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泥涌沙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91.11 KB
- 文档页数:7
风梅垭隧道涌水\涌泥砂原因分析及整治方案
风梅垭隧道涌水\涌泥砂原因分析及整治方案
[摘要]本文介绍了崇遵高速公路风梅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涌水、涌泥砂情况,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的应急治理措施,并对永久性治理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关键词]公路隧道涌水涌泥砂原因分析整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风梅垭隧道位于重庆市与贵州省交界处,崇遵高速公路的北起点,左线长2700米,右线长2560米,隧道埋深在25~300米之间。
建筑限界为:净高7米,净宽10米。
两洞中线间距38米。
按新奥法设计和施工,采用锚喷与复合式衬砌。
二、地质情况
隧址位于酒店垭背斜的西北翼,该背斜为北东宽展、西南狭窄的不对称背斜,受其影响隧址区内北东向断层、褶皱发育,导致隧址区地表岩层产状变化较大,隧址区内褶皱有2条,断层构造主要有9条。
(见下图所示)
三、水文地质情况
我单位施工段隧道区内可溶岩和非可溶岩相间分布,该地区降雨量较大,地表水沿山坡形成地表径流,F5、F7、F8断层区域可溶性岩分布较多,水流沿风化带渗入地下深部,为地下水富集区。
四、涌水、涌泥砂情况
隧道洞身穿越O2B+SH宝塔组和十字铺组灰岩和泥质灰岩岩溶和地下水丰富,其良好的导水性使地表水和地下水沿破碎带进入隧道,而发生涌水和涌泥砂现象。
第2、3情况涌水及涌泥砂、溶洞都位于隧道开挖面拱顶范围,涌水流量为开始时流量很大并持续5-10分钟,之后流量降低至开始时的1/2~1/3,持续2小时~48小时。
涌水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2。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根据您的要求,我撰写了一份关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报告。
在此报告中,我将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 施工环境评估:首先,需要评估施工环境对安全的影响。
考虑以下因素:- 地质条件:评估岩石稳定性、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渗透等因素。
- 建筑结构:评估预计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建筑结构问题,例如土质松散等。
-天气条件:评估各季节的天气条件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2. 施工设备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的安全性能。
考虑以下因素:- 设备合规性:确保所使用的设备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 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 操作人员培训:确保设备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 施工物料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化学物质的安全性。
考虑以下因素:- 材料质量:确保所使用的物料符合质量标准,以减少材料带来的安全风险。
- 化学物质处理:评估化学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理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4. 施工作业评估:评估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分析存在的潜在风险。
考虑以下因素:- 高处作业:评估高处作业的安全性,并确保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培训。
- 线缆布置:评估电缆和管道的布置,防止在施工过程中被踩踏或损坏。
- 爆破作业:评估爆破作业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爆破管理计划。
基于以上评估,我们提出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增加监测设备:安装安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渗透等。
- 建立安全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并确保操作人员严格遵守。
- 加强培训: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
- 建立紧急响应计划: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响应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综上所述,通过对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简介本报告是针对某地区地下隧道施工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旨在系统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原因、潜在影响以及对应的防范措施,以加强隧道施工工程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本报告将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可能风险点切入,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和预防措施,以保障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隧道工人的身体健康安全。
风险点分析地质灾害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因素一直是较大的安全隐患。
该地区存在地质灾害高发区,如塌陷、滑坡等,加之施工区域附近还有多条河流穿过,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会给施工和人员带来较大的安全威胁。
设备故障风险隧道施工需要大量借助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存在使用寿命、强度、精度等不同的问题,长时间使用和艰苦的工况会加速机械设备的磨损和老化,增加设备故障的风险。
如不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挖掘、地质勘探、爆破等工序,现场安全管控需要紧凑有效,否则可能出现大规模事故。
在现场安全措施不健全的情况下,人员、设备受到的威胁会更大。
人员职业健康风险隧道施工的人员需要长时间工作于狭小的环境之中,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和极度潮湿环境,容易引发职业病等健康问题,需要加强人员预防和管控。
风险原因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该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结构不稳定,同时该区域存在大量煤矿开采、工业生产地带等因素,地下空洞较多,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设备故障风险设备到使用年限、设备维护不当、环境原因等都属于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会加速风险的发生。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隧道施工现场涉及到高度的精细和危险的操作,如不关注每个细节,不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就可能导致人、机和安全器材的极大损失。
人员职业健康风险隧道施工中人员需要长时间在狭小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缺乏足够的健康保护,容易引起职业病和健康问题。
潜在影响分析地质灾害风险地质灾害风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影响到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失、人员伤害、经济、风险、生命等方面的损失。
地下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管理地下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城市的交通流动提供了便利,但在其施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
因此,进行地下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地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地下隧道施工风险评估1. 地质与水文风险评估在地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
需要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水文勘察,评估地质和水文风险,如地层不稳定、地下水位高等。
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防护措施。
2. 施工方法与技术风险评估地下隧道施工方法与技术是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
需评估不同施工方法与技术的可行性,并对施工方案进行风险评估。
例如,盾构施工在砂土地层可能会遇到沉降、地下水渗漏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3. 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地下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和社会居民可能造成影响,如噪音污染、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等。
对于这些风险,需要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不良影响。
二、地下隧道施工风险管理1. 风险预防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地质与水文风险方面,可以通过加固地基、降低地下水位等方式降低地下隧道施工的风险。
2. 风险应对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测风险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对于地下水位突然上升的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排水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塌方等。
应急预案包括人员撤离、事故救援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4. 健全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明确各个责任部门的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得到有效监督和控制。
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 培训与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第一章概述1.1项目简介XX高速公路为XX至XX国家高速公路网横12大理至丽江的联络线,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生态圈的主要交通通道之一,对改善滇西道路通而不畅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巩固国防的战略意义。
XX隧道为越岭岩质隧道,主要为页岩、泥质粉砂岩等。
本着“先进洞,后出洞”的原则,尽量减少削坡数量以保护隧道周边的生态环境。
隧道全长345米,其中暗洞段308米,进洞口采用削竹段洞门形式,出洞口采用端墙式洞门形式。
1.2编制说明本案例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一下简称:指南)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
1.3评估内容安全风险评估是以实现工程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有关的风险评估原理和方法,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在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研究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类排序,从而为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本案例主要评估内容包括:(1)根据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结合隧道施工组织文件,评估隧道工程的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2)对隧道开挖阶段进行专项风险评估;(3)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重大风险源评估;(4)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地质条件本隧道穿越洱海断陷盆地外围的低中山区山脊垭口段,该地区地形切割较深,冲沟发育,两端地势较陡,植被不发育,降雨量较丰富,地形较复杂。
据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隧道区无不良地质发育。
2.2围岩级别根据地质勘查报告,隧道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1)、粉质黏土:褐红、灰黄色,硬塑状,含少量角砾,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220KPa。
2)、角砾土:褐灰、褐红色,局部夹碎石土,稍密~中密,稍湿,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220KPa。
奥陶系下统向阳组3)、页岩:褐灰灰绿色,局部夹砂岩泥岩薄层,点划线以上为全~强风化,角砾土碎石状,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350KPa。
最新整理某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1、编制依据(1)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3)施工图提供和施工调查积累的隧道基础资料。
(4)隧道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结果。
2、隧道概况xx隧道位于xx 区xx镇港头村,隧道施工起止里程为:DK519+890~DK521+493,全长1603米。
隧道适用于旅客列车行车速度200Km/h,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满足双层集装箱开行的新建电力牵引双线铁路隧道。
线间距4.6m(即w=0)时隧道内轨顶面以上有效面积为92㎡。
隧道加宽(W)从0至40cm。
Ⅱ类围岩1233米,Ⅲ类围岩100米,Ⅳ类围岩82米,Ⅴ类围岩xxxx主要地层地质情况: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熔结凝灰岩贯穿全隧道,其中Ⅱ、Ⅲ、Ⅳ类围岩为青灰色,弱风化,熔结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较发育,岩质较坚硬,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不发育;Ⅴ类围岩为强风化和全风化,全风化呈砂土状,强风化层节理很发育,地下水不发育。
区域构造上处于闽东火山断坳带中段,地势高峻,多呈尖峰峭岭,山陡坡急。
区域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和裂隙密集带,xx隧道施工全线地质调查未发现地质断层,但隧道进出口、浅埋、偏压地段构造破碎带和节理裂隙比较密集,隧道洞身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2)水文地质:水文地质特征:①地表水:隧道区地表水主要为山间冲沟,大部分为季节性流水,因地形高差较大,冲沟坡度陡,水流湍急,排水通畅,旱季流量小,雨季增大数倍至数十倍。
②地下水:隧道区地下水类型有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汇聚。
从区内调查情况看,有孔隙水和裂隙水,但流量较小,为0.01~0.05L/s。
隧址中段Ⅱ、Ⅲ、Ⅳ类围岩区裂隙一般不发育,地下水较贫乏。
进出口Ⅴ类围岩段构造破碎、节理裂隙比较密集,地下裂隙水存在较多。
隧道涌水量:地下水的补给xxx主要为大气降水,其补给能力受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形及地表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控制,隧址区为崇山峻岭,山坡及冲沟坡度较陡,地表岩石露头较好,暴雨山洪易涨易退,不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
隧道涌水涌泥灾害的综合处置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19-07-08T14:51:31.8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张晓举[导读] 本文正是介绍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涌水涌泥情况的处理技术,可以作为以后施工工程的参考资料。
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在进行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涌水涌泥状况,对产生涌水涌泥的状况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后进行总结,提出隧道施工中防止涌水涌泥的建议,希望各个隧道施工商都可以有感触,防止涌水涌泥的现象发生。
本文以某公路隧道涌水涌泥综合处置为研究案例,由于某公路隧道含水量极为丰富,因此部分施工地段涌水,涌泥状况较为严重,对于此类状况,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涌水的地方采用注浆的施工工艺,本文正是介绍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涌水涌泥情况的处理技术,可以作为以后施工工程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涌水;涌泥;处理;措施;建议引言近年,因为我国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投资。
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也要随之扩大,而相对于山岭较多的偏远地带,那么就需要修建隧道,而隧道的修建则需解决隧道涌水,涌泥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贵都高速出现涌泥涌水状况的处理方法,对施工的工艺、过程、质量进行了研讨并总结。
1隧道存在主要灾害由于岩溶管道的贯通性较好,因此如果在施工隧道的时候遇到暴风雨的时候,衬砌的周边会在短时间内形成高压水,高压水的形成会导致衬砌的损坏,进而发生了施工中遇到的涌水涌泥灾害,影响施工进程。
在工程施工中,如果发生涌泥涌水灾害,那么要加强对涌水,涌泥的疏通和排泄,尽可能地降低衬砌周围的突发性水压,防止淤泥的堆积和涌水涌泥导致的人员安全事故,确保结构的安全。
如果遇到涌水涌泥灾害,那么进行有序的排水是关键,那么排水系统则包括七个小工程,首先要有合理的泄水洞,其次对通道进行检查修缮,确保泥水可以顺利流出,接着需要引水横通道,暗河段涵洞,制造集水洞最后流入排水沟,并对涌水涌泥路段进行重新建造。
桥梁隧道施工生产主要安全风险1、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有什么重要性工程施工的预估,风控等等,emm。
简单来说,最后提交材料要用。
2、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风险有哪些方面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方面:1、突水涌泥:地质非常差,地下水丰富地段,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破换了原有的地层结构,打破了土体和地层中水体的力学平衡状态,在没有及时防护时,造成水和土体一起涌入开挖洞室的过程;2、坍塌:主要是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支护不及时,支护不牢固,引起工程框架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3、物体打击:在开挖爆破、防水、二衬施工过程中,失控的物体在惯性力或重力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4、高处坠落:主要在开挖平台、防水、钢筋及二衬台车作业中发生的风险,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5、触电:主要风险点为隧道内高低供电线路、分配箱,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电线不按规程操作等。
3、桥梁施工中会发生哪些安全事故问题施工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
没有设置安全通道。
机械设备没有安置好。
使用工具、物料随手乱扔乱放。
起重吊运物品时没有专人指挥、没有按规则进行。
采光照明不足,加之长时间工作,施工人员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操作失误,发生事故。
工作场地狭小,工作人员集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4、浙交(2015)58号.关于隧道桥梁施工风险业内人士认为:安全风险评估要做,也是业主在开工建设前就应该着手进行的事情,实在要求准确什么的,可以在施工中参与对照,然后下结论。
不过做都做了,你评估不行的话有什么用?给增加变更?实际上不可能,形式而已实际上这不过是相关权利部门为了表示安全第一,弄的一个噱头,许多情况下强加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就只好糊弄过去5、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什么原则客观、科学、结合现场实际、结合经验,对施工有实际指导意义6、桥梁施工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桩基施工时,会发生掉到桩孔或泥浆孔里的危险;立柱施工时,会发生高空作业危险和脚手架坍塌的危险;架梁时,更是会发生高空坠落危险和落梁的危险;此外还有用电的危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