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防洪工作创新管理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80.97 KB
- 文档页数:2
管理科关于加强铁路防洪管理工作的思考◎逯明(作者单位: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工务段鸟岛线路车间)对于铁路工务部门而言,防洪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开展防洪工作中,需要以防洪隐患排查作为前提和基础,通过构建一套完善的防洪隐患排查管理体系,针对制度、措施、管理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全面提高防洪隐患排查工作的水平,确保铁路防洪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铁路防洪工作的重要性铁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铁路里程较长,在铁路线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
特别是铁路沿线暴雨洪水灾害的发生会带对铁路线路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在实际铁路洪灾发生时,铁路运输设备作为受灾体,线桥设备损失较大。
特别是对于铁路路基、桥梁和涵洞的损害更为严重,严重危及铁路设备和铁路运营。
当洪水灾害发生时,山体滑坡、泥石流、落岩及路基下沉等会导致铁路线路被切断、道床出现冲孔和管涌等情况。
因此做好铁路防洪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铁路防洪工作中,要求铁路职工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针对于洪灾能够科学进行预测,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警方案。
同时铁路部门领导还要做到权责分明,将铁路防洪工作落实到位。
另外,在实际防洪工作中,还要做好路基夯实工作,加固铁路两侧防护栏,及时做好相关设备的发放工作,以便于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在洪水灾害发生时能够降低其对铁路运营带来的影响。
二、铁路工务防洪存在的问题铁路防洪是工务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提高对铁路防洪工作的重视度,将积极采取科学合理措施,以此来提高工务铁路防洪工作的实效性,降低洪灾对铁路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
但在当前铁路工务防洪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此来提高铁路防洪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防洪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在实际防洪工作开展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工务部门来完成。
具体需要做好相关施工方案的审核工作,并定期检查防洪工作状况。
由于防洪效果与防洪质量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强化对防洪工作的监控。
铁路车务站段防洪管理工作的思考【摘要】当前影响我国铁路沿线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汛期降雨灾害,在我国的铁路发展史上,降雨灾害一直对铁路的运输安全产生着巨大的威胁。
是影响铁路安全运输的重要因素,就铁路车务站段而言,如果没有健全的、针对性的防洪管理,降雨灾害将成为阻碍车务站段运输安全的重大安全隐患。
因此,就必须对车务站段防洪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加强防洪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保证汛期的行车安全。
【关键词】铁路;车务;降雨灾害;防洪;行车安全;问题;解决策略引言车务站段防洪管理工作在保证汛期行车安全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防洪管理可以确保车务站段安全的度过汛期。
车务站段在开展防洪工作的时候,必须结合站段自身情况和现场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最大程度上降低降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一、车务站段防洪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1.车务站段防洪管理工作的特点铁路车务站段的管辖范围常常以点多线长、交通不便、通讯不便为特点,给防洪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变,一是由于管辖范围点多线长,站段专业管理人员对车站防洪工作的指导不能同时进行,导致车站的防洪工作质量参差不齐。
二是交通不便,特别是山区车务站段,当突发汛期险情时,站段的专业管理人员无法立即赶到,错了控制险情发展的最佳时机,造成应急处置被动。
三是部分车站地处偏僻,与站段的通讯方式单一,一旦因灾害造成通讯中断,应急处置工作将很难开展。
2.车务站段防洪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是主观上认为车务站段不是铁路防洪工作的主体,导致防洪工作存在被动的问题。
在铁路防洪管理工作之中,工务系统是防洪工作的主体,通常防洪工作的规章制度由工务系统制定和公布,车务站段执行或提出意见和工作要求,导致了车务站段的部分职工干部主观认为防洪管理工作是工务系统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造成了防洪管理工作被动的局面。
二是信息反馈滞后,延误防洪应急处置的问题。
车务站段部分车站管理人员的敏感性不强或存在侥幸心理、逃避思想,当发生大暴雨或汛期降雨险情时车站管理人员忙于处理应急或认为事情不大而忽略了向段调度室和行车调度进行信息反馈,导致上级部门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整体应急处置的决策,延误处置时间造成汛期衍生事故。
关于做好铁路防洪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吕家奇摘要: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多变,雨季普遍存在来临早、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给铁路防洪工作带来严峻压力。
如何保证既有铁路汛期不断道、少断道,成为铁路防洪管理工作者深思的一个现实问题。
本文对做好铁路防洪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防洪;管理;思考前言由于铁路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国地域篇幅辽阔,我国铁路成为运输工具之首。
然而,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在气象、地貌、降水幅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并且,我国在水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持续时间长,从而造成铁路方面经济损失颇重,进而给铁路带来运输环境的影响颇为不利。
因此,要彻底做好铁路防洪是当务之急。
1 增强防洪意识增强防洪意识,强化全员铁路职工的思想教育,使“全员防洪、预防为主”的思想人人皆知。
汛前认真对干部职工进行抗洪抢险技术技能培训。
组织全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汛期安全行车措施》及上级有关规定同时对组织全员进行防洪抢险实际操作演练,使抢险人员熟知抗洪抢险搭设枕木垛、排架、架设便桥、堆码草袋等抢险技能提高干部职工水害抢险能力真正使全员达到遇有险情时,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抢险队伍。
2 铁路防洪的重要性铁路作为我国运输之首,面对灾害影响频率高,时间长。
并且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铁路运输设备作为受灾体,其关键损失发生在线桥设备上,尤其是路基地段,其次是桥梁涵洞。
洪水灾害容易引发大型山体滑坡、泥石流、危石坠落以及路基下沉而引发线路断道、道床冲孔、管涌等情况发生。
铁路防洪的预知和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铁路职工的素质与判断要严格高球,要求铁路职工在洪水未发生时,进行全面的预测,在洪水发生之时,有一套完善的狱警方案。
专业管理人员要做到职责分明,认真负责、组织铁路职工开展铁路防护工作。
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做好洪灾的防范工作,工务段务必加强防洪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防洪进入临战状态,值班人员应随时通过有关天气网站、气象台等手段,密切监视雨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浅谈山区铁路科学防洪郑州铁路局月山工务段助工常艳普摘要:本文主要探索山区铁路如何提高科学防洪能力,从防洪内业管理、雨量警戒值、科学预警、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新思路,对铁路科学防洪提供一定的参考。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突发性极端灾害天气明显增多、增强的大环境影响下,汛期水害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铁路防洪工作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
做好铁路防洪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大局。
铁路防洪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认真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以确保列车安全、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确保运输秩序为重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排查、防治并举、超前预警、果断处置为主线。
进一步夯实防洪安全基础,严格执行汛期安全行车措施,坚持关口前移,严防死守,主动化解防洪风险,切实加强防洪风险过程控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段管内正线少断道,确保不发生列车撞岩石和堑坡塌体事故,杜绝旅客列车脱轨事故和货物列车责任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结合我段多年科学防洪工作实践,就当前工务段科学防洪管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强化内业管理,为抓好防洪安全提供第一手资料防洪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
防洪内业管理是由水害风险管理和开展防洪工作管理两方面构成的。
实践证明,抓好防洪内业管理,可以为建立科学防洪机制、强化防洪工作安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基层站段防洪机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积累的历史经验,提炼出适合自己地域特征、人员素质特点的一套管理方法,通过不断提高内业管理水平,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发挥出自身最大能量,来实现铁路防洪安全目标。
1、统一目标、动态管理,逐步实现防洪台帐管理规范化防洪台帐是防洪内业管理的晴雨表,防洪内业管理的优劣,从防洪台帐反映的情况上,可以管窥一斑。
每年汛前,段防洪办就会对上一年防洪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找出对策,然后对当年的防洪内业管理标准进行修改。
做好铁路防洪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3T07:35:15.38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7月14期作者:张思佳[导读]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化发展张思佳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工务段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化发展,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样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而铁路作为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构成,建设面越来越广,在各类地形条件下均能发现其身影,尤其是在山谷、河流之上的铁路,当遇到汛期时,湍急河水会对铁路运作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做好铁路的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分别从汛期前、汛期中、汛期后三阶段,就具体的防洪管理思路作一剖析,望能为此方面的实践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铁路;防洪管理;汛期铁路防洪管理是整个铁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维系铁路正常运营,保障相关设备安全渡汛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气候多变情况越发明显,许多地方的雨季普遍存在来临早、持续时间长、降雨多且急、雨量过于集中等特点,因而给当地的铁路防洪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针对既有铁路而言,怎样做到汛期断道情况的少出现或不出现,已经成为铁路防汛管理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一项难题。
需要指出的是,铁路工务防洪工作拥有专属自身的特点,阶段、时段不同,在防洪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上,也会存在差异;但其却始终将加强安全管理作为整个工作的重心,并且还将铁路防洪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作为侧重点,以此做到铁路领域的科学、有效防洪。
本文就铁路防洪管理的具体做法探讨如下。
1.汛前防洪管理工作(1)制定详细且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
在汛期开始前,防洪办可制定各项防洪管理制度,如防洪抢险、危险地点检查与安全监护、雨量三级警戒值、防洪值班、重点病害观测、冒雨巡查、雨量观测等,以此使防洪工作制度变得更加规范、完善,为防洪工作的高质量、优质化开展提供强劲根基。
(1)修订防洪预案。
铁路线路工区防洪工作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2037年了,我依然记得2023年那个呼风唤雨的夏天。
那一年,全国范围内都发生了多次突发性洪水灾害,许多地方的铁路线路工区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防洪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2023年铁路线路工区防洪工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常见问题1.水位过高导致铁路线路泡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河流的改建和泛滥区域的扩大,许多铁路线路工区面临着水位过高的威胁。
在暴雨或汛期,容易导致铁路线路泡水甚至水浸破路。
2.洪水冲毁铁路线路设施洪水对于铁路线路设施的冲毁和损坏是铁路线路防洪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还会威胁到铁路安全。
3.大风与雨水造成铁路线路障碍大风和雨水也会造成铁路线路的障碍,使行车困难。
如果无法及时处理,这些堆积的水会引发地滑和路基塌方,从而给铁路线路带来很大的危害。
二、解决办法1.加强双重预防措施首先,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铁路线路防洪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这包括加强河道水位监测,做好日常排水工作,加强铁路线路防汛抢险物资的储备等。
只有采取双重预防措施,才能降低铁路线路防洪工作中的风险。
2.开展全面的排涝工作在处理铁路线路泡水的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做好排涝工作。
在铁路线路工区进行天然排水,也应做好引水运用和井渠开挖等工作,让排出的水尽可能快地流出工区,减少铁路线路水浸破路的危险。
3.提高防洪设施的抗洪能力当洪水来临时,我们应该及时设置防洪设施。
这包括设置防洪圈和隔离墙等,以增强防洪设施的抗洪能力。
同时,在进行防洪抢险工作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工人的安全。
4.加强铁路线路设施的修建和维护由于洪水的侵袭,铁路线路设施经常受到破坏,我们应该及时修建和维护这些设施。
对于附近容易水浸的铁路线路,我们应该优先设立隔水物,即砖砌墙或其他限水建筑物,保护铁路线路设施的完整性。
总之,在铁路线路防洪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防洪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好排涝工作和设施修建与维护,以提高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输能力。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7.11.021收稿日期:2017-06-28作者简介:包小森(1980-),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铁路工务防洪、桥路设备检查及大维修管理工作。
1概述宝中铁路是穿越中国大西北腹地的重要铁路干线,大部分地段处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质稀松,局地强降雨频发,防洪压力极大。
1996年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因水害断道事件时有发生,强化防洪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防洪工作历来是铁路工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防洪隐患排查是开展防洪工作的重要前提,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洪隐患排查管理体系,在制度、措施、管理和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全方位抓好防洪隐患排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防洪隐患排查工作参与人员多,导致排查人员的结构比较复杂,受管理水平、文化程度、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制约,对隐患的认知、判断和处置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建立统一的防洪隐患排查体系显得特别关键。
2防洪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2.1排查方案根据“全员防洪、全年防洪、科学防洪”的指导思想,为及时全面掌握管内设备抗洪能力,针对每年不同的季节特点开展汛前、汛期、汛后防洪隐患排查以及各类专项检查。
检查后应做好隐患台账的完善以及问题库的修订等工作,研究提出病害整治方案或提出方案优化意见。
具体防洪隐患排查流程见图1。
图1防洪隐患排查流程图2.2汛前隐患排查每年春融、汛前结合春检,对管内设备抗洪能力进铁路防洪隐患排查创新管理的探讨包小森(兰州铁路局中卫工务段,宁夏中卫755000)摘要:防洪隐患排查是减少和防止铁路水害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其目的是及时发现路基、桥梁、隧道、涵渠等设施的病害和不良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加固和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设施抗洪能力,确保汛期行车安全。
本论述探讨了宝中铁路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从防洪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制度管理、排查内容、安全卡控、方法创新等方面,阐述了中卫工务段在宝中铁路防洪隐患排查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常见防洪隐患的成因和排查方法,针对不同的隐患应该采取的具体处置方法,重点对铁路防洪隐患排查的创新管理和在新形势下防洪隐患的排查工作进行了探讨。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摘要:随着我国铁路发展的日新月异,铁路在人们出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也基本实现“八横八纵”的整体布局,铁路的修建向着更边远地区延伸,一些高堤深堑、桥涵隧道地段也就成了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要牢固树立全员主动防洪,全年常态防洪的理念,增强防洪工作的意识,提高防洪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文主要针对铁路工务全年防洪工作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铁路;工务;常态;防洪引言铁路工务防洪工作与当地气候特征息息相关,其工作的紧密程度受季节性影响很大,但总体来说是一项全年度的常态化重点工作。
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
受季风性特征影响,气候地域性差异较大,夏季降水充沛,我段铁路工务防洪工作时间集中在每年6月1日到9月15日。
受气候特征影响,路基春检、秋检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黑龙江地区施工期短,防洪预抢施工在春秋季节需要紧密开展。
1 常态预防与科技监测在防洪工作中的应用1.1 防洪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在防洪工作开始以来,为做好暴雨和洪水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崩塌落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御和处置,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减少灾害对铁路运输秩序和运输设备造成影响和损害提供保障。
我段各科室根据职责细化落实防洪责任,制定应急预案与防洪应急备品的准备工作,并加强职工教育进行防洪工作培训与考试。
各车间结合近年水害发生的位置,制定防洪重点处所。
结合近年水害抢险经验,进一步完善防洪应急预案。
防洪预案主要根据车间设备、人员及自然情况,管内历年水害情况,防洪地点及隐患处所来制定防洪应急预案,并且安排日常防洪管理工作。
1.2 开展防洪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了提高职工的防洪应急处置能力,我段各车间每年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洪应急演练工作。
例如2019年7月8日,在我段王万联络线陈家站10道开展防洪应急演练,从此次演练中总结如下,车间在接到抢险命令后,反应迅速,预想周全,能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人员、机具、防洪备品赶赴现场进行抗洪抢险,携带发电机器1台、带把尖锹10把、编织袋100条、彩条布100米、镀锌铁线5kg、白棕绳50米、带把尖镐10把、信号旗5面(红黄)、信号灯4盏、移动停车信号牌2个、移动减速信号牌2个、作业标2个。
铁路防洪工作创新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1-09T14:27:37.1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许东伟[导读] 铁路防洪工作中隐患防治、应急处置是重点,只有对于地形地貌、降雨情况、易发水害类型、防控措施等有着清晰的了解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工务段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铁路防洪工作中隐患防治、应急处置是重点,只有对于地形地貌、降雨情况、易发水害类型、防控措施等有着清晰的了解,才能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进行隐患防治、应急处置准备。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铁路防洪隐患防治、应急处置准备创新管理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防洪工作;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创新管理
引言
洪水灾害在产生过程中主要受到气象因素、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洪水灾害在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之下,铁路设备必然会受到严重损失。
而要想有效的降低影响,必须加强对隐患防治、应急处置若干重大问题的探究分析,要综合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应对方式。
1 防洪隐患检查不留死角
应对与防洪安全有关的铁路线路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防治桥涵及路基排水不良设备淤塞、变形裂损;山体、堑坡危岩落石及风化剥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处所;路基填土不良、高堤深堑、隧道出入口等边坡不稳定处所;滨河路基、河道变迁、河床冲刷下切、基础冲淘、边坡溜坍、边坡冲刷处所;浅基及过洪能力不足的桥涵;路基、桥涵导流及防护加固设备状态不良处所;未经汛期强降雨考验的新筑路基、新旧路基结合部、路桥(涵)过渡段;人为活动或周边环境改变(包括上游汇水范围内植被、冲淤变化及施工、取土、挖沙、筑坝、弃土、抽取地下水、采空、耕种、砍伐、建设等)影响铁路防洪安全处所等。
2 全力消除防洪隐患
一是加强排水设施清疏,加大与地方行政执法机构的合作,对随意侵占防洪通道、改迁排水设施的行为进行整治。
二是加快对排水系统的建立修复既有破损、失效排水设备,完善系统规划。
三是切实加强道口平改立、地方管线穿越、上跨立交桥、路外工程、基建工程等施工破坏周边环境、改变或者堵塞既有行洪通道、影响排洪的施工管理,上下联动,加强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消除工程建设造成的防洪及水土流失等隐患。
3 优化山头、危树的检查及清理模式
山头由线路车间负责管理,但车间职工不具备登山检查及清理的能力,所以应成立专业的登山检查清理小组,负责对管段内山头的拉网式检查、危石标记、柔性网锚杆头标记及对浮石、危石、危树和坍落物的清理工作,不放过每一处隐患,自3月-10月不间断循环检查清理。
4 科学设定雨量警戒值
目前雨量警戒值的设定主要考虑设备抗洪能力、行车情况、地形地貌、降雨情况。
但夜间时,从雨量报警到巡查人员到达现场所消耗的时间大约是白天的1.5倍,正常情况下设置的雨量警戒值是满足不了夜间防洪安全需要的,所以雨量警戒值应为白天、夜间两级设置,夜间应尽量降低出巡警戒值,尽早组织出巡检查。
5 关注地方雨量查询系统,综合分析管内雨情
铁路设置的雨量监测点数量是有限的,并且因设备故障等问题影响雨量值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关注地方雨量查询系统是有必要性的。
雨量监测人员应盯控地方雨量查询系统,发现地方雨量监测点数值达到我段雨量警戒值时,立即通过数字哈局视频监控查看雨情,并与车站值班员联络确定雨情,如确定发生强降雨,则立即安排机车添乘及地面巡查;如未发生降雨,则对地方雨量查询系统、数字哈局视频监控加密盯控,直至地方雨量监测点数值下降到2mm一下。
发现邻近的地方雨量监测点数值和铁路监测值相差悬殊时,立即通过数字哈局视频监控查看雨情,并与车站值班员联络确定雨情,如确定发生强降雨,则立即安排机车添乘及地面巡查,并安排段科室专业干部奔赴现场,检查雨量数值小的雨量计,确定雨量值小的原因,确定是否有人为因素。
6 提前安排部署,强化防洪巡查工作
集约化生产模式推行后,部分工区撤并,工区管辖范围变大。
雨量报警后,职工在工区聚集后出发到巡查区段所需时间大大的增加,所以应在巡查困难区段、防洪地点附近村屯设立住宿点,凡有降雨预报,预先安排巡查人员、驻站联络员、车辆在住宿点住宿,并在工区安排足够的巡查人员留守,以保证雨量报警后巡查人员可以快速到达巡查包保区段。
7 科学掌控雨情,指导列车安全运行。
专人负责实时盯控云图,通过铁路气象服务系统雷达云图与集团公司TDCS列车运行监控系统进行逐区间核对,提前研判列车运行风险,对防洪地点提前安排看守。
持续关注地方雨量仪显示情况,根据雨量值、雨云的走向,判定短时雨情。
通过雷达图与线路平面图的比对,合理评估降雨趋势,提前督促出巡、果断封锁线路,适时扣发列车,确保运输安全。
8 充分发挥登乘机车检查作用。
防洪添乘实行逐级负责制,管控中心为总指挥,相关业务科室科长为添乘包保组组长。
管控中心负责对降雨区段内的行车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需添乘的列车。
需添乘时管控中心电话通知添乘包保组组长,包保组长通知包保组内的相关车间主任,具体添乘人员由添乘包保组内的车间主任指定,包保组组长安排完添乘工作后,汇总添乘安排情况,并将具体情况上报调度平台,添乘工作做到闭环。
9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研判防洪风险项目、项点,明确各层级的职责、标准和工作流程,做到可操作、界面清晰、动态优化,确保有人管、有人控;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实行追溯问责制,追踪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情况,逐级倒查安全管理责任,加大对履职过程和履责质量的考评;运用奖惩激励机制,定期下发通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10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铁路防洪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严格控制所有环节,避免洪水的影响,最终保证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周乐.铁路防洪区段视频监控防护系统[J].科技视界,2018(13):48-49.
[2]张依.汛期铁路防洪安全形势十分严峻[N].人民铁道,2017-06-15(A02).
[3]苑存宇.做好铁路防洪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太原铁道科技,2017(03):38-40.
[4]王建中.线铁路防洪工作的探讨[J].科技风,2017(15):137.
[5]成都铁路局.加强山区铁路防洪安全管理[N].人民铁道,2017-06-25(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