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过新年 (1)|人音版(简谱)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迎新春》课堂实录潍城区永安路小学张婷教学目标:1. 通过系列活动,了解自己的和他人过年的一些方式、习俗及特殊物品的含义。
让学生在舞蹈、绘制艺术活动中运用艺术手段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
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
2. 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掌握歌曲中节奏的难点。
教材分析:《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
歌词通俗易懂。
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
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
最后歌曲在上行到最高音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教具准备:师:红绸带、红手卷、教学课件、放有糖果的红包生:每个学生从家里带来最能表现春节特色的物品(如灯笼、春联、中国结挂件、窗花等)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春节序曲)二、导入新课:师生问好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回去搜集与过年有关的物品,同学们你们搜集的怎么样了,我们来展示一下好不好?生:好。
(分组展示:福字、中国结、灯笼)(教师展示物品:鞭炮、年画、剪纸)师:同学们,你们看一下我们的黑板漂亮吗?生:漂亮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新年有关的歌曲,那么歌曲的名字就在老师带来的礼物里。
同学们,你们看一下,这是什么呀?生:对联师:大家一起来读一下,上联是···生:唱歌跳舞多欢畅。
师:下联是···生:鞭炮声声锣鼓响。
师:请同学们大声的读出横批生:过新年师:不过在过新年之前,我们要先说一说新年。
告诉老师,你们新欢过年吗?生:喜欢师:说一下为什么喜欢过年生:压岁钱、穿新衣、放鞭炮、吃好吃的、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接下来呀,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动画,请大家观察一下,在动画当中,那些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动画当中还有那些与过年有关的活动。
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播放视频)/v_show/id_XMzM4ODE1MDA0.html师:好,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你观察到了什么?生:有灯笼、小朋友在敲鼓、有放鞭炮的、有舞龙舞狮的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观察的非常仔细。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过新年》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新年好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乐趣。
2、倾听音乐《小拜年》,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通过演唱新年好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乐趣。
教学预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进教室。
复习柯尔文手势。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差不多部分:
导入。
倾听《小拜年》
完整地倾听歌曲。
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会做什么事?你会用打击乐演奏?
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表演《龙咚锵》
完整倾听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
复听范唱,心理默唱,看谁记得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
随录音唱歌词。
边听录音边唱。
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
讨论。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终止部分:
小结。
过新年-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应能够: - 学习唱《过新年》这首歌,了解节日习俗和文化; - 学习节拍和唱歌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 提高团体协作和合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歌,教师先放唱《过新年》这首歌,并让学生仔细倾听,在听歌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包括歌曲的节奏、旋律、节日习俗和文化等方面。
歌曲学唱教师对歌曲的歌词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够理解唱歌的内容。
然后,教师分段逐一教唱,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每一句歌词,学生们随即跟着歌曲唱起来。
手鼓教学为了加强课程的趣味性和活动性,教师可以耐心地向学生介绍手鼓的基本知识,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手鼓,在歌曲中演奏和节拍。
集体演唱当学生学会歌曲和手鼓技巧后,教师可以分组进行合唱。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同学可以为他们鼓掌,根据表现的好坏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教学方法1.听唱法:通过听歌的方式提高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听觉记忆力。
2.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演练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唱歌和演奏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活动1.歌曲欣赏和小组讨论活动(10分钟);2.技能教学(20分钟);3.手鼓演练和集体演唱(20分钟);4.合唱表演和总结(10分钟)。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和手鼓的基本技能,能否正确演唱和演奏;2.考核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识;3.考核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参考资料•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过新年》歌曲原唱•手鼓教学视频结语本节课程旨在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音乐和节日的魅力。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过新年》教案教学内容:人音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课《过新年》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窗花舞》和学唱《过新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
2、通过学习,感受过新年时喜悦的心情和热烈的气氛。
3、认识鼓、钹,并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过新年》这一课,切实的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波,尤其是歌中模仿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按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本课时已是期末,孩子们已经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在孩子们都期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应该说教材的安排是因事制宜的。
教学重点: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手段:多媒体,过新年课件,电子琴、锣、钹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欣赏《窗花舞》1、初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请大家来欣赏。
好听吗?这首曲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窗花舞》。
《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选曲,讲述的是故事中的女主角——喜儿除夕夜非常高兴地和女友剪窗花、贴门神、迎接新年的情景。
2、复听: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遍由管弦乐演奏的芭蕾舞剧《窗花舞》,听完之后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这段乐曲的情绪怎么样?表达了喜儿以及女友什么样的心情?3、老师小结:这首乐曲以欢快的旋律表达了喜儿过年时喜悦的心情。
三、新课导入:1、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同学们知道过新年都有哪些习俗吗?(老师出示课件总结)2、认识鼓和钹,出示鼓和钹的乐器,让孩子听这两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并模仿演奏。
3、节奏练习,歌曲难点提前突破。
①X XX X X咚咚咚咚锵② X X X X X咚锵咚咚锵③ X X X X X X X咚锵咚锵咚咚锵4、加音高练习节奏。
《过新年》教学设计课型:情景表演设计者: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的情绪的相同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月内容。
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人。
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者即兴表演,于同伴一起体验表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过新年》是2024人音版新教材第六单元过新年里的一节情景表演课。
本节课中共设计了思想内容,分别是狮子龙灯舞起来、欢乐秧歌跳起来、烟花爆竹真热闹、家家欢乐团圆饭。
分别要求同学们通过、奏、舞、演、画等方式来表现过年时的欢乐氛围。
3.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生,学生对过年的氛围有了一定的认识。
并且通过学习也掌握了表现信念氛围的本领,如用锣鼓镲演奏、秧歌舞、演唱等技能。
为本节课的学习和表现掌握了储备技能。
但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暂,还需要老师不断引导,组织纪律,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序的完成合作表演。
二、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图片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或者歌曲。
2.能用象声词模仿鞭炮的声音,制造热闹的声势。
3.能够积极和同学合作,进行编创,大胆表演。
三、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能够积极和同学合作,进行编创,大胆表演。
学习难点:能用象声词模仿鞭炮的声音,制造热闹的声势。
四、教学设计的声势。
并根据老师的总结归纳有节奏的用象声词模仿。
3.分别尝试用不同的顺序来表现炮声,最后一起响起来,表现烟花爆竹真热闹。
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①鞭炮声:XX XX XX XXPili pala pili pala ②二踢脚:X X X XPeng pa peng pa ③火箭炮:X——XJiu pa④花炮:X———X———SI SI3.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顺序来表现。
目标1 新知新学活动一:为图片选择合适的音乐。
《过新年》乡村互联网+同步课堂【教材分析】:歌曲《过新年》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
这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属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机构。
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境。
教材把本课安排到本学期的最后一课,按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本课时已是期末,孩子们已经能感受到新年的脚步,在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心情下教学本课,应该说教材的安排是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的。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跳、爱唱,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能力差。
而中心校的学生更是聪明、活泼好动,还乐于表现自己,根据这一学情特点,我则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保持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过新年》,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过年热烈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3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难点】则是对歌曲的表现,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锣鼓镲、彩绸、扇子、手绢等。
【教学方法】参与式、互动式、谈话对话法等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热场,校级间进行互动问好!画面切换。
师:路家小学、东大有小学、以及小孤山小学二年级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又在一起上音乐课啦!东大有小朋友来跟大家问好!路家小朋友跟大家问好!中心校小朋友跟大家问好!首先让我们先来表演,课前律动:《蜗牛与黄鹂鸟》;《小红帽》;《大海》(mp3)校际间交替展示一段!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师:大家表演的真棒!请大家坐直!准备上课,首先让我们唱起愉快的师生问好歌!二、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们,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吗?2、生:今天是12月13日,3、师:你说对了,再过一段时间就是2017年的元旦了!教师贴课题,在新年里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呢?生:放鞭炮、吃饺子、贴对联、贴福字,生汇报、师板演简笔画。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歌词描绘了新年时的热闹场景,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歌曲共四乐句,每乐句四小节,节奏简单,旋律起伏不大,便于学生掌握。
本节课通过学习《过新年》,让学生感受新年的气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但从音乐基础来看,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旋律等方面尚有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新年的认识和体验各有不同,可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新年故事,增进课堂互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过新年》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体验新年的气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4.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把握。
2.重点:歌曲《过新年》的学唱和表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新年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年的气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新年故事,增强课堂活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
4.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和旋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新年氛围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教学乐器:准备打击乐器,如锣鼓、铃鼓等。
3.教学音频:准备《过新年》歌曲的音频文件。
4.教学道具:准备红色灯笼、对联等新年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唱一首新年歌曲,如《恭喜恭喜》,调动课堂气氛。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新年是什么样的吗?新年的习俗有哪些?”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年的认识和体验。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过新年》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新年的气氛。
同时,展示课件中的新年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过新年》教案7一. 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欢快,歌词描述了新年的热闹场景,非常适合学生在新年期间学习和演唱。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个字,歌词简单易懂,便于学生记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同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年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新年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节奏感和音乐素养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表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2.学会演唱歌曲《过新年》,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
3.通过对新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传承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过新年》的旋律和歌词。
2.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背景。
3.学生对新年的认识和热爱。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年的习俗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新年。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过新年》,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4.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新年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新年习俗、文化背景、歌曲《过新年》的旋律和歌词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过新年》。
3.教学卡片:用于分组练习和合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介绍新年的习俗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新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过新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引导学生关注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过新年》的旋律和歌词,分组练习、合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过新年》的演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教学设计:过新年音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过新年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节奏;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的意识,并感受传统文化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团队合作,学生之间的配合;2.乐曲的演奏技巧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老师和学生们先进行互动交流,引出新年音乐这一节目,介绍新年音乐的背景和意义。
教师播放一段新年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乐器演奏分组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演奏。
老师给学生介绍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并分配学生到不同乐器组。
各组进行同组合奏练习,使学生掌握乐曲的基本技巧。
3.整体合奏各乐器组分别进行练习,确保各乐器组熟练掌握自己的部分。
随后进行整体合奏,让学生们在合奏中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乐器音色的组合效果。
4.舞蹈配合学生们在音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舞蹈元素,进行舞蹈的编排。
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进行身体动作的设计和编排。
并进行舞蹈与音乐的整合,使学生们在动作中感受音乐的脉动。
5.表演展示学生根据合奏和舞蹈的编排,进行表演的训练,确保动作和乐曲的配合默契。
教学结束前,安排学生对家长和同学展示他们的表演成果。
四、教学前准备:1.准备乐器3.准备舞蹈元素的编排五、教学后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2.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和传承的重要性;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造力。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上《过新年》教案一. 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材。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描绘了新年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喜爱和祝福。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个小节,采用2/4拍子,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节课通过学习《过新年》,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五线谱,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特点尚不明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新年的认识各有不同,需通过教学使他们对新年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2.学会演唱歌曲《过新年》,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过新年》,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2.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别是歌曲中的欢快节奏和附点音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新年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新年场景、歌曲《过新年》音频、视频等。
2.乐器:钢琴、锣鼓等。
3.教具:五线谱谱例、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新年好》,营造喜庆的氛围。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新年有哪些习俗吗?”引导学生谈论新年的习俗,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过新年》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随后,教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谱例,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过新年》教学内容:《过新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
(2)让学生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以及外国人过新年的风俗习惯。
(3)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共同体验、表现新年的节日气氛。
教学重点: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年货(中国结、窗花、对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室布置:贴窗花、福字、中国结、彩灯、对联••••••)听音乐自编动作进教室(播放《过新年》伴奏音乐)设计意图:渲染气氛,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放松心情,体验、音乐的欢快同时熟悉音乐的旋律。
师:今天教室里的布置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你想到了什么?生:回答师:对,浓浓的年味,同学们想过新年吗?生:(回答)师: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过年呢?生:有压岁钱、放炮竹….师:好的,那么让我们与一起与时间赛跑,看谁先跑到大年三十。
咱们一起去过新年。
(课间展示日历快跑,最后日历落到大年三十,并且鞭炮响起)师:现在是大年三十的早晨,老师带你们去贴春联。
二、学习新歌(一)、节奏练习上联是:过新年呀咚咚咚咚锵,下联是:喜洋洋呀咚咚咚咚锵横批是:新年好。
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是:唱歌跳舞多欢畅横批是:新年好老师读上联,学生读下联,共同读横批。
(ppt节奏练习)师:同学们真棒,那么如果给这么朗朗上口的对联再配上音乐就更加喜庆了,想想配什么音乐呢?老师啊已经配好了,想听吗?(二)、教师范唱(自弹自唱)师:好听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过新年》,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地听录音,并和老师一起律动。
听完后告诉老师歌曲是什么情绪。
(三)、再次聆听歌曲,(并律动)。
师:好,老师已经听见好多同学忍不住地唱了起来,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a 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新歌1、师伴奏,放慢速度用la带学生哼唱。
2、师伴奏,学生填入歌曲演唱。
(视情况可一句一句教唱)3、带着欢快、热闹的情绪去歌唱。
第8课〈过新年〉
教学内容:
1、聆听《小拜年》
2、表演《龙咚锵》
3、表演《新年好》
4、聆听《平安夜》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节奏,并能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出来。
2、通过演唱歌曲《龙咚镪》,感受过新年热闹的音乐情景,表现过新年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表演歌曲《龙咚镪》
1、听录音。
你们有什么感受?
2、再听歌曲,说一说,你从歌曲里听到什么声音?
3、再仔细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敲锣打鼓的?你会打吗?
4、看老师指挥敲锣打鼓。
5、演唱歌曲。
6、过新年的时候,除了敲锣打鼓,还可以什么办法庆祝?
三、聆听《小拜年》
1、初听《小拜年》,感受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
2、想一想冬季里都做些什么游戏啊?
3、复听乐曲模仿冬季里你喜欢的游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平安夜》,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宁静、祥和的情绪。
2、通过学唱《新年好》,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祝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平安夜》。
1、初听歌曲,说一说心里有什么感受。
2、随音乐,听老师讲述平安夜的小故事。
3、带着对歌曲的了解,再听歌曲,感受乐曲的的音调,并随着音乐轻轻做动作。
三、表演歌曲《新年好》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3、熟悉歌词,跟录音演唱。
4、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