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说课
- 格式:ppt
- 大小:611.50 KB
- 文档页数:17
201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课题:车削加工阶梯轴零件
姓名:何智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联系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新涌
邮编:528325
201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图1 阶梯轴零件图
、以小组形式读懂阶梯轴零件加工图纸和技术精度要求,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看演示,理解图纸要求的结构难点和操作要点。
图2 锥面完成情况评价表
合作学习法:合作精神的培养是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操作中相互
检查、相互纠错,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利用男生易接受新事物、乐于挑战的心理,把教学环节用任务引领衔接起来,通过完成项目达到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中,思考分析,情景图片和实。
用G71、G70车削轴类零件说课稿课题用G71、G70车削轴类零件课型新授课授课人李杰辉授课时数一课时授课时间2012 年12月13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会计算节点坐标,能编写正确的加工程序做到安全操作。
2、能力目标:依照零件图能制订合理的加工工艺并会填写各工序卡。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零件图加工工艺分析2、制订合理的加工工艺教学难点依据图纸制订合理的加工工艺教法选择学案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教学法相结合教具运用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用G71、G70车削轴类零件一、零件图样分析1 视图分析2 尺寸分析3 技术要求分析二、加工工艺分析和制定1. 采用设备数控车床2. 刀、夹、量具选用3. 切削用量的选择4. 刀具卡和工序卡填写三、程序编写1. 原点设定位置2. 节点坐标计算3. 加工程序1课堂教学过程过程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加工形状简单的轴类零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单一指令G0、G1或者G90等,比如加工这种零件(出示教具)2.如果加工对象比较复杂,像我拿的这种,再用这些指令去编程进行加工就比较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G71、G70指令来完成任务。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2分钟教授新知识过程用G71、G70车削轴类零件一、G71、G70指令复习指令格式:G71 U(Δd) R(△e)G71 P(ns)Q(nf) U(Δu) W(Δw) F(f) S(s) T(t)指令说明:①Δd表示每次切削深度(半径值),无正负号;② e表示退刀量(半径值),无正负号;③ ns表示精加工路线第一个程序段的顺序号;④ nf表示精加工路线最后一个程序段的顺序号;⑤ Δu表示X方向的精加工余量,直径值;指令格式: G70 P(ns) Q(nf)指令说明:ns表示指定精加工路线第一个程序段的顺序号;nf表示指定精加工路线最后一个程序段的顺序号;应该注意一些问题(1)该指令适合加工什么特征的零件?(形状复杂、轴向尺寸较大、尺寸单增或单减的)(2)G70循环指令调用N(ns)至N(nf)之间程序段,其中程序段中不能调用子程序。
学校名称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师陈莉授课班级数控高职班授课时间年月授课形式讲授法授课课题名称车削加工轴类零件教学目的1、熟悉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2、掌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方法教学重点1、简单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2、装刀与对刀教学难点1、简单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2、装刀与对刀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教学器材准备教学安排与过程设计(含课时分配)约5分钟约10分钟约15分钟约5分钟约10分钟约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引入新课题3、教学内容:(一)工件的加工阶段对于那些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或较复杂的零件,通常将整个工艺路线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各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其关键问题是提高生产率。
(2)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
(3) 精加工阶段——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要求,其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加工质量。
(二)装夹方法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必须先把工件放在准确的加工位置上,并使其固定,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置变动,才能保证加工出的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形状以及与其它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这个过程叫装夹。
简言之,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相对于刀具占有正确加工位置的过程成为定位;工件定位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好位的位置不发生变动的操作称为夹紧。
(三)各种特征面的具体加工方法1、车平面的方法:开动车床使工件旋转,移动小滑板或床鞍控制进刀深度,然后锁紧床鞍,摇动中滑板丝杠进给、由工件外向中心或由工件中心向外进给车削。
见图3.8。
切削深度ap (a)(b)切削深度ap ap 切削深度(c) 图3.8 车外圆、平面和倒角2、车外圆的方法:①移动床鞍至工件的右端、用中滑板控制进刀深度、摇动小滑板丝杠或床鞍纵向移动车削外圆,一次进给完毕,横向退刀,再纵向移动刀架或床鞍至工件右端,进行第二、第三次进给车削,直至符合图样要求为止。
《数控车床操作与零件加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控车床操作与零件加工【学时】总学时: 104【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五年制【课程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操作者根据客户提供的零件图样等,在数控车岗位上,操作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简洁、经济的方式,选择合理的加工设备,通过老师指导或借助资料以独立工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确定加工方案,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求操作者能根据零件的图样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并选用适当的工具、量具、夹具操作数控车床对零件进行独立加工,完成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对设备的一般故障进行排除.通过对产品质量分析提高合格率,养成“7S”素养,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工作内容分析工作对象:1.具备识图能力及编制车削类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文件;2.具备正确操作数控车床进行零件加工,正确选用工艺参数,控制尺寸精度,调试及修改程序,程序的综合编辑,运用设备、工具、量具完成零件的加工;3.具备依据工艺文件和要工具、设备、材料及资料:1.数控车床(法拉克系统);2.千分尺.游标卡尺.磁力表座.百分表.内径千分尺等量具;3.卡盘钥匙.刀架钥匙.铁屑钩.顶尖等专用工具;4.机油.润滑脂.切屑液.棉纱等耗材;5.数控车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屑手册等资料。
工作方法1.与老板或车间主任就生产任务单的工作要求:1.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工量具,并根据切削条件估算刀具寿命,合理选用刀具;2.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3.掌握数控加工的金属切削知识,独立完成零件的编程加工;4.熟练掌握机床的操作方法,能处理常见故障;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角度精度检验;;10.读懂数控系统的报警信;11.机床的维护保养和7S现场管理。
学习内容1.数控车床的种类、结构各部分及件的功能等;2.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分析,手工编程的方法;3.数控车的控制面板的操作方法;4.正确选择刀具、刃磨刀具,正确地安装刀具,熟练进行对刀;5.轴类、螺纹、盘套类、孔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进刀方法及分配切削余量;6.程序输入、校验方法及注意事项;7.零件的加工,测量与精度控制;8.查阅和使用数控车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屑手册的方法;9.优化加工工艺参数的方法;10.操作规程.文明生产.安全操作的方法。
任务三齿轮轴的车削一、零件图结构分析图 3 5所示为大批量生产的齿轮轴零件图。
该轴上有台阶、外圆柱面、退刀槽、倒角、齿轮、键槽、螺纹等表面,是一根实心刚性轴。
二、技术要求分析(1)外圆柱部分是轴类零件的主体。
本例是一根台阶轴,按从左到右顺序其外圆柱部分包括 mm齿轮外圆、 mm轴承档外圆、mm带键槽外圆、mm外圆、 mm带花键外圆及Ø20mm±0.008mm外圆。
各档外圆柱连接部有窄槽。
(1)在轴左端有内孔、螺孔。
(2)模数m=2、齿数z=31的标准圆柱直齿。
(3)封闭键槽。
(4)外花键。
41mm外圆柱上留有花键铣削残痕。
三、工艺分析根据本例的技术要求及生产数量,加工阶段按常规划分为:坯料、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1)坏料为自由锻件。
各外圆尺寸由车削余量与锻造余量确定,一般车削余量6mm,锻造余量10mm .(2)正火处理的目的是消除锻造应力,改善金属组织,细化晶粒,降低硬度便于切削。
(3)粗加工阶段主要是通过车削加工外圆端面,切除大部分余量,留余量2mm。
(4)调质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轴的强度和硬度,改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5)半精加工包括精车各外圆(主要表面留磨削余量0.3mm)、粗磨花键大径键槽档外圆(留精磨余量0.10mm)、铣齿轮、铣外花键、铣键槽。
经过半精加工零件基本成形。
(1)精加工包括磨削Ø 55mm、Ø 20mm、外圆与精磨Ø 35mm、Ø 50mm外圆。
四、工艺过程在划分加工阶段后,应列出加工工艺过程。
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工序名称、工序内容、选用机床设备、工装等项目。
表 3 2列出了加工工艺过程。
任务四三角螺纹轴的车削一、零件图分析如图 3 6所示的三角螺纹轴,台阶轴各处外圆的尺寸公差为0.02,切槽处尺寸公差为0.1工件的总长为167±0.1,倒角 C1、C2;切槽处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m,其余外圆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