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一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4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感慨.(kǎi)罕.至(hàn)花团锦簇.(cù)B.尴尬..(gān gà)倜傥.(dǎng)威慑.(shè)煞有介.事(jì)C.须臾.(yú)踉.跄(liáng)屏.息(bǐng)鸦.雀无声(yā)D.诅.咒(zǔ)呆.板(dāi)贪婪.(lá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各组词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烂漫诀别小心冀冀喜出望外B.热忱烦杂花团锦簇人声鼎沸C.嘹亮感慨翻来覆去自做主张D.攥着莲蓬咄咄逼人各得其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研究生毕业后,他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扬州,总是见异思迁....,很难做出决定。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4、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师采纳并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文学社的意见。
B.艺术家们准备了亲自选定并签名的读本,捐赠给边远山区的孩子。
C.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
D.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5、以下句子中不是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2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秩.序井然(zhì)深邃.(suì)撺掇.(duō)羁.绊(jī)B.肆无忌惮.(dàn)哽咽.(yè)狭隘.(ài)炽.热(zhì)C.叱咤.风云(zhà)脑髓.(suǐ)秕.谷(bǐ)讪.笑(shàn)D.当之无愧.(kuì)嫉.妒(jí)澎湃.(pài)哺.育(bǔ)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锋芒毕露妇儒皆知马革裹尸义愤填膺B.慷慨淋漓一拍即合戛然而止浑身解数C.鞠躬尽瘁铤而走险锲而不舍迥然不同D.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罄竹难书精疲力竭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
(2)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增添了几分寒意。
(3)“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奥秘偶然夜郎自大B.秘密偶然妄自尊大C.秘密偶尔夜郎自大D.奥秘偶尔妄自尊大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B.在课堂上,老师努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C.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D.当下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日常用语的规范出现了不少问题.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一我一”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D.用表格整理材料的优点是一﹣容量大,直观性强,眉目清楚,便于对材料做进一步的分析.6.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C.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D.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惭愧渊博倜党小心冀冀B.恭敬取决澄清喜出望外C.淡雅造访端庄诎诎逼人D.感慨沉寂决别自做主张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
C.他在华灯初上之时,与家人徜徉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畅饮,同享天伦之...乐.。
D.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排比,比喻)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C.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拟人,比喻)D.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支。
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走吧?(比喻,反问)6、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一、(1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这首诗是他在征战乌桓胜利的归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看到如此宏伟的景象而写下的。
B.海面浩淼,水波澹澹,映入眼帘的是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盛繁茂;在萧瑟的秋风中,大海汹涌起伏;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转,都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云河,星光灿烂,它们都好像出自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C. 这首诗描写海水荡漾,山岛竦峙,是动态描写;描写百草树木丛生,是静态描写。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和精神。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4题【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非淡泊..无以明志。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小楷.(kǎi) 彷.徨(fáng) 污秽.(huì) 深恶.痛绝(wù)B.哽.住(gěn)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C.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D.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惩.罚(chéng) 锲.而不舍(qì)2、下面词语书写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人迹罕至花团锦簇默不关心疲倦不堪B.轰堂大笑见意思迁截然不同恍然大悟C.沉默寡言不毛之地大相经庭麻木不仁D.惊慌失措刨根问底混为一谈水波粼粼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B.运动会迎面接力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C.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正所谓: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新生。
D.九寨沟的山水、峨眉山的云海,真是巧夺天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下面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山西版)一、古典之美(27分)(一)1.感受中华古典文化之美,同学们围绕主题“寻求诗文之趣”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主持人:诗文承载着诗人高远的志向。
小宇:曹操在《观沧海》中用“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抒写自己一统天下的志向。
小美: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自己乐观积极、昂扬奋发之志。
小乐: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不慕荣华富贵、坚守仁义的选择。
主持人:诗文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感。
小文: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小雨: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担忧。
小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对未来的想象,抒发自己思念亲人、渴望团聚之情。
2.《次北固山下》一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宿北固山下的所见所感,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聘用(pìn)勋章(xūn)庇护(pì)害人听闻B. 称职(chèng)凯歌(kǎi)掺和(he)随声附和C. 钦差(qīn)气概(gài)澄澈(chéng)神通广大D. 滑稽(jī)缥缈(mǎo)镀金(duó)杞人忧天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迭起土壤耻辱颠沛流离B. 取谛烦琐荒辟轰轰烈烈C. 陡峭循环渺小语无轮次D. 萋萋拯救尉蓝据理臆断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 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B. 恒大队锐不可当, 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 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 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 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 我不禁浮想联翩, 时空转换, 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夏日的花海是人们游览的好季节。
B.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 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使我们开拓了视野, 提高了能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 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 光秃秃的山上, 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 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 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海呢, 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②从天边微波粼粼地直卷到岸边, 触着崖石, 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 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③山是静的, 海是动的。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1) 青jī(2分)(2)反问(1分)(3)A(2分)2.(1)(4分)示例一:我选A作为宣传图标。
A图以“中牟”二字为设计元素,其中还有凤凰、双塔、大雁等意象,营造出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示例二:我选B作为宣传图标。
B图有“中国中牟,幻乐之城”的字样,点明了中牟作为旅游区,能给游客带来欢乐。
(2)(4分)示例:绿博园:走进森林覆盖率高达90%的绿博园,好像走进了一片绿色海洋,这里有充满豪情与洒脱的西域高原大漠,有婉约的南疆苏杭园林,又有温润与澎湃的沿海风光,让我们畅游其中,感受着绿色天然的生态氧吧。
3.(10分)小桥流水人家铁马冰河入梦来秋风吹散马蹄声思君不见下渝州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阅读与鉴赏(共47分)4.(2分)①点明事情发生的时令(季节);②渲染凄凉的氛围;③衬托作者的忧伤心情。
5.(2分)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昌龄的担心和关切之情。
(意近即可)6.(4分)以……为快乐恳切就醒悟,明白7.(2分)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8.(2分)温故知新、箪食瓢饮、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匹夫不可夺志。
(写出2个即可)9.(3分)经常复习,学思结合,不断实践,善于提问,善于思考,敢于质疑。
(意思相近,答出两点即可)10.(2分)厌烦(嫌弃、讨厌)老妈;理解(心疼、敬重)老妈11.(4分)(1)环境(景物)描写,用“天阴沉沉”“小树没有一丝生气”等描写渲染沉闷的气氛,烘托了许朵当时的窘境以及沮丧、难堪的心情(2)示例: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乖巧”“服服帖帖”等词语,将菜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菜在老妈手里的情态,表现了老妈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特点。
12.(4分)示例:①牟卉卉老妈这一形象和许朵老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许朵对老妈的厌烦心理②推动情节发展,为牟卉卉老妈给许朵送餐及下文点明事件的真相埋下伏笔。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七年级语文·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2)《次北固山下》:,江春入旧年。
(3)《〈论语〉十二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夜上受降城闻笛》:,一夜征人尽望乡。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尚思为国戍轮台。
(6)《潼关》:河流大野犹嫌束,。
(7)《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8)《〈论语〉十二章》中表明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9)《夜雨寄北》中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企盼重逢的诗句是:,。
【答案】(1)闻道龙标过五溪(2)海日生残夜(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不知何处吹芦管(5)僵卧孤村不自哀(6)山入潼关不解平(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嫌恶.(wù)确凿.(záo)蹒跚.(shān)神采奕奕..(xī)B.蜷.伏(quán)御聘.(pìn)分歧.(qí)苦心孤诣.(yì)C.湛.蓝(zhàn)狭隘.(ài)黄晕.(yūn)骇.人听闻(hài)D.笃.志(dǔ)滑稽.(jì)怂.恿(sǒng)头晕目眩.(x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举世无双花团锦簇一往情深拈轻怕重B.津津乐道高不可攀大相径廷出奇制胜C.恍然大悟萍水相逢小心冀冀心旷神怡D.停滞不前问心无愧怡然自得获益非浅3.下面的这段话选自某同学的作文练笔,其中加点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同桌是一个全能选手。
他对待学习积极进取,见异思迁....,获得了同学的好评。
在班会上,他激情澎湃的演讲使大家随声附和....地鼓掌响应。
正如班主任预料的那样,上次他的才艺表演精彩绝伦,让班主任喜出望外....。
他彬彬有礼,与人交往,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敬称,两种称呼绝不混为一谈....。
A.见异思迁B.随声附和C.喜出望外D.混为一谈4.下面的这段话选自某同学的阅读笔记,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①《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是沈从文先生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②因为21岁就走出湘西,远赴北京,所以湘西一直让他魂牵梦萦。
③通过阅读《鸭窠围的夜》一文,让我体验到了人性深处的力量。
④整本书如同一首深沉奇丽的乐曲。
A.①B.①C.①D.①5.某班在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时,课代表发现有些同学不喜欢阅读,想要呼吁他们多阅读,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同学们,必须保证每天读一个小时的书!B.同学们,阅读可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多多阅读吧!C.同学们,阅读时我们可以拿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做些摘录。
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校(xiào)对矜(jīn)持拖沓(tā)锲(qiè)而不舍B.地壳(qiào)累(léi)赘猥(wěi)琐海市蜃(shèn)楼C.角(jué)逐告罄(qìng)步履(lǚ)白雪皑皑(ǎi)D.弄(nòng)堂字帖(tiē)忏(chàn)悔颠沛(pèi)流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滞笨心安里得忧心忡忡悲天悯人B.攥紧天崖海角姗姗来迟风餐陆宿C.吞噬毛骨悚然耐人寻味迥乎不同D.涌跃语无伦次鞠躬尽瘁以身作则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B.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C. 本来约好早8:00准时集合的,全班只有她姗姗来迟....。
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她还觉得挺委屈。
D.姥姥家的樱桃树15岁了,枝干盘.虬卧龙...,树叶茂盛,显现着旺盛的生命力。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为解决大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的问题,学校组织语文教师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调查。
C.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大众网记者从临沂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 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B.春天,我一边让雨湿着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
C. 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它。
D. 小桃树竞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会立即断了去。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2分)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仍有很多人钟情传统通信方式?。
①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的敬称。
②比如称呼自己为“敝人”,就是谦称;称呼别人为“阁下”,就是敬称。
③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④因此,纸质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
A. ①③②④B. ③①④②C. ③②①④D. ③①②④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等。
B.《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都收在《饮冰室合集》。
C.《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刘禹锡,字茂公,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D.《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8.补出下列空缺的部分。
(7分)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②,惟解漫天作雪飞。
③无丝竹之乱耳,。
④出淤泥而不染,。
⑤荡胸生曾云,。
⑥草树知春不久归,。
⑦。
一山放出一山拦。
9. 仿写句子:仿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画线句一致。
(3分)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
“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4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中的“浩荡”有何表达效果?请加以赏析。
(2分)11.最后两句诗人一落红化春泥为喻,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2.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1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自以为.大有所益B.但知其.一如其.言C.蒙辞以.军中多务以.钱覆其口D.当求之.于上流其反击之.力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娘从乡下来①娘从乡下来。
穿双廉价的平底鞋,站在小区三十多层的高楼下,左手提个褪了色的帆布包,右手搭在额头上,尽量把头往后仰,眯着眼,才勉强看到了头顶上支离破碎的天空和几缕漏网的阳光。
娘揉了揉有些混浊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丝无奈与迷茫。
②娘是农村人,是个永远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人。
但为了替我照看孩子,她迫不得已离开那片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土地,来到了陌生的昆明。
③娘不会跳广场舞,坐公交也会晕车,她只敢去菜市场和孙子幼儿园那两条街,远了怕迷路回不来,她和小区里的退休老太永远聊不到一块儿,她听不懂CPI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菜市场里白菜都要一块多钱一斤,说太贵了,要是在老家田边地角随便种两块,一年到头都吃不完,因此她在这个城市没有一个朋友。
④我与妻都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谁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农村老人在这个城市的孤单与苦闷。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开会,突然接到孩子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放学十多分钟了,其他孩子都接完了,只剩我女儿没人接。
放下电话,我急忙打娘的电话,响了半天她才接,电话一接通,我就不耐烦地吼道:“妈,你怎么搞的,现在还不去接孩子?别的早就接完了。
”说完这话,我才听到手机里传来扑哧扑哧的喘气声,娘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模糊了。
⑤我仿佛看到:一个患有关节炎的农村老太,一瘸一拐地奔跑在昆明的街头,嘴里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汗珠却来不及用手擦去,一脸的自责和内疚。
⑥就这样,娘默默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为孩子们坚守着,从不在我们面前叫一声苦和累。
每天接完孩子回家吃过晚饭,她便早早地回到她的小屋里休息了,但我知道她每天晚上都失眠,天不亮就起来了。
渐渐的,娘的话越来越少,甚至一整天都不怎么说话。
有一天中午我在单位食堂吃完饭,回家拿一份材料,打开家门,娘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有些昏暗的客厅里,我问她怎么不开电视看,她说,看多了眼睛疼,不想看。
我说那出去走走吧,她说脚疼,院子里又没个朋友,街上车多人多,心烦。
⑦看着面容有些憔悴的娘,满头的青丝有一半变成了白发,粗糙的双手不停地揉着有些肿胀的膝盖,每次要站起来,都得用两只手撑住膝盖,手脚一起用力,这时,我听见了骨节咯吱咯吱的声响。
我在娘的身旁坐下,拉过娘的手,多少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这样握着娘的手。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粗糙如锉一般,指关节已经肿大变形,手背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青筋。
望着这双抚育我长大的手,我的眼泪再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⑧那一夜,我失眠了,我真正理解了娘对土地的眷念和对父亲的思念。
少时夫妻老来伴,她需要的不是这个繁华的城市和衣柜里我为她买来的名牌服装,而是与父亲在农村的吵吵闹闹中度过快乐的晚年。
与妻商量,决定送她回到农村老家。
第二天,我把想法和娘一说,我明显感觉到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忧心忡忡地说:“我走了孩子谁来带?请个保姆我和你爸都不放心。
”我故作轻松地安慰她:“不用请保姆,我现在工作轻闲得很,自己带得过来。
”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
她说:“那我先回去一段时间,如果你们忙不过来了,我再来帮你们带。
”⑨一整天,娘一反往日的闷闷不乐,开心地忙着收拾家务,把所有的垃圾倒得一干二净,把她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的放进旅行包里。
我去长途汽车客运站给她买了回家的车票,晚上我拿车票给她的时候,同时给了她两千元钱,让她带回家用,车票她拿着了,钱却说什么都不要,说家里有,就这样推来挡去四五个回合,她把钱收下了。
第二天早上,我送她到客运站,车临开动时,她把头伸出车窗外,对我说:“钱我压在枕头下面了,我和你爸用不了多少钱,你们在城里开销大,自己省着点用。
”⑩车开走了,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16.联系全文,从乡下来的娘为什么会“孤单和苦闷”?(2分)1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1)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
(2)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18.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文章中却多次写到我流泪,结合文章分析我为什么会频频流下泪水?(4分)好一朵木槿花宗璞(1)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
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
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
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
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
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
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
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
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2)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
“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
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
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3)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4)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
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
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
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