICOM处理界面。
这时软件已经做好准备接收DICOM图像,接收到的图像将自动根据图像内部的DICOM信息分配到不同的病例,保存到硬盘上,并且按照顺序把病例信息逐次显示在屏幕右下方的病例信息浏览栏里如下图。
双击其中的条目即可打开选中的病例。
这里显示的姓名、X片号等信息是在做X光或CT检查时输入的,检查设备把病人信息保存在DICOM文件里发送过来,一般是字母和数字,可以在软件内部改为中文,以方便将来查询。
有关DICOM参数设置详见“关于DICOM数字接口.doc”和“!使用说明-安装及设置.doc”文档。
AE Title和机器名用大写字母,尽量不用汉字。
三、修改病人资料如果发现病人信息输入错误,可单击操作面板上<记录资料>按钮(此按钮实时显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的具体值)弹出修改病例对话框,修改后单击<返回>即可。
单击<记录资料>按钮,弹出病例资料对话框,单击姓名文本框,按住键盘上<Ctrl>键,再按<空格>键(也有可能要按<Shift>键),然后一起放开,进入中文输入状态,输入病人姓名。
紧接着再单击其它文本框,在这里输入病人其它信息。
单行文本框直接输入,组合文本框可以选择可选项(单击三角尖,拉动滚动条,单击需要的文字。
也可以单击其左侧的名称,然后拉动滚动条,单击所选文字左侧的方框将它打上勾),检查号自动加一,日期不需要输入。
医学影像设备操作说明书一、前言医学影像设备操作说明书旨在为使用者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以提高医学影像诊断效果。
本操作说明书包括设备介绍、设备操作说明、维护保养等内容。
二、设备介绍1. 设备概述医学影像设备是一种用于获取人体内部影像信息的工具,通常包括X射线、CT、MRI、超声、核医学等不同类型的设备。
本设备适用于医学影像科室,用于临床医学诊断。
2. 设备组成本设备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主机:负责设备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2)探头/感应器:根据设备类型不同,可包括X射线管、CT探测器、MRI线圈、超声探头等。
(3)操作台/控制面板:用于设备的功能选择、参数设定和图像显示。
(4)外围设备:包括打印机、存储介质等辅助设备。
三、设备操作说明1. 准备工作(1)设备接通电源并待机,确保电源稳定。
(2)检查设备各部分是否完好,无异常情况。
(3)准备相关耗材,如X射线片、注射剂等。
2. 设备开机(1)按下电源开关,等待设备开机自检。
(2)根据设备要求进行登录或身份验证。
3. 设备调试与准备(1)选择正确的检查类型和参数。
(2)调整探头位置和角度,确保能够获取清晰影像。
(3)根据需要选择辅助设备,如光栅、滤光片等。
4. 患者操作(1)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采取正确的体位。
(2)告知患者需要保持安静,避免晃动。
(3)根据检查要求在患者特定部位施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消毒。
5. 设备操作(1)根据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查模式,如平扫、增强、序列等。
(2)根据患者情况设定相关参数,如参数范围、层数等。
(3)按下开始按钮,设备开始进行图像采集。
6. 图像质量评估(1)获取的图像应满足特定质量标准,如分辨率、对比度、噪声等。
(2)根据需要进行再采集或调整参数,以获得满意的影像。
7. 图像存储与报告(1)将采集到的图像存储到指定位置或介质中,确保数据安全。
(2)对图像进行处理、测量和分析,以获得临床诊断所需信息。
DSA影像工作站操作说明书(WISDOM V3.0)安徽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黄山路602号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B区406室(邮编:230088) Tel:0551-******* 5230865 5230939 Fax:************ e-mail:**************目录系统介绍 (3)第一章检查数据的管理 (6)1.1系统登陆 (6)1.2 系统的配置 (6)1.3数据信息的查询 (8)1.4数据信息的排序 (10)1.5数据信息的修改 (11)1.6 数据信息的删除 (12)1.7 数据信息的刻录 (12)1.8 数据信息的发送 (13)1.9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 (14)1.10 图像的打开 (15)1.11光盘的查询 (16)第二章:图像处理 (17)2.1 图像窗口的组成 (17)2.1.1视口 (17)2.1.2 图像显示、处理面板 (17)2.2 图像的处理 (18)2.2.1鼠标指针 (18)2.2.2窗宽、窗位调节 (18)2.2.3移动 (19)2.2.4顺时针旋转 (19)2.2.5逆时针旋转 (19)2.2.6左右翻转 (20)2.2.7上下翻转 (20)2.2.8区域放大 (20)2.2.9区域裁剪 (21)2.2.10复位 (21)2.2.11黑白反转 (22)2.2.12放大镜 (22)2.4图像标注 (22)2.5显示格式 (24)2.6 窗体、窗位调节 (25)第三章:图文报告及模板 (26)3.1 图文报告的编写和打印 (26)3.2 图文报告模板的使用 (27)3.3 图文报告模板的建立 (28)第四章:胶片的打印 (29)系统介绍Wisdom V3.0医学影像工作站V3.0是一种快速用于处理各种影像诊断文字资料的应用程序。
该软件具有自动记忆、自动调整功能,可用于登记、诊断报告处理、病人查询、统计分析等各种影像诊断数据处理,各类影像诊断数据处理工作速度显著得到提高,诊断报告处理速度较手工书写报告速度提高了87%。
医疗影像设备操作指南说明书一、概述医疗影像设备操作指南是为使用者提供详细的设备操作说明,以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该指南适用于医疗影像设备的日常操作,包括设备的启动、操作流程、参数设置等。
二、设备启动1. 电源连接与开启a. 将电源线正确接入设备背部的电源接口。
b. 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牢固,并将其插入电源插座。
c. 打开设备的电源开关,等待设备启动。
2. 操作系统登录a. 按照设备屏幕上的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b. 确保登录成功后,进入设备的操作界面。
三、设备操作1. 患者信息录入a. 根据设备界面的提示,输入患者的相关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b. 确认信息输入无误后,保存并进入下一步操作。
2. 设备校准a. 根据设备操作界面的提示,选择校准功能。
b. 按照系统要求,进行设备的校准,保证影像质量的准确性。
3. 扫描设置a. 选择所需的扫描模式和参数设置,例如扫描方式、扫描范围、图像分辨率等。
b. 检查参数设置是否符合临床需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4. 扫描执行a. 确认扫描设置后,将患者正确摆放在设备上。
b. 按下扫描开始按钮,设备开始执行扫描过程。
5. 扫描过程监控a. 在扫描过程中,密切观察设备显示屏上的进度条和图像质量。
b.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暂停扫描并与设备维护人员联系。
6. 扫描结果保存与导出a. 扫描完成后,选择保存扫描结果,并确认结果保存位置和格式。
b. 如需导出扫描结果至外部存储设备或网络系统,按照设备提示进行操作。
四、设备关机1. 操作完成后,关闭扫描程序并退出设备操作界面。
2. 按下设备的关机按钮,等待设备自动关机。
3. 断开电源线,并将其妥善存放。
五、注意事项1. 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指南,并按照指南进行准确操作。
2. 操作过程中应佩戴手套和口罩,并保持设备周围清洁。
3. 切勿擅自拆卸设备,如需维修,请联系专业技术人员。
4. 如遇设备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暂停操作并及时与设备维护人员联系。
影像工作站使用说明书(2014版)巨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2 第一章功能简介 ----------------------------------------3 第二章操作流程 ----------------------------------------4一、登录--------------------------------------------------4二、进入主界面--------------------------------------------4三、信息录入 ---------------------------------------------4四、采集图像----------------------------------------------5五、模板调用----------------------------------------------6六、打印报告----------------------------------------------7 第三章设置 --------------------------------------------8一、医院名称----------------------------------------------8二、脚踏开关----------------------------------------------8三、界面颜色----------------------------------------------8四、高级设置----------------------------------------------8五、项目字典----------------------------------------------8六、视频设置----------------------------------------------9七、采集图像设置------------------------------------------9 第四章报告设计----------------------------------------10 第五章病历速查----------------------------------------11 第六章病历管理----------------------------------------12 第七章图像处理与管理 ----------------------------------16 敬告 -----------------------------------------------18第一章功能简介本系统专为连接医学仪器,获取其影像、图像信息,实现影像信息在工作站端的同步显示,从而进行图像采集、影像录制,形成图文诊断报告,实现病人的文字、图像、影像资料的管理、分析、统计等功能。
中科PACS 系统登记管理与检查报告操作流程第一部分:检查与报告书写:1.在桌面双击“ZKPACS 医学影像管理系统”图标,进入中科PACS 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用户操作界面。
2. 在用户登陆界面中选择对应科室和用户,输入口令后点击确定按钮(用户必须具备检查、报告或者审核权限)。
单击按钮弹出“检查日志”窗体,在窗体列表中会自动刷新出当天登记的本工作站工作类型的记录。
如需查找其它日期扩大登记日期范围后单击有望远镜(指示1)的图2)条件后单击有望远镜的图标按钮示3),进行条件设置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3. 在查询出记录的列表中单击选中所要记录,再单击“检查日志”窗体右上角“开始检查”按钮(也可以左键双击选中记录),弹出“是否将此病人,加入检查”的信息提示窗,点击是即可开始检查,否取消操作。
4. 动产生的流水号,确保每5. 图像处理过程:左键拖拽右侧图像列表中所选图像到中间区域,如果是DICOM 图像点击左侧工具栏第一个按钮激活DICOM 图像处理工具。
6. 报告生成:在左侧工具栏中软盘图标按钮弹出“是否将此DICOM 图像,另存为报告之用”如下图所示:7.点击按钮弹出检查报告窗体。
窗体左边是图像显示区域,可以选择取消图文报告打印时所需图像(此图像以被转存为jpg格式)。
右半部分是报告书写区域包括检查描述和诊断结果。
8.在上图所示待选图像处单击左键选中要在报告中打印图像,右键取消,左键双击放大观察。
9.书写报告时在上图所示书写报告区域双击鼠标左键选择对应词条即可得到相对应的描述词和检查结果。
10.报告书写完毕后点击弹出报告模板选择窗体如图所示:鼠标点选需要模板格式再点击“确定”即可11.在完成上述步骤后点击按钮,出现下图所示窗口屏幕左边就是报告预览状态12.报告全部完成后点击按钮提交报告完成本次检查报告生成。
第二部分:报告修改,模板词库修改 1.点击软件主界面中按钮调出如下图所示审核日志列表(默认报告日期是当天日期)可自行设置检索条件点击查询选中要修改的报告做取消审核或取消报告操作2.做完第一步后在检查日志中可检索出需要修改记录,按第二部分报告生成操作就可完成报告修改。
欢迎使用【医学影像工作站】我公司开发的医学影像工作站软件是配套医学处理设备而开发的专用软件,集视频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测量、报告存储及打印等功能于一体,整套软件易学易用,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保持领先地位。
一. 【医学影像工作站】结构及参数12.基本参数:二. 【医学影像工作站】软件特点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图像实时伪彩显示清晰的图像实时伪彩显示,方便教学及多人观察、会诊。
2、动态图片库提供一个病员的动态图片库,操作该图片库的方法只需设定图像范围,点击抓取图像按钮即可。
同时该图片库随新建病员资料而清空。
3、按钮化操作工作站采用按钮操作,医生在使用时无需一级一级选取菜单上的命令,只要点击工具框上的按钮就可完成所需操作。
4、动态跟踪提示工作站操作具有动态跟踪提示功能,如果是首次操作或是忘掉图标按钮的功能,只需将鼠标指针在按钮上停留半秒,便可在鼠标下方得到动态跟踪提示。
5、实时直观的伪彩编码显示,方便的加彩按钮工作站提供的八套伪彩编码直接显示在图像处理框中,无需记住各种伪彩结果,各种编码形成明显的对比。
当需要对病灶区进行伪彩处理时,只需用鼠标按下图像处理框中的加彩处理按钮便可实现图像加彩。
6、可视化图像处理具有真正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图像处理功能,并可及时观察处理结果,确定后,系统程序自动将选定区域处理结果保存。
7、取消处理如对处理后的图像不满意,可以按取消按钮,取消图像处理。
8、图像标注工作站设有图像标注功能,可以在图像上标注文字信息。
9、打印预览工作站提供打印预览功能,在打印之前先进行预览,检查其中的错误,提高打印的正确率节省不必要的浪费。
10、多种打印模式可选工作站提供多种打印模式供选择,并根据用户要求,单独开发用户要求模式。
11、系统直接启动工作站可在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后直接运行其程序,结束操作时,根据需要直接关闭计算机或退出本系统。
操作者无需学习Windows的使用方法,真正将计算机作为仪器,使计算机运行“傻瓜化”。
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使用说明书目录目录 (2)前言 (3)第一章系统简介 (4)简介 (4)第二章系统操作 (5)第一节系统登录 (5)第二节病人列表界面操作 (7)第三节影像处理界面操作 (19)第四节诊断报告界面操作 (37)第五节胶片打印界面操作 (41)第五节图像接收 (46)第六节图像接收 (47)第七节打印模板设计 (50)第八节预约登记操作 (52)第九节查询统计模块操作 (55)敬告 (59)前言随着计算机影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医学影像图文资料的传输已经日益成为各级医院,影像设备升级的重要方面。
因为这项工作不仅明显降低成本,提高医务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增强辅助诊断,还能解决档案存储与管理问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医院影像分析与存储水平大大提高。
这也为整个医疗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图文影像信息互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满足医疗卫生领域广大影像工作者、医生和医院管理工作者的需求,我公司应用当代计算机技术、数码影像摄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开发的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软件,实现了医院胶片影像数字化、图像存储的数字化以及网络管理现代化,使医院以较小投资进入信息化诊断、存储以及医务管理的新时代。
简介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软件可对医学仪器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存储、报告输出、管理、查询等,并支持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为医院对病人信息资料进行数字化、科学化、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带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泛应用于医疗、教学等领域。
第一节系统登录1、双击桌面上的预约图标,稍等片刻屏幕出现如下界面:2、输入用户标识,系统会自动提示真是名称,如下:3、如果输入密码错误,将会提示如下:4、若输入密码是正确的,将进入软件的主界面(病历界面),如下:第二节病人列表界面操作1、病人列表界面如下:正常状态下,界面会显示当日检查的病历列表,并以倒序的形式排列,如果需要手动刷新病历列表,点击下部的,如果需要根据条件查询,你可以在查询按钮上面的条件区域,填充你需要的内容,然后点查询即可!查询条件解释如下;A、病人ID:病人的ID号码;B、病人姓名:病人的名字;C、年龄:病人的年龄;D、检查部位:病人的检查部位;E、设备类型:病人的检查设备类型,如:CT、DR、MR等;F、报告医师:给某个病人书写报告的医师;G、送诊科室:病人的送诊科室及开此次医嘱的科室;H、开始日期:病人检查的开始日期;I、结束日期:病人检查的结束日期;J、影像所见:病人检查报告的描述;K、检查结论:病人检查报告的结论部分。
目 录【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 (1)【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 (1)【软件操作指南】 (1)一、 运行软件 (1)二、 用户登录 (1)三、病人登记 (2)四、连接视频 (2)五、图像处理 (3)六、发送图像 (4)八、查询统计 (4)【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1. 如果系统安装的硬件环境应用于患者环境,使用的硬件系统应符合GB9706.1的要求;2. 如果系统安装的硬件环境应用于医院试验室,使用的硬件系统应符合GB4793.1的要求;3. 如果系统安装的硬件环境应用于患者环境和医院试验室之外,使用的硬件系统应符合GB4943的要求;4. 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最低要求1) 计算机主机:Intel CPU 1.2G,20G硬盘,128M内存,4M 显存显卡;2) OK-C30图像采集卡;3) 10M以上快速以太网卡;4) 显示器:15’彩色显示器,分辨率1024x768x24位真色彩。
【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简体中文版,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软件。
小心!1、 软件的安装必须由代理商安装或经由我公司培训的人员安装;2、 不得安装未经病毒检测的其它软件;3、 须安装防病毒软件;【软件操作指南】一、 运行软件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软件快捷图标,显示如下画面即表示已开始执行本软件。
二、 用户登录出现用户登录对话框:我们以超级用户的身份来登陆,用户名“0”,密码“0”,按“”按钮,即进入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桌面环境,如下所示:三、病人登记点击“功能区”中的“病人登记”按钮,就会弹出“病人登记页面”,填入病人信息,选择好检查种类、部位后,点击“确定”即完成病人登记过程。
四、连接视频点击“功能区”中的“连接视频”即进入视频采集状态:图像调整区图像预图像处理区览区病人信息区视频图像在“图像处理区”中显示,我们可以使用“图像调节区”中的调节按钮对视频进行调节, 1. 单帧采集单击“单帧采集”按钮,将当前视频图像采集下来,并会在“图像预览区”中以缩略图的形式显示; 2. 序列采集单击“序列采集”,系统按照已设定的参数采集一段时间内的一定帧数的影像,并在“图像预览区”中以缩略图的形式显示;3. 图像采集完毕后,点击“开光视频”将视频关闭。
数字胃肠机工作站操作
1.打开电脑后双击桌面“放射医学影像工作站”图标
2.输入病人基本信息
3.检查过程中采集想要的图像或录像(只有在曝光的过程中才有图像,别的时候视频区都
为黑色)
4.然后点击“多幅显示”,如想处理图像则在上部图像中右击图像然后在左侧的“图像处
理”区中选择删除或是其他操作
5.点击“生成报告”进入书写报告模式,
6.点击右侧“模板”按钮进入模板,一般选择“模板2”,然后点击模板即可,在右侧预览
区可以进行报告修改,修改完毕后,点击左下角的“写入报告”的按钮即可。
若想添加模板,则先把右上部的预览区的内容清空,然后点击“模板”然后点击下部的“增加”,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模板的名称,然后再点击你刚增加的模板,在右侧预览区书写模板内容,书写完毕后点击“修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OK”即可。
若想删除模板则选中模板后点击“删除”即可。
7.使用模板写好报告内容后,点击左下角的“返回”,然后点击右侧的“保存”然后“打
印”即可
8.当下一个病人检查时点击“新建”即可。
9.若想添加或删除病人基本信息中下拉菜单的内容,则进入软件主界面中的“系统设置”,
如想删除则选中后点击键盘上的删除键即可
10.如想修改显示图像的效果,则点击主界面中的“视频设置”,点击的方法为:依次右击
视、设、频、置,这四个字,然后在按钮的别的区域在左击一下即可进入
11.若想打印胶片,则点击“洗片”按钮,然后在采集的图像区中右双击想打印图像即可。
若想更改胶片的尺寸,则输入口令JinY uan即可。
12.若想查看之前病例则点击病例查询在下部有查询条件。
医学影像设备使用方法说明书使用方法说明书一、产品概述本使用方法说明书旨在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认识和操作该设备,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与效果。
二、设备概述医学影像设备是一种专门用于生成医学图像的高科技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疾病诊断等领域。
该设备具有高清晰度、低剂量辐射、快速成像等特点,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工具。
三、设备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认设备已经正常接通电源,并且显示屏已经开启。
b. 检查设备连接线路的完好性,确保器材连接无误。
c. 检查设备环境,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并保证设备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和潮湿环境。
2. 操作流程a. 打开软件:根据设备类型,选择正确的软件启动方式,确保软件正常运行。
b. 设置参数: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影像模式、扫描范围、曝光时间等参数。
c. 准备患者: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并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状态。
对于移动设备,确保设备稳定固定。
d. 开始扫描:按下扫描按钮,设备开始扫描患者,获取影像信息。
e. 关闭设备:扫描完成后,按下关闭按钮,关闭设备。
四、设备使用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2. 设备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外壳,保持设备表面清洁整洁。
在不使用设备时,应将设备关机并断开电源。
3. 设备维护:设备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辐射防护:在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和患者应正确佩戴防护装备,避免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5. 操作环境:设备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以防止设备过热或积灰影响设备性能。
五、故障排除如果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请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设备维修专业人员排除故障。
六、常见问题解答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供用户参考:1. 为什么设备能够生成高清晰度的影像?答:设备采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和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能够捕捉到更多细节和更精确的影像信息。
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放射影像工作站操作说明书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Chengdu Gold Disk UESTC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Ltd目录放射登记工作站一、登录 (2)二、登记放射检查病人 (2)三、查询病人 (4)四、查询已出报告病人 (6)五、查询已登记未出报告病人 (7)六、电子申请单 (7)七、退号 (10)八、修改 (10)九、用户信息 (11)十、退出 (11)放射影像工作站一、登录 (12)二、查看病人资料 (12)三、采集(接收)图象 (14)四、观察图象 (16)五、进行诊断报告 (17)六、修改报告 (18)七、审核报告 (19)八、作废报告及打印 (19)九、售后服务 (20)放射登记工作站一、登录1、双击桌面【放射登记工作站】图标进入登录界面。
在登录界面的用户名栏中输入自己的用户名(或点击下拉图标选择自己的用户名),接着在密码框中输入相应的密码(如下图所示)。
2、单击〖登录〗按钮(或按回车)进入放射登记工作站。
3、单击〖退出〗按钮退出放射登记工作站。
二、登记放射检查病人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输入病人信息,如下图显示:可以在临床信息中,填写病人的临床信息:单击右下的登记按钮完成对病人信息的登记,登记成功显示:登记完成后会自动刷新界面,进入下一个病人的登记。
注意:要清除所填写的内容,请点击“新建病人”,刷新界面。
三、查询病人1、单击左边的〖查询病人〗按钮,即显示病人的基本资料,如下图所示:输入查询条件即可以查到与条件匹配的病人资料。
(查询条件为模糊查询)查询范例:按登记时间的前后查询近3天的登记过的病人:先选择【按登记时间查询】前面的方框。
点击时间栏的小箭头,出现时间框:注意:红色圆圈代表今天的日期,深蓝色圆圈代表选择的日期。
左右的2个箭头可以实现前后月份的选择,也可以点击“2005年”和“1月”来选择年份和月份。
第一章系统安装一、开启包装1:开箱开箱时注意机体不得倒置,取出主机及附件后,将包装材料妥善保存,以备返修时使用。
2:检查主机及配件根据厂家提供的装箱单,仔细检查主机配件是否相符,有无碰撞及破损等情况。
3:填写产品保修卡请认真填写产品保修卡,并在收到产品一个月内寄回中国地区技术服务中心。
二、系统安装1:环境要求室内温度:0-40C;湿度:30%-60%,并保持室内洁净。
避免震动、噪声、强电等干扰源,务必避免阳光直射。
2:所有接插工作都必须关闭电源3:电源要求:AC220-240V,系统接地。
4:系统设置该仪器在出厂时都按相应的质量检验标准设定,这些参数设定包括采图、显示器及打印机,亮度、对比度、色度、分辨率的调节、图像制式及采集格式的调节。
某些参数根据现场的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方法参见系统设置相关章节。
提示:图像采集卡视频颜色位必须为"真彩色(24/32位),否则将会损失图像效果。
5:工作站系统的支持环境要求硬件:Intel Pentium 200MMX以上CPU;64M以上内存;20GB以上硬盘;1.44MB以上软驱;CD-ROM;4MB以上显存;Windows标准键盘、双键或三键鼠标器系统软件: Windows98(中文第二版)图2-1 按钮图2-2 对话框和焦点第二章 系统启动与视频设置一、文档约定鼠标指针:鼠标移动时跟随它在屏幕上移动的一个标志,它代表你选中的屏幕上的位置。
单击:在屏幕上选定的区域内快速按一下鼠标左键,也叫点击。
双击:在屏幕上选定的区域内快速连续按两下鼠标左键。
右击:在选定的区域内快速按一下鼠标右键。
拖放:按住左键的同时,移动鼠标,最后到达目的地时松开左键即可。
按钮:屏幕上一块带特定标志的区域,单击或双击它可执行它所代表的任务,按钮形象易记,代替了复杂的命令,便于学习、操作 ,是软件设计的趋势。
对话框: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窗口,通过对话框可以方便的进行人机交流。
医学影像报告系统使用说明首先打开【医学影像报告系统】目录下的<医学影像报告系统.exe>文件,进入本系统主界面。
进入主界面后,点击主菜单【系统功能】->【系统参数设置】, 弹出管理员登录对话框,输入管理员密码,默认密码是 123456,登录后,添加影像科室的工作人员名单和权限,设定医院的基本信息和报告系统的一些参数。
第一次使用需要进入系统参数设置,添加影像科室工作人员名单及权限,设置医院基本信息和本系统的一些参数从此处修改用户密码从辅助设置里面添加辅助信息如送诊科室及医生名单,报告模板维护等进入信息查询界面进入统计报表界面进入添加或修改病人基本信息界面将当前选中的记录标记为随访或撤销随访选择默认的输入法 打印当前表格中的内容设计报表样式设置需要显示和隐藏的列进入导入eFilm 资料的界面关于诊断报告技术人员不能书写诊断报告,只有诊断医师、审核医师和特权医师才能书写诊断报告。
审核医生能够审核(修改)诊断医生书写的报告,但不能审核(修改)由别的审核医生书写的报告,审核医生能够重新修改由他自己审核或书写的报告,不能审核由其他审核医生已经审核过的报告。
特权医师则可以任意修改(审核)报告。
注意:报告的每次修改保存系统都会自动记录下来,在主界面的【系统参数设置】-【报告修改记录】里查看。
审核报告的方法:以审核医生的身份登录系统,若要删除报告中的部分文字,则选中该部分文字,单击【删除文字】按钮,若该部分文字是由诊断医生书写的,则它会变成蓝色带横线的文字,若它是由审核医生(自己)书写的(红色的文字),则它会直接被删除。
若要在报告中添加文字,先在【插入文字】按钮右边的文本框中输入相应的文字,再用鼠标点击欲插入文字的地方,使光标停留在该处,再单击【插入文字】按钮即可,且该部分文字会变成红色。
当审核结束后,请单击【审核确认】按钮,以保存审核结果。
审核确认所需的时间根据报告文字的多少,耗时不等,长的可达几秒钟,这是正常现象。
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第一章、系统安装要求1:环境要求室内温度:0-40C;湿度:30%-60%,并保持室内洁净。
避免震动、噪声、强电等干扰源,务必避免阳光直射。
2:所有接插工作都必须关闭电源3:电源要求:AC220-240V,系统接地。
4:系统设置该仪器在出厂时都按相应的质量检验标准设定,这些参数设定包括采图、显示器及打印机,亮度、对比度、色度、分辨率的调节、图像制式及采集格式的调节。
某些参数根据现场的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方法参见系统设置相关章节。
提示:图像采集卡视频颜色位必须为"真彩色(24/32位),否则将会损失图像效果。
5:工作站系统的支持环境要求硬件:Intel Pentium 200MMX以上CPU;64M以上内存;20GB以上硬盘;1.44MB以上软驱;CD-ROM;4MB以上显存;Windows标准键盘、双键或三键鼠标器系统软件: Windows2000、WindowsXP第二章、服务器工作站的安装及使用一、服务器工作站的安装1、服务器要求安装有Windows 2000 Server中文版操作系统,在服务器上安装MS-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在安装过程中,将验证方式设置为混合验证,密码设置为1234。
第1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2、将服务器端软件复制到服务器的电脑上,运行其中的,进入基本设置,设置服务器软件的信息,包括IP地址,数据库用户名,密码等。
点击高级设置->点击安装/备份/恢复数据库按钮->设置相关参数后,将系统数据库安装入SQL Server服务器。
3、安装Windows 2000 自带的IIS服务器中的FTP服务,其安装步骤为:点击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在列表中选择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点详细信息->请确认选择了FTP服务,插入Windows2000的系统安装盘,点击下一步开始安装。
医学影像科DR系统操作规范医学影像科DR系统操作规范—、系统启动1、合上系统电源开关打开稳压电源开关。
2、按下UPS上的I/TEST(启动检测)键不要松开直到听到“滴——”的一声长音。
3、打开控制柜上的绿色按钮,打开控制柜电源开关。
4、接通探测器电源。
5、打开高压发生器控制台,打开EMD控制面板电源开关。
6、打开同步曝光控制盒电源开关。
7、依次打开工作站、电脑显示器及外围设备进入电脑系统8、运行数字化X射线DR软件。
9、电脑主机进行自检,通过后进入登录页面,选择输入“技师”编号并输入密码进入技术员操作界面。
二、患者信息资料输入1、进入操作系统病人浏览器界面。
2、选择病人登记界面。
3、分别录入病人号、检查号、姓名、性别、年龄(或生日)、检查部位、检查方法、申请医师、住院号、床号、检查描述等相关信息。
4、选择登记或预登记,进入扫描界面或保存。
三、扫描(图像采集)及图象传送(图象储存)1、进入图象采集主界面(图象采集窗口)。
2、在相应的区域(A区:选择暴光部位;B区:预处理设置;C 区:部光部位及位置显示;D区:球管大小焦点选择按钮,探测器采集图象速度,增益及偏移设置;E区:探测器相机温度、高压发生器及控制柜的连接状态显示;F区:采集剂量参数设置;G:采集到的图象显示区。
3、采集参数设置完毕后,点击【开始采集】按钮。
4、按下手闸的第一级按钮(X线准备按钮),待发生器控制台上的【PREP.】指示灯闪烁后,稍停顿片刻(3秒左右)接着按下手闸第二级按钮(X线发生按钮),看到发生器控制台上的射线发射指示灯【CAUTION/X-RAYS】亮一下,并听到发生器控制台发出“嘀”的一声响,患者扫描(图像采集)完成。
5、等待片刻(5秒左右)待图像完全显示出后,对图像进行剪切、添加左右标记后双击左右标记区域后自动退出到病人浏览器界面并自动进行图像储存及传输(图像发送至工作站)图像采集储存完毕。
四、关闭系统1、关闭图像工作站及外围设备。
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第一章、系统安装要求 1:环境要求室内温度:0-40C;湿度:30%-60%,并保持室内洁净。
避免震动、噪声、强电等干扰源,务必避免阳光直射。
2:所有接插工作都必须关闭电源3:电源要求:AC220-240V,系统接地。
4:系统设置该仪器在出厂时都按相应的质量检验标准设定,这些参数设定包括采图、显示器及打印机,亮度、对比度、色度、分辨率的调节、图像制式及采集格式的调节。
某些参数根据现场的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方法参见系统设置相关章节。
提示:图像采集卡视频颜色位必须为"真彩色(24/32位),否则将会损失图像效果。
5:工作站系统的支持环境要求硬件: Intel Pentium 200MMX以上CPU; 64M 以上内存;20GB以上硬盘; 1.44MB以上软驱;CD-ROM; 4MB以上显存; Windows标准键盘、双键或三键鼠标器系统软件: Windows2000、WindowsXP 第二章、服务器工作站的安装及使用一、服务器工作站的安装1、服务器要求安装有Windows 2000 Server中文版操作系统,在服务器上安装MS-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在安装过程中,将验证方式设置为混合验证,密码设置为1234。
第1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2、将服务器端软件复制到服务器的电脑上,运行其中的,进入基本设置,设置服务器软件的信息,包括IP地址,数据库用户名,密码等。
点击高级设置->点击安装/备份/恢复数据库按钮->设置相关参数后,将系统数据库安装入SQL Server服务器。
3、安装Windows 2000 自带的IIS服务器中的FTP服务,其安装步骤为:点击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在列表中选择 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点详细信息->请确认选择了FTP服务,插入Windows 2000的系统安装盘,点击下一步开始安装。
IIS服务的安装过程将会自动完成。
4、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一名为影像资料的文件夹,在其下再建立ChaoSheng、NeiKuiJing、YinDaoJing的文件夹,分别用于存放超声、内窥镜、阴道镜的影像学图片/视频资料。
并将前述三个文件夹共享,请务必要设置为只读共享,共享名推荐为:ChaoSheng$、NeiKuiJing$、YinDaoJing$。
5、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在默认FTP站点鼠标右键,选属性,在弹出的窗口中,在安全帐号下,将允许匿名连接前面的勾去掉。
在主目录下,将本地路径设置为D:\影像资料,并勾选读取、写入,然后,确定退出。
6、在服务器端软件上,找到基本设置->系统字典维护,设置如下:注意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改变服务器IP,FTP用户名、FTP密码;如图2-1 图2-1 7、将客户端软件复制到客户机上,并运行其中的设置系统运行参数,如图2-2:第2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2-2 二、服务器工作站的使用1、版权信息,双击桌面图标进入系统(如图2-3)则显示版权信息,可查看本系统的版本和相关信息;图2-3 2、基本设置,可设置服务器相关信息如:数据库服务器IP、数据库用户名、数据库密码、数据库名(如图2-4);第3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 2-4 系统字典维护,可自订议增加、修改、删除检查类别如图2-5 图2-5 在系统字典维护还可设置各检查类别图片、视频文件存放位置的维护如图2-6 第4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2-6 3、高级设置,可在此高级设置里面安装、恢复、备份系统数据库;如图2-7 图2-7 进入后分为安装、恢复系统数据库和备份系统数据库,安装、恢复系统数据库用于系统数据的安装及恢复如图2-8 图2-8 备份系统数据库用于备份本系统中所有数据库的资料备份,如图2-9 第5页第三章、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2-9患者登记工作站的使用1、双击桌面患者登记工作站图标会出现如图3-1界面,(初始界面):初始用户名为:(管理员);密码为:(1);选择用户名,录入正确口令即可登录,如图3-2 图3-1 图3-2 2、单击“新患者登记”如:图可录入新的患者信息、修改保存的患者信息,可用查询患者的方式来查询出您需要打开的患者,可按时间(如: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的全部患者、已检、未检、姓名来检索患者;(未检患者姓名为红色);如图3-3;其中”检查编号”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检查项目”和”临床诊断”等可以进行多项选择如图3-4所示;注:检查项目是跟诊断词库相关联的(如:检查项目是妇科则诊断词库那里只有妇科的诊断词库),检查项目可以多选,选取几个项目则诊断词库只有选取的词库。
门诊、住院为必填项如不填打印的报告则只能显示(空白)号;注意:在输入病人资料时,当输写框中有下拉箭头,可以用鼠标左键单击该箭头选取其下面的项目,如果没有下拉箭头,必需先用鼠标左键单击输写框,出现竖线型光标,即可输入其内容。
第6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3-3 图3-4 3、参数设置,单击参数设置如:可设置数据库服务器链接的相关参数如:数据库IP、用户名、密码、数据库名,如图3-5 图3-5 4、字典维护,单击字典维护如在:可自订议增加、修改、删除登记串者信息的所有可选择的项目,如图3-6 第7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3-6 5、输入法的设置,可在此设置您最常用的输入法,以便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如图3-7 图3-7 第四章、诊断工作站的使用1、参数设置单击诊断工作站参数设置如:可设置数据库服务器链接的相关参数如:数据库IP、用户名、密码、数据库名、检查类别,检查类别可根据您的设备名称如的是超声,进入诊断工作站后则显示超声工作站,设置为内窥镜,进入诊断工作站后则显示内窥镜工作站;如图4-1 第8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1 2.签写医生意见医生浏览工作站的用户,可以签写自已对当前患者的诊断意见及建议,签写后诊断工作站的诊断医生即可看到,做为参考; 3、图像处理(1). 若需要调入其它图片用单击“导入图片”按扭弹出如图4-2 ,找到所打开的文件,然后选中该图片就导入当前患者图片区;(可多张图片一起导入)如图4-3。
图4-2 图4-3 (2.)单击“删除图片”可删除当前患者的图片,选中图片边匡为红色可多张选中一起删除;注:图片一经删除不可以恢复。
3.图像处理包含:图像缩放(点击放大、矩形放大、恢复大小)、选取对象(矩形、多边形、圆形、魔棒、套索)、测量(面积、周长、长度、角度)、插入对象(直线、矩形、圆形、图像、文字);对图像伪彩处理,亮度、对比度的调节;具体操作如下:(3).选中要处理的图片(选中边匡为红色)可多张选中一起进入到图像处理模块来处理,然后点击图像处理进入处理模块;如图4-4:第9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4 (4).单击“点击放大”来设置放大整张图片的大小,如图4-5:图4-5 (5). 单击“矩形放大”可以设置选取图片的其中一部份放大,如图4-6:第10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6 (6).测量面积,点击矩形然后在点击面积就可测量矩形的面积,测量多边形、圆形、的面积方法同上;如图4-7:图4-7 (7). 测量周长,点击矩形然后在点击面积就可测量圆形的周长,测量多边形、矩形、的周长方法同上;如图4-8:第11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8 (8).测量长度,点击“拖曳长度”在图片上单击鼠标左键来测量长度;如图4-9:图4-9 (9).插入对像,点击直线然后在图片上单击鼠标左键就可插入直线;插入圆形、矩形、角度操作方法同上;如图4-10:第12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10 (10).插入文字,点击文字然后在图片上拖出文字输入匡,在输入匡入要插入的文字;如图4-11:图4-11 (11).对像属性,画笔颜色是调节插入直线、矩形、圆形、文字、角度的边匡色及字体色;如图4-12:第13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12 (12).对像属性,画笔宽度是设置插入直线、矩形、圆形、文字、角度边匡的粗细;字体设置可以设置插入文字的字体、大小等;如图4-13:图4-13 (13).图像调整,可以设置图片的反色如图4-14,伪彩设置调整图片的颜色如图4-15,亮度/对比度设置调整图片的亮度及对比度如图4-16:第14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14 图4-15 图4-16 (14).图片处理完成后单击退出,系统提示“您要保存对图片的修改吗?”点(是)保存,点(否)不保存,点(取消)返回编辑界面如图4-17:第15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17 (15.)图像命名(图像疾病分类设置),选中要标识的图片(选中边匡为红色,可多张选中一起命名),可自订议增加、删除图像命名的名称如图4-18:删除命名增加命名图4-18 (16.)图像标注如图4-19,此功能可以用图片的方式来标注患者身体的检查部位,标注后如需打印报告请选择A4标注报告及16开标注报告来进行打印,打印出来的报告可以直观的显示检查部位及检查图片如图4-20;第16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19 图4-20 4、诊断词库(1.)有了诊断词库如图4-21,各位医生就不用写很多重复的文字。
只需用鼠标左键首先选择“疾病分类”然后再选相对应的“疾病名称”,你所需的具体内容就在下面显示,再根据医生诊断稍作修改,就轻松完成一份诊断书。
图4-21 第17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2.)单击疾病分类功能菜单来增加、修改、删除、疾病分类如图4-22,单击增加疾病分类可增加分类名称如图4-23,疾病模板功能菜单及疾病术语功能菜单操作同上。
图4-22 图4-23 (3.)模板内容编辑器如图4-24,可在此编辑您所需要的诊断模板和病例对比的图片输入及保存;图4-24 5、打印报告(1.)打印报告是使用本系统的主要目的,也可以为医生节省很多时间,如图所示的诊断内容,直接在诊断模板里选择即可,就不用医生写很多重复的数据,打印的图片可根据需要选择,可打印多幅,选几幅打几幅,打印的图片可以是采集的图片,也可以打印调入其它图片如图4-25:打印有三种打印模式及纸张的选择,模式分为:正常打印、标注打印、Word打印;纸张分为:A4纸及16开纸;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的选择打印模式及使用的纸张如图4-26 第18页医学影像系统工作站网络版使用说明书图4-25 图4-26 2.模板设计的选择,选择您要设计的打印模式及纸张然后选择需要设计的打印模板如图4-27,标准的模板一张纸可以打印0-9张图片,标注的模板可以打印1-5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