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公路与新建公路设计区别的探讨
- 格式:docx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
关于改扩建道路工程设计的几点思考作者:梁翔来源:《科技与创新》2015年第14期摘 ;要:改扩建道路是当前道路系统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车辆数量逐渐增多,对道路有了更高的要求。
以改扩建道路工程设计特点为研究点,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设计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改扩建道路;道路体系;工程设计;设计形式中图分类号:U412.3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DOI:10.15913/ki.kjycx.2015.14.105改扩建道路和新建道路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改扩建道路需要在原有的道路基础上进行改进,不断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承受强度。
当前,对道路进行改扩建对道路建设体系要求比较高,原有的道路设计系统受到多种情况的干扰,很容易出现形式设计不当和路面损失严重的情况,必须在现有的设计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由于道路扩建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设计人员要以固定的设计形式对道路进行优化分析。
1 ;改扩建道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分析基于改扩建道路系统的特殊性,在整体优化分析过程中,必须按照固定的操作形式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下面将对改扩建道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分析。
1.1 ;改扩建道路设计特点1.1.1 ;平面设计特点道路在具体扩建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道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设计阶段,需要明确平面设计特点。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相关规范,在对原有道路进行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满足周围环境的基本要求,强化沉降路基的基本设计形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由于要提升扩宽后道路体系的承载力,所以必须按照固定的原则进行设计,避免出现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1.1.2 ;平整度设计特点在扩建道路的时候,平面地形的布设是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在原有护理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不断强化平整度设计形式,避免出现纵断面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充分考虑到平面地形的设计形式,达到布设合理的目的。
道路改扩建工程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为了更好地科学合理地进行道路路线设计,可以结合相应互通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交通压力缓解效果以及道路通行便利性,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部分早期建设的道路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道路需要实施改扩建。
然而,这类道路往往交通流量大,车辆通行压力大,两侧城镇化程度较高,改扩建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建筑拆迁和土地征用等不利因素,这使得改扩建道路与新建道路产生较大区别,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
同时,改扩建道路也面临更多的技术难点,道路设计内容和设计范围涉及面更广,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了使改扩建道路能够顺利进行,需进行改扩建道路路线与路面路基设计。
关键词:道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其显著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这也进一步突出了道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而通过更加安全、可靠的道路路线设计,能够在根本上提高整体道路质量,更好地满足人、车对于驾驶环境所提出的基本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强化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因此,这就需要在根本上提升对于道路路线设计的重视程度,充分结合城市内部的实际交通情况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在根本上得到提升。
1.路线线形对交通产生的影响在当前的交通系统中,直线线形的道路不仅行驶起来有着较高的舒适性,还可以有效避免转弯所引发的事故风险,如果整体直线路段的距离比较长,也会进一步体现出直线线形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首先,如果驾驶人员长时间进行直线行驶,必然会产生一种放松心理,驾驶警惕性也会大幅度降低,如果在前方路段中出现了前车制动或是其他紧急事故,很难及时调整驾驶状态,这就会引发交通事故。
其次,弯道减速属于车辆驾驶中的常识,如果在前方路段突然进入弯道,也会对直线行驶的车辆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因素,比如翻车事故等,这些都属于直线线形过长所产生的影响。
关于公路改建建设方法的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工程事业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交通量的增加降低了车速,甚至某些路段还出现了严重堵塞的现象,运输质量的提高严重受限。
本文基于这个前提,将研究高等级公路的改扩建问题,目的是进行关于公路改建建设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公路改建;建设方法;研究前言:近些年,各项公路改建工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公路的改建逐渐成为一个专门课题,在改建过程中,如何更合理有效的使旧有路面完成升级改造,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遵循,一切都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旧路改建方法越来越多,在确定改建方案时必须在对老路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经济环保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设计方案修建试验路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公路旧路特点及改建的一般原则,继而在分析公路改建原因的基础之上,研究高等级公路的改扩建问题,分析和研究关于公路改建建设方法。
1.公路旧路特点及改建的一般原则1.1公路旧路特点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不断增长,现有国、省道已不堪重负,难以承担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路面破损及阻塞状况愈演愈烈,原有道路通行能力变差、舒适性变差、经济性变差,但公路旧路仍在一些普遍固有特点需要谨慎处理。
一是技术等级低,排水设施不完善或毁坏,严重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和使用寿命;二是个别路段路基强度不高,软弱地基没有处理,路基土质较差;三是老路面结构厚度薄,路面材料老化。
1.2公路改建的一般原则对公路的改建除了要对老路路基路面现状进行调查和评定外,还应该遵循一定原则。
首先是经济原则,尽量利用旧路资源,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经济比选;其次是节约用地原则,充分利用原有路基,对路基加宽方式、改线方案结合工程技术指标、工程造价、征地拆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后是环保原则,采取再生技术对老路面进行再生利用,尽可能地减少工程的废弃物。
试谈改扩建公路的设计当前公路交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交通量增加快,载重车辆轴重加大,部分公路上超载运输严重,致使路面早期破坏;二是新型道路材料的使用缺少统一规范来指导设计和施工;三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公路路面路基设计中的“经验法”已经不能满足“精心设计”的要求。
基于上述特点,以下就改扩建公路路线、路面路基设计进行探讨分析。
一、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的分析1、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的必要性。
公路改扩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道路等级和服务水平。
随着道路等级的提高,原有道路的一些线形指标已不能满足扩建后道路等级的需要,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计。
改扩建公路线形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的设计。
2、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的分析。
通常先用全站仪测出路线中线的控制点,再进行路线设计。
对老公路的工程设计、各种数据进行全面勘测,及时采集原来公路相关三维数据,以保证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各种参数的精确度。
(1)平面设计。
第一、设计原则。
快捷高效的完成公路扩建任务,保障交通能力的改善,是我们进行公路改建设计的最终目的;在进行幅度较大的圆曲线设计时,一般采用多圆复曲线拟合法来减小路线中的拟合误差,以确保拟合后的平面线形与实际要求相符,满足拟合设计规范标准。
在实际的路线设计中,多圆复曲线拟合法是将拟合误差较大的单个圆曲线划分为几段径向连接、半径不相同的圆曲线,采用CAD 划图工具绘制测点的方式,使拟合精度不断提高。
第二、技术指标的选用。
技术指标的选用包括:直线,直线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在道路设计中使用较多。
对于改扩建公路,如果旧路的直线段长度满足改扩建后的技术要求,则直线段不需进行修改设计,只需将圆曲线部分按照改扩建后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如果直线段长度不满足改扩建后的技术要求,对于同向曲线,可以按照改扩建后的技术标准将相邻的两个交点用基本型曲线合并成一个交点,或者用凸形、卵形、复合形、C形曲线连接;对于反向曲线,可以扩大圆曲线半径,用S形曲线进行连接,以满足改扩建后的技术要求。
改扩建道路工程设计论文2019-11-13改扩建道路和新建道路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改扩建道路需要在原有的道路基础上进行改进,不断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承受强度。
当前,对道路进行改扩建对道路建设体系要求比较高,原有的道路设计系统受到多种情况的干扰,很容易出现形式设计不当和路面损失严重的情况,必须在现有的设计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由于道路扩建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设计人员要以固定的设计形式对道路进行优化分析。
1改扩建道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分析基于改扩建道路系统的特殊性,在整体优化分析过程中,必须按照固定的操作形式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下面将对改扩建道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分析。
1.1改扩建道路设计特点1.1.1平面设计特点道路在具体扩建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道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设计阶段,需要明确平面设计特点。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相关规范,在对原有道路进行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满足周围环境的基本要求,强化沉降路基的基本设计形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由于要提升扩宽后道路体系的承载力,所以必须按照固定的原则进行设计,避免出现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1.1.2平整度设计特点在扩建道路的.时候,平面地形的布设是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在原有护理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不断强化平整度设计形式,避免出现纵断面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充分考虑到平面地形的设计形式,达到布设合理的目的。
1.2改扩建道路设计要求分析1.2.1路线走向要求道路走向是影响改扩建道路基础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干预因素的不良影响,需要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
此外,需要在现有发展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铁路、航空及管道布局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地形、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对其进行合理优化设计,从而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考察后,最终确定合理的路线。
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01-29T10:37:45.1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作者:淦书书[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很多原有公路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交通量持续增加的要求,开展公路改扩建刻不容缓。
桐庐县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5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很多原有公路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交通量持续增加的要求,开展公路改扩建刻不容缓。
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和新建公路路线设计有很大不同,既有公路已经被限制在特定范围和特定地质水文条件下,需要结合原公路总体走向、道路结构、周围环境等,合理处理现有影响因素,解决改扩建公路和新型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上提升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品质。
基于此,开展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引言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的有效落实,一方面可以凭借现场岩土质量参数进一步增强路基土环境的承载力,使城市交通体系的运行更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根据城市经济发展与交通需求,改扩建公路可在原有基础上拓宽路面,这样也避免了车流堵塞等状况的出现。
该文基于原有公路存在问题展开分析,在明确改扩建设计要点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城市交通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1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分析1.1以既有公路路线长度为基础的设计原则在改扩建公路设计工作之中,设计人员要以既有公路路线长度为基础,禁止任意改造,保证公路路线设计更加合理,减少资源损耗。
若既有公路路线长度比较短,无法满足改扩建设计要求,设计人员要结合既有公路运行情况,找到既有公路路线中存在的病害问题,合理选择路线延长方法,并有效解决新旧路线之间的衔接问题。
如果既有公路的等级比较低,而且存在较多病害,设计人员可重新进行设计。
若既有公路路线长度比较大,设计人员要以此为基础,尽可能的保留质量达标的构造物。
公路改建路线设计方法的实践探索与应用梁日钊【摘要】公路改建既是道路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带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进步的有效手段。
改建线路与新建公路相比有其特殊性,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G205国道蕉岭县文福-新铺段改建工程的设计实例,详细介绍公路改建工程的路线设计方法,为类似公路改建工程提供参考。
%Highway reconstruc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and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of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evel of progress .Compared with the new highway has its particularity ,the stud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ombining with G205 national Jiaoling county Wenfu to Xinpu ,the period of r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example ,introduced the design method of highway rebuilding engineering route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期刊名称】《交通科技与经济》【年(卷),期】2016(018)002【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公路工程;改建;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面设计【作者】梁日钊【作者单位】广东省路桥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6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G205国道蕉岭县文福-新铺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长深高速文福出口,起点桩号K2576+700,基本沿国道205线改建,途经红岌子工业园、蕉城、谷仓下、叟乐、老场、华侨场墟、北坑岗、油坑,终点为新铺大和亭与梅县交界处,终点桩号K2598+161。
浅谈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然后分析了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
关键词: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特点;基本要求;方法1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特点在改扩建道路工程中进行路线设计时,从宏观角度出发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和新建公路的设计一样,同样都是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
但是如果从设计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和内容来分析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而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和新建道路路线设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改扩建道路平面设计特点在道路的改扩建工程中,进行路线设计通常是在原有的路线设计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因此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必须要遵循在满足道路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原有的道路进行充分利用的原则,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和节约改扩建道路工程的投资成本。
因此,在进行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时,必须要对原有的道路的地质条件以及路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才能够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情况。
通常情况下,由于原有道路的使用年限较长,所以其在长年累月的运行中,难免会受到荷载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路基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中,就必须要考虑到扩建路基和原有路基间在沉降上的差异。
而这一点就与新建道路路线设计有着本质区别,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难度增加。
1.2平纵组合不当的路段设计调整平面线形的布设对道路改扩建工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实施时,要做到统筹兼顾,必要时还要改变平面线形走向,甚至废弃部分路段,以获得较完美的效果。
对于原有道路,在长期的养护和改善管理下,会使道路产生一些平纵组合不当路段和纵断面不合理的路段,因此,在进行改扩建道路时,需要在设计中进行调整改善。
2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道路路线改扩建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路线走向的要求;第二是线形设计要考虑的问题,这两个因素是相互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
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探讨摘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道路交通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近几年道路交通的不断兴起之中,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原有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道路的需求,需要对道路进行扩建,但是在整个道路扩建工作之中,改扩建道路的路线是最为主要的环节,其质量对整个扩建工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从根本上促进改扩建道路的整体质量,则需要加强对改扩建道路线路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在近几年,伴随着国家对道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大,我国道路质量得到提升,但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原有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现如今,我国路网之中级以及低级的道路已经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并且这一类道路的使用寿命比较短,部分地区缺乏养护资金,导致道路损伤现象更加严重。
①因此,在降低工程投资的情况下,加强对道路进行改革,合理选择路线标准,进一步改善道路的行车舒适度,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我国道路体系的可持续进步。
一、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主要特点从宏观角度分析,道路改扩建工程的路线设计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设计,但是从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特点分析,道路改扩建以及新建道路在设计上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并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扩建道路平面的设计特点一般而言,道路的改扩建工程主要是在原先的道路设计前提中所进行的,其中最为主要的设计原则便是能够在相应的设计条件之中,对原有道路进行考虑,从根本上减少征地以及路基土方的数量。
在改扩建道路中需要对原有道路的沿线地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调查,由于改扩建道路所使用的年份比较就,在受到多年的荷载作用下,很多道路的路径比较稳定,因此,需要对改扩建道路的路基的沉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是关系到道路改扩建的关键因素。
②(二)平纵组合不当的路段设计调整通常情况下,平面线性的布局与设计对整个道路改扩建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整个实际工作的实施过程之中,需要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并且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平面形的走向问题进行改变。
改建公路路线设计分析摘要:结合最近对几个公路改建项目的路线设计经验,分析原有公路路线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选用技术指标,能使改建公路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更为合理。
关键词:改建公路路线问题措施技术指标0、前言随着南昌市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车型和轴载等的变化,上世纪60-80年代我市修建的二、三级公路在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上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些公路的改建刻不容缓这,而改建公路与新建公路的路线设计方法迥然不同。
利用现有大量的低等级公路进行改建,提高其通行能力,以满足经济发展及其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与修建新线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如南昌市的杨市线二级公路改造工程K0+000-K9+968.588(以下简称杨市线)与乐化至机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K0+000-K4+168.410(以下简称乐机线)都属于公路改建工程。
我参与了其中的测量和设计工作,现对改建公路的路线设计有些肤浅的见解,以资共同探讨。
1、原有公路路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沿线城镇街道密集现有公路经过数十年的使用,沿线城镇乡村密布。
如杨市线K0+000-K9+968.588路段乡镇级小城镇平均3公里左右一个,村庄间距平均在1公里左右;乐机线K0+000-K4+168.410路段乡镇级小城镇平均2公里左右一个,村庄间距平均在0.8公里左右。
这些乡村小城镇的现状及规划严重影响了现有公路的路线指标。
改建路线的定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在能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下,尽量不拆迁房屋等建筑物。
1.2、沿线不良地质、路基病害地段较多现有公路大多历史久远,当初勘察设计时,鉴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较少考虑地质情况,一些路段处于不良地质地带,路基病害时有发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这些病害逐渐显现,有的得到了初步的治理和防护,有的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
这些不良地质、路基病害地段影响着改建公路的路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