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9
课时计划授课周月日课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1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难点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教具(学具)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活动: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学生表演历史剧《辛丑条约》签定仪式。
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在“国事论坛”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课时计划教学过程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中国成了外交的大赢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
怪不得国际上在渲染“中国威胁论“。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教后记板书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国际威望日益提高北京刚刚成功举办完22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世界各大媒体一片赞扬声,给参会人员留下了美好记忆。
中国所推出的主张,得到21个成员共同认可,我们深感欣慰。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之所以中国国际威望不断提升,是有以下原因的。
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
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具有极大影响力,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与5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国际角色,和半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
五十多年前它是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一员,三十多年前它加入了联合国,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使得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中国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找到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第二课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尽管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
我国人口众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是世界商品的销售市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需求不断增长,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解决国际争端、地区冲突和打击恐怖主义等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近年来,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和核裁军等国际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的看法、主张和举措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这表明( )①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②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中国已经成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④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我国积极参加一系列的国际行动,表明我国的国际地位及其影响日益增强。
对照四个题肢,“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负责任的中国形象”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是D。
【答案】D2.在厦门双十中学的新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拓展合作办学规模,为进入国际一流中学夯实基础。
近年来,双十中学一直致力于对外合作交流,目的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学生。
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 )①树立全球观念,迎接机遇与挑战②关心祖国和世界的发展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④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学校的最终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校致力于对外合作交流,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观念,积极走向世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9日益重要的国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9日益重要的国际》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以及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际在当今世界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国际这一概念还相对陌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国际信息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并激发他们学习国际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使学生认识到国际在当今世界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国际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国际案例资料。
2.准备我国在国际中的相关资料。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国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并提问:“你们知道的国际有哪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际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然后呈现我国在国际中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国际在当今世界中的重要性,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国际在当今世界中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回答,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环保、科技、文化等领域,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教案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课标内容](1)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外交史实。
(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了解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及中美建交的经过,分析其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讨论十届三中全会以后,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另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及合法席位恢复后在联合国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大意义。
(2)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及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情况,认识中美建交的重大意义及中美关系发展曲折复杂的原因。
(3)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的特点及外交活动的重大成就,理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是外交的重大胜利,表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2)新时期,外交方针的调整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认识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综合国力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中美建交和新时期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教师讲述及问题讨论教学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了争与生产共处的坚实基础,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8课《日益重要的国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8课《日益重要的国际》的第二课时。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以及我国与国际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思考能力,对于国际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澄清和深化。
同时,学生对于我国与国际的关系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增加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国际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国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国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2.我国与国际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国际的作用。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国际的关系。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国际的认识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和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国际的标志,让学生猜测这些是什么。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国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的重要性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与国际的关系,分享自己了解的国际案例。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提问环节: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国际在当今世界中的作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分享。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20课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教学目的与要求:(1)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外交史实。
(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中美建交和新时期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教学程序:一、自学与交流: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极力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中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②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中美建交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同毛泽东会见,与周恩来会谈。
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关系。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②1982年,中美发表《八一七公报》,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原则和方向问题。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活动。
④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国际斗争中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合作探究: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3、谈一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大意义。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8课《日益重要的国际》(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日益重要的国际》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8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国际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国际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国际的性质、种类和主要职能,从而提高学生对国际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于国际这一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国际的性质、种类和主要职能等方面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国际的相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国际的性质、种类和主要职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际的性质、种类和主要职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际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对国际的认识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国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际的性质、种类和主要职能。
3.案例分析:展示与国际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国际的作用和意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国际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总结国际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国际的作用和意义。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9.日益重要的国际》说课稿-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9.日益重要的国际》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以及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国际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国际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国际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以及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作用,以及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国际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国际的作用;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国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这是哪个国际吗?它在国际事务中有什么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1)国际的基本概念:、目的、成员、机构等。
2)国际的种类:、经济、文化、社会、卫生等。
3)国际的作用:处理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等。
4)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我国加入的国际、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国际的作用和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9日益重要的国际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9日益重要的国际第二课时》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国际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与国际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认识到国际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国际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耳闻,但未必能深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同时,学生对于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有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我国与国际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我国与国际的关系。
2.教学难点:国际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学生对于国际的认识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国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际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国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我国与国际的关系,分享学习心得。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国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国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