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菜品创新口味蛇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湘菜15个经典代表名菜_排行榜15、传统全家福菜全家福是家宴的传统头道菜,以示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全家福的用料比较简易。
一般主料为:油炸肉丸、蛋肉卷、水发炸肉皮、净冬笋、水发豆笋、水发木耳、素肉片、熟肚片、碱发墨鱼片、鸡肫、鸡肝等。
辅料为:精盐、味精、胡椒粉、葱段、酱油、水芡粉、鲜肉汤等。
14、麻仁香酥鸭麻仁香酥鸭是一道湖南的地方名菜,属于湘菜创新名菜。
因为该菜品注重工艺造型,讲究原料配合,形态美观,色调柔和,集松泡、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深受四方宾客欢迎。
13、湘西酸肉酸肉是湘西土家和苗家独具风味的传统佳肴。
每当贵客临门,土家、苗家人便从坛中取出腌制好的酸肉,下入油锅爆炒,粘附在酸肉上的玉米粉经油炸变成金黄色,散发出阵阵芳香,闻之生津。
此菜味辣略酸,以湘西自治州乡风味的佳肴。
湘西酸肉是湘西苗族和土家族传统风味佳肴,味辣微酸,以湘西自治州所做最佳,故名。
此菜色黄香辣,略有酸味,肥而不腻。
浓汁厚芡,别有风味。
12、邵阳猪血丸子猪血丸子,又称血粑豆腐,是湖南邵阳地区的传统家常菜。
是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几乎家家户户都制此品,以供数月之需。
是邵阳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宝庆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将豆腐捏碎,再将新鲜猪肉切成肉丁或条状,拌以适量猪血、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搅拌匀后,做成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熏的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
也有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特别讲究火候,不能过急过猛,否则口味不佳。
丸子熏干后即可食用。
猪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腊辣可口,增进食欲...11、长沙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传统湘菜名菜,在湘菜中,霸王别姬这道百年不衰的传统湘菜,历史悠久,问世于清代末年。
它选用甲鱼(鳖)和鸡为主要原料,辅以香菇、到了这道十分正宗的名菜。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菜花蛇汤的做法大全世界上最大的菜花蛇是什么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
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最大的菜花蛇,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上最大的菜花蛇:王锦蛇王锦蛇是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遇到同类会相互残杀。
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南部(以前分布较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等,现在较为少见),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国外分布于越南。
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
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
王锦蛇的基本信息其他中文俗名: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王蛇(四川)、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棱鳞锦蛇(福建)、菜花蛇(江苏)、菜蛇、王字头(贵州)、菜花蛇(湖南、湖北)、松花蛇(贵州、四川)、臭青公\母(台湾)、菜花蛇(浙江,江西)、臭黄颔王锦蛇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王锦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有“王蛇”之称。
其头部、体背鳞缘为黑色,中央呈黄色,似油菜花样,体前段具有30余条黄色的横斜斑纹,到体后段逐渐消失。
腹面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纹。
尾细长,全长可达2.5米以上。
成蛇与幼蛇的色斑差别很大,头上没有“王”字形斑纹,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蛇种。
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体大者可达5~10千克以上。
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
它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
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在食物短缺时甚至残食同类。
该蛇身上有一种奇臭味,手握蛇体后要用香味很浓的香皂多洗几次,方能将此臭味去掉。
该蛇系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王锦蛇的种群分布王锦蛇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陕西、河南、甘肃及台湾等省(市,自治区),是典型的无毒蛇,其长势仅次于蟒蛇。
五大“吃货圣地”,值得收藏!是时候为大家召唤出这份五大吃货圣地美食攻略了南门口金记糖油坨坨店[地址]学院街55号(长郡中学旁边)[人均]2元今天终于吃到了日思夜想的糖油坨坨!正是我预料中的味道,好韵味!太喜欢哒!又不贵,一串只要两元,传说中的有便宜又好吃就是它啦!邹娭毑凉面老店[地址]南门口清泰祠巷里[人均]6元南门口天一商务酒店旁的清泰祠巷进去50米,几十年的凉面老店,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人在经营,最正宗的老凉面味道。
麻油猪血、荷兰粉都好恰!周末可以去试试哦~巷子猪脚[地址]南门口往天心阁方向走的坡上[人均]15元上过《爽食行天下》,下午六点才开门,门面超级窄,但是很好吃!超级辣,辣得爽!是我人的味道,韵味哒!浪哥捆鸡[地址]南门口菜市场[人均]15元浪哥捆鸡已有不少年头啦!他家主要是品质好,捆鸡很香有嚼头,也很干净!有时候卖完就木有啦!有没拌一个个的按斤算买的,也有拌好的,味道好好,就是有点点辣,不过适合人口味!推荐给喜欢捆鸡的娃五娭毑臭豆腐[地址]南门口劳动广场[人均]10元一直都要排队,这就是人气超爆的美食-五娭毑臭豆腐,油炸两遍,保证酥脆的口感,锁住里面鲜美嫩的豆腐味,酱汁一直是神话,别看只有一两勺卤辣椒汁,但是只要淋上后保证回味无穷,食欲大增!这么好吃,爱它真的有道理啊!灰哥鸡排[地址]黄兴南路46号(近移动营业厅)[人均]10元同事推荐说在吃到口味正宗的灰哥鸡排,冒着雨中午跑到了南门口,把想试味的全部都打了包。
总的来说,甘梅地瓜最好吃,香酥鸡排比脆皮的好吃,墨鱼丸也很丰满,甜不辣味道怪怪的…总之,灰常满意,大满足了!大脑壳夜宵[地址]学院街59号[人均]18元猪油拌粉和糖醋排骨是招牌菜,味道真心好吃!拌粉虽然没码子,但是酱油加上猪油的香味,天然的味道,足以超越所有的码子啦!河西大学城巴蜀石锅鱼[地址]岳麓区麓山南路326号(鱼湾市公交站) [人均]45元有鱼石锅小厨就是许多学生热爱的美食之一,巴蜀石锅鱼鲜香微辣,鱼肉鲜嫩,让人一视垂涎三尺,一尝既难以忘怀~还有石锅香蕉、石锅豆腐等也是非常美味~烤饼店[地址]岳麓区麓山路207号(近二里半公交站)[人均]10元二里半公交车站附近一家小小的店面,老板是夫妻俩,热诚亲切。
蛇的8种做法招牌龙风龟煲这道菜由经典粤菜“龙虎凤”演变而来,选用蛇、鸡、龟来进行组合。
蛇肉驱风去湿,鳄鱼龟胶原蛋白丰富,加上鲜嫩的土鸡,三种互补的食材搭配在一起,以姜汤作底边煮边食,让这道菜的食疗效果倍增,最适合3~4人家庭食用。
此菜不限定蛇的种类,可根据客户需求选择蛇类,如喜嫩滑,可选榕蛇;如喜肉多,可选水律蛇;若想有食疗功效,则可选择眼镜蛇或过山峰。
主料:榕蛇2斤,阳山鸡半只,鳄鱼龟2.5斤。
辅料:云南白木耳150克,粉葛150克,玉米150克,姜条50克。
调味:姜汤2000克,盐30克,味粉10克。
做法:1.木耳、粉葛、玉米飞水,放入盛器中垫底。
2.将蛇宰杀,去内脏后洗净,斩成长段,飞水后放进烧开的姜汤,转小火热浸约5~10分钟,熟后即可捞起摆盘。
3.鸡洗净后,放进同一煲姜汤,烧开后转小火,热浸约15分钟,浸熟后捞出用冻水冲一下,然后斩件摆盘。
4.将鳄鱼龟斩件,飞水后放进同一煲姜汤,烧开后转小火,热浸约8分钟至熟,捞起摆盘。
5.最后放上炸香的姜条,倒入姜汤即可。
姜汤大致做法:蛇骨1千克、鸡骨架3千克、猪骨1千克、姜片500克,加水10千克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1个小时,调入盐即可。
关键:三种食材需分开入味,热浸时需把握好食材的熟度,熟度不够或过度,都会影响口感。
招牌姜油蛇此菜以粤菜常用的浸制烹饪方式,将连州老姜以乡下土炸花生油炼制出姜油,再用姜油热浸蛇肉,无需加入过多的调味,便能原汁原味地尝到蛇肉的鲜嫩;而热油还能为菜品保温的同时,持久锁住食材的最佳口感。
此外,连州老姜与蛇肉同有祛风驱寒、舒筋活络之效,两者相结合,更让其成为冬季保暖驱寒的最佳菜式。
主料:水律蛇1条(约3.5斤)。
辅料:连州老姜50克,土炸花生油500克。
调料:上汤1000克,盐50克,纯粮味粉10克。
做法:1.连州老姜切成条形,放盐、味粉、糖腌制入味20分钟。
2.锅内倒入花生油,油温达到80~100度左右时,转小火,放入姜条浸炸至金黄色,约半小时。
关于蛇的好寓意的菜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往往被赋予诸多吉祥寓意,如智慧、长寿、富贵等。
因此,以蛇为题材的菜名也往往具有美好的寓意。
以下是一些关于蛇的好寓意的菜名,希望能为您的餐桌增添一份喜庆氛围。
1.龙腾蛇舞:象征着祥龙在天、蛇在地上,共同为人们带来吉祥与繁荣。
2.金银蛇缠丝:寓意财源滚滚,富贵连连,是款待贵宾的佳肴。
3.蟠桃献寿蛇:以蟠桃与蛇相结合,寓意长寿、健康、福寿安康。
4.瑞蛇兆丰年:象征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生活美满。
5.百蛇闹海:寓意事业有成,步步高升,如蛇出海,一帆风顺。
6.翠竹报喜蛇:翠竹象征着坚韧与谦逊,与蛇相结合,寓意家庭幸福,喜事连连。
7.鸳鸯戏水蛇:以鸳鸯与蛇共舞,寓意爱情甜蜜,百年好合。
8.飞天蛇舞:象征着梦想成真,事业腾飞,如蛇般灵动自如。
9.福蛇献瑞:寓意福星高照,吉祥如意,为家庭带来美好祝福。
10.蛇戏明珠:象征着智慧与才华,寓意人才辈出,光宗耀祖。
这些菜名既体现了蛇的美好寓意,又富有诗意,为您的宴席增添了文化氛围。
湘菜的特点篇一:湖南湘菜饮食文化特点湖南湘菜饮食文化特点湖南湘江流域的菜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
其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
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地理位置上,湘东南多为丘陵和盆地,农牧副渔都很发达。
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珍野味。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长沙地区就能用兽、禽、鱼等多种原料,以蒸、熬、煮、炙等烹调方法,制作各种款式的佳肴,逐步形成了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3种地方风味为主的湖南菜系。
西汉时期湘菜的烹饪技艺就已达到一定水平,据对马王堆汉墓出土之烹食残留物及一套竹简菜谱进行考究,证明当时楚人已利用数十种动植物烹制菜肴。
显见湘菜发展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
很早以前,仅有官卫及显达之家雇请厨师为其烹制湖南风味菜肴。
随后湘菜普及至寻常巷陌,平凡人家。
清末,长沙城内始有营业性菜馆,分轩帮、堂帮两种,皆营湘菜,曾有十大菜馆,称之。
永庆街亦曾有一处湘菜祖师庙——詹王宫,同仁常聚於此,切磋技艺。
历多代名师之努力,湘菜已具较完备的理论,并继承和创新出不少闻名于世的特色佳肴。
据上发表的吴世昌、常任侠的专家考证,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出现南北风味的分野。
北菜以秦、豫、晋、鲁为中心,活跃在黄河流域。
它以羊、牛、猪为主料,家禽野味共登餐盘,喜爱鲜咸,汽汁醇浓,其典型菜点是“周代八珍”。
南菜以荆、楚、伍、越为主体,波及长江流域,它是水鲜中杂以异肴。
鲜咸中辅以酸甜。
中描述的一份楚宫祭奠菜单中,炖甲鱼焖乌龟、煎鲫鱼、烹野鸭等可见一斑。
湖南古为楚国之地,如果就今日之鄂菜源于楚菜之话,那么湘菜与鄂菜是同出一策,以楚菜为母体演化而来。
在长沙马王堆汗墓中曾出土许多被切剁的禽兽骨头。
经专家鉴定,这些东西是经烹饪加工而埋入地下的菜肴。
从墓中出土的部分遗策看,当时菜肴的烹调加工方法很多,有羹、炙、煎、熬、蒸、腊、炮等十余种。
此外,遗策上还讲到调味品的运用。
特色美食-莲香口味蛇
原料:乌梢蛇1条(重约500克),莲藕200克。
调料:A料(子弹头干红辣椒200克,盐、味精各5克,姜、蒜末各10克,香油8克),B料(辣椒花、兰花、法香、红椒末、葱末各5克),色拉油50克,高汤200克,秘制口味卤水1千克。
秘制口味卤水调制(按10千克蛇计):锅上火,下色拉油100克烧至五成热,下姜块、蒜子、海天海鲜酱、柱候酱、辣妹子、阿香婆牛肉酱、丁记香辣酱各100克炒香,加生抽200克,龙牌酱油120克,盐、味精、葱段各50克,子弹头干红辣椒1千克,香叶、草果、八角、桂皮、小茴香、千里香各15克调味,入高汤5千克熬制30分钟即可。
制作方法:
(1)莲藕去皮,洗净后改刀成5×0.8×0.8厘米粗的条;蛇宰杀洗净,改刀成5厘米长的段,入沸水中大火焯水,捞出,用冷水冲凉备用。
(2)将蛇段下入卤水锅中,用小火卤制20分钟,捞出待用。
(3)锅上火,加色拉油烧至五成热,倒入A料炒香,下卤好的蛇段,加高汤烧沸,用中火收汁,下A料调制的卤水汁20克翻炒均匀,出锅装盘,放B料点缀即可。
关键:蛇肉过水后必须快速用冷水冲凉,烹制后口感才会更紧实。
蛇肉卤制过程中火不要太大,注意掌握时间,以皮脆肉烂为佳。
英语谈资:湘菜8 – Tasty Snake 口味蛇(中餐篇28)
即便是在中国,大部分人一生也没吃过蛇肉
Even in China, most people have never tried snake in their whole life.
但是,湖南有一道名菜,叫口味蛇
However, the dish Tasty Snake originated Hunan, is a famous local delicacy.
它是跟茶油,辣椒粉,大蒜和姜红烧的
It is braised with tea oil, chili powder, garlic and ginger.
虽然是名菜,但现在蛇已经被禁止端上餐桌
Although a local delicacy, the new law have forbidden eating snake
所以,今后口味蛇很可能就是历史了
Therefore, moving forward Tasty Snake may become a history.
=============================
主要词汇:
local delicacy 地方名菜
braised with 跟…红烧的
tea oil 茶油
chili powder 辣椒粉
moving forward 今后
(英语谈资可以帮你提高英语口语,让你跟老外聊天时有内容)。
蛇肉的做法大家都吃过蛇肉呢,提到蛇肉,大家应该都感觉没法吃,在平时也是都很害怕蛇的,看到蛇都会感觉到很恐惧,如果吃蛇肉更不敢了,有时候也会感觉很恶心,其实蛇肉的吃法已经很流行了,而且蛇肉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有很多的人都特别爱吃蛇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蛇肉的做法。
相信很多人在平时应该都没有吃过蛇肉,都会认为蛇的肉怎么还能吃呢,是不是很恶心呢,其实那就错了,蛇肉才是真正有营养的,能够强筋骨,补气血,美容养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蛇肉的做法。
椒盐蛇排材料主料:乌鞘蛇或是大王蛇蛇料:八角1把,香叶1把,陈皮四根,姜片6片,葱把2根,干红椒1把辅料:红卤粉,花生酱,南乳汁,辣油,十三香,高汤,味精,椒盐,备高压锅做法1、将蛇剁成一段段,焯水,倒入高压锅。
2、锅内烧油,倒入蛇料,爆香后放入花生酱、南乳汁、辣油爆炒,加入适量高汤(根据蛇肉的量而加),烧开后放入十三香。
3、稍煮一会倒入高压锅内,汤汁要没过蛇肉,放入红卤粉(如炒一盘菜的盐量),高压7分钟。
4、高压七分钟后,过两分钟拿开高压锅冒,放气打开,挑出蛇肉,不要粘上蛇料。
5、锅内烧大半锅油,大火烧开后小火将捞出的蛇肉沥干后倒入烧沸的油里翻炸几下捞出。
6、立即边翻抖边撒上味精和椒盐即可。
蛇肉做法指导1.蛇,其肉、皮、胆、肝、肠、血等均可食用。
2.蛇肉一定要孰透才可以安全食用。
3.生饮蛇血、生吞蛇胆是非常不卫生,肯定有一定的危险性,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寄生虫病。
4.蛇调味宜清鲜,加工过程中,蛇肉不可浸水,否则得不到细嫩的效果。
5.适用的烹调法亦多。
烹饪时,如用炒法,须注意用热锅冷油,否则蛇肉易致散碎。
6.蛇肉鲜美,对一切人均无禁忌之必要,但夏季应忌食温性蛇肉,否则收不到解热的效果。
口味蛇蛇肉鲜嫩,香辣,酱汁味浓。
材料主料:饲养菜花蛇1条重约1000克,辅料:鲜红辣椒75克,姜25克,八角1克,桂皮1克,香叶1克。
调料:植物油150克,香油5克,辣妹子酱20克,豆瓣酱10克,花生酱5克,肉清汤1000克,詹王鸡粉13克,老抽10克,湿淀粉10克。
湘菜的特点篇一:湖南湘菜饮食文化特点湖南湘菜饮食文化特点湖南湘江流域的菜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
其特点是: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
在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地理位置上,湘东南多为丘陵和盆地,农牧副渔都很发达。
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珍野味。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长沙地区就能用兽、禽、鱼等多种原料,以蒸、熬、煮、炙等烹调方法,制作各种款式的佳肴,逐步形成了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3种地方风味为主的湖南菜系。
西汉时期湘菜的烹饪技艺就已达到一定水平,据对马王堆汉墓出土之烹食残留物及一套竹简菜谱进行考究,证明当时楚人已利用数十种动植物烹制菜肴。
显见湘菜发展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可谓源远流长。
很早以前,仅有官卫及显达之家雇请厨师为其烹制湖南风味菜肴。
随后湘菜普及至寻常巷陌,平凡人家。
清末,长沙城内始有营业性菜馆,分轩帮、堂帮两种,皆营湘菜,曾有十大菜馆,称之《十柱》。
永庆街亦曾有一处湘菜祖师庙——詹王宫,同仁常聚於此,切磋技艺。
历多代名师之努力,湘菜已具较完备的理论,并继承和创新出不少闻名于世的特色佳肴。
据《中国烹饪》上发表的吴世昌、常任侠的专家考证,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出现南北风味的分野。
北菜以秦、豫、晋、鲁为中心,活跃在黄河流域。
它以羊、牛、猪为主料,家禽野味共登餐盘,喜爱鲜咸,汽汁醇浓,其典型菜点是“周代八珍”。
南菜以荆、楚、伍、越为主体,波及长江流域,它是水鲜中杂以异肴。
鲜咸中辅以酸甜。
《辞·招魂》中描述的一份楚宫祭奠菜单中,炖甲鱼焖乌龟、煎鲫鱼、烹野鸭等可见一斑。
湖南古为楚国之地,如果就今日之鄂菜源于楚菜之话,那么湘菜与鄂菜是同出一策,以楚菜为母体演化而来。
在长沙马王堆汗墓中曾出土许多被切剁的禽兽骨头。
经专家鉴定,这些东西是经烹饪加工而埋入地下的菜肴。
从墓中出土的部分遗策看,当时菜肴的烹调加工方法很多,有羹、炙、煎、熬、蒸、腊、炮等十余种。
个人收集整理-ZQ
原料:养殖花蛇千克.调料:味精克,
特点:
香辣咸鲜,色泽艳丽.
原料:
养殖花蛇千克.
调料:
味精克,鸡精克,李锦记蒸鱼豉油克,料酒克,红油克,五香粉克,阿香婆麻辣鲜克,高汤千克,麻油克,美人椒克,姜片克,大蒜籽克,香菜末克,自制香辣酱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原料:阿香婆牛肉酱瓶、辣妹子辣椒酱(猛辣型)瓶、李锦记香辣酱克、永丰辣酱瓶、华越老干妈瓶、顶好花生酱瓶.制法:锅内放入色拉油千克,放入以上酱料,小火煸炒分钟即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制作方法:
(1)大花蛇改刀砍成厘米长地段备用.
(2)锅内放入红油,五成热时下入姜片,放入花蛇段煸炒,烹料酒,下入香辣酱,注入高汤,大火烧开,倒进高压锅小火压八分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将压好地蛇倒入锅内,放入鸡精、味精、李锦记蒸鱼豉油、大蒜籽、五香粉、阿香婆麻辣鲜、美人椒段翻炒,收汁,淋麻油出锅点缀香菜即成.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