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单元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第一课时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 格式:docx
- 大小:18.33 KB
- 文档页数:1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课程标准: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关注与生物繁殖相关的技术问题。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
2、能够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一些植物。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2、(重点)了解常见的几种营养繁殖方式。
3、(难点)辨别常见块根和块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培育植物的乐趣。
2、能坚持观察,实事求是的做好记录。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植物除了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能够根据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资料。
能够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一些植物。
教学材料:一棵长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白菜实物;植物的根、茎、叶、花盆、泥土、PPT课件。
教学步骤:
板书设计: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有性繁殖
根、茎、叶————营养器官——营养繁殖
(无性繁殖)
根繁殖:胡萝卜、萝卜、红薯……
茎繁殖:柳树、月季、菊花、土豆、姜……
叶繁殖:芦荟、万年青、宝石花、落地生根……
(注:像萝卜等可以有多种繁殖方式)
教学反思:
1、学生的课堂常规、卫生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
2、课堂上遗漏的:“同一植物可以有一种或多种繁殖方式;植物繁殖时间需要有选择。
”两知识点需补充完善。
3、加强对教材的熟练掌握。
4、与学生互动时,要多放手让学生动起来。
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苏教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植物中用叶子繁殖的是( )。
A、宝石花B、菊花C、胡萝卜D、月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菊花的繁殖方式( )。
A、种子B、茎C、花【答案】:【解析】:第3题【多选题】菊花的繁殖方式是( )。
(多选)A、种子繁殖B、根繁殖C、茎繁殖【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用种子繁殖方式栽种的植物一定比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方式栽种的植物长得好。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吊兰是靠茎繁殖的。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营养繁殖。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用种子繁殖方式栽种的植物一定比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方式栽种的植物长得好。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植物会结出______,______可以长成新的植物。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营养繁殖。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用根繁殖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解析】:第11题【解答题】试着举出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的例子?【答案】:【解析】:第12题【实验探究题】胡萝卜用种子繁殖和用根繁殖有什么不同?【答案】:【解析】:。
(苏教版)5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5年级第3单元《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第1课。
在了解植物的有性繁殖的基础上,了解植物还可以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衍出下一代。
而无性繁殖也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器官来繁殖下一代。
教材提供的几幅图片大都是孩子平时能够经常见到的植物。
如: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水仙球、胡萝卜、宝石花、菊花,分别代表了营养繁殖中的叶繁殖、地下茎繁殖、根繁殖和茎繁殖。
同时还提供了营养繁殖中的根、茎、叶的三种繁殖方式,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本课的目的要让孩子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奥秘,要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去认识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和它们的繁殖方式,从而激发孩子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及两年多的科学课学习,孩子已经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繁殖方式,我利用这一点,调动孩子到大自然中寻找收集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但孩子对于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的具体操作办法还是比较陌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不仅对植物有了实质性的接触,而且与植物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在营养繁殖中栽种植物的乐趣,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结合我与孩子曾经种过“校园地”的经历,我将教材做了这样的安排:课前,让孩子亲自动手寻找收集各种各样的,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和适合它们生长的土壤。
课中,让孩子亲自动手做繁殖植物后代的活动,使孩子初步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学会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植物。
课后,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训练了孩子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达到《课标》中“能参与中常期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为本课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式能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能够用扦插,地下茎繁殖或其他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植物。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植物能够进行营养繁殖。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一些植物除了因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难点: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带一些马铃薯、山芋、宝石花、吊兰、月季等常见的植物,再备5个华盆(已装松土),剪刀、小刀、水等材料。
四、教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让同学们回去找一找日常生活中不用种子也能繁殖的植物,现在各小组组内交流。
2、学生分组交流、反馈,并做记录。
3、各小组汇报,教师板书(二)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方式1、教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的植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边认识,边介绍。
2、出示视频,介绍营养繁殖的方法。
(视频中选取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繁殖方法)(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1、引入:大家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下面我们自己动手,每小组选一种植物试着用这些方法繁殖它们。
2、小组内交流选什么植物?如何栽种?3、每小组派代表领取材料。
(花盆、植物、剪刀、小刀、水等)第一组:马铃薯;第二组:月季花;第三组:红薯;第四组:吊兰;第五组:宝石花4、活动前提示学生注意:(出示投影)a 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b 保持桌面清洁,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c 注意记录栽种的过程。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栽种的方法及过程,并请其它组的同学提出问题,一起解决。
7、教师小结:请各小组负责本组栽种的植物的后期管理,并注意观察其生长过程。
(四)总结:让学生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根:红薯、胡萝卜、菊花、竹笋……茎:吊兰、杨柳、月季……叶:宝石花、落地生根、芦荟…… 营养繁殖。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三单元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吃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下一代;知道几种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法。
2、能够用扦插,地下茎繁殖或其他的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植一株植物。
3、体验到在营养繁殖中栽种一株新的植物的乐趣,养成坚持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教学难点:能够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植一株植物。
教学准备:关于营养繁殖的资料和图片(师备),一些能用营养繁殖的植物(生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提问:我们吃的大米是什么植物的果实?它是怎样繁殖后代的?2、谈话: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
不用种子是不是也可以繁殖后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内容。
板书课题: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二、明确学习目标1、知道植物吃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下一代;知道几种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法。
2、能够用扦插,地下茎繁殖或其他的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植一株植物。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反思、训练、展示、点拨。
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课本28页的图,同桌讨论下面问题。
(1)新的植物体分别是从哪儿长出来的?(2)这些植物分别是用什么繁殖的?与种子繁殖有什么不同?(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的?把你知道的写在课本第78页的记录表中。
2、观察课本29页的图,完成下面的任务。
(1)同桌相互说说图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繁殖方法?是怎样做的?(2)选择一种植物用自己学到的营养繁殖方法来培育一株植物,并在课余时间观察它的生长状况。
(3)小组讨论交流:与植物的种子繁殖相比,你认为植物的营养繁殖有哪些优缺点?【学后反思】知识点: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法。
【巩固训练】1、营养繁殖的方法有哪些?2、与种子繁殖相比,植物的营养繁殖有哪些优缺点?【练后反思】易错点:部分学生对营养繁殖有哪些优缺点说不清楚。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育植物;●学会用地下茎、根、茎繁育植物;●能够利用营养繁育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能够利用营养繁育的方式连续后代的植物;●明白几种营养繁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植物繁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坚持栽培好一株植物;●体验到制造生命的乐趣。
重点:用地下茎、根、茎繁育植物。
难点:能够利用营养繁育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
提问揭示课题:我们都明白把种子撒到地里能够长出新的植物,但是不用种子能够繁育吗?二、认识植物的营养繁育。
1、讲述:实际上有专门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育外,还能够用其他的方式来繁育。
你见过如此的植物吗?2、学生分组讨论,把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整理,在黑板上记录。
5、引导学生归纳、认识植物营养繁育的方式。
6、提问:你还明白哪些植物能够利用根、茎、叶来繁育?7、师生共同探讨。
三、认识人工营养繁育的常用方法——扦插、压条、用地下茎繁育。
1、谈话:既然专门多的植物都能够利用营养繁育的方式来繁育,你能利用如此的方法来培养一株植物吗?2、讨论:你打算选择培养什么植物?它能够采纳什么方法来繁育?3、汇报。
四、指导学生用营养繁育的方式栽培植物。
1、谈话:我们都差不多把握了用营养繁育的方式来培养一株植物的方法。
下面就能够真正来试验一下了。
2、学生栽种植物,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3、小组相互评判栽种情形。
4、教师小结。
五、总结全课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不用种子也能繁育后代吗》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植物除了能够用种子繁育外,还能用根茎叶等器官繁育等知识点。
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一、预备充足,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预备课前备课时,预备了大量的不用种子也能繁育后代的植物例子;然后分类别讲述各个不同器官(根、茎、叶)繁育后代的具体例子,从多层面上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扬州市2012年小学科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设计(有配套获奖课件)(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繁殖后代的》第一课。
在了解植物的有性繁殖的基础上,了解植物还可以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衍出下一代。
而无性繁殖也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器官来繁殖下一代。
教材提供的几幅图片大都是学生平时能够经常见到的植物。
如: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水仙球、胡萝卜、宝石花、菊花,分别代表了营养繁殖中的叶繁殖、地下茎繁殖、根繁殖和茎繁殖。
同时还提供了营养繁殖中的根、茎、叶的三种繁殖方法,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本课的目的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奥秘,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认识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和它们的繁殖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
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及两年多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繁殖方式,我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收集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但学生对于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的具体操作办法还是比较陌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不仅对植物有了实质性的接触,而且与植物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在营养繁殖中栽种植物的乐趣,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结合我与学生曾经种过“校园地”的经历,我将教材做了这样的安排:课前,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收集各种各样的,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和适合它们生长的土壤。
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繁殖植物后代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繁殖的方法,学会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植物。
课后,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训练了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达到《课标》中“能参与中常期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为本课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繁殖是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后代繁衍种族的现象。
本课在学生已经学过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引入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完成植物繁殖方式多样性的知识建构。
课文采用明确说明、学生举例、查阅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活动中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以及一些操作方法。
培养学生坚持观察的习惯和种植植物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不用种子,植物也能繁殖,帮助学生了解无性繁殖中营养繁殖的几种类型。
教材通过五幅图给出了问题的场景,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其中,落地生根是用叶子进行繁殖;马铃薯是用“芽眼”进行繁殖;吊兰是用茎繁殖;生姜用块茎繁殖;水仙花是用鳞茎进行繁殖。
在此基础上的讨论交流将使学生对营养繁殖的方式更加熟悉和深化。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任选一种培植方式尝试营养繁殖。
教材中给出了胡萝卜、菊花和宝石花三种植物,分别代表植物的根、茎、叶三种类型的营养繁殖器。
这部分内容也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实践、巩固和技能培养。
在此部分,课文还以问题的形式,指导学生在培育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课文提出的具体问题有:宝石花的大小叶子是否都可以长成一个新植株?用胡萝卜的种子和根进行繁殖有什么不同?前者蕴含着怎样选取母本的问题,要选择比较大的成熟的叶片进行繁殖,后者蕴含着种子繁殖与营养繁殖的效能差异问题,说明营养繁殖能更快更高效地进行繁殖,同时也能比较好地保留母本的优良特性。
其实,这些问题只是一种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培育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并交流研究成果。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并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探究活动。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植物身体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对于植物没有种子或是某些植物不用种子将如何繁殖非常好奇。
《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集体备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植物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知道几种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能够用扦插,地下茎繁殖或其他营养繁殖的方法繁殖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在营养繁殖中栽种植物的乐趣。
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分享劳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教学难点: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教学准备:学生自备一些马铃薯、生姜、大蒜、吊兰等常见的植物,花盆(已装松软的土)、剪刀、小刀等工具材料。
老师准备一些植物营养繁殖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提问:他们用什么繁殖的呢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板书课题)。
2、学生拿出实验记录单,交流植物有哪些繁殖方式。
(板书: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4、师归纳:同学们刚所说的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二、学习探究研究营养繁殖的几种方式1、谈话: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植物,请大家讨论这几种植物是怎样繁殖的2、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落地生根、马铃薯、生姜、吊兰和水仙球。
3、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并展示:(1)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
(2)带“眼”的马铃薯:这个眼实际上就是马铃薯的“芽”,因此,切割马铃薯进行繁殖时,每小块上都要有“芽”,才能保证它埋在土里后能继续生长。
(3)生姜:生姜是块茎,在它的茎节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它不用种子也能繁殖。
(4)吊兰:吊兰细长的茎上会长出小苗,小苗的下部会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地就能成活。
(5)水仙球,水仙球是鳞茎,浸入水中,下部会生根,上部能抽芽开花,是冬季很好的观赏植物。
4、归纳: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
3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第一课时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需要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方式搜集有关信息
2、能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营养繁殖中栽种一种植物的乐趣对栽种的植物感兴趣、愿意照顾栽种的植物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植物怎样繁殖后代的,你能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你在家看到过父母种菜或是种花吗?他们又是怎样繁殖这些植物的?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提出问题: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出示课题)
4、学生先写下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有些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萝卜、油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兰、马铃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
二、研究营养繁殖的方式
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课文中的五种植物:落地生根、马铃薯、吊兰、生姜和水仙球。
还可以展示更多营养繁殖的例子。
带领学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边缘向下会长出一些不定根,向上会萌发出一些小叶子,摘下带有不定根的小叶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
马铃薯切块繁殖,只要上面有一个芽,就会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来。
吊兰的茎上会结出小苗,小苗下部带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
生姜是块茎,在他的茎节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长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种子也能繁殖。
水仙鳞茎旁边会长出小的鳞茎,植入土中又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鳞茎繁殖。
2、根据大家的讨论和刚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类别吗?
3、小组讨论后汇报: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叶、或根来繁殖后代,这种营养繁殖或是无性繁殖(克隆)。
三、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样用营养繁殖方式进行繁殖了,你想自己用营养繁殖方式来繁殖一种只物吗?说一说如何繁殖。
1、小组交流扦插、压枝、分株等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繁殖自己喜欢的植物。
3、小组之间互相参观、评价栽种的效果。
4、师生共同小结活动。
课后反思: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