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教材分析】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本次单元的习作是“围绕中心意思写”。
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
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夏天里的成长》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从动植物的生长,无生命的事物,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等“长”,以及孩子的成长三个方面进行描写;文章《盼》紧扣“盼”字,先后记叙了“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外出;没法出门,盼雨停;最后盼来雨天,快乐出门四件事情。
两篇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和《小站》则围绕中心意思,分别从不同的事例和不同的方面来写。
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意思写”,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确定中心,写一篇习作,旨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的习作能力,做到“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本次习作是在通过精读课文感知、领悟写法,借助“交流平台”梳理写法,通过“初试身手”初步练习选材的基础上,对本单元习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习作要求写之前拟一个提纲,写完后在家长面前读一读,看家长能不能体会到习作写的中心意思。
【学情分析】六年级是学生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学生通过之前的习作学习已经能够做到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叙述,但之前的习作仅停留在围绕中心写一两件事,譬如四年级上册的“生活万花筒”,“记一次游戏”,“我的心儿怦怦跳”,四年级下册的“我学会了”,五年级上册“漫画老师” ,五年级下册“那一刻,我长大了” ,“他了”“把一个人的特点写清楚” ,“漫画的启示” ,六年级上册“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
明确要求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方面或选择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这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是第一次。
对学生而言,该单元习作的难点在于如何围绕中心来选择素材,如何组织不同方面的内容或不同方面的事例。
【教学目标】1.能紧扣一个汉字,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2.学会围绕中心意思拟提纲,能将重点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3.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内化思维,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积极修改写作提纲与习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教案【5篇】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写法上,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教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教案【1】教学目标1.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2.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教学难点:能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一)初试身手1.交流材料。
(1)出示材料。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
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 )常给我们讲故事。
(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糊了。
(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 )(2)思考判断。
学生默读、思考、判断。
(3)交流反馈。
指名学生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4)小结点拨:围绕一个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来表达。
2.想象“方面”。
(1)确定一事。
如果只写同一件事,如,爷爷“跑了几十里路去看戏”这件事,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想一想爷爷因为赶路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想想“方面”。
围绕爷爷“跑了几十里路去看戏”这一件事情,可以从多个方面想象来写。
如,爷爷赶路的样子、赶路忘记劳累、赶路回来生病……(3)小结点拨:同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表达。
3.由“题”想“事”。
(1)选择题目。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两个,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掌握习作例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促进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了解习作例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要求;•掌握习作例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选题、构思、组织和表达;•围绕习作例文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一、习作例文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什么是习作例文?•习作例文有哪些基本特征?二、习作例文的写作要求•如何选题?•如何构思和组织文稿?•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三、习作例文的写作技巧•如何用意境描写提高例文的艺术性?•如何运用生动的对比、形象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加文采和情感色彩?四、习作例文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文学作品,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什么是习作例文通过教师讲解、视频展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习作例文的基本定义和特征。
第二步选题构思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或话题,并进行构思和提纲的制定。
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
第三步组织写作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引导,学生在自我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完成文稿的组织和排版。
第四步修改润色学生交换文稿,进行修改润色。
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和修辞手法,提高文采和感染力。
第五步作品展示学生进行互动分享,班级评比,展示作品,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通过本教学过程,学生应能够从习作例文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到文化内涵和意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评价旨在评估学生在习作例文的选题、结构、语言和表达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对文学作品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验。
总结习作例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在写作指导、文学启蒙、审美训练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例文与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例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完成自己的习作,提高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例文的解读和学习,使学生领悟写作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习作的主旨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通过投影仪播放课文,以群读、小组讨论、个人分析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理解,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慢慢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并在课堂上进行模仿,进行习作实践。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开课前准备好教学资料,准备好相关的文本。
2.教师能够利用课堂氛围,预测本节课目标并导入。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利用PPT投影课文,强化学生对例文的感性理解,抓住关键词、阅读全文,画出自己的画面,树立自己的情感态度。
2.通过句子解析,让学生理解例文中的写作技巧,掌握应用此写作技巧的方法。
第三步:个人分析(20分钟)1.在个人语文本上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思路;2.教师进行细致的点评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第四步:群体讨论(15分钟)1.分组就某一特定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既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认知补充;2.通过小组互相交流和发表,培养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习作练习(30分钟)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写出一篇络绎不绝的习作;2.教师进行点评。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整堂课的收获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意义。
五、板书设计1.标题:《例文与习作》2.关键词:写作技巧、意图、主旨、情感。
3.习作引导:结合自己的生活写出一篇络绎不绝的文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提高和进步。
但也有部分学生还不够投入和认真,需要在这方面做进一步地调整。
对于习作这一环节,一些学生的表现需要进一步加强。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目标】1.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
2.能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3.能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楚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明确习作内容1.同学们,围绕单元主题“明明白白我的心”,我们的学习已经到了最关键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我们要通过写,围绕中心意思清楚明白地表达我们的心,最终完成主题为“明明白白我的心”的优秀作文集。
2.如何写呢?一起来看习作要求,打开书,84页,自己读一读。
3.谁来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有哪些?生1: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师:先要选定汉字,确定范围。
生2: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师:要想清楚中心意思,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生3:写之前……写之后……师:写之前、写之后都要对照检查一下是否能表达中心意思。
生4:可以用你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师:这是关于题目的建议。
4.明确了习作要求,我们一起来看书上为我们提供的十二个汉字,读一读。
5.如何围绕一个汉字,写成一篇习作呢?我们就以第一个字“甜”为例一起交流一下。
二、以“甜”字为例,构思、选材1. 我们现在“甜”字为中心来构思一篇文章,你打算怎么写?有什么思路?准备选择什么材料?2.师生交流生:我准备写品尝到了香甜的食物,舌尖的诱惑……生:我准备写被亲人,关心呵护内心的一种幸福……生:我准备谢老师送我一件礼物,我感到很开心很甜蜜……师小结:不知不觉我们的思路被拓宽了,对汉字的体会也越来越深了,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3.出示“甜”的不同含义及选材①“甜”可以是如糖似蜜的味道。
比如我们可以写过生日时我和小伙伴们品尝香甜的蛋糕;可以写端午节时奶奶教我包粽子,我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真甜!②“甜”可以是幸福美好的感觉。
我救助了一只流浪狗,看到他渐渐痊愈,我的内心一阵甜蜜;最近肠胃不舒服,姥姥为我熬了小米粥粥,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习作例文(教案)教学目标1. 能结合课文内容,领悟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将重要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2. 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学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Ⅰ交流平台,总结方法1. 学生阅读课本“交流平台”的文字,教师导入交流内容。
导语:同学们,一篇文章确立了中心意思,就像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夜航有了航灯一样。
如果一篇文章我们读来读去都不知道在讲些什么,那么它一定不是一篇好文章,因为它没有根。
这个单元中的两篇课文的根是什么?枝干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2. 学生结合课文,交流文章的中心意思以及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就《夏天里的成长》与《盼》展开讨论,再汇报交流。
预设:《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作者是通过罗列具体的快速生长的事物,让人感受到夏天确实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盼》重点写了“我”盼着能穿上新雨衣,作者通过具体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及环境描写等充分表达了“盼”的思想。
3. 小练笔:以“乐”“美”“喜”等中心展开想象,围绕中心意思写一段话。
4. 师总结: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1)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2)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总结本单元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习得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5. 品读习作例文,在具体的事例中体会围绕中心意思写话的方法。
(1)品读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尝试画结构图并知道作者是通过列举哪些事例来表达中心思想的。
爸爸为家人订计划妈妈、外婆、“我”、他自己定时开关气窗爸爸执行计划爸爸的计划全家人九点休息爸爸爱订计划制订暑假计划爸爸帮“我”订暑假计划制订如何执行计划的计划围绕“爱订计划”这一中心,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预设:首先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突出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围绕中心意思写》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2.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教学难点:能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一)初试身手1.交流材料。
(1)出示材料。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
请你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常给我们讲故事。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糊了。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2)思考判断。
学生默读、思考、判断。
(3)交流反馈。
指名学生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4)小结点拨:围绕一个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来表达。
2.想象“方面”。
(1)确定一事。
如果只写同一件事,如,爷爷“跑了几十里路去看戏”这件事,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想一想爷爷因为赶路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想想“方面”。
围绕爷爷“跑了几十里路去看戏”这一件事情,可以从多个方面想象来写。
如,爷爷赶路的样子、赶路忘记劳累、赶路回来生病……(3)小结点拨:同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表达。
3.由“题”想“事”。
(1)选择题目。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两个,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好斗的公鸡都是淘气惹的祸闲不住的奶奶忙碌的早晨欢声笑语满校园那些温暖的时光(2)思考想象。
(3)相互交流。
(4)小结点拨:围绕一个中心,选择不同的事例或同一个事例的不同方面来写。
(5)回顾例文《爸爸的计划》《夏天里的成长》,分别说一说是怎样写的。
4.巧拟题目。
有一个邋遢的同学,大家都不愿意接触他,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这个同学,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温暖了全班同学的心。
(出示课件14)学习小伙伴3:我选取的汉字是“美”,围绕这个字,我会写梦见自己乘坐太空飞船飞往太空后所看到的神奇、美丽的景象。
②我想选取的汉字我选取的汉字是,围绕这个字,我会写。
学生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说清楚自己选取的汉字,并说明要写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小伙伴的表达与分享,让学生明确自己选取的汉字,说明要写的内容,并勾连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教师过渡:同学们想选取的汉字可真不少,内容也很丰富。
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将汉字与内容有机融合?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学一学写作方法吧。
五、研读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方法1.怎样才能更好地将汉字与内容有机融合(出示课件15)(1)先有字,后有事例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以“长”为字眼,紧扣“成长”这个话题,突出“夏天里的成长”这个关键点,描写了夏天各种事物都在迅速地生长,从而告诉我们要把握机遇,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
课文围绕中心意思,“长”字与“长”的内容融为一体,中心突出,层次清晰,内容具体。
(出示课件16)(2)(出示课件17)先有事例,后有字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写了作者初得雨衣,急于想要穿出来试一试,一直等着下雨,却一直偏偏不下雨,终于下雨却又不能外出。
在这种执着的期待与反复的失望里,自然而然地突出一个“盼”字。
2.怎样表达中心意思(出示课件18)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以及主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
围绕中心意思表达,就是要提取文章的主题,紧贴这个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出示课件19)教师提问:本文围绕“成长”这个中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预设:围绕“成长”这个中心,作者从植物和动物两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围绕中心,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出示课件20)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了表达中心意思,我们有时可以选择两个或多个事例来写,每个事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达的中心相同。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站》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一、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就在这转瞬间,你也许看到一间()的小屋,月台上几根()的木栅栏,或者()。
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
2.理解“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这句话的含义。
二、阅读理解。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
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
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挚,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
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
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
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
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
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
啊,童年,你是我记忆中的明珠,心灵上的彩虹!1.根据本文表达的中心,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作者把童年比作、、。
5.作者选取了、、、,抒发了“我”之情。
三、运用本篇习作例文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介绍一处景物。
《习作例文》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两篇例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感悟文章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的方法,理解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发现有很多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精彩的故事情节令你感动。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篇习作例文,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二、学习写法:重要的部分写具体——《爸爸的计划》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具体事例写出了一个擅长制订计划执行计划的爸爸形象。
2.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②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③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有了自己的暑假计划。
3.说说作者是怎么写这个爱订计划的爸爸的?作者围绕爸爸擅长订计划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事例。
为家里的每个人订计划、一丝不苟执行计划、为“我”订暑假计划,这些不同事例都围绕中心意思表达,其中将爸爸为我订暑假计划写得十分具体。
4.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
所以作者把这件事写得格外详细。
5.总评。
一篇文章中,若事事具体,则会显得没有重点,所以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
简单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罗列式,也可以用一两句简单交代。
比如第1自然段就用了罗列式,罗列了家人的各种计划;第2自然段则用几句话写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三、学习写法:从不同方面去写——《小站》1.阅读习作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一、教学目标1.阅读例文,读懂例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例文,根据批注,加深理解“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阅读理解两篇例文的中心思想。
三、教学难点感悟文章围绕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的方法,理解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前置作业熟读五单元的课文,体会作者如何围绕中心意思选材。
六、教学过程教学例文:《爸爸的计划》(一)阅读例文,整体感知1.根据拼音,借助字典,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 【出示课件2】《爸爸的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具体事例写出了一个擅长订计划、执行计划的爸爸形象。
)(板书:爸爸擅长订计划、执行计划)(二)探究讨论,找中心句1.学生探究,交流:文章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画出相关的中心句。
【出示课件3】(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三)分析课文,突破难点各部分内容中,为了说明一个中心意思,分别选取了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结合课文的批注,讨论,汇报,教师点拨指导:(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指名读一读爸爸在家里给每个人订的计划,从中你看出了爸爸的什么特点?(列出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凸显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板书:给每人订计划)(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爸爸是怎样执行计划的?作者举了什么事例来表现“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这一中心意思?(事例一:计划先关气窗后关门窗,不管打雷下雨,哪怕雨水打湿了床、正在订的计划也不改变计划。
事例二:计划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牙膏,爸爸偶尔用了妈妈的牙膏,还要再还给妈妈。
)(板书:严格执行计划)(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借订暑假计划这件事,说明爸爸订的计划最全面,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计划。
这件事是重点,所以写的最具体。
第五单元:习作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习作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汉字的情感。
“习作例文”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突出自主学习,使其进一步领悟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
二、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2.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重点)3.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三、教学重点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四、教学难点选择的材料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五、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写作要求,选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汉字,搜集相关素材。
教师:制作相关生字释义卡、搜集“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典型例文。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例文,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两篇精读课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的学习,我们对“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有了初步认识。
我们了解到“围绕中心意思写”有不同的方法,既可以通过列举不同的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把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具体。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进入“实战演习”,亲自动笔写一写。
好的,“实战”马上开始,你准备好了吗?设计意图:由学习过的课文转入“实战写作”,既有例证展示又有巩固练习,多角度让学生增强习作意识和习作的自信心。
二、确定中心意思,明确习作内容1.引导学生读一读习作要求,并交流理解。
(课件出示)(1)确定写作内容:引导学生选择感触深的汉字,确定中心意思。
(2)展示汉字释义卡,交流每个汉字的文化内涵,教师相机指导。
①出示汉字,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字,同桌交流各自的感受。
②集中交流。
预设:甜——既可以表示甜味,又可以表示甜蜜。
乐——本义是动词,指和着演奏歌唱,读作yuè。
引申义为形容词,指开心的,愉快的,读作lè。