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双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8
抗菌药物耐药性总结分析一、监测情况:1、革兰阳性球菌(前两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耐药见下(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青霉素。
耐药率50-75%:红霉素。
耐药率40-50%:庆大霉素。
耐药率30-40%: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
(2)表皮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庆大霉素、四环素。
耐药率40-50%:诺氟沙星。
耐药率30-40%: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
2、肠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1)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率见下:耐药率超过75%:无。
耐药率50-75%: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呋辛。
耐药率40-50%: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妥布霉素。
耐药率30-40%: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
(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抗生素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
耐药率50-75%:无。
耐药率40-50%:无。
耐药率30-40%:替卡西林+棒酸。
(3)阴沟肠杆菌抗生素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头孢呋辛。
耐药率50-75%: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
耐药率40-50%: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吡肟。
耐药率30-40%:无。
3、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抗生素耐药见下:(1)铜绿假单菌抗生素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无。
耐药率40-50%:无。
耐药率30-40%: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
(2)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替卡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1月共出院患者56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22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6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7.2%。
5、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4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8.18%。
6、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9.09%。
7、碳氢霉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22.7%。
8、二联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45.45%,应用的抗菌指征和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均较正确合理,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
综上所述,我科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总体上看较为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二、总结从病历的情况来对我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我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格率为100%。
1月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说明了我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工作已制度化规范化,但存在1例用药时程过长,因此,提请各位临床医师注意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以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1、抗菌药物使用率 2月共出院患者45人,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数为1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等同于上级规定的不高于40%的比例。
2、青霉素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
3、头孢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55.56%。
4、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的病历数为2份,占使用抗菌药物总病历数的11.1%。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双十”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合理用药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规范临床医师用药行为,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提高医疗质量,最大限度降低药品费用,特制定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双十”制度。
一、方法
1、每季度统计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前十名的抗菌药物和使用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并公示。
2、对销售金额前十名抗菌药物进行分析并上报医院领导及相关组织。
二、使用排名前十抗菌药物处理方法:
1、对两次排名均占前三名的药品实行限量销售。
2、对三次排名均占前三名的药品给予暂停用处理。
如系医院不可缺少药品则需经药事委员会研究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开具抗菌药物使用率前十名医生处理方法:
医院组织相关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前三名的医生进行病历、
处方专项点评。
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临床用药双十制度
为提高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相关要求及医院的实际情况,特建立临床用药双十制度。
具体如下:
1、药学部每月利用HIS系统提取临床用药销售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及分别对应的前十名医师,并在医院内网系统进行公示,双十统计实行“双人双密”管理。
2、药学部每季度对临床用药双十排名情况进行分析,抽取1-2个用药异常品种或连续排名靠前的品种进行用药合理性点评分析。
3、医院不定期组织全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培训,规范临床医师用药行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4、对于连续3个月进入被监控的药品或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用药异常情况的的品种,上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根据情况采取通报、限期整改、限制用药、暂停用药或者清除出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等措施。
5、对于无正当理由使用排名内药品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对拒不悔改的医生给予停止处方权及扣除个人绩效的处罚。
6、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医疗专项整治自查报告医疗专项整治自查报告范文(精选9篇)医疗专项整治自查报告范文(精选9篇)1自接到开展全国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大检查的通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临床及医技科室对本科室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并进行深入的剖析,特别对于6月份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检查,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了落实与解决。
目前我院严格按照《自贡市医疗服务价格》(试行)收费标准执行,没有发现多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自立项目收费、自定标准收费、挂靠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
但为做到防微杜渐,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各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自贡市医疗服务价格》(试行),所有收费标准一律按二乙以下下调20%的标准执行;坚持一切财务收支活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医疗服务价格采用计算机统一划价,各医技、临床科室不得划价,杜绝人为乱划价、乱收费现象。
(二)成立了物价监督领导小组。
为更好地规范各项收费,医院专职物价员定期对临床科室、重点环节的物价计量进行监督、检察;同时,为使小组成员了解和掌握有关物价、计量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医院还对小组成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三)为增加收费透明度,医院在门诊大厅制作了医疗服务价格公示栏,添置了价格流动显示屏,接受患者监督;医用材料价格一律按规定程序上报物价部门批准后,按规定的加价率加价执行;认真建立健全医疗费用“一日清单”制度,让病人“看明白病,花明白钱”。
(四)规范药品购销和使用工作1.我院药品采购完全在有相应资质的医药公司采购,并由投资人亲自参与采购,控制了药品购销过程的不正当行为,真正做到所采购的药品货真价实,完全杜绝了药价虚高问题。
2.在药品购销过程中,严格按照四川省卫生厅挂网价格标准执行,并根据国家相关药品降价文件及时调整药品价格。
3.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和管理办法,坚持落实临床用药“双十”制度和抗菌药物出入及消耗登记制度,每月将销售量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上报,对全院医生开药量进行排名;建立健全临床药师评价病历制度和临床药师查房制度等,每月底药房组织临床药师对门诊、住院处方进行检查,坚决禁止大处方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做到以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杜绝滥用抗生素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质控的两项核心指标
摘要:
1.抗菌药物的概述
2.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质控的两项核心指标
4.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5.结论
正文:
1.抗菌药物的概述
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一类药物。
在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了抗药性问题的加剧。
2.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抗菌药物的滥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不规范的处方、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必要的升级用药等。
这些现象导致了抗药性细菌的产生,使得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时变得无效。
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质控的两项核心指标
针对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我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其中,两项核心指标为:
(1)抗菌药物使用率:通过统计分析,对比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评估其使用是否合理。
(2)抗药性监测:对抗菌药物的抗药性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分析抗药性细菌的种类、数量和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减少抗药性细菌的产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的培训、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技能,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5.结论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质控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关键环节。
通过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加强抗药性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抗药性细菌的产生,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2013年第2季度抗菌药物双十分析(一)双十排名:注:“外”指当月排名在10名之外(二)前十名用药分析:说明:1、每种药的特点按照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等总结;2、建议使用范围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38号文件)以及其它相关指南总结;3、每种药物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根据2013年第2季度病历评价及处方点评结果总结。
1、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表1.2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处方量前10位医生排名及用1)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特点: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是由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舒巴坦和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氨苄西林共同组成的混合物,舒巴坦与氨苄西林联合应用,不仅可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免受酶的水解破坏,增强其抗菌作用,而且还扩大了抗菌谱,增强了抗菌活性,具有广谱、耐酶的特点。
2)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建议使用范围:1.适用于治疗敏感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肝胆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2.适用于治疗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特别是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
3) 第2季度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围术期用药时间过长,拆线后仍继续使用抗生素;(外二外三);2、缺少对抗菌药物所致的医源性疾病的研究,属于经验用药不合理(外三);3、为了保险用药,有些医生使用药量过大。
2、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特点: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或略差,但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李斯特菌属耐药,其他阳性球菌(包括厌氧球菌)对本品均敏感。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头孢唑林为差,1~2mg/L可分别抑制对青霉素敏感和耐药的全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报告齐齐哈尔建华医院临床药学组2017年04月--2017年06月一、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本季度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70%,上述五种抗菌药物药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本季度庆大霉素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西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40%,应慎重经验用药。
(4)本季度抗菌药物四环素、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超过30%。
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信息。
二、目的:了解表皮葡萄球菌对12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1)本季度红霉素、诺氟沙星、青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70%,上述五种抗菌药物针对表皮葡萄球菌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本季度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针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50%,应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克林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超过40%,应慎重经验用药。
(4)本季度抗菌药物庆大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对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超过30%。
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信息。
供依据。
结果:(1)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70%;针对大肠埃希菌以上抗菌药物暂时停止使用,何时恢复待细菌耐药结果而定。
(2)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3)本季度无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
(4)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超过30%抗菌药物,对本院医务人员提出预警。
四、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对10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加强“统方”治理,切断“回扣”渠道医院治理“统方回扣”汇报材料治理医药购销领域“统方回扣”不正之风,是卫生系统纠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在省卫生厅党组、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XX市儿童医院党委高度重视,面对现实,出实招,求实效,积极有效开展了以治理“统方回扣”为重点的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系列活动,警示为先,教育为重,系统监控,有效遏制了医药购销领域“统方回扣”不正之风。
现汇报如下。
一、警示为先,教育为重,构筑反商业贿赂防火墙自全省开展重点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以来,我院一直将廉政思想教育与商业贿赂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工作来抓,广泛动员,警示为先,教育为重,构筑医药购销领域反商业贿赂的坚实防线。
一是定方案,制措施,营造重拳治理氛围。
在市卫生局党委开展全市卫生系统“大教育、大自查、大讲评、大督查”活动后,我院迅速行动,全面部署,成立了医院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制订方案,出台措施,全院职工按照“学习、讨论、提高、整改、建制”十字方针,坚定治理“统方回扣”决心,坚决克服“三种心理”:即攀比跟风心理、麻木侥幸心理、助推有益心理,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上下一心,全面打响治理“统方、回扣”顽疾的歼灭战。
二是分层次,多角度,深入开展警示教育。
结合全国医疗行业范围内发生的重大典型商业贿赂案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商业贿赂百日专项治理”活动,选择重点科室实施重点帮带。
班子成员定期参加药务科周会,向科室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警示教育。
全院各科召开专题会,结合案件谈体会,谈认识,查摆问题,积极整改。
全院职工共撰写自查自纠报告1145份,中层领导干部79份,护士长39份,普通职工1027份。
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教育效果。
三是集中讲,重点学,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要想做到廉洁自律,就要从思想根源上做文章。
医院组织全院中层干部专题学习了《钟声鸣响正当时》,集体观看了中央党校解读《廉政准则》的DVD光盘,大型豫剧《清风茶社》和省纪委《新十八谈》清正廉洁篇。
抗菌药物双十制度
为提高本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特建立抗菌药物“双十”制度。
内容如下:
一、药学部每月利用合理用药系统提取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前十名的药品和前十名医生。
二、对于连续3个月进入被监控的药品或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用药异常情况的,由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情况采取限制用药或暂停用药。
三、医务部每季组织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督查,对排名前列的抗菌药物结合处方、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对使用不合理的科室和医生,每季定期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时予以干预。
四、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精选10篇)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总结落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是时候认真地做好工作总结了。
那么工作总结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篇120xx年我院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面重点巩固了医疗规范和核心制度的落实,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全年门诊量完成40306人次,完成住院治疗3958人次(其中农合患者2318人次,占住院总数的58.5%),住院手术420人次,住院分娩685人次,业务量增长达到15%。
我院20xx年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入开展了“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等活动。
医院坚持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不断强化质量观念,提高责任意识,构筑安全防线,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尤其加强了医疗护理人员质量安全观念,全年组织相关培训学习8期,参加人员达到650余人次。
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完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保证质量安全。
建立健全了医疗护理质控体系,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检查结果向科室反馈、全院通报;严格依法执业,在工作中利用不同形式引导患者正确、合理就医。
进一步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强化病历质量管理,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完善重点部门管理。
加强临床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建立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和手术医师档案,严格按规定开展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规范了药品管理,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培训,认真进行处方点评,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加强了医疗器械管理工作,加大了不良事件的监测、报告。
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彻底清理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保留抗菌药物32个剂型,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占到抗菌药物总数的2/3以上。
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是否看到同样风景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是否看到同样风景抗菌药物“双十〞制度为提高本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规定,建立抗菌药物“双十〞制度。
内容如下:一、每月初药剂科按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与使用数量进行单品种统计,对单品种用药金额前十位药品进行监控,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公示并通报,随时掌握用药动态,并由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专家进行必要的分析,每月例行院有关领导汇报一次,并提供书面控制建议。
二、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每月进行监控公示,内容包括: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及使用金额前三名抗菌药物品名及数量。
科室使用抗菌药物金额连续三个月排名第一的,其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
对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居科室用药金额第一位的药品、和用量超常增长的的药品,给予警告限期改正,仍至停止该药品的使用。
三、药剂科每季组织对全院、科室、医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督查,对排名前列的抗菌药物结合处方、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对使用不合理的科室和医生,每季定期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时予以干预,包括:警告谈话、限期改正、限定处方权、取消处方权。
“医院药事委员会〞对药品使用情况、评价结果、处理结果以简报形式通报全院。
四、对门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不定期抽查监控公示,内容包括:抗菌药使用率、抗菌药分级执行率、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等情况,其评价结果纳入个人综合考核指标。
对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个人抗菌药使用率过高,违对抗菌药分级管理执行,使用金额过大或用量超常增长的药品,给予个人警告限期改正,仍至停止该药品的处方权。
五、每季对抗菌药物排在连续前三位的药品及其生产厂家、供给商进行黄牌警告,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调查后认定为明显不合理的品种将给予淘汰。
抗菌药物耐药性总结分析一、监测情况:1、革兰阳性球菌(前两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耐药见下(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青霉素。
耐药率50-75%:红霉素。
耐药率40-50%:庆大霉素。
耐药率30-40%: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
(2)表皮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庆大霉素、四环素。
耐药率40-50%:诺氟沙星。
耐药率30-40%: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
2、肠杆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1)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率见下:耐药率超过75%:无。
耐药率50-75%: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呋辛。
耐药率40-50%: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妥布霉素。
耐药率30-40%: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
(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抗生素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
耐药率50-75%:无。
耐药率40-50%:无。
耐药率30-40%:替卡西林+棒酸。
(3)阴沟肠杆菌抗生素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头孢呋辛。
耐药率50-75%: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
耐药率40-50%: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吡肟。
耐药率30-40%:无。
3、假单胞菌和非发酵菌抗生素耐药见下:(1)铜绿假单菌抗生素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无。
耐药率40-50%:无。
耐药率30-40%: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
(2)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率:耐药率超过75%:替卡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
耐药率50-75%: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持续改进措施一、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培训,加强医师和药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处方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授予医师、药师相应的处方权和调剂权。
二、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建立临床药师下临床查房制度,临床药师定期下临床并参与合理用药。
三、临床药师每月进行抗菌药物双十检查,对按金额排名前十的抗菌药物对应的前十名医生的用药进行跟踪调查。
四、临床药师每月负责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用药评价,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汇总,以告知、通报、集中培训的形式反馈给临床,使医生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诊疗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不合理现象,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限制医生的处方权限,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减少细菌耐药。
六、加强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针对处方、医嘱中出现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进行分析汇总,以告知、通报、集中培训的形式反馈给临床,使医生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诊疗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不合理现象,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七、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化建设,从源头上通过医生工作站对其处方、医嘱中各种超常规用药进行有效提示,并及时控制。
通过制定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量化,将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整体管理规范,从而规范医师的用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八、建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原因分析
1.研究和贯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医务
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
2.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
监管和管理。
3.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指南和规范,避免滥用和
乱用。
4.加强医生和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合理
使用的认识和意识,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5.加强医院内部的协作和沟通,形成合理用药的共识和机制。
1、为了减少细菌耐药,应当限制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在内一科,常见的联合用药包括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西丁或者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美唑等。
但是,联合用药应当有明确的指征。
如果减少联合用药,不仅可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2、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
使用剂量。
同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剂量。
对于青霉素,为了提高疗效,可以在降低日用量的情况下,增加给药次数。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剂量。
年第季度抗菌药物双十分析:
(一)双十排名:
表年第季度抗菌药物销售排名
注:“外”指当月排名在名之外
(二)前十名用药分析:
说明:、每种药的特点按照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知》、《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等总结;、建议使用范围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号文件)以及其它相关指南总结;、每种药物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根据年第季度病历评价及处方点评结果总结。
、头孢西钠针
表头孢西丁钠处方量前位医生排名及用途
1)头孢西丁的特点:头孢西丁为二代头霉素类抗菌药,对菌、菌及厌氧菌均有效。
对菌及
菌的抗菌作用强度比头孢呋辛弱倍。
易于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科细菌产酶(β内
酰胺酶的一种,细菌产量极大导致抗菌药物无效)而耐药。
2)头孢西丁建议使用范围:菌、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的治疗用药;有菌、菌及厌氧菌混合
感染可能时的经验用药;需要预防菌、菌及厌氧菌感染的手术预防用药
3)第季度头孢西丁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心脏外科及心脏介入术预防用药不应当使用
(各心外科、科),属于不合理用药;、科无厌氧菌感染风险(非消化道)手术的预防用药(科),部分情况下使用不合理;、科临床使用中无厌氧菌感染风险(非口腔、无脓腔)时使用(科),属于不合理使用;、科治疗用药多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由于较少有厌氧菌感染(科),经验用药不合理。
、头孢西丁与抗厌氧菌联用(重复用药,属超常);、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预防用药使用头孢西丁在治疗效果方面与头孢呋辛联合甲硝唑类似,但相对价格较高
、头孢孟多酯钠针
表头孢孟多酯钠处方量前位医生排名及用途
1)头孢孟多酯的特点:头孢孟多酯为二代头孢菌素,对菌、菌均有效,但作用强度均低于
头孢呋辛,而且易于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及肠杆菌科细菌等产酶而耐药。
头孢孟多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使用时需要经抗菌药物专家组成员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医师开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征求意见稿)》第二版将其从目录中删除.
2)第季度头孢孟多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头孢孟多不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首选药
物(心脏手术首选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孟多临床使用时未经抗菌药物专家组成员会诊同意,分级管理中属于越级使用;、陈文宽为初级职称,不应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属于越级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