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芣苢》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3
结合《芣苢》谈谈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此外,《芣苢》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诗中描
绘了草木的生长环境、姿态和变化,以此对比人们的命运多变,暗示了人
生的无常性。
通过对草木的描绘,突出了人生的脆弱和不可预见性,向人
们传达了珍惜时光、把握机遇的含义。
这种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诗歌
更加生动而具有力量感,让读者思索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综上所述,《芣苢》作为《诗经》中的一篇,运用了语言简洁、象征
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草木生长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变化和无常的思考
和感悟。
同时,采用对称结构的构建,体现了整篇诗歌的完整性和和谐美。
这些语言艺术特征使《芣苢》成为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展示了《诗经》深邃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导语】“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下⾯是©⽆忧考⽹分享的诗经:《国风·周南·芣苢》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周南·芣苢》 先秦:佚名 采采芣苢,薄⾔采之。
采采芣苢,薄⾔有之。
采采芣苢,薄⾔掇之。
采采芣苢,薄⾔捋之。
采采芣苢,薄⾔袺之。
采采芣苢,薄⾔襭之。
【译⽂】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我们赶紧圈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把⼀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提起⾐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掖起⾐襟兜回来。
【注释】 采采:采⽽⼜采。
芣苢(fú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都可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信仰有关。
薄⾔:发语词,⽆义。
这⾥主要起补充⾳节的作⽤。
有:取得。
掇(duō):拾取,伸长了⼿去采。
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提着⾐襟兜着。
襭(xié):把⾐襟扎在⾐带上,再把东西往⾐⾥⾯塞裹。
【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的。
先以第⼀章为例:“采采”⼆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论,可以解释为“采⽽⼜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觉得⽤前⼀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种。
然⽽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采”。
到了第⼆句,“薄⾔”是⽆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句,第四句⼜重复第⼆句,只改动⼀个字。
所以整个第⼀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章、第三章竟仍是第⼀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芣苢
《诗经》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芣苢(fúyǐ扶以):车前子,嫩叶可食。
采采:繁茂的样子。
薄言:语助词,这里含有劝勉的意思。
有(古时读yǐ以):获取。
掇(dūo多):拾取。
捋(luō罗):撸取。
袺(jié节):用衣襟兜住。
襭(xié协):将衣襟的一端别在腰上兜住。
【赏析】这首诗采用重叠的手法,通过几个动作的变换,便将劳动的丰收和快乐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节奏简单而明快,这和采芣苢的动作和劳动者的心情都恰相一致。
诗中虽然没有繁文缛节的描写,但在这种欢快情绪的感染下,足以让人生出想象的翅膀,驰骋于明丽的阳光下、青青的旷野中。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得好:“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
芣苢讲解与赏析1. 嘿,你知道芣苢是什么吗?芣苢呀,其实就是车前草!就像那不起眼却生命力顽强的小草,在路边默默生长。
你看,它那小小的叶子多可爱呀!“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古人都喜欢采摘它呢,咱们也来好好了解一下它呗!2. 哇塞,芣苢可不简单呢!它虽然普通,却有着独特的价值。
好比是生活中那些平凡又伟大的人,默默奉献着。
想想看,芣苢在《诗经》里可是频繁出现呢,“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这是多么有意思呀,你不想深入探究一下吗?3. 嘿呀,芣苢的故事可精彩啦!它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你瞧,古代的妇女们快乐地采摘着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那场面多欢乐呀,我们怎能错过这有趣的一幕呢?4. 哎呀,芣苢真的很特别哟!就像一颗隐藏在草丛中的明珠。
当你了解到它的各种好处时,你肯定会惊叹,“哇,原来芣苢这么厉害!”就如同诗句“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中所展现的,芣苢一直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呀!5. 哟呵,芣苢可是很有韵味的呢!它就如同岁月长河中一颗闪耀的星星。
你想想,“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古人用这么美的诗句来描绘它,它得有多迷人呀,你还不赶紧来感受感受?6. 嘿,芣苢有着意想不到的魅力呢!就好像是一个小小的惊喜等待我们去发现。
你知道吗,“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简单的诗句里蕴含着多少对芣苢的喜爱呀,你难道不想知道吗?7. 哇哦,芣苢真的很神奇呀!它像一个充满魔力的小精灵。
看着那关于芣苢的描述,“采采芣苢”,这是多么让人着迷呀,你还不快来一起探索它的奇妙?8. 哎呀呀,芣苢可太有意思啦!好比是一本精彩绝伦的故事书。
想想那些采摘芣苢的画面,“采采芣苢”,多么生动呀,难道你不想沉浸在这美妙的情境中吗?9. 嘿,芣苢真的是不容小觑呀!仿佛是隐藏在自然中的宝贝。
当你听到“采采芣苢”这句诗时,是不是也被它吸引了呢,快来和我一起深入了解吧!10. 哇,芣苢就是这么独特!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
“采采芣苢”,这简单的话语却有着无尽的魅力,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好好去欣赏和研究芣苢呀!我的观点结论:芣苢看似普通,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欣赏。
结合《芣苢》谈谈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首先,《芣苢》的语言优美、简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全诗只有七言四句,充分利用了音律的优势,在音韵上形成了一种和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例如,诗中的“芣苢如面”、“云如之何”等用字工整,节奏感强烈,让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节奏的美妙。
其次,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感染力。
以“芣苢如面”为例,将芣苢的美好形象与女子容貌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并借以暗示女子的美丽。
另外,诗中还有“齐侯”、“穆如清风”等比喻手法的运用。
比如,“齐侯”象征着作物的蓬勃生长,其中蕴含着对祖国的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穆如清风”则用清风的形象来描绘人的美好品质,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美好感。
另外,《芣苢》还体现了《诗经》在意象运用上的特点。
诗中使用了大量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意象,如“芣苢”、“云”、“齐侯”等。
这些意象既是诗人对自然的真实记录,也是他们对心情、情感的抒发。
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最后,《芣苢》的语言艺术特征还体现在情感表达上。
诗歌以芣苢为中心,围绕着芣苢给诗人带来的感动、共鸣展开。
诗人通过对芣苢的描写和祝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诗歌中蕴藏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强烈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芣苢》体现了《诗经》的一些语言艺术特征,包括优美简练的语言、对比、比喻和象征的运用、意象的大量应用,以及情感表达
的深入。
这些特征为《诗经》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出自先秦的《国风·周南·芣苢》
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创作背景:这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
《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
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
fú yǐ芣苢cǎi cǎi fú yǐbó yán cǎi zhī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cǎi cǎi fú yǐbó yán yǒu zhī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cǎi cǎi fú yǐbó yán duōzhī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cǎi cǎi fú yǐbó yán luōzhī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cǎi cǎi fú yǐbó yán jiézhī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cǎi cǎi fú yǐbó yán xiézhī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注释采采:茂盛的样子。
芣苢(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薄言:“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获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采取。
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
赏析《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诗经《芣苢》全文及翻译诗经《芣苢》全文及翻译《国风·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芣苢》全文及翻译,欢迎阅读!《芣苢》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芣苢》注释:采采:茂盛的样子。
芣苢(fú 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薄言:“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获得。
掇(duō):拾取,摘取。
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采取。
袺(jié):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
《芣苢》赏析:《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芣苢-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芣苢-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芣苢-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芣苢-诗经作者:西周-春秋,诗经芣苢-诗经原文:芣苢佚名〔先秦〕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苢》原文译文赏析《国风·周南·芣苢》先秦:佚名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我们赶紧来采呀。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我们赶紧圈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一片一片摘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提起衣襟兜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苡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注释】采采:采而又采。
芣苢(fú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薄言:发语词,无义。
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赏析】“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的。
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
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
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
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诗经·芣苢》赏析
初读《芣苢》,便觉一幅隽永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春天,郊野,微风,绿意,三五个民女,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手挽竹篮,采摘芣苢。
双手捋,衣裙兜,裙角系腰间……轻快的动作间,有闲聊,有对唱,有笑音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
简简单单的动作描绘中,无不洋溢着她们的愉悦心情。
展现了中国古代太平盛世时期女子的平和之美。
这是一首浸染着田野风的抒情小调,散发着古时女子真诚、质朴、勤劳美德;散发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出于对此诗的兴趣,我专门上网查询了芣苢。
它别名车前草,一般长20—30厘米,花绿白色。
如果大家留心的话,一定在荒地或路旁见过这种植物。
细细长长的茎顶端长满穗状的小花朵,亭亭玉立在草地上。
嫩叶可食,也是一种可口的野菜,还可以作饲料、入药。
而它的传说更是富有神秘色彩。
据传汉代大将马武领兵攻打匈奴,不想兵败被困,弹尽粮绝,更大的灾难是将士和马匹多患“血尿病”,死尸遍地。
细心的战士发现有几匹战马啃了车前的无名小草而幸免遇难,他们也挣扎着吃了那种小草,所患疾病居然好了。
马将军于是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后,病情痊愈,士气恢复,最终才得以杀出重围。
马武说:“全军死而复生,全仗路旁车前之仙草也!”车前子就此得名。
除了画卷般的艺术特色外,《芣苢》得以传承至今与它的词语运用难以分离。
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
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不加修饰,纯用白描手法,就描绘出一幅欢快动人的劳动场景。
平淡中见出深长意味,宁静里蕴含勃勃生机。
三章叠咏,反复吟唱,不但完整地呈现了整个采摘芣苢的过程,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韵律,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似乎有一种合唱或轮唱的味道。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
这首诗歌表达了因劳动创造而带来的欣悦,更伴之以工整的韵律,让人如听远古传来的清谷之音,透彻心扉。
除此之外,《芣苢》一诗的朴素美,韵律美也是一大特色。
芣苢之劳作,边玩边采,明丽、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无功利,无抱怨,令人神往。
《芣苢》简单,轻松,自然。
主题写劳作,但侧面烘托出了采芣苢的女子朴素,自然之美。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古代正常的社会中,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
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及古人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
古人的生活很单纯,也很容易满足,古人云:“知足常乐”。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说:“一切所有艺术,像活的现实一样,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诗则作用于想象。
”这首诗表面看来似乎内容简单,韵律单调,无多包孕,但它能唤起人们的想象,通过节奏,揣摩诗的内容和情趣,仔细玩味之后,就会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进人到诗中那清新深远的意境,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真切动人的
劳动妇女的初夏采集图。
在田野里,清风与流水和鸣,阳光与绿色舞蹈,劳动的歌声划过植物和人群,散落在旷野,尘世的烦恼也随之而去。
漫步自然,聆听美好,越简单,就越是有一种纯净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