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五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8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阶段模拟试卷(五)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 (2019九上·湖州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奇山异水,前路漫漫,被贬的韩愈倍感迷茫:“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被赐金放还的李白迷茫后却能豪情万丈:“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面对兄弟离别望月有感,杜甫感叹:“有弟皆分散,________。
”苏轼却是祝福天下离人:“________,________。
”登上高楼,愁情万里,许浑借秦汉时期宫殿的荒废来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________,________。
”中年后尝遍辛酸的辛弃疾却只能:“欲说还休,________!”品尝古人的悲欢,领悟生命的真谛,或许就是我们爱读古诗文的原因。
2. (4分) (2018七上·白城期中) 识记生难字(给音写字形,加点字注音)。
lìn sè________翻来fù________去斑máo________缠络________ 倜傥________ 花团锦簇________3.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短语或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了起来。
B . 李老师退休后仍有充沛的精力,处处显示出他还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C . 我到了沈阳北陵,漫步在林阴道上,风景络绎不绝,使我应接不暇。
D . 病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4.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B .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 .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城市米苏拉塔遭到了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导弹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建筑设施被严重毁坏,令人叹为观止。
上海市奉贤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倾听使人,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后文的语境用排除法能够快速地确定答案为B。
“狭隘”与“丰富”相对,“谦虚”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对。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B.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前不久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D.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流畅遒劲,行文劲挺奔放,有一泻千里....之势。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豁然开朗....”的意思是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故选A。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默写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崔颍《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陶弘景《与谢中书书》中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
陶渊明吟咏“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________”。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积累的飞跃。
2.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看到松树那美丽的倩影..,总会产生许多联想。
B.接待大厅里有礼仪小姐,她们的丰姿..楚楚动人。
C.炊烟袅袅..,树影斑驳,偶或传来一两声鸡鸣,过去文人常用这些来表现农村的宁静。
D.在这碧绿的大草原上,点缀..着黄色、白色的野花,虽然是星星点点,但却引人注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去年4月5日,蒙自市出现短时间强对流天气,瞬间,天空中未雨绸缪....,电闪雷鸣,白昼如夜。
B.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
C.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②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李爷爷最终还是决定进城去和儿孙共同生活,只为了享受天伦之乐....。
B.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替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他。
C.这条广告拍得实在太好了,让人看了莫名其妙....,久久难以忘怀。
D.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C.“莫名其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用在此句不合语境。
故选C。
【点睛】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我国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他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答案】C【解析】【详解】C项的成语使用不当,“巧妙绝伦”指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这里用来形容外观一般的电烤箱,不恰当。
二、名句名篇默写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练习(二)(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4.观看战争电影,其中国破家亡、个人经历坎坷的情节,可以用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的句子描述:“ ,”。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0题。
(22分)【甲】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丁】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注释】①鄙:指邻国。
5.【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乙】文体裁是_________,【丙】文选自《_________》。
(3分)解释【丁】文中加点的词。
(4分)⑴内外不闻吾过()⑵卒得反国()7.⑴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3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对【丁】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的君王终于胜利B.我们的君王圣明通达C.我的君王神通广大D.我们的君王聪明异常8.【甲】诗首联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尾联含蓄表达了诗人少年远游的之情。
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卷(五)一、古诗文(40分)1.默写。
(1)荡胸生层云,。
(杜甫《望岳》)(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二十余年如一梦,。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5)《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表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这两篇诗文都表达了除敌报国的志向,苏轼词中的敌人是,诸葛亮文中的敌人是。
(根据诗文内容和相关历史概括)3.苏轼在这首词中抒发了的情感,诸葛亮在这段文字中表达了的志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两篇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两篇诗文中都有作者自称的词语,分别是“老夫”与“臣”。
B.两篇诗文所寄托的人生理想都与国家的前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C.苏轼的词充满想象,诸葛亮的《出师表》则注重对现实的思考。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日光下澈,。
(柳宗元《小石潭记》)4.小语登高远眺,原野上艳阳高照,江中小洲草木茂盛,他不禁联想起崔颢《黄鹤楼》中的两句诗“, ”。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10题(23分)【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5.【甲】诗的作者是。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卒.辞不受()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8.为【丙】文“籍而受券”中“籍”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通“藉”,凭借B.书籍,书册C.登记入册D.籍贯9.【甲】诗和【丙】文都写到百姓的不幸遭遇。
【甲】诗“老翁逾墻走”的原因是“”,【丙】文“流民坌入京东”是因为“”。
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应推动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对话,兼容并蓄....,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元宵之夜,我们登楼远眺,只见整个城市灯火阑珊....,真可谓不夜城。
C.面对加拿大政府的刁难,华为集团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创造出新的神话。
D.法国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的消息传来,所有爱好艺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
2.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着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的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B.《海底两万里》我们除了感叹凡尔纳小说的构思巧妙,更对作者的社会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肃然起敬。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经历了一次次打击后,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由原来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黑旋风”,使两把大刀,力大如牛,性格鲁莽暴躁,爱憎分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人特别指出,此次合作项目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地方科教事业的支持。
B.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困难得很。
C.京剧缺少观众就会影响到这个剧种的存亡,这一简单事实就充分说明了创作与欣赏是相互依存的。
D.小说写的是两个工人的女儿,受坏人引诱误入歧途的故事。
上海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五)(初三)中考模拟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及默写全诗。
本句注意“病树”的写法。
【题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答案】昨夜风疏雨骤【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注意“疏”的写法。
【题文】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答案】落日故人情【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题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答案】竹径通幽处【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题文】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答案】曾益其所不能【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题文】(二)阅读下列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 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本词以“狂”字贯穿全篇,上阙的“狂”着重体现在词人的______________上;下阕则体现于他的胸怀上。
【小题2】“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答案】【小题1】动作【小题2】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句“左牵黄,右擎苍”分析是“动作”。
【小题2】试题分析:结合诗中的“何日遣冯唐”和“西北望,射天狼”等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分析。
上海市松江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狩.猎(shǒu)蒙昧.(mèi)深恶.痛疾(wù)B.羸.弱(léi)缅.怀(miǎn)前仆.后继(pū)C.胆怯.(qiè)校.补(jiào)不醒.人事(xǐng)D.亵渎.(dú)抖擞.(shǒu)抑扬顿挫.(cuò)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
B.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
C.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人们应该从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中汲取..教训。
B.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信息与信心成为抗击疫情最好的“疫苗..”。
C.勤洗手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播上行下效....的措施之一。
D.小区是否实行封闭管理要因地制宜....,把工作做得更周到细致一些。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_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这淡淡的苦涩中所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福②生命是咖啡③生命是茶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尊可爱的大熊猫雕塑矗立在街心花园,独具魅力的“袖珍之国”摩纳哥用浓郁的中国元素欢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到访。
B.根据“智慧阅读”项目组近日开展的调查显示,我区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量在4本以上的比例为51.6%,高于全市均值1.7%。
2009年上海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五)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一)默写(18分)1、明月松间照,。
(《山居秋暝》)2、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3、?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4、知否,知否?。
(《如梦令》)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6、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二)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7—8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词的上阙主要描写了的盛况。
(2分)8.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妥当的一项是()(2分)A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狂”字笼罩全篇,抒写了作者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描写作者跟随孙权射虎的壮举场面。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虽有身世之感慨,实际上乃是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
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上文的作者是,下列典故出自此文的一项是(2分)A.虎假狐威B.黔驴技穷C.名不副实D.外强中干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11.画线句主要通过描写虎的,刻画了虎此时的心态。
(4分)(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世无良猫某恶鼠,破家(1)求良猫。
厌(2)以腥膏(3),眠以毡罽(4)。
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乐均《耳食录》)【注释】(1)[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
(2)[厌]饱食。
(3)[腥膏]鱼和肥肉。
(4)[毡罽(jì)]毡子和毯子。
12.“鼠以故益..暴”中有两个加点词,请分别选择解释正确的义项。
(4分) (1)“故”的正确解释是A.原因B. 故意C.故事D.过去(2)“益”的正确解释是A.增加B.益处C.得益D.更加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14.猫不捕鼠的原因是(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5.某人说“世无良猫”,从中可知某人是个的人,从中我们可以获知的人生之理是。
(4分)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牛与文化①远古时期,人类用勇敢和智慧驯服了野牛,从此人、牛关系更加密切,它成了氏族的图腾,它成了能镇水安澜的神灵,它成了祭祀天地、祖先的祭品,它成了人们运输、犁田的动力,它成了表达艺术家艺术灵魂的心声,它的精神是开拓者最好的寄托,它的鞠躬尽瘁、勤劳无私对人类的价值观已经达到最高顶峰!②于是牛文化在人民中间拓展,牛文化中的佳话、神话、风俗、典故、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等广为流传,深藏民间,深受百姓喜爱,可谓蔚为大观。
中国民间的“鞭春牛”风俗流传甚广,《事物纪原》中说:“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
《汉书.礼仪志》中说:“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唐代诗人元稹的《生春》中有“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的诗句。
宋朝景佑元年,全国颁行《土牛经》。
清·康熙《济南府志·岁时》中说:“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
”《义县志·岁时》有“鞭春牛”的唱词:“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
到清朝乾隆年间把立春鞭土牛列为国家庆典,每年专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于六月制订次年的芒神土牛图,颁发各地,作为印制芒神春牛的规范。
③历代文人以牛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王维、柳宗元、元稹、张籍等;宋代的陆游、王安石、杨万里、黄庭坚、等;元代的洪希文、舒顿、赵孟、周权、张庸等;明代的李东阳、曾鲸、高启、等;清代的汤贻纷、朱彝尊、张赐宁等官员和著名诗人都有脍(zhì)人口的咏牛诗,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④现代写牛的诗文就更多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户晓。
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王茂亮的《牛颂》把牛的品格、功劳写得淋漓尽致:“大千世界,亿万生灵,鞠躬尽瘁,当属牛公。
牛之性格,憨厚宽容;任劳任怨,蔑利轻名;但为众生,不辞羸病;默默奉献,忍辱负重。
德高如岳,品节如松。
穷尽赞词,难状其功。
今为牛颂,谨致推崇”。
⑤在中国的词汇中,牛词典故很多,如:吴牛喘月、对牛弹琴、庖丁解牛、汗牛充栋、牛骥同皂、牛刀小试、牛鼎烹鸡、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衣对泣、风马牛不相及等等,牛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⑥现代的牛雕塑作品更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如:画家齐白石早年的竹根雕牧童牛,雕塑家钱绍武的牛狼斗,中国军事博物馆雕塑家刘林的犟牛,韩美林在深圳蛇口四海公园雕塑的《盖世金牛》,为迎接香港回归西藏雕塑的《雪城神牛》,深圳邓小平雕像作者、雕塑家滕文金雕塑的《立牛》,广东著名雕塑家潘鹤为深圳创作的《孺子牛》等等,使人们受到教益和鼓舞并深受人们喜爱,《孺子牛》已成为特区人艰苦创业的象征。
⑦人们为什么喜欢牛?牛文化为什么多姿多彩?究其原因,是人们崇敬牛脚踏实地的无私奉献精神,牛的这种精神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育,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给人以做人的道理。
(作者:厉有为。
有删节)16.看拼音写汉字:脍zhì人口(2分)17.本文主要介绍、、、这样几种有关牛的文化,作者是按顺序来组织文字的。
(10分)18.第②段中运用了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19.历代文人以牛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王安石咏牛诗:“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不仅写出炙了牛耕作的勤劳,还赞扬耕牛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
B.南北宋时期李纲的《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历尽疲惫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饱暖,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首诗,写牛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牛的抱怨,抱怨人吃饱穿暖了却任由自己瘦弱病倒。
C.宋代苏轼的词《浣溪沙》中有“牛衣古柳卖黄瓜”之句。
牛衣,是农人在冬季为了给牛御寒,专门用草麻之类编织成器物给牛披上,反映了人对牛的关心和爱护。
D.唐朝陆龟蒙的《放牛》诗中写道:“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清代王恕的《牧牛词》中也写道:“牛蹄彳亍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
”牛这样的庞然动物,竟允许小鸟在它的背上歇息,充分显示了牛性情的温和。
(二) 阅读下文,完成20—26题(28分)无法不对你残酷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
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
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
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
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
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
我笑笑说:“北京是的,也是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
”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
他只是难过,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
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
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
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
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
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
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
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
”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
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室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
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
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
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
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
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
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
⑧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20.选择下列合适的词语,填入文章:“我笑笑说:“北京是的,也是的……”(2分)(A.宽容残酷 B.残酷友善 C.残酷宽容 D. 宽容友善)21、阅读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这位姐姐对弟弟做了哪些残酷的事情?(8分)(1)(2)(3)(4)22、联系上下文,揣摩弟弟难过的心情,想想他会想什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2分)他只是难过,23、“我”拒绝母亲、弟弟,一次又一次在弟弟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残酷拒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24.请仿照第⑦段画线部分:“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来描写生活中某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