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发生车祸遇险急救自救实用措施办法大全图
- 格式:pdf
- 大小:760.60 KB
- 文档页数:26
交通事故的急救措施交通事故是指在公共道路上发生的车辆碰撞或其他交通意外事故,常见的有车辆相撞、撞击行人、摩托车翻倒等情况。
交通事故发生时,我们要根据伤势的严重程度来进行正确的急救措施,以下是交通事故的常见伤势及相应的急救方法:1.意识丧失2.大量出血如果事故中有大量出血的情况,我们需要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可以先用干净的布或纱布直接按压伤口,在伤口上方正确位置进行止血,然后配合上急救压迫带。
如果止血带没有提供,也可以使用绳索、领带等代替。
及时止血的目的是减少失血量,降低伤者的休克风险。
3.骨折遇到骨折的伤者,我们应该避免对伤者进行移动,以免进一步伤害。
可以用布、衣物等固定伤肢,然后找到合适的物体来作为夹板固定。
夹板可以是木板、塑料板、报纸等材料。
将伤者的骨折部位和相邻关节固定住,使其保持最自然的姿势,减少骨折部位的疼痛,并避免伤势恶化。
4.烧伤对于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导致的烧伤,我们需要将伤者立即拉离火源,用普通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受伤部位,以降低烧伤面积和减轻疼痛。
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站到安全地方,进行人工呼吸。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用湿毛巾或湿布盖住烧伤部位,以减轻伤者疼痛。
5.呼吸困难当事故中的伤者出现呼吸困难时,我们需要确保伤者位于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因氧气不足导致伤者状况加重。
同时,松开伤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急促的伤者,可让其保持坐位位置,以减轻呼吸困难。
6.愤怒、惊恐等情绪在交通事故中,有些伤者可能会处于愤怒、惊恐的情绪中。
我们需要尽力稳定他们的情绪,让其保持冷静。
可以通过和伤者沟通、安抚,告诉他们帮助即将到来的消息,鼓励他们保持耐心等方法来稳定他们的情绪。
驾驶员应对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的方法交通事故发生时,驾驶员在现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可以帮助驾驶员在事故现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本文将介绍驾驶员应对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的方法。
1. 保护现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首先要注意保护现场。
如果能够移动车辆到安全区域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车辆无法移动,应打开双闪警示灯,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以便其他车辆注意到事故现场,并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
2. 判断伤势驾驶员需要冷静地判断事故现场的伤势情况。
首先,检查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明显的伤害,如果身体感到明显疼痛或者出现了其他异常症状,应尽可能保持静止,避免自行移动。
然后,关注其他受伤的人员,如果有人昏迷或者呼吸困难,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3. 呼叫急救人员一旦判断到有人员受伤,驾驶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提供详细的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事故地点、伤势情况等。
此外,尽量清楚地描述受伤者的症状,以便急救人员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4. 断电与救援在交通事故现场,车辆的电路可能会发生故障或者短路,这可能导致火灾或其他危险。
驾驶员应及时切断车辆的电源,以减少进一步的事故发生。
同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等设备控制火势,并寻求其他人员的协助。
5. 保持冷静与安抚在交通事故现场,受伤者和目击者往往会感到恐慌和焦虑。
作为驾驶员,要保持冷静并尽量安抚他们的情绪。
给予受伤者以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有人在关心和照顾,这有助于稳定他们的情绪,并减少进一步的不适和恐惧。
6. 切勿移动伤者在急救场景中,切勿随意移动伤者,特别是对于脊椎、颈部或头部有可能受伤的情况。
错误的移动可能会导致伤势加重,甚至造成永久性损伤。
除非伤者处于火灾或其他危险环境中,否则应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在其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转移。
7. 提供基本急救驾驶员可以在急救到来之前提供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例如,在对于大出血的伤者,可以使用衣物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车祸急救措施车祸是意外事件中常见的一种,因为车祸的发生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急救措施对于车祸现场的处理至关重要。
在车祸现场,车祸伤者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应该尽可能采用正确的急救措施来保证人员安全。
现场急救在车祸现场,如果您没有医学知识,请不要随意移动车祸伤者,否则可能会对伤者的生命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应该先评估伤者的情况,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制止出血出血是车祸常见的情况之一,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出血。
适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手帕、衣服或其它物品包扎住伤口;•在伤口上施加压力,以减少出血;•举起患肢,使其比心脏高度高。
2. 保护伤者颈部颈部损伤可能会导致伤者立即瘫痪或死亡。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伤者颈部:•确保伤者头部不移动;•将周围的物品移动开,以便救援人员可以进行处理。
3. 保持呼吸道畅通重视呼吸道,一旦伤者无法正常呼吸,应立即开始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如果必要,应该采用下列措施:•令伤者侧身,保持头低脚高;•保证口腔内没有杂物,以让空气畅通;•如果伤者还有清醒,应该嘱咐其自行呼吸。
4. 控制伤者体温车祸发生现场温度可能不稳定,所以重点关注伤者体温。
如果车祸发生在寒冷的季节里,应该为伤者盖上保暖的毯子或衣服,以防止其体温过低。
5.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伤者严重受伤,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急救用品在车祸发生场合,急救用品可以保证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和纾解。
总之,以下基本的急救用品可以在车内备有:1. 急救箱急救箱是重要的急救用品之一,里面包含了众多的急救工具和药品。
在车祸发生场合里,摆动箱子底部的开关,它能够自动弹开,打开后分门上下。
里面装有许多生活常用的急救品如防水类型医用输液器,可口性固体呼吸机等。
2. 常用带常用带在急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包括三角巾、毛巾、皮带等,可以帮助制止出血,脱离险情。
除去以上指定的急救用品,车祸发生时,可以开始紧急自救。
车驾发生车祸遇险急救自救实用措施办法大全图车祸中最容易遭受的伤害车祸又称交通肇事。
车辆自撞或互撞易造成各种伤害,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
多为复合伤,应全面检查,防止漏诊。
下面介绍脑震荡、颅骨骨折、胸部和腹部创伤的一些情况。
一、脑震荡1. 症状:脑震荡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最轻的一种,无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有一过性功能障碍。
休息几天后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有其他障碍。
临床表现为伤后出现一过性神志恍惚或昏迷,持续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忆不清,或有头晕、头痛、呕吐等,但症状多在数天后消失。
2. 处理:安静休息几天,对症治疗,或给予少量镇静剂。
如短期内经一般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或反面而加重者,需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二、颅骨骨折1. 症状和体征:开放性颅骨骨折有头皮裂开易发现。
闭合性颅骨骨折有时可见局部凹陷或头皮有血肿而隆起,多半表明有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
如晨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颅内血肿压迫,则昏迷时间较长,或清醒后又陷入昏迷,并且伴有神经定位症状,此为凶兆,应即速外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2. 急救处理:将伤员平放,头稍垫高。
有创口或脑级强外溢时,按前面所述原则处理。
耳鼻有溢液者,切不可加压填塞。
应急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三、胸部创伤1. 症状:伤后常引起损伤性窒息,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甚至休克、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有血痰,胸廓部出现皮下气肿,说明肺部有损伤,引起气胸或血胸。
2. 急救措施:立即取半卧位,如果胸壁有伤口,造成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将伤口包扎封闭,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四、腹部脏器损伤1. 症状:病人感到腹部持续性痛,阵发加剧,不敢深呼吸,腹壁紧张如板状,压痛明显,甚至休克。
要考虑有空腔脏器(如胃、肠)破裂。
引起腹膜炎,或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破裂出血。
2. 急救措施: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交通事故急救常识交通事故在我们身边发生以后,该怎么办?首先要保持头脑镇静,操纵情绪,切莫惊慌失措,乱喊乱跑,造成现场更加混乱,同时,应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采取行动,抢救伤员。
(1)抢救。
如:迅速止血,处理休克等。
(2)密切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危(wei)险再度发生。
(3)保护现场,维护秩序。
(1)发生事故的地点?(2)是什么样的事故?如:车撞车,车撞物,翻车等。
(3)有无其他连锁事故?如:起火,爆炸,建造物崩塌等。
(4)多少人受伤?(5)报警人的姓名?(1)应有医护知识或者较熟练的人来进行。
(2)就近寻觅合适的场地,暂时安置伤员。
(3)包扎伤口。
(4)将有生命危(wei)险者迅速送往医院或者移交给赶来现场的专职救护人员。
(5)其他匡助。
(1)医务人员处理。
(2)应急抢救完毕。
一定要按照交通管理有关条例与规则行驶。
救护车的行驶车道如图⑴、图⑵所示。
救护车在行驶时,为本车行驶考虑一条能畅通的车道,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伤员,特殊是对一些需即将动手术的伤员。
救护车在行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行车前方如浮现障碍,应逐渐减速,而不要蓦地刹车,以防与后车碰撞。
(2) 救护车应在离出事地点一段距离时就停下来,并尽可能停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保证再度起动时车辆平稳,并仍靠右行驶。
(3)救护车必须打开警示灯、响装置,必要时司机可打开车门以便及时观察。
此外,可将后车盖打开。
(4)确定事故地点后,离事故地点尽可能远些,并打亮三角警告指示标志。
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至少距离事故地点 100 米以外就应出示警告标志。
(5)对迂回蜿蜒的道路或者凹凸不平的小路,要细心注意障碍物。
(6)对络绎不绝的车辆,应要求放慢车速行驶。
交通管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协助处理。
(7) 在高速公路上,要警惕因前面的汽车司机出于好奇而蓦地减慢自车速度而引起后车碰撞前车的事故。
把受伤者拖出,使其离开车行道的方法。
如下图⑶、⑷、⑸所示。
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按图⑹所示将其从车内拖出。
发生撞车时的应急自救
在发生撞车时,以下是一些应急自救的步骤:
1. 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冷静,并迅速评估自身受伤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急救。
2. 停车并开启警示灯:如果车辆仍能行驶,就尽量将车辆驶离交通流,停到安全地带,并开启警示灯以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3. 关闭引擎、切断电源:要确保汽车引擎已熄火,并切断电源,以降低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4. 使用安全锤:如果车辆被困,可以使用安全锤砸碎车窗玻璃逃生。
在撞车前应该确保车内备有安全锤。
5. 查看其他乘车人员:如果有其他乘车人员,要先确认他们的状况,并帮助他们自救。
6. 寻求帮助: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向警察、救护车和保险公司报告事故,并等待救援到来。
7. 疏散到安全地点:如果发生了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要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总之,发生撞车时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尽可能地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处理事故。
第 1 页共 1 页。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自救自护的方法如下:
1. 迅速辨明情况,按照“先救人、后顾车;先断电路,后断油路”的原则,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 双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或扶杆、把手,低下头,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双臂保护好头面部。
3. 若遇翻车或坠车时,应迅速蹲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身体尽量固定在两排座位之间,随车翻转。
4. 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时,不要盲目跳车,应在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
5.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迅速向公安、交通、医疗救护中心呼救。
现场抢救应按先呼救、再抢救的基本顺序进行,并向就近单位紧急求援,也可拦截过往车辆求救。
6. 伤员救出后,应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再转送医院。
互救方法有先抢救人员,后抢救财物;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驾驶员、乘务员等应积极组织抢救乘客。
7. 当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覆时,应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并切断油路和电路,同时迅速离开车辆,寻找安全地点避险。
8. 如果车辆着火,应迅速撤离并报警。
如果有人员受伤或被困,应立即拨打120或999等紧急救援电话,并尽可能提供事故现场的详细信息。
9. 在等待救援时,应尽量保持安静,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听到你的呼救声。
10. 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如果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应尽量进行简单的自救或互救措施,如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总的来说,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自救自护措施。
同时,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并注意安全驾驶,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车祸后简便自救方法在发生车祸后,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智,甚至被困在车内难以自救,所以学习一些简便自救方法非常必要,下面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车祸自救方法。
1. 稳定情绪发生车祸后,首先要稳定情绪,尤其是当事人要尽量冷静。
因为当你恐慌时,容易导致身体紧张或情绪崩溃,影响救援,同时容易产生二次伤害。
2. 切断电源当车祸发生时,如果车辆出现漏电或起火情况,会成为车内乘客生命的极大威胁。
因此,应首先切断车辆电源。
如果车门被卡住,切断电源开门步骤如下:•找到车内中控台•找到电源开关•切断电源3. 解开安全带车祸时,车内乘客安全带可能因为紧张甚至失去知觉而不能自主解开。
这时就需要其他乘客或救援人员帮忙。
如何解开安全带:•找到安全带锁扣的位置。
•将手指插入锁扣内,然后用力向下按下。
•用力拉起安全带,解开。
4. 破窗逃生当车门被卡住无法打开,应该考虑破窗逃生。
具体步骤如下:•确定自己的位置,确定安全窗口的位置,选择最有利的方向逃生。
•找到车上工具,如钣金刀、锤子等。
•用金属工具猛敲窗玻璃突破或将被磨损的雨眉与玻璃盖板分离打开。
5. 救护方法一旦成功逃离车辆,要尽量保持清醒,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如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等等。
以下方法可以进行自我救护:•如有大量出血,可用衣物进行压迫止血。
•外部创口可清水冲洗,加上一次性医用手套常备急救包里,快速使用。
•如有摔伤破皮,可使用云南白药、生理盐水等药物消毒伤口,避免伤口感染。
需要小心把伤口处清洁•遇到重大事故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救护电话。
总结以上就是车祸后简便自救方法,掌握这些方法能够让你在车祸后尽可能地自救,并顺利获得救援。
当然,避免车祸发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提醒每个驾驶者在行驶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同时担负起对家人、他人的安全责任。
现场车祸的急救措施车祸是一种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它给被害人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创伤都很大,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减轻伤害和救治被害人至关重要。
以下是现场车祸的急救措施:1.立即呼救在现场看到车祸发生后第一时间就应该呼救,可以拨打医疗急救电话或者报警电话。
如果不会打电话或者语言不通,可以请求周围的人帮忙。
2.现场保护保护现场和被困者是最重要的急救措施之一,要确保现场的安全以及其他人的安全。
如果有其他车辆在现场,要立即把警告灯打开,以免更多车辆撞上。
可以通过放置警示牌或道路锥来保护现场并减少更多的事故发生。
同时,如果被困者还没有下车,应该尽快开启车门、打开安全带以及把被困者移出车外。
3.检查生命体征在进行急救时,要了解被困者的身体状况和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等等。
如果被困者有呼吸或心跳停止,应该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被困者有严重出血,需要进行止血处理。
4.急救处理在进行急救处理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先救重,后救轻。
在处理伤势的时候,应该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再处理其他的伤势。
•不擅自移动伤者。
除非伤者处于危险状态,否则不要擅自移动伤者。
•防止双重伤害。
在急救处理时,要注意减少进一步伤害。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如果医生建议不要进行某些处理,必须要遵从他的意见。
5.安慰被困者在急救处理的时候,要给被困者以安慰,让他们保持冷静。
可以通过询问姓名、年龄、住址等问题来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同时缓解紧张的情绪。
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联系家人或者朋友。
最后,现场车祸的急救措施是复杂而且紧急的,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和相关人员配合和协调。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应该在协助救援的情况下,尽可能帮助被困者,并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交通事故现场怎么自救和互救发生交通事故的十二种自救处置方法:1、车祸发生时,驾乘者应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惊慌失措。
2、驾驶人要迅速辨明情况,按照“先救人、后顾车;先断电路,后断油路”的原则,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发生翻车事故时,驾驶人应紧紧抓住方向盘,两脚勾住离合器踏板或油门踏板,尽量使身体固定,防止在驾驶室内翻滚、碰撞而导致伤害。
如果驾驶室是敞开式的,翻车时驾驶人应尽量缩小身体往下躲,或者设法跳车。
4、万一人被抛出驾驶室或车厢,应迅速抱住头,并缩成球状就势翻滚,其目的是减小落地时的反作用力,减轻头部、胸部的损伤,同时尽量远离危险区域。
5、当翻车已不可避免,需要跳车时,应用力蹬双脚,增大向外抛出的力量和距离,不能顺着翻车的碰卖好方向跳车,以防跳出后又被车辆重新压上。
6、在撞车事故中,巨大的撞击力常常对人造成重大伤害。
为此,搭乘人员应紧握扶手或靠笑铅背,同时双脚稍微弯曲用力向前蹬,使撞击力尽量消耗在自己的手腕和腿弯之间,减缓身体向前冲的速度和力量。
7、驾驶人在寻找自救方法的同时,要兼具别人的安全以及货物、财产可能造配态成的损失。
8、在公路上发生车祸时,要注意保护好现场,及时救护伤员,尽快报警,争取得到交通警察的帮助,防止造成交通堵塞。
9、在车祸中,如果人的头颅、胸部和腹部受到撞击或挤压,即便仅是隐隐作痛,也要警惕内脏出血,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防止内出血突然加剧而导致死亡。
10、车辆意外失火时,应破窗脱身打滚灭火。
行车途中汽车突然起火,驾驶人应立即熄火、切断油路和电源,关闭百叶窗和点火开关后,设法组织车内人员迅速离开车体。
若因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时,可从前后挡风玻璃或车窗处脱身。
11、车辆落水时,先深呼吸再开车门。
汽车翻进河里,若水较深时,先不急于打开车门和车窗玻璃,因为这时车门是难以打开的。
此时,车厢内的氧气可供司机和乘客维持5至10分钟,应首先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或玻璃,同时深吸一口气,及时浮出水面。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措施1.保护现场:在救助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事故发生在车流繁忙的地方,应立即打开危险报警灯,并设立警戒标志来警示其他司机。
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警戒线或者车辆停放在适当的位置来保护现场。
2.判断伤势:在保护好现场后,需要对伤者的伤势进行初步判断。
观察伤者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如出血、骨折等。
如果受伤者失去意识或者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开展救助: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救助措施。
如止血、包扎伤口、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对于出血严重的伤者,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措施,如用衣物压迫伤口。
对于骨折的伤者,可以尽量保持其不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5.管理伤者体温:事故现场往往会导致伤者体温下降。
可以使用毛毯或者衣物来保暖。
6.安抚伤者:在救助时,应尽量安抚伤者的情绪,给予他们安全感。
可以使用温柔的语言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正在得到最好的救治。
7.提供心理支持:交通事故往往会给受伤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救助中可以给予受伤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如倾听他们的痛苦和担忧,提供慰藉和鼓励。
8.监测伤情:在救助过程中,应不断监测伤者的体征变化,如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等。
根据伤者的情况,可以适时调整救治措施。
9.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急救人员具有专业的救治技能和设备,在现场急救措施完成后,应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总之,在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急救需要冷静、迅速和专业。
提前做好准备,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有效救助受伤者,降低伤害程度。
同时,也应该强调安全意识和合理驾驶,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车驾发生车祸遇险急救自救实用措施办法大全图车祸中最容易遭受的伤害车祸又称交通肇事。
车辆自撞或互撞易造成各种伤害,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
多为复合伤,应全面检查,防止漏诊。
下面介绍脑震荡、颅骨骨折、胸部和腹部创伤的一些情况。
一、脑震荡1. 症状:脑震荡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最轻的一种,无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有一过性功能障碍。
休息几天后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有其他障碍。
临床表现为伤后出现一过性神志恍惚或昏迷,持续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忆不清,或有头晕、头痛、呕吐等,但症状多在数天后消失。
2. 处理:安静休息几天,对症治疗,或给予少量镇静剂。
如短期内经一般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或反面而加重者,需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二、颅骨骨折1. 症状和体征:开放性颅骨骨折有头皮裂开易发现。
闭合性颅骨骨折有时可见局部凹陷或头皮有血肿而隆起,多半表明有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
如晨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颅内血肿压迫,则昏迷时间较长,或清醒后又陷入昏迷,并且伴有神经定位症状,此为凶兆,应即速外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2. 急救处理:将伤员平放,头稍垫高。
有创口或脑级强外溢时,按前面所述原则处理。
耳鼻有溢液者,切不可加压填塞。
应急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三、胸部创伤1. 症状:伤后常引起损伤性窒息,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甚至休克、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有血痰,胸廓部出现皮下气肿,说明肺部有损伤,引起气胸或血胸。
2. 急救措施:立即取半卧位,如果胸壁有伤口,造成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将伤口包扎封闭,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四、腹部脏器损伤1. 症状:病人感到腹部持续性痛,阵发加剧,不敢深呼吸,腹壁紧张如板状,压痛明显,甚至休克。
要考虑有空腔脏器(如胃、肠)破裂。
引起腹膜炎,或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破裂出血。
2. 急救措施: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车祸已经发生120还没来紧急处理车祸现场急救车祸所致的伤害大多分为减速伤(如紧急刹车、两车相撞的车内致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
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
当车祸发生后,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千事帮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离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7.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
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
车祸急救常识天灾人祸常常防不胜防,学习几招急救常识,即便自己派不上用场,在路遇伤者时也能够施以援手,利人又利己。
下面就是总结出的几种简便可行的判断或急救方法。
症状一:胸部剧痛、呼吸困难怀疑伤情:肋骨骨折刺伤肺部发生车祸时,撞击是驾驶员最易受到的伤害。
被方向盘撞到胸部后,如果伤者感觉到剧痛和呼吸困难,则有可能是肋骨发生骨折。
如果碎骨进入肺叶,刺破肺泡,可能形成血气胸,引起肺栓塞,甚至导致死亡。
如果车速过快、撞击力量过大,在撞车瞬间,收紧的安全带也可能造成肋骨骨折。
如果怀疑骨折,伤者千万不要贸然移动身体。
最好打手机求救或者求助他人。
症状二:腹部疼痛怀疑伤情:肝脾破裂大出血有些车的方向盘比较靠下,发生撞击时,肝脏和脾脏等器官最易受到侵害。
假如肝脾破裂,发生大出血时通常会伴有腹痛。
但这种疼痛并非难以忍受,很多伤者的神智仍会清醒。
伤者首先要判断清楚待在车里是否安全,如果车子有起火等隐患,则要缓慢地离开车。
但最好不要长距离走动,同时动作要缓慢。
等候急救车的时候也不要随意走动。
症状三:出血怀疑伤情:外伤撞击或其他原因都可能令司机的头颈部或胸部受到外伤。
颈部的血管是最重要的部位,最好先检查颈部是否出血。
在大量出血时最好能用毛巾或其他替代品暂时包扎,以免失血过多,能撑到医务人员到来后仔细处理伤口。
车上最好常备干净毛巾等物品,在紧急情况下会有大用场。
症状四:肢体疼痛,肿胀畸形怀疑伤情:骨折骨折后最忌自己乱动或是被别人错误包扎,因为任何微小的失手都有可能对以后的恢复造成损害。
搬动伤者前一定要确定伤肢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否则血管和神经都可能在搬动时受到伤害。
如果请别人帮助包扎伤肢,最好找木板或是较直、有一定粗度的树枝,同时用三根固定带将两至三块木板在伤肢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横向绑扎结实。
症状五:脖子疼怀疑伤情:颈椎错位车祸中,副驾驶座位上的乘员容易发生颈部损伤。
如果感觉自己的颈椎或腰椎受到了冲击,应坚持请专业医护人员搬动,否则很有可能形成永久性的伤害,甚至瘫痪。
非专业人士在万不得以情势下搬动颈部损伤的病人时,要非常小心,要在有硬板担架的情况下用平铲的方式才能搬动,还要用颈托等固定。
贴士如果是行人被撞,头部直接撞到地上,很有可能出现脑出血;伤者也可能会昏迷、呕吐;此外,骨折的概率也很大。
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自己没把握就不要乱动,可在原地等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来处理。
遭遇车祸如何急救与自救车祸瞬间发生,由于冲击力大,经常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因此急救刻不容缓。
下面为大家介绍在车祸的现场,对伤员进行救助的正确方法。
救助车祸现场伤者的方法1、现场组织: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
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
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2、救护分类:及时对伤者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
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发现受伤者已昏迷,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导致窒息。
如伤者内脏从伤口脱出,可用清洁的布,或干净的塑料袋等物品覆盖,然后进行包扎,切忌将其直接塞入体腔内部。
如怀疑伤者是四肢骨折,可用夹板、木棍等绑扎固定。
移动伤者时,要随弯就弯,不要硬将伤者已弯曲的肢体搬直。
若疑是脊柱损伤,搬动时要平托起伤员,以免造成截瘫。
如疑是颈部伤,要稳定头部,加固颈部。
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
如肢体出血,可抬高出血部位。
如发现开放性气胸伤者,应进行严密封闭包扎。
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者,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
骨折处进行固定。
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若伤者的肢体被车的某个部位卡住了,且出血较多,这时应对出血的部位进行包扎止血。
如肢体断离,应将残肢连同伤员一起送达医院。
断离的指、趾最好放置到清洁的塑料袋,或者用干净的布包好,有条件的情况下,放在有冰块的保暖瓶内。
3、正确搬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
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
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
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采取正确的措施,及时为伤者进行护理,是对伤者抢救的关键。
但是,在现实中,经常会发现有人在救护伤员时使用一些错误的救护方法,这在远离城镇的地方较为多见。
常见的错误救护方法1、遇到骨折强行复位这样做很危险,因为骨头断端会破坏周围的组织,造成新的损伤出血及感染。
应当用干净布盖住断端,并将肢体固定,避免相对运动。
遇到颅脑和脊柱的损伤,切记要尽可能少搬运病人,不得不搬运时要平抬平放,切勿背扛。
另外,对于一些小的闭合性损伤,皮下出血,也即常见的肿起青紫色块,人们总习惯去揉,以为可以止痛,其实一揉反倒加重了内出血,渗出的血液使周围组织更加肿胀疼痛,正确的方法是给予冷敷(在受伤后24小时之内),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神经敏感性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2、给断肢涂擦碘酒、酒精万一发生了断手、断指,就要想方设法保存它,以便请医生尽可能地行再植术。
但有些人不懂得断肢的保护,给断肢涂擦碘酒、酒精这些消毒液,或为了“消毒彻底”,竟将断肢泡在酒精或福尔马林中,这将引起严重的细胞变质,无法再植,也不要把断肢泡在低渗或高渗的盐水中,以免组织细胞涨破或干瘪。
更不要给断肢加热保温,以免加速组织变性,使再植失败。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布类将断离的肢体包妥,放进无漏洞的塑料袋或橡皮口袋中,口袋里不要再放其他东西,然后扎紧口袋。
在口袋周围要敷以冰块冷冻(也可用冰棍、雪糕代替),以达到冷藏目的。
口袋一定要严格检查,如有漏扎或裂缝,冰水渗入断离的肢体,势必向组织渗入,会使细胞损害,从而失去再植成功的可能性。
3、用脏布包伤口认为如不包扎伤口,受了风会得破伤风病,这是一种误解。
破伤风是伤口感染了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而且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不通风的环境下更易繁殖,未经消毒的伤口若用不透气的胶布、塑料布捂严,会加大破伤风病发生的可能性。
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为了止血、避免伤口继续碰撞、污染,所以不能用脏布包裹。
4、伤口撒药面、涂药水其实像磺胺粉、云南白药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倒成为伤口异物,加大污染机会、妨碍愈合;涂碘酒会使创面表面细胞蛋白凝固、坏死而难以愈合;涂紫药水、红药水会使创面模糊,不便观察伤口;紫药水的收敛作用大于消毒作用,涂紫药水的伤口在表面形成结痂,而下面却可能窝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