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站式考核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OSCE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作者:罗霰宇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0年第11期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是一种新型考核模式,比起传统考核模式,更加贴近实际,客观性强,能够从多个角度考核学生对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将其应用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可以全面反馈学生能力,为实训教学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本文分析了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现状和問题,探讨OSCE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运用优化措施。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 OSCE模式运用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基础护理学是一项重点课程,关乎学生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新型考核方式,能够从多个角度考核护生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让考核更为贴近实际,可以显著优化考核过程,解决了传统考核模式单一、成效不佳的问题。
1 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现状分析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的比例高于实训课程,实训课时安排的时间较少,学校在实训管理、实验室建设上,还存在漏洞,难以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实训器材,影响学生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提升。
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上,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实训内容的设置,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是简单地被动接收,影响了实训的成效。
其次,在实训课程上,多采用教师演示为主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未意识到实训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在考核方面,主要是以理论考核为主,关于实训的内容并不多,这也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忽视了实训。
2 OSCE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问题与对策2.1 运用现状近年来,我院启动了护理教学改革,根据实训教学大纲要求,应用OSCE模式,从“临床知识”、“技能”、“情感”几个方面着手,推行OSCE考核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为了优化OSCE模式的应用效果,我院对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使之全面掌握OSCE 操作要求、考核标准,明确具体问题和难点,包括“如何制定评分标准”、“课程教学创新”、“考核难度差异的控制”等。
190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的问题现状及对策万菲菲(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摘 要: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中医护理教学改革也取得显著成效,改变过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向重视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以及交流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在重视学生整体发展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实训教学是基础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基础护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实训;对策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基础护理学也开始广泛运用实训教学法,以便提升教学质量。
实训教学是基本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础护理学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难懂,在课程中使用加强实训教学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研究基础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优化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的意义(一)优化课堂教学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实训课堂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化。
基础护理学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难懂,真实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较为难懂的知识点,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效果将会有所提升,课堂设置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1]。
(二)提升学习效果在基础护理教学课堂中运用实训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实训的方法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预习中较为难懂的部分需要重点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有针对性的提高基础护理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学生将会被实训教学中的真实性情境吸引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基础护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运用基础护理知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调动学习兴趣由于基础护理学的部分知识枯燥难懂,学生们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缺乏兴趣等现象。
OSCE模式引导下高职“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发布时间:2022-06-22T09:19:11.65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谢佳佳[导读] 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进行护理综合实训是提升护士护理综合应用能力及整体职业素质的必备课程。
谢佳佳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551700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进行护理综合实训是提升护士护理综合应用能力及整体职业素质的必备课程。
传统的高职院校开展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大多仅仅由教师以自上而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基本护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护士在护理方面的应用操作技能教育明显不足,需要客观结构性临床考试(OSCE)模式的指导下,将关于护理知识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的教学结合在一起。
本文在首先对OSCE 模式进行概念界定后,分析在OSCE模式引导下高职“护理综合实训”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根源上分析当前高职“护理综合实训”教学的现状。
针对当前现状,提出更好的提升护士护理综合能力,将知识、实践、能力融入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创新性OSCE模式。
关键词:OSCE模式;高职护理;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承担着为当前我国护理行业提供高技能、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高职院校进行护理综合实训是提升护士护理综合应用能力及整体职业素质的必备课程。
是有效开展护理教育教学的必要途径和环节,在当前国家各大高职院校施行护理综合实训改革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不仅仅向学生单一的传递理论知识,而尽力让学生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护理实践技能而努力,但是效果往往反映不佳。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提升护理实践能力,需要在OSCE模式下对高职院校“护理综合实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改变当前理论和实践教学与现实的临床护理工作脱节的现状。
因此,本文将对使用OSCE模式对高职院校“护理综合实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探讨,最终综合建构提升护士护理临床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帮助高职院校护理课堂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摘要:1.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概述2.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内容3.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实施流程4.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优点与不足5.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应用案例6.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正文:一、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概述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技能考核方式,主要用于评估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该评分表以护理站的形式,将护理操作分为多个环节,对护理人员在每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评分。
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护理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二、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内容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站设置:根据护理操作的流程,设置多个护理站,每个护理站负责一个具体的操作环节。
2.考核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
3.评分标准:对每个操作环节进行详细描述,明确评分标准和扣分内容,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实施流程1.考核前准备:护理人员需要熟悉考核评分表的内容和要求,做好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
2.考核过程:护理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逐一完成各个护理站的操作任务,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护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分。
3.考核结束:评委对护理人员的总分进行统计,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优点与不足1.优点:全面评估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考核过程客观、公正,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不足:考核评分表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评委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较高的评判水平。
五、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的应用案例某三甲医院采用护理多站式考核评分表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将护理操作分为十个环节,分别设置十个护理站。
考核过程中,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护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分,最终统计总分。
多站式考核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多站式考核已经在基础护理学的实训教学中得到广泛
运用,成效卓著。
将多站式考核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学习水平的提高,为护理专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多站式考核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其一,多站式
考核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多站式考核采用了以学生学习能力开展“强化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在给定的时间里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在加强的压力下学习的更加有效率,同时也使学生具备更好的实践技能。
其二,多站式考核的运用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多站式考核采用了多角度、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以考查护理学实践技能,考核
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监督和管理,改善基础护理学实
训教学质量。
多站式考核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
以满足今后的实践要求,为护理专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技术员_应该掌握最新的方法
和技术。
多站式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互相竞争,从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果。
当前,为了提高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的质量,有必要采用多站式考核方法来进行教学。
多站式考核必须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更适宜的考核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充分
发挥自身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护理专业的发展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过程化考核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针对高职院校基护实训教学考核中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进行基护实训教学过程化考核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实施实训课程过程化考核的策略和办法。
实践证明,实施基护实训课程过程化考核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法之一。
标签:过程化考核基护实训教学应用基础护理学实训(以下简称基护实训)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是学生走向临床实习的基础课程,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深入,优质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加,当前高职基护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对基护实训项目的掌握及动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这些问题的亟待解决促使了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的改革。
过程化考核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安全文明等情况做出综合的考量,并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前对学生打出相应的分数,并将此分数作为期末总评的一项重要依据,此考量过程不仅仅应贯穿于一个教学单元,更应该贯穿于学期始末[2]。
一、基护实训教学现状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近年来高等院校不断扩招,生源持续较少。
在高等院校中已经出现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主动性不足等现象。
传统的基护实训课堂中,通常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由练习的方式进行,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督促,学生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走神、玩手机等消极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教学效果。
2.传统考核的方式单一传统的基护实训考核是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基本决定了该课程的学习情况。
导致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而在学习过程中散漫、考前靠突击复习应对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学生忽视日常的学习基础护理实训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考核方式的单一,多数学生不注重平时实训项目的练习,临近期末考试时才开始着手复习,靠死记硬背基护实训流程来应付考试。
虽然最后很多学生通过了考试,但是他们对实训操作的把握不够,动手实践能力仍需提高。
CBL教学联合OSCE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金项目: 202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编号J20220902。
课题题目:CBL教学联合OSCE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技能大赛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分析CBL教学法联合OSCE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基础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2022年8月至2022年11月,选择在附属医院实习的我校2019级护理本科生50人作为研究对象。
将5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人,结果:开展教学工作前,组间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维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经过8个月的差异化学习培训后,再次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维度,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CBL教学法联合OSCE考核模式应用于护理本科生基础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CBL;0SCE;护理学基础随着医疗科技的日益变化与迅猛发展,培养与医院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护理工作人才,直接影响着医院常规护理工作的效率。
临床基础实践护理技能教学要求学习者扎实掌握护理技能操作要点和相关理论知识,为其从事临床护理、居家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因此,如何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护理本科生的基础实践技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心,该问题已经发展为当前护理教学中亟待处理的新课题。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简称案例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开展教学,可促使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潜能和自主学习潜能得到激发。
OSCE是HardenR.M等提出的一类考核模式,这一概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引入中国,被看作是评价医学生临床水平的主要标准。
OSCE是以客观的方法考核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是一种在逼真的临床情境中,通过标准化病人考核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水平的考核手段。
本研究主要分析CBL教学法联合OSCE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基础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及对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的影响。
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阐述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现状,论述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应用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的重要性,以及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成效。
【关键词】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应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引导学生满足护理服务对象身心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展示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工作方法、基本技能与原理。
而实训教学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和综合技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拟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的现状首先,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离,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尽管近年来护理学基础教学不断得到完善,但是操作步骤还是过于烦琐,并不能完全适合临床工作的需要,不能做到与临床的操作“零距离”接轨。
此外,长期以来,护理教师多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护患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解释过于机械化、程式化。
其次,实训方法陈旧。
教学主要沿用传统的方法,即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学生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近年来也提出了“边教边学边做”和“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但实施中却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最后,实训教学评价标准落后,实训成绩评定方式单一。
一方面,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落后,教学中一直沿用教科书上的评价标准,与临床护理发展不相适应,不能做到护理教学中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零距离”。
另一方面,实训课的成绩评定方式单一,通常是在实训结束后从十几项操作中抽签选出一项或几项进行实训考核,考核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实训能力的高低,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取得较差的成绩,因而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不易调动学生学习操作的积极性。
OSCE 多站式考核中常见问题的教学反思与对策①———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为例王利洁,张妤,李娜,张瑜(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随着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也逐渐由知识模式发展为技能模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特征和重点。
面对这一趋势的变化,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尤为重要,它不仅是衔接学校医学教育与护理实践工作的桥梁课程,还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锻炼护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笔者在设置课程教学计划时采用了临床专科技能操作分类法,即内科、外科、急救、妇产科、儿科五大实训专科模块,涉及护理操作技能共12项。
要求护生除全部熟练掌握该12项护理操作技能外,还要选取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强的四项操作,设计成贴近临床工作实践的OSCE 考站形式进行多站式考核,现就考核中护生表现出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教学反思和对应策略,以便指导今后护理综合实践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对象和方法(一)对象以笔者所授课的2021级护理三年制81-82班的护生为考核对象,其中男护生12人,女护生91人,共103名护生。
各班在平均年龄、入学成绩、基础理论课成绩、班风纪律、学习氛围等方面情况基本一致。
(二)方法1.OSCE 考站设置OSCE 又称临床多站式考试,是通过多个设定考站,完成一系列考核任务,从而评价其临床知识、态度和(或)技能,被公认是目前最有效可信的评价临床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一种方式[1]。
笔者从护理综合实训课中选取外科换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新生儿沐浴、产后外阴擦洗共四项操作作为OSCE 多站式考核内容,设置为四个考站,每一考站以情景案例引入,考核其中一项护理操作技能(分值80分),并附加情景案例问答题(分值20分),每一考站分值共计100分。
要求每个护生完成每个考站对应的考核任务(见表1)。
表1OSCE 考站设置考站考核项目情景模块考核时间考核重点第一站伤口换药外科操作(5min )+口试(3min )无菌原则第二站心肺复苏急救操作(5min )+口试(3min )CAB 步骤第三站新生儿沐浴儿科操作(10min )+口试(2min )安全意识第四站产后外阴擦洗妇产科操作(8min )+口试(2min )人文关怀2.OSCE 考核OSCE 考站每一站护理操作评分标准的制定,均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指定教材《护理综合实训》中相应考①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教师标准化病人(TSP )应用于外科护理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 〔2021〕GHB1760)。
OSCE考核在规范化培训护士考核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OSCE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护士考核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40名泗洪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第一批规培护士2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考核方法;第二批规培护士20名为试验组,应用OSCE 模式培训和考核方法。
采用护理评估、沟通与人文关怀、基础护理、临床应变能力。
比较两组护士对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考核成绩。
结果试验组护士对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OSCE 站点式培训考核方法能全面客观地还原临床情景,对规培护士应急能力、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实现由“操作型”向“能力转变型”,保证培训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OSCE模式考试;规范化培训护士;考核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推广过程中,新医改背景下必须要不断优化医护工作人员理论知识体系及临床技能,加强护理人文、人际沟通等多方位能力[1]。
OSCE模式考试作为新兴的一种评价方法,近年来在医学教育、资格考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新模式更加适合新时代发展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护士专业技能,尤其是护理人员来说,可以更全面反映护士现有不足之处及成绩差异[2]。
本次报道,OSCE模式考核在规范化培训护士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泗洪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共计4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
所有调查研究护生对象均为本院护理人员,完成操作规范。
在观察组中护士在19-24岁,平均(21.28±2.24)岁,男1名,女19名。
在对照组中,护士年龄阶段在20-25岁,平均(22.48±2.74)岁,男1名,女19名。
排除不能独立完成的护士、排除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考核的护士。
两组护士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具备显著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选择泗洪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共计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按培训安排由老师集中授课,理论知识培训和操作演示,以理论及操作考核为主。
多站式考核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接受护理学教育的学生,需通过考试判断其护理学相关操作的掌握情况,传统的考核方法不能对考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该文提出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应用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可以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考核可以确定学生的不足,帮助教师确定未来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水平。
标签:多站式考核;基础护理;实训教学
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属于一种较为客观的用于评估学生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是让学生在模拟临床场景及规定时间内,对模型开展程式化临床技能操作,从而测试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将该考核方法应用于护理实训考核中,可对学生的护理技能水平进行准确评价[1],保证学生对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学生创新能力强,临床决策能力和创造性更好,以后进入临床工作基础更为扎实。
1 考核对象及时间
考核对象为学校护理专业学生,正式上课之前将开展的课程安排,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告知学生,嘱学生在上课期间加强对所要考核内容的指导和练习。
每次考核时间在实训课程结束后开展[2]。
2 多站式考核方法
2.1 成立考核小组
由教研室主任联合几名具有资深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任命主任为组长。
考核小组拟定10个病例,制定并分发统一的评分标准,最大可能保证客观公正地为学生评分[3]。
2.2 培训标准化患者
由教师在学生中选择若干名其他专业学生进行标准化患者培训,2人一组,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陪床,标准化患者需熟练掌握自己模拟所患疾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社会状态,患者与陪床需默契配合,尽最大可能为考试提供一个生动真实的临床场景[4]。
2.3 考试程序
考试设置4个站点,分别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计划,急救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每4名学生一组,开展小组考核,要求学生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四个站点的考核,每位小组成员以一个站点为主考点。
每一个小组有两名监考老师负责监考,每个站点的分数均为100分。
完成操作后,由监考老师进行打分,给出
标准分数,并点评学生的操作。
取两位教师打分的平均值为最终分数[5]。
3 多站式考核内容
3.1 护理评估
考生需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收集患者社会、心理、患病史、既往史等基本资料,顺利进行问诊,中途无较长时间的停顿,询问资料时不提诱导性问题,不重复提问,不能使用医学术语,及时核实患者信息。
此站主要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6]。
3.2 护理诊断和计划
行患者资料的补充性收集,做出护理诊断,并进行排序,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简单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至少说出三个,且要保证名称准确,格式规范,次序正确。
此站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
3.3 急救护理措施
要求考生快速判断出患者的病情,掌握各种急症的抢救方法,可以通过团队协作正确展开施救。
该站主要考核学生的应急应变能力。
3.4 健康教育
以患者能接受的形式对其展开健康教育,要求至少有两种形式。
此站主要考察考生的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技巧[8]。
4 多站式考核的优势
①多站式考核属于综合性实训考核,不需要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点和简单重复某项操作,对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情况更为重视。
在该考核模式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更高,考核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模式改为主动模式,学生能更为系统地掌握各类护理知识[9]。
②标准化患者的使用:使用标准化患者,对临床病情演变和病情处理进行了连贯的模拟,展现了多样多变的临床问题。
考核时要求学生灵活应变各类问题,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得到提升,考核合格后,学生未来进入临床后能更快的适应临床地复杂情景[10]。
③小组考核:考核虽然为小组进行,但每个学生仅主考一站,期间小组成员还可以相互讨论,协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且该考核模式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保证学生未来进入临床后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④该考核模式的优势在于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进行考察,每
位标准化患者均有详细的文化层次,职业,社会阶层等设定,情感表演各有不同,在考核时可以培养学生对待不同患者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11]。
5 多站式考核的不足
①小组内考生参加的考站不同,考核时内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难易差别,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公正性。
今后可以根据小组的整体表现对个人的表现进行加减,或增加考试课时,使每位学生可以考完全部站点[12]。
②所制定的考核标准较为粗糙,监考老师的个人理解不同,评分就有所不同,考试失去了一定的公正性。
故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细化评分标准,做好监考老师的督导和培训[13]。
③标准化患者的表现各有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考试,进而影响所得成绩的公正性。
今后需要对标准化患者进行统一细化培训,减少标准化患者之间的差异,减少考试期间患者对考生的影响,尽可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14]。
6 小结
在临床护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基础护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与患者医师的沟通能力,在临床抢救及护理工作中发生突发事件能进行紧急抢救,对疾病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多站式考试近年来在医学界较为推崇,该考核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护理学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在多站式考核中,学生能更好的利用自身学到的护理知识,对临床护理知识的掌握更强。
通过培训标准化患者,对真实病室环境进行模拟,保证学生在考核时做好了随机应变,可以应对各种慌乱状态,与患者的沟通协作能力较强,对患者具有较强的人性化关怀意识,对学习的积极性高,自愿参与到平时的实训护理中[5]。
綜上所述,通过多站式考核评价护理学实训课更为客观,能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但这种考核方式确实存在一定的缺点,后续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完善,保证该考核不仅能更客观地评价考生操作能力,还能在临床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参考文献]
[1] 左丽丽,田芬霞.多站式考核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73,196.
[2] 田文凤.多站式考核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34-36.
[3] 崔宇红,朱建坤,马丽萍.多站式临床技能考核对护理实训教学的效果评析[J].甘肃中医,2008,21(5):38-39.
[4] 南亚星,王向荣,乔桂圆,等.基于关怀理论的人文关怀课堂在基础护理
实训教学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8,33(7):66-69.
[5] 杨芳.模块化教学结合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7):2427-2429.
[6] 刘莹莹.探究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细节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105.
[7] 李艳玲,马锦萍,宋文娟,等.护理技能竞赛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3):167-168.
[8] 宋艳丽,董博,吴菲,等.多元智能理论在基础护理学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3):1129-1133.
[9] 张巍.微课在中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2):183-185.
[10] 黄永先.有序实训室开放对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2):123-124.
[11] Zaita Oldfield,Spencer W Beasley,Julian Smith,et al.Correlation of selection scores with subsequent assessment scores during surgical training[J].ANZ journal of surgery,2013,83(6):412-416.
[12] Jeremy Urech,Laurence Tock,Trent Harkin,et al.An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solvent-based capture technologies within an IGCC-CCS power plant[J].Energy,2014,64(Jan.1):268-276.
[13] Maria P. Papadopoulou,Constantinos Antoniou.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terminal and transport network planning[J].Energy policy,2014,68(May):306-319.
[14] McNeil VH,Cox ME,Preda M,et al.Assessment of chemical water type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 using multi-stage cluster analysis,Queensland,Australia[J].Journal of Hydrology,2005,310(1/4):181-200.
(收稿日期:20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